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新春的詩句有哪些 正月新春是什么節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正月新春的詩句有哪些,以及正月新春是什么節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春節的古代詩句有哪些
1.關于春節的古詩
關于春節的古詩,現代中國人最熟悉的,大概首推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寫得熱鬧生動,有新年的歡樂氣息,也有清新的涵義,因此在民間廣為傳頌,歷經數代而難被人遺忘。王安石這首詩中,出現三個和春節有關的具體意象:爆竹、屠蘇和桃符,這是中國人過年的習俗。旦褲爆竹,是發明了火藥的中國人的一個創造,過年放爆竹的習俗,千百年來延續至今,是中國人除舊迎新的特殊方式。
除夕夜,新年鐘聲敲響時,中國大地上四面八方響起的鞭炮,也許是地球上最熱鬧的聲音。春節早晨起來,地上到處可見鞭炮的殘屑。記得很多年前,我曾為《文匯報》的春節畫刊題詩,其中有幅版畫,畫面無人,只有農家院門,門上貼著紅春聯,門前一地鞭炮的碎屑。我的詩句寫些什么已經淡忘,但那畫面還清晰地記得,這畫面的涵義,外國人看不懂,中國人一看就知道是過春節。這幅畫的情景,其實可以用古人的詩句來描繪:“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這是唐代詩人來鵠的詩句。元代大書畫家趙子昂也有一首七絕寫春節放爆竹,寫得比王安石熱鬧得多:“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
關于爆竹,范成大的《爆竹行》寫得最詳細,詩中寫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過程,如果用來描繪現代人迎新春時的喧鬧景象和內心祈禱,也無不可: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一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范成大詩中的爆竹,是將竹竿在火中烤熱后擊地爆炸,發出“雷霆吼”,這是真正的爆竹。用紙和火藥制鞭炮,大概是后來的事情了。
王安石《元日》詩中寫到的“屠蘇”,一說是指酒。屠蘇酒,據說是用一種叫屠蘇的草浸泡的酒,只是現在無人知曉屠蘇草為何物,有人認為這就是江南一帶的茅草。也有另一種說法,屠蘇,是一座草庵名,有人在庵中浸泡成藥酒,能健身強骨,此酒便被稱為屠蘇酒。古時風俗,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要聚在一起喝屠蘇酒,先幼后長,輪流敬酒,最老的長輩總是最后喝。蘇子由模數簡晚年詩中曾寫道:“年年最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描寫的就是這種習俗。
“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是桃符。桃符,是畫著神像、寫有神像名字的桃木板,也就是門神。正月初一清晨,將桃符掛在門上迎新避邪,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到后來,其實是用寫在紅紙上的春聯替代了古時的桃符。王安石這句詩,近代很多人有想象力豐富的解讀,說這是指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表現了詩人鼓吹改革的新進思想。這樣的解讀,聯系王安石的身世經歷,不算牽強,不過,我還是在這首詩中更多感受到迎接新春的歡悅。
陸游的七絕《除夜雪》,寫的也是除夕夜守歲迎春節: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詩中所涉,正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屠蘇和桃符。窗外大雪紛飛,詩人獨自在屋里喝酒寫春聯,迎接新年來臨。這首詩,雖沒有《元日》的歡慶氣氛,卻是過年時一個寂寞文人形象的生動寫照。
趙麗宏
2.關于春節的古詩有哪些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夜》(唐)來鵠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元日》(宋)王安石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宋)毛滂
《除夜》(南宋)文天祥
《拜年》(明)文征明
《已酉新正》(明)葉颙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人日思歸》(隋)薛道衡
《人日寄杜二拾遺》(唐)高適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守歲》(宋)蘇軾
《屠蘇酒》 (明 )瞿佑
《迎新春》(宋)柳永
3.描寫春節的古詩有哪些
1、《致酒行》唐代: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畢渣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2、《除夜作》唐代: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3、《歲夜詠懷》唐代:劉禹錫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4、《巴山道中除夜書懷》唐代:崔涂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5、《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6、《醉桃源·元日》宋代:吳文英
五更櫪馬靜無聲。鄰雞猶怕驚。日華平曉弄春明。暮寒愁翳生。
新歲夢,去年情。殘宵半酒醒。春風無定落梅輕。斷鴻長短亭。
4.有關春節的古詩
元 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1. 元日:農歷正月初一。
2. 一歲除:一年過去了。
3. 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 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 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 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簡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5.關于春節的古詩大全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qquji26069
關于春節詩句大全 1、《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2、《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3、《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5、《除夜》 曹松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斗,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6、《歲除夜》 羅隱 官歷行將盡,村醪強自傾。 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 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7、《除夜》 尚顏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歲來。 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 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回。 8、《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后,便是平頭六十人。 9、《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10、《春節看花市》
