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觀寫過哪些詩 王觀寫過哪些詩詞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王觀寫過哪些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王觀寫過哪些詩詞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宋·王觀)古詩
浣溪沙 蘇軾(其一)
內容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慎埋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注釋 1.此句謂棗花紛紛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裝;簌簌,下落貌。 2.繅車:抽絲工具。 3.牛衣:《漢書·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條:"案《食貨志》,董仲舒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則牛衣者,編草使暖,以被牛體,蓋蓑衣之類也。"此處指賣瓜者衣著粗劣。或謂本作"半依",如曾季貍《艇齋詩話》:"予嘗見東坡墨跡作'半依',乃知'牛'字誤也。" 4.想要。 5.漫:隨便。因為十分渴,想隨便喝點茶,所以不管哪個人家,都想去敲門試問。蘇軾《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門圓孝氏",與此兩句意同。皮日休《閑夜酒醒》:"酒渴漫思茶",蓋即此語所本。 譯文 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艷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于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賞析 詞至蘇軾,題材、意境、筆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詞中絕少出現的農村田園風光也出現在蘇軾詞中。元豐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蘇軾到石潭謝神,作了一組《浣溪沙》,題為"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五首",皆寫初夏農村景色,此為其中第四首。 一片截取農村生活中常見的場景。棗花的香氣,繅車的響聲,賣瓜人的悠然,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園圖畫。三句話,三個畫面,似乎東鱗西爪,毫無聯系。可是用謝雨的路上這條線串起來,就讓人感到這幅連環畫具有很強的立體感。這一組畫面,不僅色彩美,而且有音樂美。無論是簌簌的落花聲,嗡嗡的繅車聲,還是瓜農的叫賣聲,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簌簌衣巾落棗花”一句從棗花落到衣巾上的聲音開端,反映了一位關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對雨后農村的新景象的喜悅之情,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是輕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卻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響繅車”一句說明作者聽得多么認真、細心、興奮。“牛衣古柳賣黃瓜”一句則換了一個角度寫作者對蔬菜豐收的喜悅心情。 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謝雨途中行路的艱辛。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天熱,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用得十分講究,既寫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系寫得親切自然。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聲有色,鄉土氣息濃郁,為宋詞題材開拓了新的天地。 “敲門試問野人家”,詞到這里就戛然而止了。詞人敲門的結果怎樣呢?喝到茶沒有?農民是怎樣招待他的呢?詞中未作一個字的交代,留給讀者去想像,更是余味無窮。這就是古典詩詞中所講究的“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蘇軾雖然身為士大夫,內心卻對農村田園懷有親近之心,自謂"使君元是此中人",此處漫不經心的"敲門試問",與"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見一斑。其中“試問”一詞寫出了作者既滿懷希望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的心情,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系寫得親切自然。
