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罵槐是多少計(指桑罵槐是36計嗎)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指桑罵槐是多少計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指桑罵槐是36計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指桑罵槐屬于三十六計的什么
指桑罵槐,成語,亦作“指桑樹罵槐樹”。指著桑樹數(shù)落槐樹,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
三十六計
01 瞞天過海
02計 圍魏救趙
03計 借刀殺人
04 以逸待勞
05 趁火打劫
06 聲東擊西
07 無中生有
08 暗渡陳倉
09 隔岸觀火
10 笑里藏刀
11 李代桃僵
12 順手牽羊
13 打草驚蛇
14 借尸還魂
15 調(diào)虎離山
16 欲擒姑縱
17 拋磚引玉
18 擒賊擒王
19 釜底抽薪
20 混水摸魚
21 金蟬脫殼
22 關(guān)門捉賊
23 遠交近攻
24 假道伐虢
25 偷梁換柱
26 指桑罵槐
27 假癡不癲
28 上屋抽梯
29 樹上開花
30 反客為主
31 美人計
32 空城計
33 反間計
34 苦肉計
35 連環(huán)計
36 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之指桑罵槐的故事
指桑罵槐:指著桑樹數(shù)落槐樹,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罵那個人。我為大家整理了三十六計之指桑罵槐的 故事 ,希望大家喜歡。
【指桑罵槐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yīng),行險而順。
注釋
①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強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辦法去誘導(dǎo)他。
②剛中而應(yīng),行險而順:語出《易經(jīng).師》卦。師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坤上)。本卦下卦為坎為水,上卦為坤為地,水流地下,隨勢而行。這正如軍旅之象,故名為“師”。本卦《彖》辟說:“剛中而應(yīng),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剛中而應(yīng)”是說九二以陽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剛中”,又上應(yīng)上坤的六五,此為此應(yīng)。下卦為坎,坎表示險,上卦為坤,坤表示順,故又有“行險而順”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會服從。這是吉祥之象。“毒”,督音,治的意思。
《三十六計》中(第五套 并戰(zhàn)計)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治軍,有時采取適當(dāng)?shù)膹妱偸侄伪銜玫綉?yīng)和,行險則遇順。
【指桑罵槐 典故 】:
春秋時期,吳王闔廬看了大軍事家孫武的著作《孫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見孫武。吳王說:“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絕倫,先生可否用宮女進行一場小規(guī)模的演練呢?”眾美女一到校軍場上,只見旌旗招展,戰(zhàn)鼓排列,煞是好看。她們嘻嘻哈哈,東瞅西瞧,漫不經(jīng)心。孫武下令180名美女編成兩隊,并命令吳王的兩個愛姬作為隊長。兩個愛姬哪里作過帶兵的官兒,只是覺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們排成兩列。
孫武十分耐心地、認(rèn)真細致地對這些美女們講解操練要領(lǐng)。交待完畢,命令在校軍場上擺下刑具。然后威嚴(yán)地說:“練兵可不是兒戲!你們一定要聽從命令,不得馬馬虎虎,嘻笑打鬧,如果誰違犯軍令,一律按軍法處理!”
美女們以為大家是來做做游戲的,不想碰見這么個一臉正經(jīng)的人!這時,孫武命令擂起戰(zhàn)鼓,開始操練。孫武發(fā)令:“全體向右轉(zhuǎn)!”美女們一個也沒有動,反而孫武并不生氣,說道:“將軍沒有把動作要領(lǐng)交待清楚,這是我的錯!”于是他又一次詳細講述了動作要領(lǐng),并問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眾美女齊聲回答:“聽明白了!”