6.春節的古詩有哪些
最佳答案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7.寫春節的古詩有哪些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宋)王安石
2.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已酉新正(明)葉颙
3.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4.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唐 王涯《春游曲》
不覺春風換柳條——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宋·秦觀《好事近》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宋·陸游《馬上作》
東風吹雨細于塵 ——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宋·陳亮《南歌子》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黃柳》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到人間草木知 ——宋·張栻《立春偶成》
春節詩句100首
春節詩句:
1.《元日》宋朝·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春雪》唐朝·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3.《除夜宿石頭驛》唐朝·戴叔倫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4.《新年作》唐朝·劉長卿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5.《浣溪沙·庚申除夜》清朝·納蘭容若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6.《除夜作》唐朝·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7.《祝英臺近·除夜立春》宋朝·吳文英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
8.《守歲》宋朝·蘇軾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稿攜襪...
9.《于西京守歲》唐朝·駱賓王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10.《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近現代·毛澤東革命江山風光好,紅旗飄,干勁高,大地爭艷,比學趕幫超。磊磊胸懷盛世界,私全拋,難不倒。 萬里征途奮今朝,黨領導,人年少,萬紫千紅竟妖嬈。崢嶸歲月宏圖起,東風蕩...
11.《田家元日》唐朝·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隱租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12.《探芳新·吳中元日承天寺游人》宋朝·吳文英九街頭,正軟塵潤酥,雪銷殘溜。禊賞祇園,花艷云陰籠晝。層梯峭空麝散,擁凌波、縈翠袖。嘆年端、連環轉,爛漫游人如繡。腸斷回廊佇久。便寫意濺波,傳愁蹙岫。漸沒飄鴻,...
13.《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宋朝·辛棄疾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晚恨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14.《杜位宅守歲》唐朝·杜甫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15.《思佳客·癸卯除夜》宋朝·吳文英自唱新詞送歲華。鬢絲添得老生涯。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衣懶換,酒難賒。可憐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燈在,無限妝樓盡醉嘩。
16.《癸巳除夕偶成》清朝·黃景仁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17.《守歲》唐朝·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18.《元日感懷》唐朝·劉禹錫振蟄春潛至,湘南人未歸。身加一日長,心覺去年非。燎火委虛燼,兒童炫彩衣。異鄉無舊識,車馬到門稀。
19.《客中除夕》明朝·袁凱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一杯椒葉酒,未敵淚千行。
21.《隋宮守歲》唐朝·李商隱消息東郊木帝回,宮中行樂有新梅。沈香甲煎為庭燎,玉液瓊蘇作壽杯。遙望露盤疑是月,遠聞鼉鼓欲驚雷。昭陽第一傾城客,不踏金蓮不肯來。
22.《除夜有懷》唐朝鍵激·崔涂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於僮仆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23.《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唐朝·孟浩然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24.《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除夜作》唐朝·白居易君賦此詩夜,窮陰歲之馀。我和此詩日,微和春之初。老知顏狀改,病覺肢體虛。頭上毛發短,口中牙齒疏。一落老病界,難逃生死墟。況此促促世,與君多索居。君在浙江東,榮駕...
25.《除夜太原寒甚》明朝·于謙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26.《除夜》宋朝·文天祥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7.《除夜寄微之》唐朝·白居易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28.《除夜寄弟妹》唐朝·白居易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29.《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于壁》宋朝·蘇軾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執筆對之泣,哀此系中囚。小人營糇糧,墮網不知羞。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
30.《除夜雪》宋朝·陸游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31.《玉樓春·己卯歲元日》宋朝·毛滂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32.《醉桃源·元日》宋朝·吳文英五更櫪馬靜無聲。鄰雞猶怕驚。日華平曉弄春明。暮寒愁翳生。新歲夢,去年情。殘宵半酒醒。春風無定落梅輕。斷鴻長短亭。
33.《元日》唐朝·李世民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草秀故春色,梅...