浣溪沙 蘇軾(其二)
內容 游蘄(qí)水清泉寺橘散,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注釋 1.蘄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時與醫人龐安時(字安常)同游,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清泉寺詞》。 2.浸:泡在水中。 3.子規:布谷鳥。 4.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5.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沙路潤無泥"。 6.“瀟瀟暮雨”,白居易《寄殷協律詩》自注:"江南吳二娘曲詞云,'蕭蕭暮雨郎不歸'。"子規,杜鵑鳥,相傳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稱"杜宇",鳴聲凄厲,詩詞中常借以抒寫羈旅之思。 7.此句當為寫實。但"門前"云云,亦有出處。《舊唐書》卷一九一方伎《一行傳》,謂天臺山國濟寺有一老僧會布算,他說:"門前水當卻西流,弟子亦至。"一行進去請業,"而門前水果卻西流"。 8.白居易《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這里反用其意,謂不要自傷白發,悲嘆衰老。 9.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 10.白發:老年 11.瀟瀟:形容雨聲 賞析 這首詞寫于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春,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在蘇軾的政治生涯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然而這首詞卻在逆境中表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上闋寫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寫早春時節,溪邊蘭草初發,溪邊小徑潔凈無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卻以瀟瀟暮雨中,布谷鳥哀怨的啼聲作結。子規聲聲,提醒行人"不如歸去",給景色抹上了幾分傷感的色彩。 下闋卻筆鋒一轉,不再陷于子規啼聲帶來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筆。常言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歲月的流逝,正如同東去的流水一般,無法挽留。然而,人世總有意外,"門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實景,又暗藏佛經典故。東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為年華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淺顯,卻值得回味。先著《詞潔》卷一謂:"坡公韻高,故淺淺語亦自不凡。" 全詞洋溢著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然而上闋結句的子規啼聲,隱隱折射出詞人處境,也更顯出詞中達觀態度的難能可貴,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謂:"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譯文 山腳下蘭草嫩芽一小部分泡在水中, 松林間小路清凈無泥。 傍晚細雨中布谷鳥時不時啼鳴叫著。 誰說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時代? 門前的流水還能執著地奔向西方呢! 不必因為煩惱而抱怨年老,而過度感慨時光的流逝。
浣溪沙 蘇軾(其三)
內容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①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②漸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盞,蓼茸④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注釋 ①.泗州,今安徽泗縣。劉倩叔,生平不詳。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遠。 ②.清洛,指洛澗,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懷遠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③.