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典文學有哪些 中國古典文學著作都有哪些
很多朋友對于我國古典文學有哪些和中國古典文學著作都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列舉中國最著名的二十部古典文學名著
1、《論語》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2、《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1章。
3、《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
早于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4、《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后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F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5、《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
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于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后的意識形態。但后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
6、《戰國策》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書中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于戰國初年,止于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枝銷習手冊。
7、《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后只有三卷。
8、《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9、《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于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恒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10、《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睜散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11、《水滸傳》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猛早游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于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
12、《西游記》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F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后,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成真的故事。
13、《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14、《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歷史。
后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其神幻詼諧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15、《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
這部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歷史。
16、《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年)。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
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17、《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晚清文學家吳趼人創作的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全書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到經商失敗結束,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間的遭遇和見聞,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揭露了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
18、《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明代許仲琳(存在爭議)創作的長篇小說,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
后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爭,并且摻雜有宗教的斗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于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
19、《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20、《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世界名著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有那些
1.《紅樓夢》
《紅樓夢》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紅樓夢》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盛極而衰時代的特征。它所描寫的不是“洞房花燭、金榜題名”的愛情故事;而是寫封建貴族青年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小說的巨大的社會意義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寫這個愛情悲劇,而是以這個戀愛、婚姻悲劇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
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后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和行碼緩如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同時小說還通過對貴族叛逆者的歌頌,表達了新的朦朧的理想。
2.《詩經》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对娊洝吩谙惹貢r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3.《水滸傳》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問世后,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后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范?!端疂G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4.《史記》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遲啟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5.《西游記》
《西游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后,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游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游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哪啟》《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中國古典文學都有哪些經典作品?
古典文學按照單人著作的藝術性、思想性及其獨創性(在前人如巧基礎上改造者降低分數,如《三國演義》《西游記》《三言》《二拍》)綜合評比,中華古典文學(截止1912年的古典文學作家且不含哲道思想著作與歷史著作)十二部偉大著作如下:1.蘇軾《東坡文集》(不含學術部分);2.李白《太白渣冊鍵詩集》;3.王實甫《西廂記》;4.曹雪芹《紅樓夢》;5.杜甫《杜工部集》;6.辛棄疾《稼軒文集》(含詩詞文);7.伯益《山海經》(最早的奇異散文杰作,中華奇異文學、小說、神話、傳說之祖);8.屈原《姿爛屈子楚辭集》;9.庾信《庾開府集》(駢賦代表了中華辭賦文學的最高成就,且詩文是魏晉南北朝巨人之一);10.歐陽修《歐陽文忠集》(不含歷史學術部分);11.湯顯祖《牡丹亭》(傳奇戲劇第一);12.施耐庵(即元代施惠)《水滸傳》(另有戲劇借助《拜月亭》)。
我國有哪幾大古典文學?
