哪些唐詩有名 十首有名的唐詩
很多朋友對于哪些唐詩有名和十首有名的唐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有哪些代表作品?
1.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輪宏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2.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后徙河南鞏縣。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3.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4.李賀。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5.陳子昂。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0)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6.王勃。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7.賀知章。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其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8.王昌齡。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9.王維。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10.孟郊。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圓簡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并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
11.賈島。賈島(779~843年),唐代詩人,字閬仙,人稱“詩奴”,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代表作有《長江集》,《詩格》,《病蟬》,《唐詩紀事》等。
12.劉禹錫。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
13.李商隱。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代表作有《錦瑟》《無題》《春雨》等。
14.杜牧。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代表作有《阿房宮賦》《遣懷》《樊川文集》等。
15.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代表作有《孟浩然集》《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等。
16.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詩人,詞人,婉約詞派臘腔冊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代表作有《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夏日絕句》等。
17.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代表作有《梅花》《登飛來峰》《王臨川集》等。
18.辛棄疾。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代表作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美芹十論》《稼軒長短句》等。
19.蘇軾。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人。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代表作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20.唐寅。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字伯虎,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代表作有《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落霞孤鶩圖》《六如居士全集》等 。
有名的20首唐詩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李白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漏敗螞枯祥酌》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春思》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吾愛孟夫子, 風流天下聞。《贈孟浩然》
明月出天山, 蒼茫云海間。《關山月》
昔日橫波目, 今作流淚泉。 《長相思》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清平調一》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清平調二》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
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 《宣州謝月(左)兆樓餞別返埋校書叔云》
唐詩前十名經典詩
唐詩前十名經典詩如下:
