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有哪些邊塞詩 賀知章是邊塞詩人嗎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賀知章有哪些邊塞詩,以及賀知章是邊塞詩人嗎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賀知章的詩有哪些?
賀知章旁或詩歌今存共十九題二十首,包括斷句一則。
具體是:
1.《唐禪社首樂章·順和》,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處在于,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唐禪社首樂章·順和的概括。他通過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
2.《唐禪社首樂章·太和》,一首有名的樂府詩,通過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3.《唐禪社首樂章·肅和》,是唐代的樂府體裁的詩歌,該詩流傳久遠,其妙處在于,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唐禪社首樂章·順和的概括。
4.《唐禪社首樂章·雍和》,通過對于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
5.《唐禪社首樂章·壽和》,是唐代的樂府體裁的詩歌,描寫唐禪社首樂章·壽和的概括。
6.《唐禪社首樂章·福和》,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唐禪社首樂章·福和的概括。
7.《唐禪社首樂章·大和》,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唐禪社首樂章·大和的概括。
8.《曉發》,是寫的一首五言詩。并已納入《全唐詩》。
9.《奉和御制春臺望》,是唐玄宗作《春臺望》一詩后,群臣和此而作的詩歌。群臣和詩同題尚存的有賀知章詩、許景先詩,另有蘇颋的《奉和圣制春臺望應制》。
10.《望人家桃李花》,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
11.《送人之軍》,運旁伍是首送別詩,也是一首邊塞詩,全詩以時空傳情,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全的關心和戍邊之人的期望 首聯寫邊塞險要。
12.《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于,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夜游的藝術概括。
13.《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是一組送別詩,響應唐玄宗號召,唐朝著名大臣賦詩為宰相、兵部尚書、燕國公張說出任首任朔方節度使送別。
14.《題袁氏別業》,此詩語言質樸、自然,風格散淡、瀟灑,不拘形跡又十分風趣,詩人的形象栩栩如在眼前。
15.《詠柳》(一作柳枝詞),賀知章的詠柳用了擬人、物的手法,寫活了柳和風.
16.《回鄉偶書二首》,第一首詩在抒發作者久客他鄉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第二首詩抓住了家鄉的變與不變的對比,流露出作者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
17.《答朝士》,是賀知章老老實實地講道理啟掘、擺事實,對老鄉的回復,使他們口服心服。
18.《董孝子黯復仇》,這首詩描述的就是漢朝轟動一時的董孝子為母復仇一事。
19.《斷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顛。
賀知章的詩有哪些?
1、《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賀拆攔知章
離盯中別家鄉歲月多,歸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鑒湖水,凱御山春風不減舊時波。
2、《回鄉偶書(其一)》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3、《答朝士》
唐賀知章
鈒鏤銀盤盛蛤蜊,鏡湖莼菜亂如絲。
鄉曲近來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吳兒。
4、《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題袁氏別業》
唐賀知章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李白被貶,蘇軾被陷害入獄,卻唯獨賀知章政治仕途順利,人生圓滿
享有詩仙之稱的李白,曾遭到昏庸腐朽的唐玄宗排擠被貶多次,作為豪放派詩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因牽扯到烏臺詩案,慘遭被捕入獄。
與這兩位詩人相比,賀知章無疑是幸運的,他的政治仕途是順風順水,人生也算是過得比較圓滿。
01大器晚成,仕途卻順風順水
賀知章,字季真,是越州永興人,也是現如今浙江杭州蕭山人。在唐代詩人中,賀知章可謂是翹楚。與眾多詩人相比,賀知章可謂是大器晚成,他在37歲的時候才被金榜題名,47歲時與張旭并稱為吳中四士,此后賀知章便名聲大噪。
賀知章從小聰慧過人,滿腹經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為人耿直,豪爽坦蕩,是整個家族的希望。37歲那年,賀知章憑借不懈地努力考中了進士,成為了江浙地區第一位新科狀元。可即便是這樣,賀知章始終沒有官架子,經常與自己的同伴進行吟詩作賦。
在為人緩嘩慶處事方面,賀知章不但通情達理,而且還才華橫溢,他寫的書法也是酣暢淋漓。在險惡的官場中,賀知章從沒有遭遇過打擊。
雖然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但賀知章也是樂天派,對任何事情都看得很快,情商也是非常的高。當年,張說征討突厥叛軍大獲全勝。賀知章奉皇帝之命為他寫了一首邊塞詩進行祝賀。這首詩是《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荒憬盡懷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雖不戰,五月尚持戎。遣戍征周牒,恢邊重漢功。選車命元蘆譽宰,授律取文雄。看到這首詩朗朗上口,張說十分喜愛。當張說一路高升后,賀知章也平步青云升為了禮部侍郎還兼任集賢院學士,可謂極其風光。
在當時的年代中,很多詩人文人都不得志,而賀知章卻是幸運兒,他沒有體會國李白的失意,也無法知道孟浩然的困頓,在官場中,賀知章始終用自己獨特的為官之道,讓仕途順風順水,即便是自己身處于危險的漩渦之中,他也得以保全自身。
就連脾氣暴躁的張說,也對賀知章甚是喜歡,多次推舉賀知章編撰書籍,因為賀知章出色表現,也令張說十分滿意。或許,在官場中,賀知章不僅政治能力高,情商也高,才會讓事業平穩.
