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西江月有多少(蘇軾最有名的十首詩西江月)
大家好,關于蘇軾的西江月有多少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蘇軾最有名的十首詩西江月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以“西江月”為詞牌名的詞有哪些?
1、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原詞: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陣陣蛙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邊幾顆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2、宋·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原詞: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譯文: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響徹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頭,鬢邊生出了白發。
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發愁,月亮雖明,卻多被云層遮住。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3、宋·辛棄疾《西江月·遣興》
原詞: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譯文:
喝醉酒我暫且盡情歡笑,哪有工夫整日發愁?近來我才覺得古人的書本,的的確確是沒有半點可信的!
昨夜我醉倒在松樹旁,問松我醉到什么程度?我疑心松枝擺動是要來攙扶于我,連忙用手一推說:“去!”
4、宋·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原詞: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譯文:
世事短暫,如春夢一般轉瞬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計較自己的辛勤勞苦,萬事本來已命中注定。
有幸遇到三杯美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鮮花。短暫的歡樂相聚是如此的親切,至于明天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了。
5、宋·蘇軾《西江月·頃在黃州》
原詞: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譯文:
月光下小溪春水漲滿、水波涌動,隱隱約約的看見天空中云氣彌漫。瀕臨溪流,從馬上下來,等不及卸下馬韉,就想倒在這芳草中睡一覺。
這溪中景致如此可愛,千萬不能讓馬兒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馬鞍作枕頭,斜臥在綠楊橋上進入了夢鄉,聽見杜鵑叫時,天已明了。
蘇軾詩詞西江月
1、蘇軾寫過的以“西江月”為詞牌的作品有多篇。
2、其中有《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3、《西江月-平山堂》——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4、《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還有很多篇。
《西江月》原創詞及詞牌格律
披一領歲月的風衣,吟一闕小令
轉山轉水,轉一程紅雨煙樓
嗅花的清香,聞鳥的軟語
任流年輾轉,兩鬢霜華
若憑輕舟一葉,蕩漾在云水間
或在一池蓮的時光里,靜坐,參禪
讓這半生浮塵來一次滌洗
讓一川明輝,一簾燈影
押詩行詞賦的韻腳,去筆墨中徜徉
? ? ? ? ? ? ? ? ? ? ? ? ? ? ? ? ? ——閬苑寒梅
西江月·夏日抒懷
日暮獨行堤上,眉愁不解階前。光陰迢遞改朱顏,爭忍佳期苦短。
晚照西斜不覺,紅蕖初發只看。人生何必恨春殘,對著青荷排遣。
2020.7.8
西江月·庚子年高考日作
十載寒窗燈下,一朝競技場中。黃金榜上汝稱雄,窗外校旗飛動。
唯有平時勤奮,方能答卷從容。學堂一去太匆匆, 滿紙心酸筑夢。
2020.7.7
西江月·艾草飄香重午
艾草飄香重午,山頭落日斜暉。鑫橋西畔獨徘徊,回望迢迢煙水。
曾記那年星海,仍懷昔日香醅。與君更是不相違,串串花囊暗寄。
2020.6.24
詞林正韻第三部
西江月·端午
文火慢煲角粽,門楣垂掛香蒲。盈盈瑞氣繞軒居,又是一年重午。
千載英魂屈子, 一時煙雨東湖。波光疊皺戲雙鳧,不見龍舟競渡。
2020.6.24
詞林正韻第四部
? ? ? ?
西江月·夏夜
小橋西畔聞笛,古木蔭中聽蟬。蜀葵吐蕊溽風天。暑熱棲鴉歸晚。
日暮納涼人眾,夜垂繞月星繁。疏窗燈影不成眠,老嫗頻搖蒲扇。
2020.6.17
詞林正韻第七部
子鼠年四月廿三,與詩人姚翔宇同游龍源湖遇小雨,仍淹留不去,歸后遂作此篇以記之。
西江月·隱隱青山綠水
隱隱青山綠水,蒙蒙細雨蘭舟。偶來狎興約君游,灘外湖堤堆秀。
莫嘆陰晴難測,只言志趣相投。憑欄同看渚中鷗,攝影論文敘舊。
西江月·夏日賞丁香步東坡韻
百結新栽坪接,圍欄巧護階通。不時飄下木犀風,須折歸來伴夢。
春盡應憐殘蕊,晚來更惜香紅。諸般花事為情秾,又把芳心撩動。
2020.6.12
詞林正韻第一部
西江月·蘭棹連波依岸
蘭棹連波依岸,平湖蕩綺浮煙。垂垂絲柳暮云天,誰解愁人望遠。
渚外鳴鷗寂寂,樓頭流水濺濺。星河寥落獨憑欄,明月不知幽怨。
2020.6.11
詞林正韻第七部
西江月·簾外落紅收雨
簾外落紅收雨,枝頭宿鳥回巢。南窗伏案筆閑敲。何事又添苦惱。? ?