雪沫乳花,煎茶時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時烹茶,以乳色鮮白、泡沫細膩為上乘。蘇軾《西江月》(龍焙今年絕品):"湯發云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 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筍,萵苣筍。春盤,唐代以來風俗,立春日用春餅、生菜等裝盤,饋贈親友,稱春盤。詞作日離立春不遠,故先"試嘗"。 鑒賞 此為一首記游詞。元豐七年(1084),蘇軾由黃州調任汝州(今河南臨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這首詞便是在此期間,與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時候所寫。 上片寫南山所見的景色:微寒天氣,乃"細雨斜風"有心"作"之,天氣放晴,灘邊之煙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漸流漸見廣遠無際。本無意之風景,于有心人眼中,卻顯得處處有情。 下片寫午時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的野菜,別有一番風味。而全詞的主旨,最終落在"清歡"二字上,可見作者對生活情調的欣賞。 全詞筆調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獨特情致。
浣溪沙 蘇軾(其四)
內容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賞析 這是一首詠春詞。上片由景及情,先實后虛;下片虛實結合,情中見景。全詞情景交融,境界高妙。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作者先用簡筆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天畫圖。他既沒有用濃重的色彩,也沒有用艷麗的詞藻,而只是輕描淡寫地勾勒出風、云、水、燕、泥等頗初春氣息的景物。 在一個多云轉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館內外,但見和風吹拂大地,薄云貼水迅飛,輕陰擱雨,天氣初晴,那銜泥的新燕,正軟語呢喃。面對著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卻接著說一句“沈郎多病不勝衣”,作者用沈約之典,說自己腰圍帶減,瘦損不堪,值茲陽和氣清之際,更加弱不禁風了。這樣樂景、哀情相襯,其哀傷之情更深。 壓、貼、飛三個動詞使首句形成連動句式,振動起整個畫面。次句則把時空交互在一起寫,春天初晴,在池館內外。這兩句色彩明快。第三句點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畫面頓時從明快變為陰郁。如此以來,產生了跌宕的審美效果,更增加了詞的動態美。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 。”鴻雁傳書,出于《漢書·蘇武傳》,詩、詞里常用這個典故。如今連鴻雁不捎信來。鷓鴣啼聲,更時時勾起詞人對故舊的思念 。“沙上”“竹間”,既分別為鴻雁和鷓鴣棲息之地,也極可能即作者舉目所見之景。作者謫居黃州期間所寫“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情境,與此詞類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 !”句用移情手法,使無知的落花變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這樣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格外耐人尋味 。“惟有”二字,說明除落花之外,人們對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而落花能夠理解作者的心情,正是由于作者與落花的命運;但尤為不幸的是落花無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無可勸慰。
浣溪沙 李清照(其一)
內容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懶《花草粹編》作“慵”。《歷代名媛詩詞》作“惱”。 玉鴨熏爐:玉制(或白瓷制)的點燃熏香的鴨形香爐。熏爐形狀各式各樣,有麒麟形、獅子形、鴨子形等;質料也有金、黃銅、黃銅、鐵、玉、瓷等不同。 瑞腦:一種香料名。 朱櫻斗帳:斗帳,覆斗形的帳子。 流蘇:指帳子下垂的穗兒,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線盤結而成。 遺犀:犀,指犀牛的角。遺,應為“通”之誤。 賞析 此詞,當為李清照年輕時的作品。作者用白描的藝術手法,繪制了兩幅清淡典雅的畫面:一是室外“閨婦夜晚傷春圖”,一是室內“閨婦夜晚懷人圖”。不同感受通過基本相同之處的典型形象加以表現,因此形成了各自獨具特色的意境。兩幅畫面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妙趣橫生,突出了詞旨。
浣溪沙 李清照(其二)
