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八句的洛陽古詩有哪些(含有洛陽的古詩詞5句)

舊相片2022-11-24 20:35詩詞89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八句的洛陽古詩有哪些,以及含有洛陽的古詩詞5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洛陽的古詩詞有哪些

關于洛陽的經典古詩詞有《春夜洛城聞笛》。

原文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詞句注釋:

⑴洛城:即洛陽城,今河南省洛陽市。

⑵玉笛:對笛子的美稱。暗飛聲:因笛聲在夜間傳來,故云。

⑶滿:此處作動詞用,傳遍。

⑷聞:聽;聽見。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樂府雜錄》云:‘笛者,羌樂也。古曲有《折楊柳》《落梅花》。

關于洛陽的詩句古詩

1. 關于洛陽的詩詞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唐·王績《野望》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19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2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2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唐 王維

23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唐 李益

24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唐 李頎

25洛陽吹別風, 龍門起斷煙。 唐 李賀

26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在三湘。 唐 賈至

28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語洛陽使, 為傳邊塞情。 唐 崔顥

30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31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唐 李白

32漢有洛陽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34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吳均

35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晉 蕭衍

36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唐 謝珧

2. 與洛陽有關的古詩全文

戲答元珍——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增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賈生——王安石 漢有洛陽子,少年明是非. 所論多感慨,自信肯依違. 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 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 登郢州白雪樓——白居易 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洛橋晚望——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 洛陽陌上行人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 月明直見嵩山雪 董嬌嬈——宋子侯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 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

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 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飏。

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 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 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

何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

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 送應氏——曹植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擬行路難——鮑照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戲答元珍——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增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賈生——王安石 漢有洛陽子,少年明是非. 所論多感慨,自信肯依違. 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 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 登郢州白雪樓——白居易 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洛橋晚望——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 洛陽陌上行人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 月明直見嵩山雪 董嬌嬈——宋子侯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

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 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

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飏。 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 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

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 何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 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

送應氏——曹植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擬行路難——鮑照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千斫復萬鏤, 上刻秦女攜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 列置幃里明燭前。

外發龍鱗之丹彩, 內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 對此長嘆終百年。

別詩——范云 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行路難——吳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 經霜觸浪困嚴風。 昔時抽心耀白日, 今旦臥死黃沙中。

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規心學明月, 珊瑚映面作風花。

帝王見賞不見忘, 提攜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張女彈, 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對君子, 遙遙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棄鳴篪, 爭先拂拭生光儀。

茱萸錦衣玉作匣, 安念昔日枯樹枝。 不學衡山南嶺桂, 至今千年猶未知。

莫愁歌——蕭衍 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綺, 十四采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 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 中有郁金蘇合香。

頭上金釵十二行, 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掛鏡爛生光, 平頭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貴何所望, 恨不嫁與東家王。 落日悵望——謝眺 昧旦多紛喧, 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陰, 高枕東窗下。 寒槐漸如束, 秋菊行當把。

借問此何時, 涼風懷朔馬。 已傷歸暮客, 復思離居者。

情嗜幸非多, 案牘偏為寡。 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江總 傳聞合浦葉, 遠向洛陽飛。 北風尚嘶馬, 南冠獨不歸。

去云目徒送, 離琴手自揮。 秋蓬失處所, 春草屢芳菲。

太息關山月, 風塵客子衣。 哭孔戡——白居易 洛陽誰不死?戡死聞長安。

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 戡佐山東軍,非義不可干。

拂衣向西來,其道直如弦。 從事得如此,人人以為難。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諫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憲府,有邪戡必彈。 惜哉兩不諧,沒齒為閑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隨眾人,斂葬北邙山。

平生剛腸內,直氣歸其間。 賢者為生民,生死懸在天。

謂天不愛人,胡為生其賢? 謂天果愛民,胡為奪其年? 茫茫元化中,誰執如此權? 楊柳枝——白居易 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四望樓——曹鄴 樓在洛陽東,今廢。秦時有貴公子賈虛每日宴其上。