不恨留春不住,但愁別緒難消。新詞填盡亦無聊。故賞一山斜照。
2028.5.18
詞林正韻第八部
西江月·次東坡平山堂韻
舟蕩煙波江上,人行天籟聲中。忽然路遇一漁翁,還未語虬髯動。? ?
欲約危亭把盞,更憑蘭檻臨風。閑情高蹈入云空。道與謫仙同夢。
2020.5.18
詞林正韻第一部
西江月·凌河第一灣
碧水悠悠宛轉,曉嵐淡淡晴明。綠楊蔭里板橋橫,漸入人間佳境。? ? ?
野闊天連芳草,云高煙籠危亭。回眸山路一程程,一覽凌河名勝。
2020.5.17
詞林正韻第十一部
西江月詞牌格律
詞牌簡介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唐五代詞本為平仄韻異部間協,宋以后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末轉仄韻,例須同部。以柳永詞《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代表作有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
此調適應之題材極廣泛,凡寫景、抒情、議論、感懷、憑吊、懷古、戲謔、敘事等均宜。蘇軾十三首,其中名篇較多,如《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霧》《西江月·三過平山堂下》《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等。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以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為代表。此調始于南唐歐陽炯,前后段兩起句俱葉仄韻,自宋蘇軾、辛棄疾外,填者絕少,故此詞必以柳詞為正體。沈義父《樂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聲韻,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仄韻,如平聲押‘東’字,仄聲須押‘董、凍’字韻,不可隨意押入他韻。”其說正與柳詞體合。若吳詞之兩段各韻,歐詞之添字,趙詞之不葉韻,皆變體也。前段第四句,晏幾道詞“曉鏡心情更懶”,“更”字仄聲。后段第三句,司馬光詞“笙歌散后酒微醒”,“笙”字平聲。末句,歐陽炯詞“猶占鳳樓春色”,“鳳”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之,余參下詞。
變體一,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以蘇軾《西江月·重九》為代表。此詞兩起句俱葉仄韻,歐陽炯“水上鴛鴦”詞、辛棄疾“貪數明朝”詞即此體也,其可平可仄與柳詞同,故不復注。按歐詞韻,以“力”“色”葉“衣”“眉”“期”“枝”,蓋遵古韻“陌”“錫”“職”通“寘”“未”,以四支無入聲也,不若蘇詞韻之“虞”“麌”“遇”本部三聲者為合法,故采蘇詞為譜。
變體二,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以吳文英《西江月·賦瑤圃青梅枝上晚花》為代表。此與柳詞同,惟前后段各韻異。周紫芝“池面風翻”詞正與之合。
變體三,雙調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以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為代表。此見《尊前集》,換頭句較“水上鴛鴦”詞多一字,但此詞押韻,又與諸家不同。按古韻從無“五歌”通“四寘”之例,此蓋以“葦”“起”押“水”“里”,“多”“歌”押“河”“波”也。唐人有間押之法,采以備體。
變體四,雙調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以趙以仁《西江月·夜半沙痕依約》為代表。此詞兩結句不葉仄韻,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見周密《絕妙好詞》選本。宋元人無填此者,采之以備一體。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鳳額繡簾高卷,獸镮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懨懨難覺。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好夢枉隨飛絮,閑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云朝,又是韶光過了。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蘇軾《西江月·重九》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吳文英《西江月·賦瑤圃青梅枝上晚花》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枝裊一痕雪在,葉藏幾豆春濃。玉奴最晚嫁東風,來結梨花幽夢。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香力添熏羅被,瘦肌猶怯冰綃。綠陰青子老溪橋,羞見東鄰嬌小。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歐陽炯《西江月·月映長江秋水》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淺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幾叢蘆葦。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扁舟倒影寒潭里,煙光遠罩輕波。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蘋香暗起。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趙以仁《西江月·夜半沙痕依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夜半沙痕依約,雨馀天氣溟濛。起行微月遍地東,水影浮起、花影動簾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量減難追醉白,恨長莫盡題紅。雁聲能到畫樓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風。
(說明: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
我的美篇
?
