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多少恨教案(憶江南三首教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憶江南多少恨教案,以及憶江南三首教案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憶江南多少恨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后創(chuàng)作的一首記夢詞。
詞人以詞調(diào)名本意回憶江南舊游,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的哀情,表達(dá)對故國繁華的追戀,抒發(fā)亡國之痛。
全詞語白意真,直敘深情,一氣呵成,是一首情辭俱佳的小詞。
這首詞作于宋開寶八年(975年)李煜亡國入宋之后。李煜被曹雪芹稱為“古之傷心人”,他降宋后,由凌駕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淪落為任人凌辱的階下囚,經(jīng)歷了千古人生的大喜大悲,悔恨長伴,追憶不斷,“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陸游《避暑漫抄》)。這首詞就是為表達(dá)他對現(xiàn)實(shí)處境的無限凄涼之情而創(chuàng)作的。
【竹韻格律學(xué)】第三十二課(解讀詞牌·憶江南)
主講/ 邊義
《 江南好》《夢江南》《夢江口》《望江梅》《望江南》《雙調(diào)望江南》《曳腳望江南》《望蓬萊》《江南弄》《江南柳》《歸塞北》《謝秋娘》《春去也》《安陽好》《壺山好》《南徐好》《思晴好》《步虛詞》《步虛聲》《歸來曲》《夢仙游》《秋千索》《中秋月》《庾樓月》《逍遙令》《叩叩詞》
據(jù)《考證白香詞譜》載原名《謝秋娘》乃唐李德裕為謝秋娘而作。其詞久逸。以白居易《憶江南》三首其第一首末句云‘能不憶江南’故名。此外亦名《春去也》,則以劉禹錫詞首句作‘春去也’耳。又名《夢江南》、《望江南》,則因有皇甫松有‘閑夢江南梅熟’之句也。亦名《夢江口》。而《全唐詞》于李后主《憶江南注》又名《歸塞北》。又《古今樂錄》云:梁武帝改西曲《江南弄》七,一曰《江南弄》,二曰《龍笛曲》。
三曰《采蓮曲》,四曰《鳳笙曲》。五曰《游女曲》六曰《采菱曲》七曰《朝云曲》。又沈悅做四曲:一曰《鳳瑟曲》,二曰《秦箏曲》,三曰《陽春曲》,四曰《朝云曲》。亦謂之《江南弄》實(shí)皆《憶江南》之別名。而萬氏《詞律》皆遺漏未注,特補(bǔ)出之。
《填詞名解》亦如此說,“古樂府《江南弄》中,分《龍笛》《采蓮》《趙瑟》《秦箏》等曲。梁武帝,簡文帝,陳后主,沈約、吳均諸人咸有其作。《望江南》蓋仿于此。
《樂府雜錄》載:“此詞乃唐代李德裕鎮(zhèn)守浙江時。為悼念愛妾謝秋娘而作,故名《謝秋娘》因白居易詞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可見此曲來源之久遠(yuǎn)。
此詞調(diào)名頗多,多源于名家詞句。白居易作《憶江南》三首名聲大噪,便多以《憶江南》名之。唐時為單調(diào)。至宋始為雙調(diào)。因?qū)懭溯^多,名篇佳句多,故名稱也多,除上述所言,溫庭筠詞有“梳洗罷,獨(dú)倚望江樓”句,名《望江南》。?