34.《新春》宋朝·陸游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陰。疏籬枯蔓綴,壞壁綠苔侵。憂國孤臣淚,平胡壯士心。吾非兒女輩,肯賦白頭吟?
35.《新年》唐朝·無可燃燈朝復夕,漸作長年身。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
36.《元日》宋朝·辛棄疾老病忘時節,空齋曉尚眠。兒童喚翁起,今日是新年。
37.《元日早朝行》唐朝·鮑防乾元發生春為宗,盛德在木斗建東。東方歲星大明宮,南山喜氣搖晴空。望云五等舞萬玉,獻壽一聲出千峰。文昌隨彩禮樂正,太平下直旌旗紅。師曠應律調黃鐘,王良運策調時龍...
38.《除夕感懷其二》近現代·譚嗣同內顧何曾足肝膽,論交晚乃得髯翁。 不觀器識才終隱,即較文詞勢已雄。 逃酒人隨霜陣北,談兵心逐海潮東。 飛光自撫將三十,山簡生來憂患中。
39.《除夕感懷其三》近現代·譚嗣同年華世事兩迷離,敢道中原鹿死誰。 自向冰天煉奇骨,暫教佳句屬通眉。 無端歌哭因長夜,婪尾陰陽勝此時。 有約聞雞同起舞,燈前轉恨漏聲遲。
40.《除夕感懷其四》近現代·譚嗣同我輩蟲吟真碌碌,高歌《商頌》彼何人。 十年醉夢天難醒,一寸芳心鏡不塵。 揮灑琴尊辭舊歲,安排險阻著孤身。 乾坤劍氣雙龍嘯,喚起幽潛共好春。
41.《客中守歲》唐朝·白居易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 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故園今夜里,應念未歸人。
42.《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唐朝·盧綸萬戟凌霜布,森森瑞氣間。垂衣當曉日,上壽對南山。 濟濟延多士,躚躚舞百蠻。小臣無事諫,空愧伴鳴環。
43.《元日》唐朝·司空圖甲子今重數,生涯只自憐。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44.《歲除即事十首·門外呵寒客》宋朝·劉克莊門外呵寒客,鶉衣百結懸。藏瓶猶可撲,莫費水衡錢。
45.《除夜》唐朝·方干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寒燈短燼方燒臘, 畫角殘聲已報春。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
46.《乙丑元日口號十首·新擢咸淳兩臺端》宋朝·劉克莊新擢咸淳兩臺端,可繼慶歷四諫官。安知千載無南董,異日求君諫草看。
47.《治圃雜書二十首·新年雨雪頻》元朝·方回新年雨雪頻,五戊又逾句。寒更過于臘,晴猶不似春。燕瘖甘再蟄,花瘦黯無神。賣樹翁來說,村多疫死人。
48.《立春在元日》宋朝·梅堯臣新春與新歲,時候不相先。未肯欺殘臘,何曾占舊年。綴條花翦彩,插戶柳生煙。獨坐空山里,唯驚節物遷。
49.《次韻樂先生除夜三絕·床頭歷日鬢絲絲》宋朝·范成大床頭歷日鬢絲絲,懶倦慵吟守歲詩。宜入新年須吉利,明朝把筆寫門楣。
50.《除夜·門揜千山黑》宋朝·文天祥門揜千山黑,孤燈伴不眠。故鄉在何處,今夕是窮年。住世真無系,為囚已自然。勞勞空歲月,得死似登仙。
51.《丙寅元日》宋朝·李洪年年元日雨,常是一春愁。客子詩多感,梅花信已休。春風吹柳眼,海霧暗沙頭。聊舉椒觴酒,萱蘇豈釋憂。