唐詩最美的十首詩有:《雜詩》《歸家》《聞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月夜憶舍弟》《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贈汪倫》《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1、唐·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2、唐·杜牧《歸家》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唐·韋應物《聞雁》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山賣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4、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7、唐·杜甫《絕句》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8、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9、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咐扮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0、唐·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逗簡逗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十大唐詩排名
唐詩乃中華文化之明珠,我們今試作七絕十大排名,聊博諸位一笑:
第一名: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代詩人中天才不少,但王之渙同學絕對是天才中的第一牛人,他流傳下來的詩只有區區六首,小弟認為,只此一首,足可讓其擠身一流高手之列,再加上那首地球人都知道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想不成為江湖大腕都難。本詩大氣磅礴,意境優美,豪邁中有郁悶,郁悶中有控訴,字字珠磯,句句經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說它是千古第一名詩估計是沒人反對的.小弟想不通的一個問題是,唐代離現枝族畝在1000多年,那時人說話與今人說話肯定差別很大,那時人寫的文章現代人理應難以看懂,可是那些唐詩,特別是五絕、穗知七絕,簡簡單單的句子,怎么都是那么美,怎么都是那么通俗易懂,難道是唐代的詩人們都有預知未來的功夫,都知道1000多年后的人是怎么說話的。再看看現在那些狗屁詩人們,盡搞些故弄玄虛,讓人云里霧里的句子,還美其名曰朦朧詩,難怪現在讀詩的比寫詩的少,這樣發展下去,估計用不了多久詩歌這種形式就要絕種了。唉,且看詩歌成棄婦,空悲切。
本詩藝術性10,商業性(主要是指通俗易懂流傳廣)10,總分20。
第二名: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和前一首一樣,同屬地球人都知道的一類,以膾炙人口來形容還嫌低。小白毫無疑問是唐代乃至整個中華文化史上最拽的詩人,其詩想象奇瑰,變化多姿,律詩、絕句這類格律要求較嚴的形式竊以為是不太符合小白口味的,但所謂功到極處,信手拈來即是詩。本詩從文字上來看,基本就是信口說出來的,有點象現在手機短信中“春眠不覺曉,處處性騷擾”之類的順口溜,只不過是極品順口溜猛森。當是時,小白被流放夜郎,那可是典型的鳥不下蛋之地,小白心中可謂郁悶至極,恨不得學習革命先烈屈原同志,投江明志。但流放路上到達白帝城時,卻接到了無罪釋放的通知,從大悲到大喜,心花怒放,估計和杜甫一樣,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坐在舟中再看那猿啼三聲淚沾裳的三峽,一丁點多愁善感、悲天憫人之心也沒有了,于是乎,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這種牛皮哄哄的詩句就出來了。小弟以為,小白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當他沒有當官時,就發牢騷,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當他即將做官時,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當他做了官時,就寫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這等拍馬屁的詩句。這種性格,怎當干部。當然幸虧他沒當干部,否則多了個庸官,少了位詩人。本詩看似平淡,卻余味無窮。
本詩藝術性9.9,商業性10,總分19.9。
第三名: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代不象我們現在,交通發達,從小弟家到北京,兩千里地,幾個小時就到了,要擱在唐代,怎么也得一個多月吧。所以唐詩中送別詩很多,有名的也很多,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楊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等,都屬佳作中的佳作。但在七絕中,本詩與下面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名氣最大,個人認為,本詩似乎更勝一籌。別的不說,單說本詩被譜成琴曲《陽關三疊》,就知其魅力。
讓我們閉上眼來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咸陽古道,灞陵橋畔,小雨初下,輕塵不起,柳色依依,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行路的大好時候,維哥哥在咸陽酒店大堂擺酒一桌,為元二同志送行,元二欲何往,塞外安西地,安西距長安,不知幾萬里也。就是現在沒有飛機的話也得幾天幾夜,那時我估摸著怎么也得走上五個月。此地一為別,相逢不知年,維哥哥心中那份依依惜別之情一千多年后小弟這等粗人就可以感覺到。無可奈何人要走,唯有飲盡杜康酒,此時此刻,除了勸元二再喝一杯酒外還有什么可說的呢?再說出了陽關再哪有象我這樣的朋友陪你喝酒呢。本詩以景寫情,景切情真,其情之深,意之切,感染力之強,渭城曲尚在,讀罷淚沾襟。在當時一磚頭能砸中六個詩人的情況下,本詩就被廣為傳誦,推為絕唱。
本詩藝術性9.9,商業性9.9,總分19.8。
第四名: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別詩的又一力作,但本詩與維哥哥的“勸君更盡一杯酒”卻是絕然不同的風格:維哥哥是送好友去上萬里外的安西邊塞,為苦寒之地;白哥哥送浩然兄是順水而下幾日可到的揚州,為煙花之地。送的人不同,去的地方也不同,送人者的心境自然也不同。維詩的總體風格是低沉、壓抑、郁悶的,白詩卻是高昂、歡快、明亮的。