李煜詞名《望京梅》。雙調(diào)者王安中詞有“安陽好。徐水是山陰”句,名《安陽好》。張滋詞有“飛夢去,閑到玉京樓”句,名《夢仙游》。蔡真人詞有“鏗鐵板,閑引步虛聲”句,名《步虛聲》,仲殊詞有“南徐好,鼓攪亂云中”句,名《南徐好》。黃公紹詞有“思晴好,去上竹山窠”句,名《思晴好》,董以寧詞有“章臺女,扣扣結(jié)新歡”句,名《叩叩女》。張先詞名《江南柳》。宋自遜詞名《壺山好》。范成大詞名《步虛詞》。
劉晨翁詞名《雙調(diào)望江南》。侯善淵詞名《歸來曲》。高道寬詞名《逍遙令》。丘處機(jī)詞名《望蓬萊》。《太平樂府》名《歸塞北》,納蘭性德詞名《秋千索》,袁九詞名《有曳腳望江南》。由名家名篇得名之多,亦見填詞精心推敲,寫出佳句妙辭之重要。
此詞單調(diào)與雙調(diào)并存。雙調(diào)多單用,單調(diào)根據(jù)內(nèi)容需要則可填為組詩。末句為獨(dú)句,必須把韻味寫足方佳。
此調(diào)中之五言和七言平仄變格悉如詩律。第三、四句渾似七律聯(lián),平仄對仗,辭語對偶。末句為獨(dú)句。所謂獨(dú)句者,顧名思義,即從語法角度已具有完整含義。可以獨(dú)立存在。在有的詞調(diào)中,或居中間上鉤下連,承前啟后,或用于起式,開章明義,提綱挈領(lǐng)。此調(diào)中則居于篇尾。起到總收作用。
此譜較《欽定詞譜》略有修正。其以白居易詞立譜,標(biāo)作第四句第三字為平聲不變,不切。詳見下文【本調(diào)律析】第六項(xiàng)解說。
《白香詞譜》只以白居易一體為譜。《欽定詞譜》列有三體。潘慎《詞律辭典》,按27字、28字、29字、35字、54字、55字、59字等多種變體格式劃為八體。大體上看,常見格中,主要為單調(diào)格27字、雙調(diào)格54字二體。馮延己詞為變調(diào)另體。今選代表性6例如下:
(1)、白居易《憶江南》三首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fù)相逢。
(單調(diào)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三首組詞)。
(2)、 李煜《憶江南懷舊》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是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3)、溫庭筠《夢江南》兩首。(與白居易詞同體)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梳洗罷,獨(dú)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4)、 歐陽修《望江南》二首
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薄郎曾傳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
微雨過,薄翅膩煙光。才伴游蜂來小苑,又隨飛絮過東墻。長是為花忙。
(雙調(diào)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此即單調(diào)重疊,其可平可仄與單調(diào)詞同)。
(5)、 蘇軾《憶江南超然臺作》二首(與歐陽修詞同體)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萬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6)、 馮延巳《憶江南》(雙調(diào)平仄轉(zhuǎn)換格)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jié),玉人貪睡附釵云,粉消妝薄見天真。
人隨風(fēng)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今年瘦。今宵簾幕揚(yáng)陰,空余枕淚獨(dú)傷心。(雙調(diào)五十九字,上下片各五句。兩仄韻兩平韻。《詞譜》按《陽春集》馮詞二首。前后段俱兩兩仄四換韻。實(shí)與唐宋《憶江南》本調(diào)不同,因調(diào)名同,顧為類列)。
2017-10-6? 舞蝶整理
憶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古詩憶江南原題下有詞7首1.【唐】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三首 原文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fù)相逢?2.【唐】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原文: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fēng)凝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dú)坐亦含嚬.3.【唐】溫庭筠《憶江南·千萬恨》(《夢江南·千萬恨》) 原文: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4.【唐】溫庭筠《憶江南·梳洗罷》(《望江南·梳洗罷》) 原文:梳洗罷,獨(dú)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5.【南唐】李煜《憶江南·多少恨》[3] 原文: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①,車如流水馬如龍②.花月正春風(fēng).
憶江南·多少恨
憶江南·多少恨
五代 ·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duō shǎo hèn , zuó yè mèng hún zhōng 。 hái sì jiù shí yóu shàng yuàn , chē rú liú shuǐ mǎ rú lóng 。 huā yuè zhèng chūn fēng 。
? 閱? 讀? 者?