02晚年告老還鄉,人生可謂圓滿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了以后,賀知章做出了令很多人都感到驚訝的決定,他辭去官職選擇告老還鄉。
當唐玄宗聽聞賀知章的決定后,也十分不舍,這位歷經四朝的元老本可以在宮中繼續做學問,可卻選擇回鄉,無奈之下唐玄宗也不得不答應了下來。當唐玄宗詢問賀知章:“回到家鄉后,有什么要求嗎?”
沒想到賀知章卻說:“我想當一名道士。”就這樣在唐玄宗的幫助下,賀知章將老家的舊宅改造成了道觀,脫下官袍后,賀知章便過上了與世無爭的日子。
功成名就回鄉之后,賀知章便創作出流傳千古的詩詞《回鄉偶書其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擾握從何處來。從青絲變成白發,雖然口音沒有變,但遠在異鄉漂泊的賀知章十分懷念自己的故土,晚年的賀知章生活得也是非常愜意。
不過因為年齡越來越高的原因,賀知章的身體每況愈下,在天寶三年(744年)因病離世。
關于邊塞思鄉的詩句有哪些
1.關于邊塞思鄉的詩句
1、《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3、《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4、《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5、《塞下曲》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2.描寫邊塞思鄉的詩句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謹扒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
祖 詠
燕臺一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其一)
杜 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鋒指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秋
嚴 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塞 下 曲(其二)
盧 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 西 行
陳 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祥基昌閨夢里人.
己 亥 歲
曹 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3.描寫思鄉或邊塞風光的詩句
思鄉詩句
見雁思鄉信,聞猿積淚痕。
——唐代 岑參 【巴南舟中夜市】 (渡口欲黃昏,歸人爭流喧。近鐘清野寺,遠火點江村。見雁思鄉信,聞猿積淚痕。孤舟萬里外,秋月不堪論。)
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
——唐 白居易 【客中守歲(在柳家莊)】 (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畏老偏驚節,防愁預惡春。故園今夜里,應念未歸人。)
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
——唐 李商隱 【無題】 (萬里風波一葉舟,憶歸初罷更夷猶。碧江地沒元相引,黃鶴沙邊亦少留。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橫秋。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
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唐 岑參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芳情鄉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唐 白居易 【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 (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芳情鄉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夜雨滴鄉思,秋風從別情。
——唐 杜牧 【送友人】 (十載名兼利,人皆與命爭。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夜雨滴鄉思,秋風從別情。都門五十里,馳馬逐雞聲。)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唐 柳宗元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唐 劉皂 【旅次朔方(一作賈島詩)】 (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又渡桑干水,卻望并州似故鄉。)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唐 殷堯藩 【同州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莫怪行人頻悵望,杜鵑不是故鄉花。
——唐 司空圖 【漫書五首】 (溪邊隨事有桑麻,盡日山程十數家。莫怪行人頻悵望,杜鵑不是故鄉花。)
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唐 李商隱 【滯雨】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春江風水連天闊,歸夢悠揚何處尋。
——唐 權德輿 【斗子灘】 (斗子灘頭夜已深,月華偏照此時心。春江風水連天闊,歸夢悠揚何處尋。)
邊塞詩句
唐 王昌齡 【相和歌辭·從軍行】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橫笛關山月,誰解金閨萬里愁。
王昌齡 【相和歌辭·從軍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彈不盡,高高秋月下長城。
王昌齡 【相和歌辭·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雁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 【出塞二首】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 【出塞二首】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 盧綸 【和張仆射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盧綸 【和張仆射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 高適 【營州歌】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高適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羌胡無盡日,征戰幾人歸。
高適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 茫茫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4.關于思鄉和邊塞的詩
1、《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3、《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4、《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5、《塞下曲》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6、《從軍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7、《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8、《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9、《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0、《己亥歲》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11、《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春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2、《薊中作》 唐·高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云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13、《營州歌》 唐·高適 營州少年厭原野,孤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
14、《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5、《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16、《渡河北》 漢·王褒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 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 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18、《軍城早秋》 唐·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19、《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團。上將出長安。
塵沙塞下暗。風月隴頭寒。
轉蓬隨馬足。 飛霜落劍端。
凝云迷代郡。流水凍桑干。
烽微桔槔遠。橋峻轆轤難。
從軍多惡少。召募盡材官。
伏堤時臥鼓。 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頓。 長坂納呼韓。
受降今更筑。燕然已重刊。
還嗤傅介子。辛苦刺樓蘭。