按文學史的習慣,可以劃分為先秦文學、秦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文學、宋金元文學、明代文學、清代文學。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形式有詩、詞、曲、賦、散文、小說等,大量篇章膾炙人口。中國古典文學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碧仿如總集。編成于春秋時期,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500年間的作品,共305篇,代表了2500多年以前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对娊洝防锏淖髌范际呛蠘返某~,分屬于“風”“雅”“頌”三大部分。風是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的意思,共160篇。《風》、《雅》是反映周朝政治衰亂時期社會生活的作品,又稱“變風”、“變雅”。雅本是樂曲名,分“大雅”、“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的音樂,共105篇?!俄灐肥琴澝涝?,是祭祀時的樂曲,有《周頌》《魯悔啟頌》《商頌》三部分,共40篇。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就大體情況而言,歷史散文主要是敘事的,諸子散文主要是說理的。歷史散文有《春秋》《左傳》《戰國策》《國語》等?!洞呵铩肥强鬃泳幱喌膽饑钤绲囊徊烤幠晔贰S洈⒘藦聂旊[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這242年間的各國大事,孔子還按照他自己的觀點對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評斷,選擇了他認為恰當的字來暗寓褒貶之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微言大義”?!蹲髠鳌贩抡掌潴w例,順著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個魯國君主的序次進行記載,全書30卷,詳細記敘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外交、社會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動。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創造了多樣的精密的篇章結構和富有魅力的文學語言,生動描繪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長以委曲盡致的筆調來寫復雜的戰爭事件。如寫齊魯長勺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秦晉肴阝之戰、晉楚必阝之戰,均是情節緊張而極富戲劇性,成為后世敘事散文的典范。《戰國策》亦稱《國策》,傳為戰國時期各國史官或策士輯錄。西漢時,經劉向整理,編為33篇。主要記敘了當時謀臣、策士游說各國或相互辯論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其間有傳記、故事、論辯、書信,反映了當時各國間尖銳而復雜的政治斗爭,是先秦繼《春秋》《左傳》之后又一部著名歷史散文。在藝術創作上,較之《左傳》又有發展,常在復雜的政治事件中生動描繪人物言行,刻畫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寫出不少情節曲折的故事。如《馮諼客孟嘗君》《荊軻入秦》《觸詟說趙太后》、《蘇秦始將連橫》等均為膾炙為口的名篇。此書尤重語言藝術,大量運用了夸張、比喻。排比等藝術手法,并雜以寓言故事,呈現出一種“敷張揚厲”“辯麗恣肆”的鮮明特色。《國語》共21卷,據說為左丘明所作。這部書有重點地記敘了各國歷史中若干事件。大宴文字樸實平易,特點在長于記言,同時也善于描寫人物神態。
辭賦是中國古代文學樣式之一。辭因產生于戰國楚地而稱楚辭;賦即鋪陳之意,以“鋪采摛文”“直書其事”為特點。兩者都兼有韻文和散文的性質,是一種半詩半文的獨特文體。結構宏大,辭藻華麗,講究文采、韻律,常用夸張、鋪陳的手法。
《楚辭》是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文學作品。漢成帝時,劉向將屈原、宋玉、唐勒、景差以及西漢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莊忌、王褒等和他自己的辭賦匯為一集,共16篇,定名為《楚辭》?!冻o》中以屈原作品最多,質量最高,他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后人故又稱楚辭這種文體為“騷體”。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并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并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于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宋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庇捎谝魳返膹V泛流傳;當時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為生的優伶樂師,根據唱詞和音樂拍節配合的需要,創作或改編出一些長短句參差的曲詞,這便是最早的詞了。從敦煌曲子詞中也能夠看出,民間產生的詞比出自文人之筆的詞要早幾十年。
中國古典文學之最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是孔子所刪、漢代毛亨所傳。
《山海經》是我國最早富有神話傳說的一部地理志,作者無法考究。
《穆天子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小說,作者無法考究。
《呂氏春秋》是我國哲理散文最早的總集,是秦國宰相呂不韋及其門客所著。
《新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政論文總集,作者是西漢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賈誼。
《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筆記體小說集,作者是南北朝宋的著名文學家劉義慶。
《搜神記》是我國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說,作者是東晉文學家、史學家干寶。
《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作者據《史記》記載是左丘明,據考證是后人偽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
《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作者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
《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作者是三國著名的詩人魏文帝曹丕。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第一首優秀的長篇敘事詩,作者無法考究。
《離騷》是我國第一首優秀的長篇抒情詩,作者是戰國時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
《論語》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私人編撰的史書,作者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作者是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
《文心雕龍》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學批評專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
《詩品》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品評詩歌的專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學理論批評家鐘嶸。
《文選》(《昭明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文章總集,作者是南北朝梁代的蕭統。
《老子》(《大乘起信論》)是我國最早的典籍外文譯本,譯者是唐代僧人、佛教學家、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號),原名陳祎。
《徐霞客游記》是我國一部價值最高的游記體地理學著作,作者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散文家徐弘祖。
《西廂記》是我國藝術成就最高的雜劇,號稱“天下奪魁”,作者是元代著名戲劇家王實甫。
《原君》是我國最早的一篇具有民主思想的政論文,作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黃宗羲。
《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優秀的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說家羅貫中。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優秀的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小說,作者是明代著名的小說家施耐庵。
《西游記》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神話小說,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
《金瓶梅》是我國第一部以家庭為寫作題材的小說,作者是明代小說家笑笑生(筆名)。