內容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注釋 繡面:唐宋以前婦女面額及頰上均貼紋飾花樣。 芙蓉:荷花,此處指很好看。 飛:《歷代詩余》作“偎”。 寶鴨:指兩頰所貼鴉形圖案,可參敦煌壁畫供養人之婦女繪畫,或以為指釵頭形狀為鴨形的寶釵,釵,古代婦女頭上的飾物。 香腮:美麗芳香的面頰。 一面:整個臉上。 風情:男女愛慕之情。 韻:標致。 箋:紙,指信箋、詩箋。 賞析 此詞當是易安早期作品。寫一位風韻秀的女子與心上人幽會,又寫信相約其再會的情景。人物的肖像描寫采用比擬、襯托、側面描寫的方法。語言活潑自然,格調歡快俊朗。
浣溪沙 李清照(其三)
內容 莫許杯深琥珀濃,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時空對燭花紅。 注釋 莫許:不要。 琥珀:松柏的樹脂積壓在地底億萬年而形成的化石,呈褐色或紅褐色。琥珀濃,指酒的顏色很濃,色如琥珀。 疏鐘:斷續的鐘聲。 瑞腦:一種熏香的名字,也叫龍腦,即冰片。 魂夢:即夢魂,指睡夢中人的心神。 辟寒金:任昉《述異記》:“三國時,昆明國貢魏嗽金鳥。鳥形雀,色黃,常翱翔海上,吐金悄如粟。至冬,此鳥畏霜雪,魏帝乃起溫室以處之,名曰辟寒臺。故謂吐此金為辟寒金。”詩人遂以辟寒金指代珍貴之精金,“辟寒金小”,喻精金頭飾小巧。辟《樂府雅詞》作“碎”,誤。 髻鬟:古代婦女的兩種發式。 燭花:蠟燭燃燒時的燼結。 賞析 此詞當為李清照年輕時作。寫女主人晚來用酒遣愁,夢里醒來的孤寂,隱含無限的離情別緒。通過夢前夢后的對比,把年輕少婦沉重的愁苦情思從側面烘托出來。全詞寫的相思,卻不著相思一字,具有婉約詞的藝術特色。
浣溪沙 李清照(其四)
內容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 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注釋 閑窗:原作“間窗”蓋“閑”之誤。帶護闌的窗子。閑,闌也。閑窗,一般用作幽閑之意。 沉沉:指閨房幽暗,影子濃重。 理瑤琴:理,調理定調,一般指代彈琴。瑤琴:玉為飾,美的琴。 遠岫:遠山。 薄暮:傍晚,黃昏。 細風:微風。 輕陰:暗淡的輕去。 賞析 此詞當屬李清照前其作品。作者用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含蓄蘊藉的筆致,寫出女主人傷春懷人的悒悵情懷。傷春、懷人,相輔相承。“崔”、“弄”兩詞琢煉得妙。“弄”字寫出一幅風雨戲云,陰云飄卷的動畫面,表現了女主人孜然獨處的凄寂心境。
除了《卜算子》,王觀還有什么詩句
清平樂·擬太白應制
[宋]王觀
宜春小苑。處處花開滿。學得紅妝紅要淺。催上金車要看。君王曲宴瑤池。小舟掠水如飛。奪得錦標歸去,匆匆不惜羅衣。
江城梅花引·年年江上見寒梅
[宋]王觀
年年江上見寒梅。暗香來。為誰開。疑是月宮、仙子下瑤臺。冷艷一枝春在手,故人遠,相思寄與誰。怨極恨極嗅香蕊。念此情,家萬里。暮霞散綺。楚天碧、片片輕飛。為我多情,特地點征衣。花易飄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減字木蘭花·三皇五帝
[宋]王觀
三皇五帝。古代英雄閑爭氣。勇猛韓彭。十大功勞空有名。跡汪休談人我。大限催煎如何亸。前酌觥舡。祝壽如同海月圓。
菩薩蠻(歸思)
[宋]王觀
單于吹落山頭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誰唱縷金衣。水寒船舫稀。蘆花楓葉浦。憶抱琵琶語。身未發長沙。夢魂先到家。
紅芍藥
[宋]王觀
人生百歲,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來五十載,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載之中,寧無些個煩惱。仔細思量,好追歡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來、有酒如澠,結千秋歌笑。
臨江仙·離懷
[宋]王觀
別岸相逢何草草,扁舟兩岸垂楊。繡屏珠箔綺香囊。酒深歌拍緩,愁入翠眉長。燕子歸來人去也,此時無奈昏黃。桃花應是我心腸。不禁微雨,流淚濕紅妝。
早行
[宋]王觀
雞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殘月在,山露宿云收。村店煙火動,漁家燈燭幽。趨名與趨利,行役幾時休。
減字木蘭花·紅牙初展
[宋]王觀
紅牙初展。象板如云遮嬌面。曲按宮商。聲遏行云繞畫梁。正當袞遍。休唱陽關人腸斷。勸飲流霞。祝壽千年轉更加。
減字木蘭花·百年能幾
[宋]王觀
百年能幾。似數巡環無了日。有限時光。玉兔金鳥曉夜忙。幸逢清世。最好排筵斟綠盞。滿捧金蕉。祝壽如松永不雕。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宋]王觀
關山魂夢長,塞雁音書少。兩鬢可憐青,一夜相思老。歸傍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木蘭花令·柳
[宋]王觀
銅駝陌上新正后。第一風流除是柳。勾牽春事不如梅,斷送離人強似酒。東君有意偏撋就。慣得腰肢真個瘦。阿誰道你不思量,因甚眉頭長恁皺。
失調名
[宋]王觀
十三妮子綠窗中。
天香
[宋]王觀