當是時,李白同學遇到了比他年長且已名動江湖的孟哥哥,兩人剛在黃鶴樓中推杯換盞,聽完江湖藝人們笛吹“梅花落”,應該是十分高興的。李白同學可是非常崇拜孟哥哥的,還模仿星宿派弟子的語氣賦詩一首,詩曰“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基本上把老孟捧上了天。酒后送別偶像,作為FANS的李白心情一定是舒暢的。孟哥哥可是風流天下聞,他去到青樓夢好的揚州,那還不是如魚得水、醉臥花從的干活。可以想象,年青且自認比孟哥哥更加風流瀟灑的小李同學,在送別時心中一定象喝了酸酸乳一樣酸溜溜的,所以才有了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樣含醋率較高的詩句。孟哥哥上船后,小白極目遠眺,孤帆遠影、蔚藍的天空中飄浮著朵朵白云,不由詩性大發,美妙的詩句自然就脫口而出了。
本詩藝術性9.9,商業性9.8,總分19.7。
第五名: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三月的小雨淅淅瀝瀝的下,春寒料峭,春愁黯黯,或許是趕著去掃墓,或許是趕著去會朋友或會情人,一股莫名的思緒從行人心中泛起,于是,想起了消愁解憂的良藥----酒。可是哪里有酒館呢?只得去問那牛背上的牧童,牧童遙指遠方,抬眼望去,酒幌子在雨中隱隱約約,那就是杏花村,消愁的好地方。縱觀本詩,字字傳神,處處留意,精巧精致,渾然天成,宛如中國水墨畫的清明煙雨圖。有好事者將此詩生吞活剝,每句刪兩字,成了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雖然少了些許味道,但仍算是一首好詩。本詩理論上應該寫的是江南清明時節,詩中的杏花村應該是泛指喝酒的地方,這也說明山西汾陽杏花村的酒在唐代已名滿天下,可惜的是,現在杏花村汾酒空有這么大名氣,但始終沒有看到這個品牌大紅大紫起來。看來僅有名人效應還是不夠的。
唐代詩人中,杜牧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同屬第二集團的領軍人物(李杜王白可算是第一集團),但兩人各具特色。小弟認為,李更善七律,象“春蠶到死絲方盡”、“莊生曉夢迷蝴蝶”之類,而杜似乎是專攻七絕的,在蘅塘退士版的《唐詩三百首》中,七絕杜選9首,李也選了8首,但就小弟看來,杜詩整體水平要高出許多,這9首“折戟沉沙鐵未銷”、“煙籠寒水月籠紗”、“二十四橋明月夜”、“繁華事散逐香塵”,均為頂級豪華之作。反觀李詩,除了一首“君問歸期未有期”還算佳作外,其它的只能算是平庸之作。再說說杜牧這人,小弟很是敬佩。詩人詞人多為好色之徒,喜歡尋花問柳醉臥花叢者多的是,但象老杜這樣灑脫不羈的還真不多。一般人都是光干不說,老杜卻是又干又說,春香院中,瀟湘館里,處處留下墨跡,還自吹“贏得青樓薄幸名”,這可比現在許多喜歡尋花問柳的同志強多了。老杜混跡歡場十余年,從沒不認帳的,現在的同志,敢作不敢當,更別說留下地址、手機號碼了,比杜前輩差了何止一個檔次。
本詩藝術性9.8,商業性9.8,總分19.6。
第六名: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代300多年的歷史中,侵略或被侵略的時間較長,中間還有個安史之亂,戰伐較多,故邊塞詩人也多,著名的有高適、岑參等。小弟認為,就七絕而言,是沒有人能PK得過王昌齡同志的,甚至在當時就有人認為他的七絕只有李白才可比得上,足見昌齡同志功底之深。他的精品很多,如“寒雨連江夜入吳”、“奉帚平明金殿開”等,本詩可算是其代表作之一,上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估計都知道。
本詩大意是借李廣諷刺當時將帥無能,其實漢唐以來邊關戰爭一直不斷,漢代固然有龍城飛將李廣這樣的將軍,勝仗較多,但唐代猛將也不少,在邊關戰爭中也是勝多負少,昌齡同志其實沒必要大嘆世無英雄的。當然即使是勝利,但也是邊庭流血成海水,古來白骨無人收,當炮灰的都是普通士兵。故小弟認為,本詩恐怕不僅僅是諷刺將帥無能的,其矛頭可能是直指最高層。再聯想昌齡同志的身世,多次被貶,估計對朝庭心存不滿,發這樣的牢騷也是正常的。唐代的詩人中好象對朝庭滿意的沒幾個,是否當詩人的前提條件就是不當官呢?幸虧這些同志生活在一個還算清明的時代,象前面的之渙、后面的禹錫這樣的同志,擱宋代那得臉上刺字再發配江州,擱清代說不定會引起一場文字獄,大批人要砍腦袋的。唐詩之所以能繁榮發展,流傳下來的也多,估計跟唐代政治相對清明,言論比較自由有關。唐詩反映社會現實的較多,宋詞卿卿我我的較多,清代就不說了,著名詩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乾隆爺,其他人哪敢寫詩啊,多少人因寫詩把腦袋都寫掉了。
本詩藝術性9.8,商業性9.7,總分19.5。
第七名: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劉禹錫同志很有點意思,不算是一個很稱職的國家干部,這哥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過于愛擺酷,有事沒事喜歡對朝庭說些風涼話,看他寫的詩,什么“前度劉郎今又來”、“我言秋日勝春朝”、“道是無情卻有情”、“吹盡狂沙始到金”等,透出一股傲氣,好象比別的干部要高出一籌一樣。無怪他當中央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沒半年就被砍下來。即使被砍,這位同志還是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死相,嘴巴上不肯吃半點虧。那年,在他被貶連州那個南蠻之地九年后被召回了首都長安,估計想再次啟用他,可他到玄都觀散散步,又寫出了“玄都觀內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載”這等與朝庭唱反調的句子,與國家機器過不去,自然又逃脫不了再次被貶的命運。
本詩是劉同志公然藐視朝庭權貴的代表作,是他當年從和州奉如回洛陽,在南京憑吊古跡時寫的。本詩借古諷今,以王導、謝安往昔的興盛與現今尋常百姓家作比較,深刻揭露了世事興亡和更替的自然規律。與李白同志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更勝一籌。之后沒幾天,他在揚州遇見了居易同志,又寫出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千古名句。看來這位同志雖然脾氣又臭又硬,寫詩的功夫還真不含糊。
順便說一句,唐代的皇帝們基本上都算是厚道人,象劉同志這樣專與朝庭對著干的家伙,雖然前后經歷了六任皇帝,可居然沒有被砍頭,而且居然還沒撤職,而且還居然在他死前一直都在當不小的官,最后甚至還加了禮部尚書銜,雖然是虛職,但省部級待遇還是享受了,這就充分說明唐代是重視人才滴。