誰知道所有的西江月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作于辛棄疾閑居上饒帶湖期間。黃沙,即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縣西,風景優美,所謂“溪山一片畫圖開”(辛棄疾《鷓鴣天 黃沙道中即事》)。辛棄疾在其附近建有書堂,經常往來于黃沙道中。辛棄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干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終于被彈劾罷官,回到帶湖家居,過著投閑置散的退隱生活。辛棄疾一直重視農業生產和同情民間疾苦。在任湖南轉運副使期間,他曾奏進《論盜賊札子》,為民請命,歷數百姓“嗷嗷痛苦之狀”,指出“官逼民反”的事實,大聲疾呼朝廷要“以惠養元元為意”。他在罷官閑居以前就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遂以稼軒名,自號稼軒居士。而長期的農村閑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農村,和農民建立了較深的感情,以至農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極大的興趣。因而他對農民的疾苦很關切:“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浣溪沙》)風調雨順,老百姓不致餓肚子了,他也感到很高興。在這些農村詞中,辛棄疾是把和平寧靜的農村同污濁傾軋的“市朝”對立起來的。“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清平樂 題上盧橋》)他在官場里遭受排擠*,而在農村可以得到暫時的慰藉,尋求精神的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陸游說的那樣:“農家農家樂復樂,不比市朝爭奪惡”(《岳池農家》)。正是在這種復雜感情的促使下,辛棄疾才寫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樣輕快活潑的農村詞,也只有聯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負,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這類詞的妙處。
這首《西江月》寫的是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所經歷的一個片段。在一個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潔,照耀如同白晝,棲息在綠樹枝杈上的烏鵲,以為曙光照臨了,“呀呀”地驚飛而起,從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樹枝還籟籟作響呢!當它發現自己判斷錯誤時,才在另一根樹枝上停息下來。清風徐來,樹枝輕搖,驚得沉睡的夏蟬也在深夜里鳴叫起來。就在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們的詞人踽踽獨行于黃沙道中,耳聽著蟬鳴鵲叫,鼻聞著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國的驕子們似乎很理解我們詞人歡悅的心情,于是為他奏起了歡快的交響曲。就從這青蛙的一片合唱聲中,我們的詞人已聽到了豐收的消息。明月、清風、驚鵲、鳴蟬、稻香、蛙聲,詞人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觸覺到的,都是令人心曠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適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翹首遙望天際,那里只有稀疏的幾顆星星掛在蔚藍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何況是江南的盛夏天氣呢!不知什么時候,忽然飄來幾片浮云,惡作劇似地灑下幾點雨來。這突來的陣雨打破了詞人的雅興,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這夜來的飛雨。急于趕路,不暇四顧,路到溪橋一轉彎,猛然抬頭,嘿!一爿熟識的茅店就出現在土地廟的樹林邊。這簡直是一幅優美動人、饒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它充滿詩情畫意,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
首先在詞調的選擇上,作者選用了易于表現活潑歡快情緒的小令《西江月》。《西江月》詞,為雙調,五十字,上下闋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厭韻。這首《西江月》的“蟬”“年”“前”“邊”四字都在平聲“先”韻內,而結句的“片”“見”兩字雖屬仄聲,但在詞韻中也屬同部。這樣平仄韻同部互協,可以增加詞的聲情之美,而這兩個仄韻字都安排在上下闋的結句上,聲調短促,戛然而止,使整首詞更顯得和諧有力。《西江月》每句字數大致整齊,為六、六、七、六句式。上下闋開頭兩個六字句,易于對偶。這首《西江月》上下闋開頭兩句對偶都很工穩。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關于“別枝”的解釋問題。據我所看到的,大致有三種解釋:一種是釋“別”為“離開”,這里又有兩種細微的不同說法,一是說月光“離別了樹枝”,一是說烏鵲“離開枝頭”;第二種是釋“別枝”為“斜出的樹枝”;第三種是釋“別枝”為“另一枝”。我認為第三種解釋是比較好的。因為“明月”兩句對仗十分工穩。“明月”對“清風”,都是自然景象,真可謂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驚鵲”對“鳴蟬”,“驚”“鳴”都是動詞,而且都有使動的意思,“鵲”“蟬”皆屬能飛善鳴的動物;“別枝”對“半夜”,“枝”“夜”都是名詞,“半”在這里作形容詞用,“別”亦應是形容詞,若作動詞,則與“半夜”不對偶。再說,詞的下闋開頭兩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數量詞對數量詞,名詞對名詞,方位詞對方位詞,對仗非常工整。怎么能夠設想,精通詞學的辛棄疾會在同一首詞的對偶處出現不對偶的現象呢?其實,這里的“別枝”,與唐代方干《寓居郝氏林亭》詩之“蟬曳殘聲過別枝”中的“別枝”是一個意思。蘇軾的“月明驚鵲未安枝”(見《次韻蔣穎叔》《杭州牡丹……》兩詩),周邦彥的“月皎驚烏棲不定”(《蝶戀花 早行》),說的也是明月使鵲驚起,不能安棲,意境也是相同的。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側面烘托和動靜相映的表現手法。