霜瓦鴛鴦,風簾翡翠薯州逗,今年早是寒少。矮釘明窗,側開朱戶,斷莫亂教人到。重陰未解,云共雪、商量不了。青帳垂氈要密,紅爐收圍宜小。呵梅弄妝試巧。繡羅衣、瑞云芝草。伴我語時同語,笑時同笑。已被金尊勸倒。又唱個新詞故相惱。盡道窮冬,元來恁好。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減字木蘭花·今晨佳宴
[宋]王觀
今晨佳宴。昨夜南極星光現。鶴舞青霽,丹鳳呈祥瑞氣飄。仙書來詔。綠鬢朱顏長不老。滿勸香醪。祝壽如云轉轉高。
高陽臺·紅入桃腮
[宋]王觀
紅入桃腮,青回柳眼,韶華已破三分。人不歸來,空教草怨王孫。平明幾點催花雨,夢半闌、欹枕初聞。問東君,因甚將春,老了閑人。東郊十里香塵滿,旋安排玉勒,整頓雕輪。趁取芳時,共尋島上紅云。朱衣引馬黃金帶,算到頭、總是虛名。莫閑愁,一半悲秋,一半傷春。
雨中花令·夏詞
[宋]王觀
百尺清泉聲陸續。映瀟灑、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簾幕,小枕欹寒玉。試展鮫數賣綃看畫軸。見一片、瀟湘凝綠。待玉漏穿花,銀河垂地,月上欄干曲。
浪淘沙·楊梅
[宋]王觀
素手不晶盤。壘起仙丸。紅綃剪碎卻成團。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雞冠。味勝玉漿寒。只被宜酸。莫將荔子一般看。色淡香消僝僽損,才到長安。
減字木蘭花·角聲三品
[宋]王觀
角聲三品。銀漏更殘將欲盡。盞遍華筵。玉粒瓊甌散又圓。知君洪量。不用推辭須一上。滿勸殷勤。祝壽如同福祿星。
減字木蘭花·春光景媚
[宋]王觀
春光景媚。花褪殘紅炎天氣。蟬噪高枝。雁叫長空雪亂飛。四時如箭。八節忙忙頻改換。滿捧金彝。祝壽如同海岳齊。
減字木蘭花·壽女婿
[宋]王觀
瑞云仙霧。拂曉重重遮繡戶。一炷清香。千尺流霞入壽觴。家門轉好。從此應須長不老。來歲春風。看拜西樞小令公。
減字木蘭花·天之美祿
[宋]王觀
天之美祿。會飲思量平生福。一碩劉伶,五斗將來且解酲。百年長解。三萬六千能幾日。勸飲瑤觴。祝壽不如歲月長。
減字木蘭花·多愁早老
[宋]王觀
多愁早老。著甚由來閑煩惱。休管浮名。安樂身康似寶珍。酒逢知已,好向尊前朝日醉。滿勸瑤觥。祝壽如山歲歲青。
王觀的詩詞
王觀的詩詞
王觀的詩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早行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雞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殘月在,山露宿云收。村店煙火動,漁家燈燭幽。趨名與趨利,行役幾時休。
江城梅花引·年年江上見寒梅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年年江上見寒梅。暗香來。為誰開。疑是月宮、仙子下瑤臺。冷艷一枝春在手,故人遠,相思寄與誰。怨極恨極嗅香蕊。念此情,家萬里。暮霞散綺。楚天碧、片片輕飛。為我多情,特地點征衣。花易飄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慶清朝慢·踏青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效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
清平樂·黃金殿里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個醉,進酒猶呼萬歲。折旋舞徹《伊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住,六宮多少人愁。
失調名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十三妮子綠窗中。
減字木蘭花·天之美祿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天之美祿。態茄會飲思量平生福。一碩劉伶,五斗將來且解酲。百年長解。三萬六千能幾日。勸飲瑤觴。祝壽不如歲月長。
減字木蘭花·壽星明久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壽星明久。壽曲高歌沉醉后。壽燭榮煌。手把金爐爇壽香。滿斟壽酒。我意殷勤來祝壽。問壽如何。壽比南山福更多。
減字木蘭花·三皇五帝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三皇五帝。古代英雄閑爭氣。勇猛韓彭。十大功勞空有名。休談人我。大限催煎如何亸。前酌觥舡。祝壽如同海月圓。
憶黃梅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枝上葉兒未展。已有墜紅千片。春意怎生防,怎不怨。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帳,和嬌艷。移在花業里面。請君看。惹清香,偎媚暖。愛香愛暖金杯滿。問春怎管。大家拚、便做東風,總吹交零亂。猶肯自、輪我鴛鴦一半。
減字木蘭花·今晨佳宴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今晨佳宴。昨夜南極星光現。鶴舞青霽,丹鳳呈祥瑞氣飄。仙書來詔橋閉瞎。綠鬢朱顏長不老。滿勸香醪。祝壽如云轉轉高。
臨江仙·離懷
[作者] 王觀 [朝代] 宋
別岸相逢何草草,扁舟兩岸垂楊。繡屏珠箔綺香囊。酒深歌拍緩敏空,愁入翠眉長。燕子歸來人去也,此時無奈昏黃。桃花應是我心腸。不禁微雨,流淚濕紅妝。
除了《卜算子》,王觀還有什么詩句?急!