再順便說一句,象老劉這種傲七傲八、以哲學家自居的同志,居然寫出了“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梢頭”這樣的宮詞,是否雖然被貶多年,但經濟上還很寬裕,家中妻妾成群所致。有興趣的同志們可考證一番。
本詩藝術性9.8,商業性9.6,總分19.4
第八名: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前面已說過,唐代邊塞詩較多,而且總體水平也較高。邊塞題材比較容易融入感情,且大多數邊塞詩人都有從軍經歷,對邊塞、對征人都有親身體會,故容易出好詩。但邊塞詩基本上都是調子沉郁,多為悲憤、凄涼、郁悶之作,讀邊塞詩,心情沉重,一股憂國憂民的想法往往就冒了出來。本詩可算是個例外,就好象從張飛、李逵等同志筆下出來的一樣,豪邁曠達,大有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置生死于度外之勢,跟“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條好漢”、“殺了***,還有后來人” 有異曲同工之妙。兵哥哥們讀此詩,估計是當頭棒喝,糊提灌頂,精神為之一振。就是嘛,怕死還當什么兵。
日落、星升、大漠,中軍帳里,燈火通明,剛與胡人一戰,大勝而歸的將士們濟濟一堂,臉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大家手持白玉杯,杯中斟滿了從胡人那里繳獲的葡萄酒,隨軍樂手奏起了琵琶曲,人生得意須盡歡,今朝有酒今朝醉,喝,喝死去球,怎么啦,喝高了,高了就高了,有啥好笑的,反正不喝死也說不定哪天會被殺死。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生亦何歡,死亦何懼,馬革里尸、戰死沙場。全詩雄渾激昂,勢大力沉,抑揚頓挫,鈧鏘玫瑰,不愧為千年難遇的佳作。王翰同學詩名并不響,全唐詩僅錄其十三首,除這首外,其它的小弟一概不知,估計知道的同志也不多。本詩可謂是王同學個性的真實寫照,他恃才傲物,豪蕩不羈,且為人極爽,常直言進諫,當屬憤青一類,中央機關肯定呆不長,被貶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哥們特有意思,別人被貶一般垂頭喪氣,可他倒好,照樣吃喝玩樂、夜夜笙歌,好不快活,別人一個小報告上去,再次被貶。唐代詩人中一貶再貶的不少,前面的禹錫同學即是一例,可象王翰同學這樣因生活作風問題被再貶的,估計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本詩藝術性9.8,商業性9.5,總分19.3。
第九名: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又是一首邊塞詩,這是本十大排名中的第四首邊塞詩,正印證了小弟前面所說邊塞詩容易出精品的論斷。作者李益同學,曾從軍十年,對邊塞生活有親身體驗,為人豪放,常橫槊賦詩,口占一絕。本詩估計不是橫槊賦出來的,橫槊賦出來的詩常大氣磅礴,燕山雪花大如斗之類。小弟認為,本詩是李益同學深夜突然想起遠在千里之外家中的嬌妻美妾,心生郁悶,有感而作。
此詩寫的是征人思鄉之情,前兩句寫景,以邊塞大漠上的絕妙夜景來襯托其凄涼,如霜的月光靜靜照在受降城外,讓回樂峰前染血的黃沙變成雪白,萬籟此俱寂,不知何人何處吹起了蘆管,如泣如訴,隨著如霜的月光灑遍大漠,戰士們聞笛思鄉,那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人,魂牽夢系,可古來征戰幾人回,不知能否再回到她的窗前┄┄,唉,如果小弟是受降城的司令官,一定要把那個吹笛的人抓起來,沒收其笛,再賞他幾軍棍,晚上不睡覺吹哪門子笛,搞得士兵們都無心作戰,估計是一間諜,專門來瓦解我方斗志的,不砍你頭算是優待。
李益同學的強項是七絕,其語言、韻律,堪與李白、王昌齡相較,唐才子傳稱其為“高適、岑參之流”,可見其邊塞詩之出色。該同學早初為進士出身,當縣長多年未見升遷,無奈之下投筆從戎,曲線救國,功夫不負有心人,象猴哥一樣歷經磨難,但終成正果,官到禮部尚書之高位,也算是功德圓滿、出人頭地了。
本詩藝術性9.8,商業性9.4,總分19.2
第十名:無名氏《金縷衣》
勸群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詩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勸人抓住時機及時行樂。當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們在上課時指出本詩意思是珍惜光陰,小弟認為那是扯淡,直覺告訴我且我更愿意認為作者的本意就是“行樂須及春”。是啊,少時不行樂,老大徒傷悲。年青時只知道象老黃牛一樣埋頭干事,年紀大了再想行樂,估計是撥劍四顧心茫然。小弟有位同事,50多歲的老帥哥,常常羨慕現在的年青人,他總說,現在年青人遇上了好時候,說話那表情,一臉羨艷、憧憬。這就是典型的沒有及時行樂帶來的嚴重后果。當然,他們年青時情況特殊,那時組織上對這些管得緊,男女間拉拉手就會被人稱為流氓。
本詩作者有版本說是杜秋娘,看名字好象是個MM,小弟以為在一千多前的唐代,MM們敢說及時行樂的恐怕還不多,它應該是一位風度扇扇的花花公子在一次嘿咻之后隨口呤出來的。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有哪些?
1、《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2、《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模蠢搜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旦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檔磨苔上。
3、《畫》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
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沒感到害怕。
4、《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
昨天夜里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5、《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