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古詩源的翻譯 古詩源有沒有注釋本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哪里有古詩源的翻譯,以及古詩源有沒有注釋本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源·古歌》詩詞翻譯賞析
秋風蕭蕭愁殺人。
[譯文] 蕭蕭秋風吹來,直撩起人們的愁思。
[出自] 漢 無名氏 《古詩源·古歌》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 ?誰不懷憂? 令我白頭。
胡地多飆風, 樹木何修修。
離家日趨遠, 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 腸中車輪轉。
注釋:
飆(音標)風:暴風。
修修:鳥尾干枯不潤澤貌,這里藉以形容樹木被 風吹得干枯如鳥尾。
思:悲。末二句是說難沒叢森言的悲感回環在心里,好象車輪滾來滾去。
譯文1:
呼嘯的秋風讓人無限憂愁,進也憂愁,退也憂愁,異域戍邊的人,哪個不陷入悲愁中?真是愁白了頭啊。西域多狂風,樹木蕭瑟干枯。離家日子越來越遠,衣帶漸寬人消瘦。思鄉的悲苦無法言說,就像車輪在心中旋轉。
譯文2:
蕭蕭秋風吹來,直撩起人們的愁思!出也愁,入也愁,坐臥不安!愁思象傳染病,無人不染上。唉,愁腸百結,令我頭發都變白了!胡人地方多暴風,為什么樹木卻長的這么高大呢?我離家越來越遠了,衣帶越來越松了,心中思念,有口難言,愁腸有如車輪轉來轉去!
賞析:
這是一首客居胡地的游子思鄉之歌。詩歌用質樸的語言抒寫了濃重的.思鄉愁緒,氣氛慘烈。詩的開端即以蕭瑟秋風與一天愁云慘霧,以羈旅之身而置此秋風落葉之時怎能不感到鄉思難任,“愁殺人”也!“出亦愁,入亦愁”,真是愁腸百結,凄苦萬狀,無由解脫。面對瑟瑟秋風,舉座之人“誰不懷憂”?
“我”更是鄉愁莫釋,愁白了頭!“胡地多飆風”寫出了邊遠之地的荒曠,同時也透露出漂泊者心境的凄涼,他就象、被胡地飆風吹枯的樹木一樣,是那么的委頓不堪。“離家”二句直點主題,離家越遠,鄉愁越重,以至枯畝身體消瘦, 衣帶漸寬。如此鄉愁難以言表,它就象那車輪滾來滾去,把一顆心輾得粉碎,令人痛楚不堪。這首詩以景與情,情懷激動,一瀉而下,扣人心弦。尤其是最 后兩句以“車輪”比喻回環于心的鄭游悲哀,形象而深刻,令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往復輾轉的無限痛楚。
翻譯這首古詩詞,給個譯文就采納,要純正的白話譯文,拒絕任何復制粘貼!
醉花間·深相憶
【唐】毛文錫
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銀漢是紅墻,一帶遙相隔。
金盤珠露滴,兩岸榆花白。風搖玉佩清,今夕為何夕?
【題解】
這首詞寫男子對情人的思念。上片寫法如湯顯祖所評:“創語奇聳,不同凡調。”用“銀漢”與“紅墻”對舉成文,見其近在咫尺,而情悖難通!牛郎織女之事,自然拈出。下片寫夢境。全由上片“銀漢”而生。“金盤”二句為夢中相見的環境;“風搖”句為所見情人風采;結末句為無比歡快之情。起筆雖與上章合拍,而“結筆尤勝上章”(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詞意】
我深深地想起你,想起與你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但是我又不住地告訴自己,不要想念你,
因為想念你是完全不可能有結果的。
因為你我之間隔著的天河就是一條無法翻過的紅色的高墻,
雖然那銀河就像一條衣帶一樣近,但實際上卻是遙不可及。
我端著金制的承露之盤徹夜等待天降甘露,
銀河兩岸,天上人間,那榆花又白了一年。
涼風吹起我腰間的玉佩,發出清雅的樂聲,
今夕是良辰,得見此良人;今夕是何夕?良人永相隔!
