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還是直把杭州當汴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以及直把杭州作汴州還是直把杭州當汴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為什么詩中諷刺“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是林升的《題臨安邸》,全詩內容為: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要想理解全詩意境就不得不分析當時的時代背景了。當時為南宋時期,長江以北的大片國土皆淪落外族,南宋統治者屈居江南,將首都由汴州(開封)遷到杭州,卻終日不思進取,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毫無收復河山的壯志。作者此詩前文極力描寫杭州的風景優美和安逸生活,末尾一句筆鋒一轉,諷刺當朝者的不思進取。
南宋統治者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東方飛龍
葛劍雄總主編《千秋興亡》系列徐洪興、姚榮濤著寫的《文盛武衰 宋朝歷史一瞥》:“兩宋都城的繁華,也為當時統治階級的奢靡享樂創造了條件,南宋詩人林升題在臨安旅店墻壁上的詩,正是對統治者偏安茍且、窮奢極欲的最好揭露:‘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曾瑜《岳飛新傳》:“宋高宗為首的統治者為了及時行樂,舒心享受,就必須重建這座城市。重建的結果,則是使千嬌百媚的水光山色成為投降與屈辱的象征。南宋詩人林升寫詩云:‘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便把杭州作汴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詩人林外《題臨安邸》
“暖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之風。正是這股“暖風”把人們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詩中“熏”“醉”兩字用得精妙無比,把那些縱情聲色、禍國殃民的達官顯貴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結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當局忘了國恨家仇,把臨時茍安的杭州簡直當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諷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后兩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詩人進一步抒發自己的感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以上這是教科書式的標準解釋。總之新中國的教科書把這首詩定位于諷刺南宋統治者,指責南宋政府醉生夢死、茍且偷生偏安。
上學時老師,我就對老師把“游人”解釋成南宋統治階級有所疑問?怎奈當時年少無知,只能單純的被動的被欺騙。隨著自己知識的不斷增長,自己讀到真正的關于宋代的原始資料越來越多。我可以斷定教科書對《題臨安邸》這首詩歌,解釋是存在明顯的偏差,對這首詩的認識也是非常膚淺的。
教科書的解釋存在著幾個致命的漏洞,實在難以自圓其說。
一、“西湖”
西湖是人民大眾游玩的公共場所不是統治階級專有樂園,更不是宋朝皇宮的后花園。
宋神宗元豐八年(西元1085年)蘇東坡被貶到杭州擔任一把手(知州)時,杭州還是不是特別發達繁勝,相對宋朝當時許多大城市來說還是比較落后地區。
西湖水多葑,自唐到五代,幾乎每年都要疏通浚治。宋朝建立以后逐漸廢棄不管,所以當時西湖水混濁多淤塞,湖面越來越少所剩無幾,面臨徹底荒廢的境地。蘇東坡上任后上書朝廷:“西湖為人之眉目,豈宜廢之?”得到朝廷大力支持后開始全面整治西湖。當時杭州及周圍地區正大旱,饑疫并作。蘇軾請求朝廷減免三之一供米,并易米以救饑者,還將平常倉的存米減價賣出,才免除杭州人民饑荒的困苦。因為遭災用工成本比較低,所以募民20萬開始整治西湖老大難問題。
蘇東坡見茅山一河專受江潮,鹽橋一河專受湖水,于是貫通兩河,并建造水閘,以控制湖水的儲蓄與渲泄。從此江潮不再流市區。西湖南北距離有三十里,蘇東坡考察了很久決定把挖出湖底大量的葑泥,修建一條溝通南北的長堤,以方便人民通行。然后再長堤上面種植芙蓉與楊柳,從此西湖望之如畫圖,杭州人民為感謝蘇東坡的功績把長堤稱為蘇公堤。總之經過蘇東坡謀劃治理,西湖從此就成為一道醉人的美景。
蘇東坡的朋友兩浙兵馬都監劉景文寫詩《西湖泛舟呈東坡》曰:“西湖春意勝當年,公領笙簫泛畫船。錦繡一林生水面,衣冠萬堵立山前。仁恩在物禽魚遂,喜氣隨人草木妍。半醉插花風調別,寫真須是李龍眠。”蘇東坡時常與友人在西湖游玩聚會,因而被譽為“風流太守”。有人題詩贊他道:“嬉游雖說樂民樂,細想風流實近淫。何事斯民翻羨慕?蓋緣恩澤及人深。”蘇東坡也寫詩道:“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這些無不說明在北宋時期到西湖游玩的人就有眾多平民。隨著蘇東坡“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句的流傳,西湖開始名揚天下。贏得眾多宋人的愛慕,宋人寫下了 “若往西湖游一遍,就是凡夫骨也仙。”“西湖之景天下無,萬句千言空滿紙。”等等詩句贊美西湖。明末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夢尋》中說:“至北宋,人皆奔走西湖。”西湖美景是蘇東坡留給杭州黎庶的遺澤,是屬于杭州人民,宋朝民眾游玩的水色美景。
為什么把杭州作汴州呢
《題臨安邸》--林升(宋朝)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全詩譯文: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賞析: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墻壁上,不但通過描寫樂景來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審美境界中,蘊含著深沉的意蘊。同時,詩人以諷刺的語言中,不漏聲色地揭露了“游人們”的反動本質
同時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及其對統治者只求茍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的憤怒之情。