【生查子】 關山魂夢長,塞雁音書少。兩鬢可憐青,一夜相思老。 歸傍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好者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清平樂·應制】 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個醉,進酒猶呼萬歲。 折旋舞徹伊州,君恩與整搔頭。一夜御前宣住,六宮多少人愁。
【清平樂·擬太白應制】 宜春小苑,處處花開滿。學得紅妝紅要淺,催上金車要看。 隱高君王曲宴瑤池,小舟掠水如飛。奪得錦標歸去,匆匆不惜羅衣。
【減字木蘭花·壽女婿】 瑞云仙霧,拂曉重重遮繡戶。一炷清香,千尺流霞入壽觴。 家門轉好,從此應須長不老。來歲春風,看拜西樞小令公。
【菩薩蠻·歸思】 單于吹落山頭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誰唱縷金衣,水寒船舫稀。 蘆花楓葉浦,憶抱琵琶語。身未發長沙,夢魂先到家。
【憶黃梅】 枝上葉兒未展。已有墜紅千片。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帳,和嬌艷。移在花叢里面,請君看。 惹清香,偎媚暖,愛香愛暖金杯滿。問春怎管? 大家拚、便做東風,總吹交零亂。猶肯自、輸我鴛鴦一半。
【江城梅花引】 年年江上見寒梅。暗香來,為誰開?疑是月宮、仙子下瑤臺。 冷艷一枝春在手,故人遠,相思寄與誰。怨極恨極嗅香蕊。 念此情,家萬里。暮霞散綺。楚天碧、片友攜薯片輕飛。 為我多情,特地點征衣。花易飄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紅芍藥】 人生百歲,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 都來五十載,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載中,寧無些個煩惱。 仔細思量,好追歡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 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來、有酒如澠,結千秋歌笑。
【高陽臺】 紅入桃腮,青回柳眼,韶華已破三分。人不歸來,空教草怨王孫。 平明幾點催花雨,夢半闌、敧枕初聞。問東君,因甚將春,老了閑人。 東郊十里香塵滿,旋安排玉勒,整頓雕輪。趁取芳時,共尋島上紅云。 朱衣引馬黃金帶,算到頭、總是虛名。莫閑愁,一半悲秋,一半傷春。
【慶清朝慢·踏青】 調雨為酥,催冰做水,東君分付春還。何人便將輕暖,點破殘寒。 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煙郊外,望中秀色,如有無間。 晴則個,陰則個,饾饤得天氣,有許多般。須教鏤花撥柳,爭要先看。 不道吳綾繡襪,香泥斜沁幾行斑。東風巧,盡收翠綠,吹在眉山。
【木蘭花令·銅駝陌上新正后】 銅駝陌上新正后,第一風流除是柳。勾牽春事不如梅,斷送離人強似酒。 東君有意偏撋就,慣得腰肢真個瘦。阿誰道你不思量,因甚眉頭長恁皺。 【浪淘沙·楊梅】 素手水晶盤。壘起仙丸。紅綃剪碎卻成團。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雞冠。 味勝玉漿寒。只被宜酸。莫將荔子一般看。色淡香消損,才到長安。
【雨中花令·夏詞】 百尺清泉聲陸續。映瀟灑、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簾幕,小枕敧寒玉。 試展鮫綃看畫軸。見一片、瀟湘凝綠。待玉漏穿花,銀河垂地,月上欄干曲。 【臨江仙·離懷】 別岸相逢何草草,扁舟兩岸垂楊。繡屏珠箔綺香囊。酒深歌拍緩,愁入翠眉長。 燕子歸來人去也,此時無奈昏黃。桃花應是我心腸。不禁微雨,流淚濕紅妝。
宋代著名詞人王觀的簡介
王觀,字通叟,正彎激如皋(今屬江蘇)人。
生卒年不詳。宋仁嘉佑二年(1057年鬧鎮)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能填詞,代表作有《卜算子》、《臨江仙》、《高陽臺》等。神宗時官至翰林學士,因所賦《清平樂》詞有“黃金殿里,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個醉,進酒猶呼萬歲。”之戲語忤怒太后,高太后以為褻瀆神宗,被罷職。自號“逐客”舉襪。著有《冠柳集》,早佚;有趙萬里輯本。~
王觀送誰最能體現離別的詩句是什么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出自:宋代王觀的《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正面寫祥森“廳昌送”,點出了別友人的時間“暮春”,為“又送君扮宴扒歸去”鋪墊。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最終不顧作者歸至江南。這對作者來說,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歸的地方。這兩句寫得相當愁苦,一個“才”一個“又”,層層遞進,作者的情感越來越深。
賞析
這首詞是一首送別之作。題目中的鮑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東是友人要去的地方。這首詞分為兩片,上片寫友人回浙東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發作者對回歸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有兩點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構思別致,詞人把送春與送別交織在一起來寫,充分表現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春天的留戀;二是比喻新穎,詞人以眼波和眉峰來比喻浙東的山山水水,仿佛這位美人正期待著他的到來,貼切、自然,富有真情實感。
這首詞,輕松活潑,比喻巧妙,耐人尋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