明月、清風、稻花、星雨、茅店、溪橋,原都是無情物,而驚鵲、鳴蟬、青蛙,自然也不會有人的感情。但對這些客觀景物的描寫,卻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對于夜行黃沙道中的作者來說,他所看到、聽到、嗅到、觸到、感覺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心情舒暢、歡欣鼓舞的。整首詞的中心是“說豐年”,而著重表現的是作者因年豐而引起的歡快情緒。詞的上闋著重于“面”的渲染,一、二兩句靜中有動,而偏重于靜境的描繪,鵲驚、蟬鳴,則愈益顯出環境的幽靜;三、四兩句動靜交混,而著重于動靜的點染,蛙聲一片,稻香一片,都是為了突出“說豐年”三字。上闋對“面”的渲染,已形成歡快喜悅的氛圍。詞的下闋則著重于“點”的刻畫。作者選取了夜行途中一個帶有戲劇性的特寫鏡頭,猶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入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這個妙趣橫生的小插曲,使全詞聲情為之一揚。詞的下闋一、三兩句寫靜,二、四兩句寫動,而一、二句的“四二”句式,節奏輕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轉”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悅心情躍然紙上。夜來飛雨,并沒有使作者懊惱、掃興,相反,更增加了詞人的興致。有的同志認為“七八個星天外”是“寫云層之密”,只是從云層里透漏出來七八個星星。但從整首詞看,這樣解釋則缺乏情致。這一句是和詞的首句相照應的,寫的正是“月明星稀”的實景。黃遵憲《早行》詩:“東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點兩點星。”寫的也是這種情景。如果云層很厚很密,那么醞釀時間必然較長,星星只能透漏出七八個,那么月亮定是黯淡無光了,這樣作者思想上必然早有防雨的準備,這與上闋所描寫的悠然恬適的心境是不相稱的。再說,作者經常來往于黃沙道中,對沿途景物非常熟悉,如早有準備,那結句的“忽”字就無著落。盛夏時節,天氣多變,剛才還是月明星稀,清風徐徐,想不到剎那間飛來幾片烏云,接著撒下“兩三點雨”,作者猝不及防,不暇思索而匆忙躲雨,及至“路轉溪橋”,“舊時茅居”才驀然出現在眼前。“忽”字在這里用得是很傳神的。所以我說這是“夜來飛雨”,是盛夏的陣雨。如果是未雨綢繆,大雨將至,那就未免有點大煞風景了,而與整首詞輕快活潑的情調也不和諧。五代盧延讓《松寺》詩云:“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唐李山甫《寒食》詩亦云:“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辛棄疾在遣詞用字上顯然是受了他們的影響,但不能據此斷定“七八個星”是由“云層之密”所致。
再次,全詞用語明白如話,而又靈活多變,這是為了更好地表現輕快活潑的情調。辛詞好用典,好發議論,但這首小詞,作者一不用典,二不發議論,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如實地描寫出來,清新活潑,搖曳多姿,表現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使人讀來感到異常親切自然。應該說,像辛棄疾《西江月》這樣描寫農村風光的抒情小詞,在整個古典詞中是不可多得的.
【西江月 宋·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西江月 北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西江月 北宋·蘇軾】
頃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西江月
作者:【張孝祥】年代:【宋】 體裁:【詞】
問訊湖邊春色,
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吹我過湖船,
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
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連天,
飛起沙鷗一片。
西江月(阻風三峰下)張孝祥
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蘇軾的詩詞西江月
【詩詞】西江月十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正文:
碧霧輕籠兩鳳,寒煙淡拂雙鴉。為誰流睇不歸家。錯認門前過馬。有意偷回笑眼,無言強整衣紗。劉郎一見武陵花。從此春心蕩也。
別夢已隨流水,淚巾猶裛香泉。相如依舊是臞仙。人在瑤臺閬苑。花霧縈風縹緲,歌珠滴水清圓。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馬歸來便面。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公子眼花亂發,老夫鼻觀先通。領巾飄下瑞香風。驚起謫仙春夢。后土祠中玉蕊,蓬萊殿後鞓紅。此花清絕更纖秾。把酒何人心動。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憑將草木記吳風。繼取相如云夢。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知君卻是為情秾。怕見此花撩動。
龍焙今年絕品,谷簾自古珍泉。雪芽雙井散神仙。苗裔來從北苑。湯發云腴釅白,盞浮花乳輕圓。人間誰敢更爭妍。斗取紅窗粉面。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莫嘆平原落落,且應去魯遲遲。與君各記少年時。須信人生如寄。白發千莖相送,深杯百罰休辭。拍浮何用酒為池。我已為君德醉。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聞道雙銜鳳帶,不妨單著鮫綃。夜香知與阿誰燒。悵望水沈煙裊。云鬢風前綠卷,玉顏醉里紅潮。莫教空度可憐宵。月與佳人共僚。
小院朱闌幾曲,重城畫鼓三通。更看微月轉光風。歸去香云入夢。翠袖爭浮大白,皂羅半插斜紅。燈花零落酒花秾。妙語一時飛動。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曖曖微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解鞍敧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
以上蘇軾作品《西江月》共15首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