后兩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這里不能僅僅理解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這句緊承上“西湖歌舞幾時休”而來。詩人面對這不停的歌舞,看著這些“游人們”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現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風”一語雙關,在詩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淫靡之風。在詩人看在,正是這股“暖風”把“游人”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危難之中。其中的“熏”、“醉”兩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個“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游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接著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熏”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游人們”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
一個“醉”字,留下了豐富的審美想象空間——“游人們”在這美好的“西湖”環境中的丑態。在這樣的狀態下,詩人為了進一步表現出“游人醉”,在結尾中寫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來建都于汴梁,時已為金侵占。就是說,紙醉金迷中,這些“游人”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故都汴州。這里,詩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西湖”雖在杭州,但說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處,而且也僅僅是杭州的一個景點。而詩人用“杭州”,就很好地與宋都“汴州”(“汴州”已經被金人占有)對照。在對照中,不但引出“汴州”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義的名稱,而且更有助于抒發詩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們”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沉醉在醉生夢死、不顧國計民生的卑劣行為,同時,也表達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及其對統治者只求茍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的憤怒之情。
為什么在題臨安邸這首詩里,把杭州看成汴州就是諷刺了?
從詩人寫這首詩時當時的背景能夠看出,把杭州看作汴州就是諷刺了。當時,北宋時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領,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陸游臨死的時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領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兩個皇帝徽宗、欽宗也被金兵抓走了,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國的統治之下過著怎樣的悲慘的生活,他們痛失親人,他們家破人亡,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并沒有收復統一中原的壯志,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
“直把杭州作汴州”這句詩的含義
汴州是北宋的都城,今河南開封市
“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當局忘了國恨家仇,把臨時茍安的杭州簡直當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諷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杭州汴州分別指的是什么地方,直把杭州作汴州說明了什么問題?
杭州就是現在的杭州,而汴州是指開封。紙醉金迷中,這些“游人”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故都汴州。這里,詩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義的。
因為“西湖”雖在杭州,但說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處,而且也僅僅是杭州的一個景點。而詩人用“杭州”,就很好地與宋都“汴州”(“汴州”已經被金人占有)對照。
擴展資料
題臨安邸
宋代?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白話譯文: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吹得貴人如醉,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這首《題臨安邸》系南宋淳熙時士人林升所作,此為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墻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墻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后人所加。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占。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
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南宋紹興二年(1132),宋高宗趙構第二次回到杭州,這水光山色冠絕東南的“人間天堂”被他看中了,有終焉之志,于是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士子商人,在以屈辱換得茍安之下。
大修樓堂館所,建明堂,修太廟,宮殿樓觀一時興起,達官顯宦、富商大賈也相繼經營宅第,壯大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樂,沉淪于奢侈糜爛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銷金鍋”之號。
幾十年中,把臨時茍安的杭州當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開封),成了這班寄生蟲們的安樂窩。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題臨安邸
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直把杭州作汴州還是直把杭州當汴州、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