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仄收不能入韻(什么叫仄起不入韻)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為什么仄收不能入韻,以及什么叫仄起不入韻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五絕仄起首句不入韻
要了解“五絕仄起首句不入韻”的意思,需要掌握以下三個方面的知識:
1、五絕。又叫五言絕句,是近體詩(格律詩)的一種,共四句詩,每句5個字,整首詩一共20個字。
2、仄起。詩的第一句的第一個字的聲調必須是仄聲。仄聲,在古代詩歌中指聲調是上聲、去聲、入聲,在現代人用新韻寫的近體詩中指上聲、去聲。
3、首句不入韻。指第一句的最后一個字不押韻。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盡”字不入韻。
請教一下,格律詩首句平聲起仄聲收是撞韻嗎?
通常格律詩都押平韻,因此,你說的“首句平聲起仄聲收”,屬于“仄起首句不入韻”,與“撞韻”沒有必然聯系。
格律詩分七律、七絕、五律、五絕四大類,每一類分“平起首句入韻”、“平起首句不入韻”、“仄起首句入韻”、“仄起首句不入韻”,總共16種具體格律。
所謂撞韻,是指在不用韻的句尾用了韻母相同仄聲字。
凡是不用韻的尾字,都需要避開韻腳字的“韻”,例如,用“陽、楊、香、光”做韻腳字,那么,仄收的第一句尾字和其它奇數句的尾字,就不能用“仰、朗、槳、項”。
舉個例子:
曾栽楊柳江南岸,
一別江南兩度春。
遙憶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這就是你說的“首句平聲起仄聲收”。其中,“春”、“人”是韻腳字,“岸”、“上”是仄聲非韻腳字(白腳)。由于白腳字與韻腳字韻母完全不同,不存在“撞韻”問題。
假如我們改動一下:
曾栽楊柳江南(本),
一別江南兩度春。
遙憶青青江岸(盡),
不知攀折是何人。
這才是“撞韻”。
平起首句不入韻什么意思
“首句平起不入韻”,這里說的是律詩、絕句的句型排列。這句話說的意思是說:詩的第一句是平聲開頭,仄聲結尾。
入韻就是押韻,是指句尾的字要處于同一韻部。按照格律的要求,仄聲是不入韻的,并且不入韻的句尾必須為仄聲。
判斷句型是平起還是仄起,通常要根據第二個字的平仄來判斷(扭句和拗救不在這里討論)。
上面鏈接中提到的所謂28律,其中的六言絕句和律詩、仄韻的絕句和律詩都是科考不采用的。通常我們討論今體詩(律詩、絕句)的詩詞格律,只考慮平聲入韻的,五言、七言的絕句和律詩。
為什么仄收不能入韻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什么叫仄起不入韻、為什么仄收不能入韻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