【注釋】
1、難極:猶言追根究底。《漢書·溝洫志》:“延世(王延世)與焉(楊焉)必相破壞,深論便宜,以相難極。”顏師古注:“極,窮也。”
2、銀漢:天河;銀河。南朝宋鮑照《夜聽妓》詩:“夜來坐幾時,銀漢傾露落。”宋蘇軾《陽關詞·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清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詞:“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愿始從。”參見“銀河”。
3、紅墻:紅色的墻。唐李商隱《代應》詩:“本來銀漢是紅墻,隔得盧家白玉堂。”宋晁補之《謁岱祠即事》詩:“碧瓦峙雙闕,紅墻繚長闉。”明陳子龍《靈濟宮》詩:“絳樹蓬萊近,紅墻銀漢中。”清吳偉業《琴河感舊》詩之二:“五陵年少催歸去,隔斷紅墻十二樓。”
4、一帶:一條帶子。常用以形容東西或景物像一條帶子。
(1)一條帶子。常用以形容東西或景物像一條帶子。唐冷朝陽《登靈善寺塔》詩:“華岳三峰小,黃河一帶長。”前蜀毛文錫《醉花間》詞:“銀漢是紅墻,一帶遙相隔。”《皮掘三國演義》第四六回:“孔明教把船只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清黃宗羲《留別海昌同學序》:“諸子與某相隔一帶水耳。”
(2)泛指某一地區或其附近。宋張載《涇原路經略司論邊事狀》:“竊見古渭州一帶,生熟蕃戶,據地數百里,兵數十萬,土壤肥沃,本漢唐名郡。”《元史·世祖紀一》:“率蒙古、漢軍駐燕京近郊、太行一帶,東至平灤,西控關陜。”《儒林外史》第1回:“小哥,你只在這一帶頑耍,不必遠去。”
(3)表數量。用于像帶子樣的物件。《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看那從嫁錦兒時,脊背后披著一帶頭發,一雙眼插將上去,脖項上血污著。”《元史·輿服志二》:“龍頭竿繡氅,竿如戟,無鉤,下有小橫木,刻龍頭,垂朱綠蓋,每角綴珠佩一帶,帶末有金銅鈴。”
(4)表數量。用于景物或景色。唐羊士諤《泛舟入后溪》詩:“兩馀芳草靜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明梵琦《懷凈土》詩:“一帶云山一草堂,一瓶浄水一爐香。”《儒林外史》第1回:“湖邊一帶綠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
(5)表數量。用于成排的門或建筑物等。《水滸傳》第68回:“只聽得排門一帶都倒,正不知多少人搶將入來。”《蕩寇志》第71回:“又只見密密層層,成千成萬無數的帳房,一帶一帶的魚鱗緩橡也擾握旁似比著。”郭沫若《孔雀膽》第一幕:“橋下為盤龍江之支流,岸邊有石欄桿環護,向左繞去,隱沒于左手一帶黃色圍墻之后。”
5、金盤珠露滴:傳說漢武帝作柏梁臺,建銅柱,高二十丈,大十圍,上有仙人掌金盤承露,和玉屑飲之以求仙。《史記·孝武本紀》載:“其后則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這里用此典故,意在表達苦苦相思之情。
金盤:金屬制成的承露之盤。
(1)金屬制成的盤。A、餐具。漢辛延年《羽林郎》詩:“就我求珍肴,金盤膾鯉魚。”《南史·劉穆之傳》:“及至醉飽,令廚人以金柈貯檳榔一斛以進之。”清王闿運《采芬女子墓志銘》:“金盤罷進,詎擘麻姑之脯。”B、燭盤。唐岑參《陪群公龍岡寺泛舟》詩:“紫鱗制芳餌,紅燭燃金盤。”C、承露之盤。《后漢書·陶謙傳》:“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石。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唐韓偓《中秋禁直》詩:“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寒。”D、古代博具之一。唐李白《送外甥鄭灌從軍》詩之一:“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
(2)比喻日月。宋陸游《金山觀日出》詩:“遙波蹙紅鱗,翠藹開金盤。”元薩都剌《織女圖》:“西樓月落金盤傾,暖霞拂地海棠曉。”明劉基《歸朝歡》詞:“烏鴉立遍城頭樹,看云頭金盤涌出,身在廣寒府。”
珠露:露珠的美稱。南朝齊王融《青青河畔草》詩:“珠露春華返,璿霜秋照晚。”元吳師道《晚霜曲》:“九天青女曳裙帶,笑拋珠露成飛花。”明劉基《祝英臺近》詞:“翠煙收,珠露下,星漢共瀟灑。”
6、玉佩:也作“玉佩”。古人佩掛的玉制裝飾品。《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宋梅堯臣《天上》詩:“紫微垣里月光飛,玉佩腰間正陸離。”清孔尚任《桃花扇·棲真》:“何處瑤天笙弄,聽云鶴縹緲,玉佩丁冬。”冰心《寄小讀者》二四:“其馀眾人,或掛中國的玉佩,或著中國的綢衣。”
7、清:韻味清雅、清脆悅耳。這里指的是風吹玉佩發出的聲音。
8、今夕為何夕:今夜是何夜?今晚是什么樣的良辰?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鄭玄箋:“今夕何夕者,言此夕何月之夕乎。”孔穎達疏:“美其時之善,思得其時也。”唐杜甫《今夕行》詩:“今夕何夕歲云徂,更長燭明不可孤。”宋張孝祥《念奴嬌·離思》詞:“扣舷一笑,不知今夕何夕。”《古詩源》卷一載《越人歌》曰:“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據說這是最早的歌頌男同性戀的詩歌。但是這里所抒發的情感應該不是同性戀情。)這里用“今夕為何夕”,表明在夢中遇到了所愛者。
翻譯這首古詩詞,給個白話譯文就采納,要原創!
為你逐句翻譯。瞎賀
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深深地思念著(我的戀人),還是不要太多思念,因為思念之情難有盡頭。【極:到達盡頭】
銀漢是紅墻,一帶遙相隔。——銀河就是那一堵阻隔情愛的紅墻,一條銀河(讓牛郎織女)遙遙拍神陪相隔。【紅墻:宮墻。古代女子一旦被選入宮中,那襲蠢么,她原來的心上人會因為一墻之隔再也見不到她了。帶:古人的衣服帶子,常用來表示一道水域,如“一衣帶水”。雖然不寬,但阻斷了兩岸往來。這里是將銀河(銀漢)比作阻隔兩人交往的河水、紅墻】
金盤珠露滴,兩岸榆花白。——傳說喝了能成仙的金盤玉露,現在金盤中終于接滿了露水,象征幸福美滿的白色榆花開滿了銀河兩岸。【夢中情景】
風搖玉佩清,今夕為何夕?——風兒吹動著戀人身上的玉佩發出清脆的聲響(正向我這里緩緩而來),今晚是什么日子(能讓我見到戀人)?【美夢】
哪里有古詩源的翻譯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古詩源有沒有注釋本、哪里有古詩源的翻譯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