52.《元日》宋朝·釋行海北山猿鶴久為鄰,閑里生涯夢里人。旅思經時偏感舊,物華今日又從新。棹歌堤上水煙晚,笛奏江南梅柳春。五道寂寥先輩盡,自慚無補面生塵。
53.《元日早朝》唐朝·王建大國禮樂備,萬邦朝元正。東方色未動,冠劍門已盈。 帝居在蓬萊,肅肅鐘漏清。將軍領羽林,持戟巡宮城。 翠華皆宿陳,雪仗羅天兵。庭燎遠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
54.《幽州除夜》宋朝·汪元量十年旅食在天涯,到處身安只是家。雪塞春回鄒衍律,霜營寒入禰衡撾。壺傾卯酒杯浮粟,廚出辛盤饤簇花。奴仆不須喧鼓吹,恐驚櫪馬與林鴉。
55.《元日雪二首·度臘闕三白》宋朝·陳師道度臘闕三白,開正還積陰。炊煙茅舍濕,噪雀暮枝深。短發千方誤,中年萬里心。成書著巖穴,或有後人尋。
56.《次韻景仁丙辰除夜》宋朝·蘇轍數舉除夜酒,稍消少年豪。浮光寄流水,妙理付濁醪。微陽未出土,大雪飛鵝毛。試問冰霜勁,春來能久牢。
57.《庚辰除夕》宋朝·趙孟堅生計從來拙,奚疑壁四空。解憂惟父母,謀事等兒童。無競身如偶,訛言耳愿聾。丈夫心鐵石,肯自泣涂窮。 ...
58.《和林恭祖《春節懷大陸》二首·其一》宋朝·陳章故園今又浴春暉,萬紫千紅接翠微。美景如斯堪共賞,深情最是盼君歸。臨風邀月秦淮岸,把酒論詩采石磯。歲歲上思今更切,人生七十古來稀。
59.《元日述懷》唐朝·盧照鄰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四鄰。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60.《歲除即事十首·聞說醉鄉里》宋朝·劉克莊聞說醉鄉里,家家設酒壚。有劉伶肯飲,無李白誰沽。
61.《歲除二首·冰銜常憑麼》宋朝·劉克莊冰銜常憑麼,雪鬢轉皤然。一然差堪喜,詩多似去年。
62.《元日》宋朝·樓鑰歲當庚午旦庚寅,最喜明朝遇上辛。五福來臨吳越分,更欣三日即攽春。
63.《癸亥元日》明朝·王穉登殘臘陰陰雨滿城,今朝元日是新晴。酒樓日凍南山雪,柳岸天寒遠墅鶯。寶劍千金五陵俠,銀箏一柱十年情。從來王粲多流落,問舍求田只未成。
64.《元日書懷》宋朝·王炎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兩板不須書郁壘,一杯亦強飲屠蘿。添丁解事尋王母,內子傷時念老姑。欲報情深恩罔極,不終反哺愧林烏。
65.《除夜》唐朝·徐鉉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往事并隨殘歷日,春風寧識舊容儀。預慚歲酒難先飲,更對鄉儺羨小兒。吟罷明朝贈知己,便須題作去年詩。
66.《歲除即事十首·細切如絲菜》宋朝·劉克莊細切如絲菜,添斟獻頌椒。未曾守除夜,早已問元宵。
67.《丁亥元日二首·元日如常日》元朝·方回元日如常日,閑人更老人。后杯真壽酒,便服勝朝紳。何物稱三品,今朝過六旬。候門憐稚子,莫放杏梢春。
68.《木蘭花令·新年何許春光漏》宋朝·黃庭堅新年何許春光漏。小院閉門風日透。酥花入坐頗欺梅,雪絮因風全是柳。 使君落筆春詞就。應喚歌檀催舞袖。得開眉處且開眉,人世可能金石壽。
69.《元日》宋朝·張栻古史書元意義存,春秋揭示更分明。人心天理初無欠,正本端原萬善生。
70.《除夜書懷》宋朝·范成大運斗寅杓轉,周天日御回。夜從冬後短,春逐雨中來。鬢綠看看雪,心丹念念灰。有懷憐斷鴈,無思惜疏梅。絮厚眼生纈,蔬寒腸轉雷。燭光紅瑣碎,香霧碧徘徊。昨夢書三篋,平生...