20、《飲馬長城窟行》 隋·楊廣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 萬里何所行,橫漠筑長城。
豈合小子智,先圣之所營。 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見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 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 秋昏塞外云,霧暗關山月。
緣嚴驛馬上,乘空烽火發。 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 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21、《登單于臺》 唐·張蠙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22、《幽州夜飲》 唐·張說 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 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5.思鄉的邊塞詩
涼州詞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夜上受降城聞笛作者: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月夜憶舍弟作者: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逢入京使作者: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涼州詞二首·其一作者:王翰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關山月作者:徐陵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
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陣上祁連。
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
6.有關邊塞愛國思鄉的古詩詞
邊塞:高適《燕歌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昌齡《出塞》,王之渙《涼州詞》愛國: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金陵驛》(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范成大《州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楊萬里《初入淮河四絕句 (其一)》(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斤.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思鄉:李白《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月夜》(唐·杜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
7.春夏秋冬,送別,思鄉,邊塞,惜時的古詩各5首
春夏秋冬,送別,思鄉,邊塞,惜時; 一1春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2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3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4描寫春天的古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5描寫春天的古詩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描寫春天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6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7描寫春天的古詩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描寫春天的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 二夏天 1子夜四時歌·夏歌 青荷蓋淥水, 芙蓉葩紅鮮 。
郎見欲采我, 我心欲懷蓮。 南北朝-南朝民歌 2【子夜四時歌】 夏歌 江南蓮花開, 紅光覆碧水。
[1] 色同心復同, 藕異心無異。[2] 【出處】:南北朝-蕭衍 3【齊安郡后池絕句】 菱透浮萍綠錦池, 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 鴛鴦相對浴紅衣。 【出處】:唐五代-杜牧 4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5【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出處】:唐五代-李白 ---------------------------- 三秋天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白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冬天的古詩 ----------------------------------- 四冬天: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幕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五邊塞的詩 1盧綸《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2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3邊塞詩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
8.思鄉的詩 邊塞的詩 山水的詩
山水田園詩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邊 塞 詩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思 鄉 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靜夜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泊船瓜洲 王安石
詠 物 詩
詠 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賀知章的不常見的詩句又絕美
賀知章筆下的故鄉杭州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
《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這兩首詩雖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滿生活情趣。第一首詩在抒發作者久客他鄉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第二首詩抓住了家鄉的變與不變的對比,流露出作者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
《采蓮曲》
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這首詩作于越州(今紹興市)鏡湖旁,時間應是他告老回鄉的夏天。他回鄉后定居于鏡湖邊的“道士莊”,即今紹興市五云門外,每天都能看到鏡湖的水波,及鏡湖上的采蓮人與采芰荷的人。當年賀知章在州府游歷,看到了會稽山的云霧,鏡湖上的采蓮人,景色很是別致,即興作了這首詩。
《送人之軍》
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隴云晴半雨,邊草夏先秋。
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送人之軍》是首送別詩,也是一首邊塞詩,全詩以時空傳情,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全的關心和戍邊之人的期望。“弊豎常經”應“昔愁”,“復見”應“今別”,是知所送之人乃兩度赴長城西段戍防也。頸聯之寫邊塞景物節候,是昔日所經見,亦是今日將經見。言外無限辛苦凄惻,然結聯猶致以勉勵之辭,寄望于國之長城。“萬里長城”,是景,亦典,妙在虛實之間。
好的詩篇租賀,雖然樸素無華,不加雕飾,但卻飽含人性最自然、最真實的感情,一弊卜派字一句仿佛自肺腑流出,并不知不覺就讓讀者陷入到詩的意境中。
描寫邊塞柳樹的詩
柳樹隨處可見,婦幼皆知。在條件惡劣的西北塞外荒漠能見到柳樹嗎?唐朝詩人王之渙作了一首著名的邊塞詩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意思說玉門關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那里只有浩瀚的塞外沙漠和戈壁,哪兒會有春天的楊柳呀!
人們總把春與柳連系在一起,賀知章的《詠柳》詩有: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樹迎風飄逸,婀娜多姿,又抗風沙,抗污染,是造氧機,是空氣的過濾器。是美化城鎮,物拆裝點庭院,實現山川秀美的綠化美化觀賞樹種。王維的“渭城朝雨氵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贊美詩句,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把人們引向了鳥語花香的境界。
柳樹又是愛情和友情的象征。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罩遲棗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
。“人約黃昏后,月上柳梢頭”,月前柳下便是紅男綠女幽會談情說愛的好地方
柳樹是那樣的可愛,品德旦知是那樣的可敬,塞上柳更讓人景仰。愿柳樹遍天下,為華夏的山川秀美披上美麗的綠裝。
賀知章有哪些邊塞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賀知章是邊塞詩人嗎、賀知章有哪些邊塞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