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被稱為什么詩人(孟浩然是一位什么詩人?)
孟浩然被稱為什么
孟浩然被稱為“孟襄陽”,與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孟浩然字浩然,生于唐朝公元689年,孟浩然的詩歌多為五言短篇,題材以隱逸生活和山水田園風光為主,詩風清淡自然,是唐朝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
孟浩然的部分經典詩句:
《過故人莊》中“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春曉》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宿業師山房詩丁大不至》中“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中“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
孟浩然的詩歌代表作有:
《春曉》、《過故人莊》、《早寒江上有懷》、《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晚泊潯陽望廬山》、《送王昌齡之嶺南》、《秦中寄遠上人》、《夜歸鹿門歌》、《歲暮歸南山》、《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清明即事》、《送杜十四之江南》、《洛中訪袁拾遺不遇》等。
解析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被稱為什么
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被稱為“孟襄陽”。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擴展資料:
孟浩然有《孟浩然集》三卷,是唐代王士源所編,該書共收藏了孟浩然二百十八首詩,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通過該書衍生了許多作品,代表的有:明代毛晉刻本名《孟襄陽集》,亦三卷,編次與宋本不同;
明代顧道洪刻本有補遺一卷,并附《襄陽外編》一卷;《四部叢刊》影印明刻四卷本;明張遜業刊二卷本,楊一統刊一卷本等。
1975年臺北學生書局出版游信利《孟浩然集箋注》。[12]?1988年巴蜀書社出版李景白《孟浩然詩集校注》。199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徐鵬《孟浩然集校注》。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佟培基《孟浩然詩集箋注》。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孟浩然
孟浩然被稱為什么稱號
孟浩然被稱為“孟襄陽”、“孟山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浩然是什么詩人
你好,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