71.《除夜》宋朝·黃公度暮景流年速,寒燈照夜長。艱危仍薄宦,時序更他鄉。雪暗吳宮下,春歸越嶠傍。明朝對佳節,無處覓椒觴。
72.《元日試筆》宋朝·姚勉今歲新元最喜晴,宿陰都化作清明。氣從地角天涯轉,春向梅邊柳上生。鹓路五更鏘劍佩,虎關半夜出弓旌。群賢儻在新除目,歡喜山中飽菜羹。
73.《元日》宋朝·高翥長憶兒時二老傍,元正歲歲有風光。攙先禮數修人事,著好衣裳侍酒觴。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嘆換星霜。尚期我老如親老,卻看兒童...
74.《己未元日》宋朝·劉克莊久向優場脫戲衫,亦無布袋杖頭擔。化彌勒身千百億,問絳人年七十三。諸老蕭疏留后殿,高僧滅度少同參。未應春事全無分,醉折緗桃蒲帽簪。
75.《除夜·春入荷葭塢亦奇》宋朝·方岳春入荷葭塢亦奇,塢名不枉與天知。綠章并按閑池沼,豈但烏臺要勘詩。
76.《除夕·除夕陰寒怕卷簾》宋朝·劉克莊除夕陰寒怕卷簾,雨聲斷續下疏檐。壁穿自和乾泥補,窗損教尋廢紙粘。只有青燈相守定,縱無白發亦生添。更殘自算明年事,不就君平卦肆占。
77.《乙丑元日口號十首·遵新天子法永阜》宋朝·劉克莊遵新天子法永阜,為先皇帝服通喪。初元年素幄視草,千萬世青史有光。
78.《乙酉元日》元朝·方回摩挲老面受春風,肯為吹將鬢雪融。自合居鄉充父老,尚堪開學教兒童。官身歷險元如夢,詩律從寬漸開源。有菜可羹花可賞,未妨日日酒頻中。
79.《除夜·莫嫌工部太侵尋》宋朝·方岳莫嫌工部太侵尋,老杜稱呼直至今。我但六年難改口,不知老杜更年深。
81.《除夕客中與家兄守歲》明朝·高啟雨雪遠村中,猿鳴旅館空。守爐消夜漏,停燭待春風。有恨能催老,無文解送窮。卻憐今夕酒,還與弟兄同。
82.《戊午元日二首·過去光陰箭離弦》宋朝·劉克莊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再加孔子從心歲,三倍周郎破賊年。耄齒阻陪鳩杖列,瞽言曾獻獸樽前。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學香山也自賢。 敗絮蕭然擁病身,久疎朝謁作閑...
83.《欽州守歲》唐朝·張說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84.《除夜二首·七十三年客》宋朝·蘇轍七十三年客,相從尚幾年。西方他日事,東魯一經傳。漸解平生縛,初安半夜禪。紛紛爭奪際,何意此心全。
85.《戊申除夕送歲》宋朝·曾豐四十余番送歲回,百年身世半摧頹。更將四十余番送,歲定相辭不復來。
86.《又依《春節懷大陸》韻再和二首·其二》宋朝·陳章臨窗獨酌揖清暉,對月成三人影微。已斷還連唯藕節,舒心解郁應當歸。今朝橫海投詩簡,何日垂綸共釣磯。一點靈犀通兩岸,如斯唱和世間稀。
87.《月令七十二候詩·正月立春節三候·其一·東風解凍》清朝·乾隆一陽子半已初生,論節應從元繼貞。底識立春標歲始,試看解凍拂風輕。訚訚欲暖凘徐泛,習習為條波細呈。育物對時羲象著,登臺何以樂吾氓。
88.《元日寄韋氏妹》唐朝·杜甫近聞韋氏妹,迎在漢鐘離。郎伯殊方鎮,京華舊國移。 春城回北斗,郢樹發南枝。不見朝正使,啼痕滿面垂。
89.《途中除夜》唐朝·高蟾南北浮萍跡,年華又暗催。殘燈和臘盡,曉角帶春來。 鬢欲漸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門舊知己,誰為脫塵埃。
90.《除夕》宋朝·王铚一歲盡今夕,既往那可追。疏梅吐幽艷,輕冰釋寒澌。新陳自相代,長年萬古悲。亦復強取醉,椒盤雜兒嬉。天回萬象春,除盡群陰卑。...