《夢溪筆談》是我國第一部用筆記文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作者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
《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
《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優秀的長篇諷刺小說,作者是清代偉大的小說家吳敬梓。
《紅樓夢》是我國藝術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話小說,作者是清代偉大的小說家曹雪芹。
《官場現形記》是我國第一部譴責小說,作者是清代的譴責小說家李寶嘉。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的詩人,作品收在《楚辭》里。
許穆夫人是我國第一個女詩人,作品有《載馳》、《泉水》、《竹竿》。
班昭是我國第一個女史學家,將其兄班固的《漢書》續成。
李清照是我國第一個女詞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李白是盛唐時期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杜甫是盛唐時期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作品收在《白氏長慶集》里。
楊萬里是我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詩人,一生寫詩兩萬多首,作品收在《誠齋集》里。
關漢卿是我國最偉大的戲劇家,代表作是雜劇《竇娥冤》。
中國古典文學有哪些?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唐詩
唐詩,泛指創作于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2、宋詞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
3、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帶。
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4、明清小說
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開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
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并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我國小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具規模,志人志怪,為明清小說的繁榮準備了條件。
元末明初,在話本的基礎上,產生了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殲叢首》等。而《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所記載的在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
擴展資料:
特點:
1、唐詩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古氏數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
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
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2、宋詞
詞是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系。詞所配合的音樂是所謂燕樂,又叫宴樂,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來由西域胡樂與民間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種新型音樂,主要用于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
而配合燕樂的詞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痹~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間,《敦煌曲子詞集》收錄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從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間歌曲。
大約到中唐時期,詩人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開始寫詞,把這一文體引入了文壇。
到晚唐五代時期,文人詞有了很大的發展,晚唐詞人溫庭筠以及以他為代表的“花間派”詞人以李煜、馮延巳為代表的南唐詞人的創作,都為詞體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風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詞終于在詩之外別樹一幟,成為中國古代最為突出的文學體裁之一。
3、元曲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鄭州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屬于不同的文學體裁。但也有相同之處。
兩者都采用北曲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劇曲又稱之為樂府。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
4、小說
中國古代的敘事文學,到了明清時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學理念、文學體式和文學表現手段而言,明清小說以其完備和豐富將敘事文學推向了極致。
從明清小說所表現的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豐碩的藝術創作成果和豐富的社會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說無疑鑄就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后的輝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元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宋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唐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清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書籍有哪些?
1、《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
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于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2、《離騷》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
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嫌正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后半篇通過神游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后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3、《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是第一部章回體小說,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偉大著作。自此各種歷史演義小說才真正推廣開來。三國演義以其描繪刻畫出眾多人物而著名,以眾多耳熟能詳的故事被人所熟知。
通過人物的描寫來展現出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并形象的寫出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钡臍v史發展規律。它還通過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中的謀士較量和武將打斗為后來者創立出獨有的武評體系。
4、《西游記》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橘尺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段饔斡洝肥侵袊糯衲≌f的經典之作,達到了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
《西游記》教會了我們要完成自己的理想,就要學會戰勝一個個困難?!段饔斡洝泛艽蟮某潭壬?,反映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近些年《西游記》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受到了全世界讀者的熱捧。
5、《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通過對封建社會士大夫生活和精神描寫,深刻批判了舊社會的科舉制度和功名利祿觀念。對當時的整個社會風氣、人倫關系、生活習慣、官僚制度有著極為詳盡的敘述芹伍悔?!度辶滞馐贰纷钪饕奈膶W藝術成就在于它富有民族特色的諷刺藝術。它奠定了后來諷刺小說的基礎。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