鼓聲再起,孫武發(fā)令:“全體向左轉(zhuǎn):”美女們還是一個未動,笑得比上次更加厲害了。吳王見此情景,也覺得有趣,心想:你孫武再大的本領(lǐng),也無法讓這些美女們聽你的調(diào)動。
孫武沉下臉來,說道:“動作要領(lǐng)沒有交待清楚,是將軍的過錯,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從命令,就是士兵的過錯了。按軍法,違犯軍令者斬,隊長帶隊不力,應(yīng)先受罰。來人,將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一聽,慌了手腳,急忙派人對孫武說:“將軍確實善于用兵,軍令嚴(yán)明,吳王十分佩服。這次,請放過寡人的兩個愛姬。”孫武回答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吳王既然要我演習(xí)兵陣,我一軍法規(guī)定操練。”于是,將兩名愛姬斬首示眾,嚇得眾美女魂飛魄散。孫武命令繼續(xù)操練。他命令排頭兩名美女繼任隊長鴉雀無聲。
鼓聲第三次響起,眾美女按規(guī)定動作 ,一絲不茍,順利地完成了操練任務(wù)。
吳王見孫武斬了自己的愛姬,心中不悅,但仍然佩服孫武治兵的才能。后來以孫武為將,終使吳國擠進強國之列。
【指桑罵槐解析】:
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那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的抱怨。(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
“指桑罵槐”這個 成語 時常被人運用,它原本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就是指著張三罵李四。有人要問了,這與桑、槐有關(guān)系嗎?實際上,“桑”、“槐”二樹可真是背了千年的黑鍋,這事壓根兒和它們毫無瓜葛。
“指桑罵槐”不同于“瓜田李下”,后者的確發(fā)生于瓜田間、李樹下,多少跟瓜、李有些關(guān)系。而“指桑罵槐”卻只是借用了桑、槐的名字符號罷了,本身與桑槐沒有什么關(guān)系。和“指桑罵槐”意思相似的成語還有:指桑說槐、指東說西、指豬罵狗、指雞罵狗、捉雞說狗等。它們都是人們約定俗成的用法,結(jié)構(gòu)也相似。可能是由于桑槐、東西、豬狗、雞狗等事物和人們?nèi)粘I蠲芮邢嚓P(guān),故而人們在表達指此說彼的意思時便自然用到了這些詞語,以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吧。
“指桑罵槐”也是兵書《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本意是指間接地訓(xùn)誡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謀略。此計還引申為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謀略,“指桑”而“罵槐”,向?qū)κ质┘虞浾搲毫σ耘浜宪娛滦袆印τ谌跣〉膶κ郑梢杂镁婧屠T的 方法 ,不戰(zhàn)而勝;對于比較強大的對手,則可以旁敲側(cè)擊威懾他。
【指桑罵槐按語】:
率數(shù)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啟其疑,于是故為自誤,責(zé)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qū)之也。或曰:此遣將之法也。
指桑罵槐屬于三十六計中的什么計
指桑罵槐屬于并戰(zhàn)計。指桑罵槐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六計。除了指桑罵槐外,偷梁換柱、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都是屬于并戰(zhàn)計。并戰(zhàn)計指的是敵我雙方勢均力敵,軍備差不多,僵持不下的一種戰(zhàn)場形式,任何一方都沒有速戰(zhàn)速決的可能,也沒有渾水摸魚或亂中取勝的機會。
指桑罵槐的含義就是強大的用威懾去使得小的服從,用警戒的方法去誘導(dǎo)它。適當(dāng)?shù)膹娪部梢缘玫綋碜o。三十六計是指中國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是根據(jù)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經(jīng)驗得出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的非物質(zhì)文化之一。
三十六計指桑罵槐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①。剛中而應(yīng),行險而順②
①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強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辦法去誘導(dǎo)他。
②剛中而應(yīng),行險而順:語出《易經(jīng)·師》卦。師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坎
下坤上)。本卦下卦為坎為水,上卦為坤為地,水流地下,隨勢而行。這正如軍旅
之象,故名為“師”。本卦《彖》辟說:“剛中而應(yīng),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
民從之。”“剛中而應(yīng)”是說九二以陽爻居于下坎的中信,叫“剛中”,又上應(yīng)上
坤的六五,此為此應(yīng)。下卦為坎,坎表示險,上卦為坤,坤表示順,故又有“行險
而順”之象。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會服從。這是吉祥之象。“毒”,
督音,治的意思。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治軍,有時采取適當(dāng)?shù)膹妱偸侄伪銜玫綉?yīng)和,行險則
遇順。
古人按語說:率數(shù)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啟其疑,于是
故為自誤,責(zé)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qū)之也。或曰:此遣將之法也。
三十六計中的“指桑罵槐”屬于什么計?
第五套 并戰(zhàn)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指桑罵槐屬于并戰(zhàn)計。
三十六計中的指桑罵槐是什么意思
指桑罵槐,漢語成語,亦作“指桑樹罵槐樹”。時常被人運用,它原本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就是指著張三罵李四。
“指桑罵槐”也是兵書《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本意是指間接地訓(xùn)誡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謀略。此計還引申為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謀略,“指桑”而“罵槐”,向?qū)κ质┘虞浾搲毫σ耘浜宪娛滦袆印τ谌跣〉膶κ郑梢杂镁婧屠T的方法,不戰(zhàn)而勝;對于比較強大的對手,則可以旁敲側(cè)擊威懾他。
關(guān)于指桑罵槐是多少計和指桑罵槐是36計嗎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