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葬了哪些人 杜陵葬了哪些人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杜陵葬了哪些人,以及杜陵葬了哪些人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陵的所葬帝王
劉詢,生于漢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曾孫,史皇孫劉進和妾王翁須的兒子。巫蠱之禍,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后被祖母史家收養,直到漢武帝下詔掖庭養視。
元平元年(前74),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7月繼位,時年十七歲。旅衡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黃龍元年(前49)冬,劉詢得病中攔,12月病重,不久,因病死于長安未央宮拆培做,在位25年,享年43歲,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是西漢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 。
請問杜陵是哪個皇帝的陵號啊?
中國西漢宣帝劉詢的陵墓。在陜西省西安市曲江鄉三兆村南。始筑于元康元年 (公元前65),初元元年(公元前 48)漢宣帝葬此,為西漢諸帝陵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一座。1982~198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陵園、寢園遺址和陪葬坑進行了鉆探和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園平面方形,邊長430米。墻夯筑,基寬8米。四面正中各辟一門,門址通寬85米,進深20米,由門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組成。門道寬13.2米,底鋪素面方磚,正對陵墓羨道。門道兩邊為左塾和右塾。左右塾外側,分別與左右配廊相連。王皇后陵的陵園及其門址形制與杜陵陵園基本相同,唯其規模較小,邊長 330米。
寢園位于陵園東南,四周筑墻,北墻利用陵園南墻東段(即陵園南門以東的南墻)。平面長方形,東西173.8米,南北120米。辟有南門3座,東門和西門各 1座。寢園里有寢殿和便殿兩大組建筑。寢殿是寢園的主體建筑,位于寢園西部,東西107.8米,南北110.6米,面闊十三間,進深五間。周施回廊,地鋪素面方磚,廊外有卵石散水。便殿在寢園東部,是一組多功能的建筑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間組成,有周密的地下排水設施。寢園南部有大面積的房屋建筑,當為守陵者住所。王皇后陵寢園在團森王皇后陵園西南,形制與杜陵寢園相近,規模較小,東西 129米,南北92米。
陵墓居陵園中央,封土覆斗形,底部和頂部邊長譽或族分別為 175米與50米,高29米。四面正中各有一條羨道通向地宮,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寬 8米,底部在封土邊處深達20米。與宣帝合葬的王皇后陵墓在杜陵東南 575米,又稱東園,陵墓封土亦為覆斗形,底部和頂部邊長分別為 145米和45米,高24米。
陪葬墓現有封土者62座,分布在杜陵東南、東北和北部 3處,其中以東南的數量較多,規模較大,分布密集,排列有序。根據文獻記載,陪葬的有大司馬車騎將軍張安世慶弊、丞相丙吉、建章衛尉金安上、中山哀王劉竟等。
陵邑位于杜陵西北2.5公里,平面長方形,東西2100米,南北 500米,是西漢諸陵邑中人口較多的一座城邑,居民中有不少“隨帝陟陵”而居的達官顯貴。
出土遺物主要為磚瓦建筑材料。磚有方磚、長條磚,紋飾有素面、幾何紋和小方塊紋。瓦當有“長樂未央”、“長生無極”。還有鐵刀、鐵臿、鐵釬、鎏金銅構件、鐵鏃和五銖錢、大泉五十等。
漢宣帝的杜陵只有宣帝和兩位皇后的陵 他不是有三位皇后嗎?
漢宣帝劉病已一共有三位皇后
分別是:
恭哀皇后許平君,許廣卜中漢之女,生漢元帝劉奭
皇后霍成君,霍光小女兒
皇后王氏(邛成太后)
但是皇后霍成君在霍家發動政變失敗被滅族以后,漢宣帝以謀害太子為由廢黜了霍成君
詔書如下: 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
十二年后的五鳳四年(前54)再尺氏度令其遷往云陵弊散林館,霍成君自殺。葬于藍田縣昆吾亭東。
而沒有葬在皇家墓地
參考自百度百科
希望能幫到LL~
請問西安市長安區杜陵鄉世子井村在什么地方?
杜陵原葬有明藩王十三人,故稱明長安頌謹鉛十三陵。這些陵墓分布在少陵原(杜陵原)上,以今長安區大兆鄉和今野好韋曲街辦杜陵村一帶(原長安區杜陵鄉)。以大府井為首第一代秦愍王接下來二府井、三府井、四府井、五府井、簡王井、康王井、龐留井、世子井(十子井)等其歷史橫晌手跨二百四十年(240),明秦藩王郡王及宗族大都葬在這里。
關于杜陵葬了哪些人和杜陵葬了哪些人物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