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洞庭山的詩句有哪些(帶洞庭山的詩句有哪些四年級)
大家好,關于帶洞庭山的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帶洞庭山的詩句有哪些四年級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洞庭山的詩句古詩
以下三首是我整理的有關洞庭山的古詩:
1、《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2、《水調歌頭·滄浪亭》: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發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鷗鳥相猜。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3、《木蘭花慢·太湖縱眺》:眼中何所有?三萬頃,太湖寬。縱蛟虎縱橫,龍魚出沒,也把綸竿。龍威丈人何在?約空中同憑玉闌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桔都酸。更殘,黑霧杳漫漫,激電閃流丸。有上界神仙,乘風來往,問我平安。思量要栽黃竹,只平鋪海水幾時干?歸路欲尋鐵甕,望中陡落銀盤。
關于洞庭風光的詩句
1.描寫洞庭湖風光的詩句
一、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望洞庭》劉禹錫
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銀盤里的一只青螺。
二、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應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洞庭詩》雍陶
湘山的倒影向天連,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許湘君前來梳洗,君山望鏡自照面顏。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劉禹錫
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萬頃微波泛起,好似熔煉黃金。
四、以上詩句均贊美了洞庭湖美麗的景色。
2.寫洞庭湖美景的詩句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韓愈《登岳陽樓》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雍陶《題君山》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范仲淹《岳陽樓記》。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陽樓》
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3.描寫洞庭湖景色的詩句
《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全文詩句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全文詩句如下: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
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說。其全文詩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翻譯】
在巴陵放眼遠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見君山孤零零地飄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別后就像難和神仙相遇一樣,懷念的心緒如同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遠深長。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翻譯】
鏟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讓湘水暢快地四處流淌。這浩瀚的湖水像是無盡的美酒,讓我們開懷暢飲,醉倒在這洞庭秋色中。
《贈少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翻譯】
江湖漂泊,與君相逢嘆晚,卻苦離恨太多,黃葉飄飄,洞庭風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別淮陰,祝君成功如韓信,月照高樓,心緒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風歌》。
4.描寫“洞庭湖美景”的詩句是哪些
1.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出自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釋義:在洞庭湖的這一邊王者楚江水的分離,水的盡頭天的盡頭都看不到云彩。
2.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出自雍陶《題君山》
釋義:湖庭湖水波平浪靜,君山凝重的山影倒映在湖底。
3.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出自杜甫《登岳陽樓》
釋義: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4.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出自韓愈《登岳陽樓》
釋義:洞庭湖九州之間,有誰與讓?南匯群崖水,往北注入什么奔放。
5. 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釋義:巴陵勝狀,全集中在洞庭湖上。它連接著遠處群山,吞吐著長江流水,水勢浩浩蕩蕩,寬闊得無邊無際。
6.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出自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釋義: 八月的湖水漲滿,幾乎與四岸齊平,無崖無端,似將萬里長天包容。水氣蒸蒸,籠罩了這古老的大澤云夢;波光粼粼,雄渾的氣勢撼動了岳陽古城。
7.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出自劉禹錫《望洞庭》
釋義: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8.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出自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釋義:庭湖邊靜立著的纖草,在這個中秋將至的時候,沒有一絲風過的痕跡。 三萬傾明鏡般的湖水,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 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一、洞庭湖[dòng tíng hú] 的由來:
洞庭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長江側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連、風光無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為之創造了一個優美動聽而又頗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詞,始見于《楚辭》。屈原在他的詩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駕飛龍兮北征,?吾道兮洞庭”。意思是:駕上龍舟,漸漸向北歸去,彎彎繞繞,徐徐來到洞庭。
5.描寫望洞庭美景的詩句
《望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
其全文詩句如下: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翻譯】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青青的螺。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全文詩句如下: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 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
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說。
其全文詩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翻譯】 在巴陵放眼遠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見君山孤零零地飄浮在水上。我和你分別后就像難和神仙相遇一樣,懷念的心緒如同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遠深長。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翻譯】 鏟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讓湘水暢快地四處流淌。
這浩瀚的湖水像是無盡的美酒,讓我們開懷暢飲,醉倒在這洞庭秋色中。 《贈少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
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翻譯】 江湖漂泊,與君相逢嘆晚,卻苦離恨太多,黃葉飄飄,洞庭風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別淮陰,祝君成功如韓信,月照高樓,心緒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風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翻譯】 南湖的秋水,夜寒無水霧,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銀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賒買給月宮嫦娥,再駕船到白云邊上買桂花酒去。 《春夜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益。
其古詩全文如下: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翻譯】 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同王徵君湘中有懷》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謂。其古詩全文如下: 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開書帙,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何日復同游。 【翻譯】 八月洞庭湖是一派秋色,瀟水和湘水緩緩北流入洞庭。
不能回家鄉,只能在萬里之外做返家之夢。離家遠游之客五更夢醒,更加寂寞憂愁。
不用打開書套,只想登上酒樓。我的朋友都在長安和洛陽,什么時候能和他們一起暢游。
《別舍弟宗一》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柳宗元。其古詩全文如下: 零落殘紅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翻譯】 生離死別人間事,殘魂孤影倍傷神;柳江河畔雙垂淚,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黨弄權離京都,六千里外暫棲身;投荒百越十二載,面容憔悴窮余生。桂嶺瘴氣山林起,烏云低垂百疫行;欣聞洞庭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會惟賴南柯夢,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荊門現,云煙繚繞恍若真。 《咸陽值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
其全文詩句如下: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云將入岳陽天。
【翻譯】 咸陽橋上細雨綿綿,像巨大的窗簾懸掛在天空,透過迷茫的雨簾可以看到江上的釣魚船。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連那雨后的云彩也會飄到岳陽城的天。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浩然。其全文詩句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憾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翻譯】 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
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想要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
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登岳陽樓》作者是宋代文學家陳與義。
其古詩全文如下: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翻譯】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全文詩句如下: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翻譯】 登上岳陽樓,遠望天岳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
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無際。雁兒高飛,。
含有“洞庭”的詩句有哪些?
春色醉巴陵,闌干落洞庭。——《岳陽樓·春色醉巴陵》楊基
虹消滄海雨,日落洞庭云。——《吳江晚泊》道原法師
今騎沙苑馬,昔踏洞庭魚。——《贈江南故人》楚石梵琦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望洞庭》劉禹錫
縹緲蒼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絕句》夏完淳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劉禹錫
七十二山何處是,洞庭煙水正茫茫。——《玄墓山上方》方太古
推篷竟日閑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江山萬里圖》方孝孺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姑蘇雜詠洞庭山》高啟
碧天秋冷明月多,千里洞庭橫白波。——《蘭竹畫》劉溥
知識延展: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譯文:
登上岳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
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一輪好月。
在高入云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
醉酒之后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此詩是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回江夏至岳陽時所作。李白登樓賦詩,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