背山見樓影,應合與山齊。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鳴雞。

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 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

公子長夜醉,不聞子規啼。 春夜別友人——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遼西作————崔顥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

3. 贊美洛陽的四句古詩

1、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5、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6、裴迪:送崔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7、祖詠:終南望馀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8、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9、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0、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1、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2、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13、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4、劉長卿: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15、劉長卿: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16、劉長卿:送上人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17、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18、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19、王建: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20、權德輿: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蟲喜〕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21、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2、元稹: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23、白居易: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4、張祜:何滿子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25、李商隱: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6、賈島: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7、李頻: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8、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30、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31、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32、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4. 與洛陽有關的詩詞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唐·王績《野望》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19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2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2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唐 王維 23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唐 李益 24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唐 李頎 25洛陽吹別風, 龍門起斷煙. 唐 李賀 26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在三湘. 唐 賈至 28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語洛陽使, 為傳邊塞情. 唐 崔顥 30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31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唐 李白 32漢有洛陽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34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吳均 35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晉 蕭衍 36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唐 謝珧 37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唐 崔顥 38洛陽三月梨花飛, 秦地行人春憶歸. 唐 崔顥 39傳聞合浦葉, 遠向洛陽飛. 唐 江左 40洛陽誰不死? 戡死聞長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唐 白居易 42風起洛陽東, 香過洛陽西. 三國 曹鄴 43洛陽之興衰,天下治亂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業, 永懷河洛間. 宋 陸游 45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周易》 46長安重游俠, 洛陽富財雄. 唐 盧照鄰 47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宋 司馬光 48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三國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晉 左思 《三都賦》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漢 司馬遷 52人間佳節惟寒食, 天下明園重洛陽. 宋 邵雍 53洛陽牡丹甲天下. 宋 54漢魏文章半洛陽. 漢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國魏 曹植 56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陽名園歌舞沉, 亂鴉啼破林幾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晉 潘岳 60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唐 白居易 61洛陽訪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古詩十九首之三》 63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華林滿芳景,洛京遍陽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唐 王昌齡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許敬宗 68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唐 張九齡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賢 70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 唐 武則天 7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 72今到白氏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唐 徐凝 73記得歸詩章,花多屬洛陽. 唐 白居易 74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離緒亦紛紛.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 唐 張九齡 77東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 唐 蘇颋 78緣憂武昌柳, 遂憶洛陽花. 唐 李商隱 79回首洛陽花石盡,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新亭墮淚. 宋 文及翁 80人間何曾識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楊萬里 81千嬌百媚看不夠,魂牽三月洛陽花. 唐 木蘭花。

5. 描寫洛陽的詩句多寫幾個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唐·王績《野望》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19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2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2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唐 王維 23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唐 李益 24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唐 李頎 25洛陽吹別風, 龍門起斷煙. 唐 李賀 26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在三湘. 唐 賈至 28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語洛陽使, 為傳邊塞情. 唐 崔顥 30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31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唐 李白 32漢有洛陽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34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吳均 35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晉 蕭衍 36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唐 謝珧 37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唐 崔顥 38洛陽三月梨花飛, 秦地行人春憶歸. 唐 崔顥 39傳聞合浦葉, 遠向洛陽飛. 唐 江左 40洛陽誰不死? 戡死聞長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唐 白居易 42風起洛陽東, 香過洛陽西. 三國 曹鄴 43洛陽之興衰,天下治亂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業, 永懷河洛間. 宋 陸游 45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周易》 46長安重游俠, 洛陽富財雄. 唐 盧照鄰 47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宋 司馬光 48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三國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晉 左思 《三都賦》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漢 司馬遷 52人間佳節惟寒食, 天下明園重洛陽. 宋 邵雍 53洛陽牡丹甲天下. 宋 54漢魏文章半洛陽. 漢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國魏 曹植 56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陽名園歌舞沉, 亂鴉啼破林幾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晉 潘岳 60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唐 白居易 61洛陽訪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古詩十九首之三》 63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華林滿芳景,洛京遍陽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唐 王昌齡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許敬宗 68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唐 張九齡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賢 70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 唐 武則天 7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 72今到白氏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唐 徐凝 73記得歸詩章,花多屬洛陽. 唐 白居易 74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離緒亦紛紛.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 唐 張九齡 77東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 唐 蘇颋 78緣憂武昌柳, 遂憶洛陽花. 唐 李商隱 79回首洛陽花石盡,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新亭墮淚. 宋 文及翁 80人間何曾識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楊萬里 81千嬌百媚看不夠,魂牽三月洛陽花. 唐 木蘭花 82古來利與名,俱在洛陽城. 唐 于鄴記得采納啊。

