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游山西村是哪里 陸游游山西村原文
今天給各位分享陸游游山西村是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陸游游山西村原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陸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西村在哪里?
詩題中“山西村”,指三山鄉西邊的村落。
一、出處
宋代陸游的《游山西村》
二、原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三、釋義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擴展資料
作品賞析
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足雞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芹燃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頷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
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這兩句卻格外委婉別致。讀過此聯后,人們會感到,在人生某種境遇中,與詩句所寫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因而更覺親切。
這里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于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此聯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頸聯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雹圓要表達的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社”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個戊日。農家祭社祈年,滿著豐收的期待。節日來源與《周禮》。
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也有說可見到宋代還很盛行。陸游在這里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著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源首塌之愛。
古詩游山西村作者陸游
《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全詩首寫詩人出游到農家,次寫村外之景物,復寫村中之情事,末寫頻來夜游。所寫雖各有側重,但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成了優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此詩題材比較普通,但立意此漏悔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搜汪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森正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游山西村選自哪里
1.《游山西村》選自《劍南詩稿》,作者陸游,字務觀,字號放翁,南宋著名扒辯神詩人.現存詩9300多首.
2.《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農村一片富足景象灶核的春虧句子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足客留雞豚.
游山西村是現在哪里?
這首詩寫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當時詩人罷官閑居,住在山陰睜孫(今浙江紹興市)鏡糊的三山鄉。詩題中“山西皮侍村”,指三山鄉西邊的村落燃早吵。詩中記敘了當地的風俗,饒有興味。
關于陸游游山西村是哪里和陸游游山西村原文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