91.《元日小雨》元朝·方回紅垂燈穗倍常明,緩緩晴須作好晴。著柳春風微有色,催花夜雨細無聲。爐香早起蹣跚拜,杯酒朋來瀲滟傾。一日一詩舊年例,新年一日兩詩成。
92.《元日七言二首·屋角微聞哢曉禽》宋朝·劉克莊屋角微聞哢曉禽,起煨榾柮旋冠簪。萊衣兒老長相守,椒酒翁衰且少斟。浮世事渾忘記了,暮年詩轉用功深。雙桃忽放花如錦,勾引先生策杖尋。
93.《除夕》宋朝·李石又是投閑歲欲除,閑中因得著工夫。園林香雪梅先透,庭院清風竹自呼。未厭夜寒燒榾柮,已貪曉色進屠蘇。巧名尚喜新年在,碌碌人應笑阿奴。
94.《元日樂天見過因舉酒為賀》唐朝·劉禹錫漸入有年數,喜逢新歲來。震方天籟動,寅位帝車回。 門巷掃殘雪,林園驚早梅。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
95.《奉和庫部盧四兄曹長元日朝回》唐朝·韓愈天仗宵嚴建羽旄,春云送色曉雞號。金爐香動螭頭暗, 玉佩聲來雉尾高。戎服上趨承北極,儒冠列侍映東曹。 太平時節難身遇,郎署何須嘆二毛。
96.《丁巳元日》唐朝·司空圖稟朔華夷會,開春氣象生。日隨行闕近,岳為壽觴晴。 作睿由稽古,昭仁事措刑。上玄勞眷佑,高廟保忠貞。 星變當移幸,人心喜奉迎。傳呼清御道,雪涕識臣誠。 鼎...
97.《辛丑元日》明朝·王穉登凍柳寒梅旱未舒,大風無乃發吾廬。春柈安得青絲菜,歲酒唯供赤尾魚。槐里直臣空折檻,平津丞相未懸車。圣人欲賜臨軒策,誰上當年賈誼書。
98.《除夜·盡處生機袞袞新》宋朝·方岳盡處生機袞袞新,花情柳思已精神。歲堂堂去誰能守,睡到明朝又是春。
99.《酬李紺歲除送酒》唐朝·雍陶歲盡貧生事事須,就中深恨酒錢無。故人充壽能分送, 遠客消愁免自沽。一夜四乘傾鑿落,五更三點把屠蘇。 已供時節深珍重,況許今朝更挈壺。
101.《除夜》宋朝·范成大婪尾杯殘雪滿簪,床頭歷日費光陰。故山巧入忙中夢,新歲尤關客里心。烏鵲倦時三匝繞,鷦鷯穩處一枝深。勞生佚老尋常事,從政那堪力不任。
102.《除夜·莫笑青衫霜葉枯》宋朝·方岳莫笑青衫霜葉枯,六年不改舊稱呼。人間書疏非吾事,菜縷春盤何處無。
103.《除夜》宋朝·王禹偁四十強而仕,禮文可遵守。筮仕已十年,明朝三十九。自知得祿早,左宦誠宜有。年雖過潘岳,未為全白首。貧猶勝墨子,黔突聊供口。若比張辟強,吾甘為老丑。若比太公望,吾方...
