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哪個朝代(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哪個朝代)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泊船瓜洲哪個朝代,以及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哪個朝代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泊船瓜洲》的時代背景
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隨父王益定居江寧(今江蘇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有著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為同乎章事(宰相),開始推行變法。由於反對勢力的攻擊,他幾次被迫辭去宰相的職務。這首詩寫於熙寧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進京之時。
《泊船瓜洲》的寫作時間長期以來也有爭議,雖然都認為寫于王安石晚期,但具體的說法主要有三種意見:①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應召自江寧府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寧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罷相自京還金陵;途經瓜洲時所作;③神宗熙寧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寧赴京途經瓜洲時所作。
《泊船瓜洲》是那位詩人寫的,是什朝代.
《泊船瓜洲》是由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抒發了詩人思戀家園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傳頌.詩中“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為鮮明的形象,極其傳神.這首詩已入...
泊船瓜洲 的作者 朝代 詩句
泊船瓜洲,詩詞名,由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抒發了詩人思戀家園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千百年來一直讓人傳頌。
古詩原文: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注釋: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長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對。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蘇省揚州市邗(hán)江區。
4、一水:這里的“一水”指長江。
5、間(jiān):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要注意不能誤讀成去聲,不是動詞“間隔”的“間”。根據本詩平仄格律、“間”字固有的詞義,以及古人語言習慣,此“間”字必須為平聲。“一水間”為體詞性偏正詞組,內部結構與“咫尺間”、“幾步間”、“一瞬間”、“一念間”相同,中心詞為“間”,限定成分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說京口和瓜州就一條(橫向的)河的距離之內。按古人文言的說法,即所謂僅“一水之遙”。王安石是想說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說它們之隔離。
6、鐘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詩人當時家居于此。
7、隔:間隔。
8、數重:幾層。讀shùchóng
9、綠:吹綠了。
10、何時:什么時候。
11、還:回。
譯文:
(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
(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
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
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呢?
《泊船瓜洲》全詩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鐘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擴展資料:
賞析
“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的是遠眺所見,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只隔一條江水,由此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不過隔了幾座大山,也不遠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鐘山只隔數重山”。
前者寫的是所見,而后者寫的是所想,這一想,就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再塑空間。同時,“鐘山只隔數重山”不僅寫了瓜洲與鐘山之間并不遙遠的距離,也流露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濃濃的情懷。
“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僅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也不僅僅是描繪“江南岸”的春色,“又”字,深深地蘊含了詩人多年的企盼。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風依舊,明月依然,思鄉之情也在,可是詩人自己又身在何處?
再看句中的 “綠”字,它也不單單是今年吹綠了“江南岸”,而是年復一年,不止一次地“綠”遍千山萬水,就連整個江南都被染出了靈氣,卻終究難以染綠游子此時的思鄉情結。
“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春風又綠江南岸”觸動詩人的思鄉情懷自然引發而來,詩人滿目新綠,想起春風已經不止一次吹綠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到久別的故鄉,不覺寄情于明月:皎潔的明月啊,你什么時候才能陪伴著我回歸故里呢?再次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