關于洛陽都城的詩句

1.有關洛陽的詩句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宋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唐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2.求關于洛陽的詩句和有關的歷史thanks

蜀道后期 張說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鶯梭 劉克莊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

石油詩 沈括

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

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陽塵。

--------------------------------------------------------------------------------

戲答元珍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

擬行路難 鮑照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千斫復萬鏤,

上刻秦女攜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

列置幃里明燭前。

外發龍鱗之丹彩,

內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

對此長嘆終百年。

--------------------------------------------------------------------------------

送狄宗亨 王昌齡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3.求關于洛陽的詩句和有關的歷史

歷史: 戲答元珍——歐陽修 詩句: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增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歷史: 賈生——王安石 詩句: 漢有洛陽子,少年明是非. 所論多感慨,自信肯依違. 死者若可作,今人誰與歸? 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 歷史: 洛陽牡丹——歐陽修 詩句: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我昔所記數十種,于今十年半忘之。 開圖若見故人面,其間數種昔未窺。

客言近歲花特異,往往變出呈新枝。 洛人驚夸立名字,買種不復論家資。

比新較舊難優劣,爭先檀價各一時。 當時絕品可數者,魏紅窈窕姚黃肥。

壽安細葉開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傳聞千葉昔未有,只從左紫名初馳。

四十年間花百變,最后最好潛溪緋。 今花雖新我未識,未信與舊誰妍媸。

當時所見己云絕,豈有更好此可疑。 古稱天下無正色,似恐世好隨時移。

鞓紅鶴翎豈不美,**色如避新來姬。 何況遠說蘇與賀,有類后世夸嬙施。

造化無情疑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偽,天欲斗巧窮精微。

不然元化樸散久,豈特近歲尤澆漓。 爭新斗麗若不已,更后百載知何為。

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歷史: 送應氏——曹植 詩句: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墻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歷史: 擬行路難——鮑照 詩句: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 千斫復萬鏤, 上刻秦女攜手仙。

承君清夜之歡娛, 列置幃里明燭前。 外發龍鱗之丹彩, 內含麝芬之紫煙。

如今君心一朝異, 對此長嘆終百年。 歷史: 別詩——范云 詩句: 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行路難——吳均 洞庭水上一株桐, 經霜觸浪困嚴風。

昔時抽心耀白日, 今旦臥死黃沙中。 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規心學明月, 珊瑚映面作風花。 帝王見賞不見忘, 提攜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張女彈, 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對君子, 遙遙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棄鳴篪, 爭先拂拭生光儀。 茱萸錦衣玉作匣, 安念昔日枯樹枝。

不學衡山南嶺桂, 至今千年猶未知。 莫愁歌——蕭衍 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綺, 十四采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 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 中有郁金蘇合香。 頭上金釵十二行, 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掛鏡爛生光, 平頭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貴何所望, 恨不嫁與東家王。

落日悵望——謝眺 昧旦多紛喧, 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陰, 高枕東窗下。

寒槐漸如束, 秋菊行當把。 借問此何時, 涼風懷朔馬。

已傷歸暮客, 復思離居者。 情嗜幸非多, 案牘偏為寡。

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遇長安使寄裴尚書——江總 傳聞合浦葉, 遠向洛陽飛。

北風尚嘶馬, 南冠獨不歸。 去云目徒送, 離琴手自揮。

秋蓬失處所, 春草屢芳菲。 太息關山月, 風塵客子衣。

哭孔戡——白居易 洛陽誰不死?戡死聞長安。 我是知戡者,聞之涕泫然。

戡佐山東軍,非義不可干。 拂衣向西來,其道直如弦。

從事得如此,人人以為難。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諫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憲府,有邪戡必彈。