104.《壬寅元日》宋朝·方岳一元坱圠先天易,萬物胚腪太極圖。自嚼梅花冰片片,無人先后飲屠蘇。
105.《除夕·一杯芳酒夜分天》宋朝·宋祁一杯芳酒夜分天,萬慮勞勞耿不眠。明日新春到何處,菱花影里二毛邊。
106.《癸亥除夕》明朝·曹學佺廿年曾注粵參藩,前后趨承站主恩。嶺外民生空杼軸,遼陽兵氣咽關門。私憂國計無歸著,屢到家書亦厭煩。半百已過彈指頃,尚留殘燭照黃昏。
107.《歲除夜對酒》唐朝·白居易衰翁歲除夜,對酒思悠然。草白經霜地,云黃欲雪天。 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爐眠。洛下閑來久,明朝是十年。
關于春節正月初一的詩句
1. 關于正月初一的詩句古詩
2. 關于正月初一的詩句
關于正月初一的詩句古詩 1.關于大年初一的詩句
關于大年初一的詩句有很多,一下我列出幾個比較有名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朱應登
風俗豈不美,羇人自鮮懽。獨持萬里酒,強對五辛盤。
生意已潛穎,江山倏改觀。無欣彼穠日,不復念枯殘。
元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2.描寫“正月初一” 古詩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爭插新桃換舊符。
注釋〕
1.元日:農歷正月初一。
2.一歲除:一年過去了。穗粗鏈
3.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總把新挑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偈頌九十三首
宋-釋梵琮
今朝正月一,萬事從頭吉。
和氣暖如春,世味甜如蜜。
日月往復來,光陰不相失。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
好事大家知,今朝正月一。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正月一,是新年。
家家慶賀,處處喧闐。
惟有拄杖子,不隨時變。
松根穩坐,石上安眠凳廳。
驀地放憨歌一曲,啰啰哩啰啰哩啰。
木人聽不足,瘦立綠蘿煙。
3.古人描寫農歷正月初一的詩句有哪些
王安石《元日》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拜年-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己酉新正-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4.描寫“大年初一”的詩詞有什么
描寫“大年初一”的詩詞如下:1、猜孫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來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唐)范成大《賣癡呆詞》?。?2、事關休源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bai春風。(唐)來鵠《除夜》?。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王安石du《元日》。
4、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zhi嫌虛。
文征明《拜年》。5、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dao?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孟浩然《田家元旦?》。
關于正月初一的詩句 1. 關于大年初一的詩句
關于大年初一的詩句有很多,一下我列出幾個比較有名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朱應登
風俗豈不美,羇人自鮮懽。獨持萬里酒,強對五辛盤。
生意已潛穎,江山倏改觀。無欣彼穠日,不復念枯殘。
元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2. 描寫“正月初一” 古詩
初一夜月詩(宋代蘇福)氣朔盈虛又一初,嫦娥應事半分無。
都于無處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極圖。同平南弟元日思歸詩(南北朝·陳叔寶) 至德掩羲黃,成功邁禹湯。
儀刑元四海,來庭盛萬方。鳴玉觀升降,擊石乃鏗鏘。
三春氣色早,九疑煙霧長。浮云斷更續,輕花落復香。
北宮瞻遠岫,南服阻遙江。爾言想伊洛,我思屬瀟湘。
大年初一即春節,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日,是漢族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
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3. 描寫“正月初一” 古詩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爭插新桃換舊符。
注釋〕
1.元日:農歷正月初一。
2.一歲除:一年過去了。
3.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總把新挑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偈頌九十三首
宋-釋梵琮
今朝正月一,萬事從頭吉。
和氣暖如春,世味甜如蜜。
日月往復來,光陰不相失。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
好事大家知,今朝正月一。
--------------------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正月一,是新年。
家家慶賀,處處喧闐。
惟有拄杖子,不隨時變。
松根穩坐,石上安眠。
驀地放憨歌一曲,啰啰哩啰啰哩啰。
木人聽不足,瘦立綠蘿煙。
4. 描寫“大年初一”的詩詞有什么
描寫“大年初一”的詩詞如下:1、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來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唐)范成大《賣癡呆詞》?。?2、事關休源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bai春風。(唐)來鵠《除夜》?。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王安石du《元日》。
4、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zhi嫌虛。
文征明《拜年》。5、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dao?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孟浩然《田家元旦?》。
5. 描寫“大年初一”的詩詞有什么
描寫“大年初一”的詩詞如下:
1、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小兒呼來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唐)范成大《賣癡呆詞》?。?
2、事關休源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bai春風。(唐)來鵠《除夜》?。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王安石du《元日》。
4、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zhi嫌虛。文征明《拜年》。
5、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dao?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孟浩然《田家元旦?》。
6. 古人描寫農歷正月初一的詩句有哪些
王安石《元日》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拜年-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己酉新正-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