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古詩知多少(憫農古詩有幾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憫農古詩知多少,以及憫農古詩有幾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憫農》的全部古詩
《憫農》其一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詩人形象地用“種”和“收”,“一料粟”就變成了“萬顆子”描繪出農民的勞動;而且全國的土地盡被開墾,毫無荒廢,我們由此能夠想象出一個遍地谷穗金黃、糧食堆積如山的豐收景象。而“四海無閑田”則顯示了農民的勤勞和辛勞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
宋代:楊萬里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憫農的所有古詩
憫農二首
【唐 】李紳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詩人簡介
李紳 ,字公垂,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往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
注 釋
憫:憐憫。這里有同情的意思。
粟:泛指谷類。
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
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禾:谷類植物的統稱。
譯 文
其一譯文: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其二譯文: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賞 析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里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后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并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這兩首詩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近代以來更作為思想教材選入了小學教科書。
憫農的詩詞
[唐]
李紳
《憫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
[宋]
楊萬里
《憫農》
稻云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
3
[宋]
章甫
《憫農》
前村后村水車聲,咿咿軋軋終夜鳴。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龜兆出。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饑何。
今年神祠禱不應,沽酒買牛空費多。
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應聞下民語。
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縣吏鞭笞苦。
4
[宋]
王之道
《蘇臺憫農》
稻田高下欲分畦,積潦彌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連夜雨,農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風濤決,千頃空憐稼穡低。
朝滿夕除應可信,望晴心緒憶昌黎。
5
[宋]
張耒
《和晁應之憫農》
南風吹麥麥穗好,饑兒道上扶其老。
皇天雨露自有時,爾恨秋成常不早。
南山壯兒市兵弩,百金裝劍黃金縷。
夜為盜賊朝受刑,甘心不悔知何數。
為盜操戈足衣食,力田竟歲猶無獲。
饑寒刑戮死則同,攘奪猶能緩朝夕。
老農悲嗟淚沾臆,幾見良田有荊棘。
壯夫為盜羸老耕,市人珠玉田家得。
吏兵操戈恐不銳,由來殺人傷正氣。
人間萬事莽悠悠,我歌此詩聞者愁。
6
[宋]
陳宗遠
《憫農》
條桑事了蒸麻急,刈麥人兼種稻歸。
作苦那能衣食足,幾多游冶厭輕肥。
7
[宋]
李流謙
《憫農》
秋苗掃地盡,春苗破土出。
尚當積陳陳,那得有菜色。
不知終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賤士但挽嘿。
8
[宋]
洪咨夔
《憫農》
麥黃蠶登簇,秧青雨催耕。
農家竭作詩,無工搏蚊虱。
短杠雁鶩進,修繂螻蚊行。
謨蓋溪壑滿,名言輿梁成。
9
[明]
朱瞻基
《憫農詩示吏部尚書郭璉》
農者國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憂勞亙晨昏。
豐年僅能給,歉歲安可論。
既無糠覈肥,安得嵒絮溫。
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邇同一視,覆育如乾坤。
嘗聞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當慎所擇,庶用安黎元。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