惜哉兩不諧,沒齒為閑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隨眾人,斂葬北邙山。 平生剛腸內,直氣歸其間。

賢者為生民,生死懸在天。 謂天不愛人,胡為生其賢? 謂天果愛民,胡為奪其年? 茫茫元化中,誰執如此權? 楊柳枝——白居易 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四望樓——曹鄴 樓在洛陽東,今廢。

秦時有貴公子賈虛每日宴其上。 背山見樓影,應合與山齊。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鳴雞。 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

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 公子長夜醉,不聞子規啼。

春夜別友人——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尊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遼西作————崔顥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渭城少年行————崔顥 洛陽三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 驛使前日發章臺,傳道長安春早來。

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里花正開。 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

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蕩日曲江邊。 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華,游子春來不見家。 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

章臺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鐘起。 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 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

可憐錦瑟箏琵琶,玉臺清酒就倡家。 下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楊柳花。

贈輕車 ————崔顥 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

4.關于洛陽所有的古詩詞

洛陽女兒行

年代:【唐】 作者:【王維】 體裁:【樂府】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注釋】

越女:指未入宮時的西施。

【簡析】:

本詩是詩人十六歲時的作品。詩中的“女兒”似是一小家碧玉而驟名成為貴婦人,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除了陪丈夫玩樂之外,就只余下“妝成只是熏香坐”的空虛。和浣紗的越女究竟誰可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作迥然不同的理解。詩的主旨是諷喻的,但也透出憐惜之情。

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眾皆賞春色,君獨憐春意。

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

燭余減夜漏,衾暖添朝睡。

恬和臺上風,虛潤池邊地。

開遲花養艷,語懶鶯含思。

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

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社 日

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忘名字了)

洛陽自古多才子,唯愛春風爛漫游。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洛陽女兒行》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5.古代以洛陽為都城的朝代都有哪些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東都、東京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洛陽 隋唐故城 武則天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東都 隋唐故城 莊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洛陽的朝代數公認的是九朝古都,近年來有學者認為是13朝,或15朝甚至更多。

6.關于洛陽所有的古詩詞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張說 字串3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字串5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字串9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字串9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時來謁軒后,罷去坐蓬瀛。