? 智在
憶江南·多少恨
來自古詩詞名句誦讀
00:0001:13
釋義
夢魂:古人認(rèn)為在睡夢中人的靈魂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
還似:一作“還是”。上苑:封建時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車如流水馬如龍:意思是車子接連不斷像流水一樣馳過,馬匹絡(luò)繹不絕像一條龍一樣走動。形容車馬絡(luò)繹不絕,十分繁華熱鬧。
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花月正春風(fēng),意思是形容春天鮮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風(fēng)微拂的情景,描繪春光的明媚。
翻譯
有多少憾恨呀,都在昨夜的夢魂中。我夢見了和過去出游上苑時一樣的熱鬧場面。車如流水,絡(luò)繹不絕;馬似游龍,奔騰跳躍。月光明媚,春風(fēng)拂面,花兒正紅。
賞析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開頭陡起,小詞中罕見。所“恨”的當(dāng)然不是“昨夜夢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這場夢的本身。夢中的情事固然是詞人時時眷戀著的,但夢醒后所面對的殘酷現(xiàn)實(shí)卻使他倍感難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夢來了。二句似直且顯,其中卻縈紆沉郁,有回腸蕩氣之致。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三句均寫夢境。“還似”二字領(lǐng)起,直貫到底。往日繁華生活內(nèi)容紛繁,而記憶中最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游上苑”。在無數(shù)次上苑之游中,印象最深的熱鬧繁華景象則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用在這里,極為貼切。
憶江南·多少恨原文翻譯及賞析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譯文及注釋
「翻譯」
昨天晚上的那個夢勾起我多少亡國之恨啊!我夢見了和過去出游上苑時一樣的熱鬧場面。車如流水,絡(luò)繹不絕;馬似游龍,奔騰跳躍。月光明媚,春風(fēng)拂面,花兒正紅。
「注釋」
⑴憶江南:此詞調(diào)名于《花草粹編》中注云:“一名‘夢游仙’‘夢江南’‘江南好’。”又名“望江南”。《全唐詩》《詞譜》等均作“憶江南”。
⑵夢魂:古人認(rèn)為在睡夢中人的靈魂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唐代劉希夷《巫山懷古》中有句:“頹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⑶還似:《花間集補(bǔ)》中作“還是”。上苑: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這里指南唐的御花園。
⑷車如流水馬如龍:意思是車子接連不斷像流水一樣馳過,馬匹絡(luò)繹不絕像一條龍一樣走動。形容車馬絡(luò)繹不絕,十分繁華熱鬧。語出袁宏《后漢紀(jì)·孝章皇帝紀(jì)》上記載:“建初二年(馬)太后詔曰:‘吾萬乘主,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旁人無香熏之飾,衣但布皇,如是者欲以身率服眾也。……前過濯龍門,見外家車如流水馬如龍。吾亦不譴怒之,但絕其歲用,冀以默愧其心。……’”
⑸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花月正春風(fēng),意思是形容春天鮮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風(fēng)微拂的情景,描繪春光的明媚。
「賞析」
這首記夢小詞,是詩文騷客常用的筆法,但這里李煜有意強(qiáng)調(diào)“夢魂”,有魂離此地,親歷故國之用,既是為下面的夢憶場面增添效果,也是愁恨無奈中的一種寄托,其情苦切,也略可見一斑。在夢里,作者借魂歸故國,又回到了舊時的繁華歡情之中,“游上苑”,身份如初,不再是此時的階下之囚,“車如流水馬如龍”,語言樸實(shí)、洗練,一言以蔽之,熱鬧場面活靈活現(xiàn),笑語歡歌宛在眼前。游樂時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此語原出《后漢記》,本為馬皇后詔中指斥外戚奢華的一句話,用在這里似乎別有寓意,李煜是否對自己當(dāng)年的安于奢麗、偏于閑逸的生活有檢討悔恨之意,也未可知。接下來“花月正春風(fēng)”一句,似乎夢已不醒,沉湎其中,但將其與開篇“多少恨”對解,則婉轉(zhuǎn)曲致,寓味深長。
從表面上看,似乎這首詞所寫的`就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實(shí)際上作者要著重表達(dá)的倒是另外一面——如今處境的無限凄涼。這是一種“正面不寫寫反面”的藝術(shù)手法的成功運(yùn)用。全詞“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shù)上達(dá)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生命。
憶江南·多少恨加拼音
憶江南
南唐·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yi jiang nan
憶 江 南
nan tang li yu 南 唐李 煜
duo shao hen ,zuo ye meng hun zhong.
多 少 恨, 昨 夜 夢 魂 中。
huan si jiu shi you shang yuan,
還 似 舊 時 游 上 苑,
che ru liu shui ma ru long;
車 如 流 水 馬 如 龍;
hua yue zheng chun feng .
花 月 正 春 風(fēng)。
憶江南多少恨教案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憶江南三首教案、憶江南多少恨教案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jìn)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和對其真實(shí)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shí)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