字串5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夢里見尋仙。

字串1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字串7 春行寄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戲答元珍 歐陽修 字串8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始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增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字串6 春興 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字串2 登洛陽故城 許渾 字串6 禾黍離離半野蒿, 昔人城此豈知勞? 水聲東去市朝變, 山勢北來宮殿高。 鴉噪暮云歸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憐緱嶺登仙子, 猶自吹笙醉碧桃。 王維 字串9 洛陽才子姑蘇客, 桂苑殊非故鄉陌. 字串3 九江楓樹幾回青, 一片揚州五湖白. 字串2 揚州時有下江兵, 蘭陵鎮前吹笛聲. 字串2 夜火人歸富春郭, 秋風鶴唳石頭城. 字串1 周郎陸弟為儔侶, 對舞前溪歌白紵. 字串7 曲幾書留小史家, 草堂棋賭山陰墅. 字串8 衣冠若話外臺臣, 先數夫君席上珍. 字串2 更聞臺閣求三語, 遙想風流第一人. 字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芙蓉樓送辛漸 字串5 陳子昂的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字串3 張說的“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王灣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王昌齡 字串3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訪袁拾遺不遇 孟浩然 洛陽訪才子 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直千金,被服麗且鮮。--曹植《名都賦》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曹植《送應氏》 洛浦有宓妃,飄搖雪爭飛。輕云拂素月,了可見清輝。--李白《感興八首》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梁武帝時樂府 洛北風花樹,江南彩畫舟。榮生蘭蕙草,春入鳳凰樓。--薛惑《進船于洛水》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陽聞笛》 步登北邙阪,踟躕聊寫望。宛洛盛皇居,規模窮大壯。--鄭世翼《登北邙還至京洛》 生在兵禍中,不知太平歡。今還洛陽中,感此云苦酸。--韋應物《廣德中洛陽作》 洛城洛城何日歸?故人故人今轉稀。莫嗟雪里暫時別,終擬云間相逐飛。--劉禹錫《醉答樂天》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宋之問于龍門 字串6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張繼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李白《憶舊游寄譙元參軍》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李白《洛陽陌》 字串2 【天邊行】杜甫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隴右河源不種田, 胡騎羌兵入巴蜀。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鹙后鴻鵠。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 菩薩蠻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韋莊 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玉樓春 樽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7.描寫洛陽的詩句多寫幾個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唐·王績《野望》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19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2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2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唐 王維 23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唐 李益 24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唐 李頎 25洛陽吹別風, 龍門起斷煙. 唐 李賀 26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在三湘. 唐 賈至 28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語洛陽使, 為傳邊塞情. 唐 崔顥 30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31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唐 李白 32漢有洛陽子, 少年明是非. 宋 王安石 33洛陽城東西, 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 今來花似雪. 34洛陽名工見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唐 吳均 35河中之水向東流, 洛陽女兒名莫愁. 晉 蕭衍 36既乏瑯邪政, 方憩洛陽社. 唐 謝珧 37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唐 崔顥 38洛陽三月梨花飛, 秦地行人春憶歸. 唐 崔顥 39傳聞合浦葉, 遠向洛陽飛. 唐 江左 40洛陽誰不死? 戡死聞長安. 唐 白居易 41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唐 白居易 42風起洛陽東, 香過洛陽西. 三國 曹鄴 43洛陽之興衰,天下治亂之喉也. 宋 李格非 44惶惶祖宗業, 永懷河洛間. 宋 陸游 45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周易》 46長安重游俠, 洛陽富財雄. 唐 盧照鄰 47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宋 司馬光 48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三國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晉 左思 《三都賦》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漢 司馬遷 52人間佳節惟寒食, 天下明園重洛陽. 宋 邵雍 53洛陽牡丹甲天下. 宋 54漢魏文章半洛陽. 漢魏 55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三國魏 曹植 56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唐 57洛陽名園歌舞沉, 亂鴉啼破林幾深. 宋 58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59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 晉 潘岳 60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唐 白居易 61洛陽訪才子,江岑作流人. 唐 孟浩然 62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古詩十九首之三》 63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唐 李白 64華林滿芳景,洛京遍陽春. 唐 李世民 65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 唐 李隆基 66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唐 王昌齡 67何如御京洛,流霰下天津. 唐 許敬宗 68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唐 張九齡 69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唐 崔智賢 70銘開武巖側,圖薦洛川中. 唐 武則天 71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韓愈 72今到白氏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唐 徐凝 73記得歸詩章,花多屬洛陽. 唐 白居易 74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唐 李隆基 75洛京千里近,離緒亦紛紛. 唐 武元衡 76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 唐 張九齡 77東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會公卿. 唐 蘇颋 78緣憂武昌柳, 遂憶洛陽花. 唐 李商隱 79回首洛陽花石盡,煙渺黍離之地,更不復、新亭墮淚. 宋 文及翁 80人間何曾識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宋 楊萬里 81千嬌百媚看不夠,魂牽三月洛陽花. 唐 木蘭花 82古來利與名,俱在洛陽城. 唐 于鄴記得采納啊。

關于洛陽美景的古詩句

1.關于洛陽風景的詩句

鶯梭

【作者】劉克莊 【朝代】宋代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譯文 注釋

春天,黃鶯飛鳴迅速,穿梭于園林之間,時而在柳樹上,時而在喬木上,似乎對林間的一切都有著深厚的情感。黃鶯的啼叫聲就像踏動織布機時發出的聲音一般。

洛陽三月,百花爭奇斗艷,競相開放,猶如錦繡。你看那些辛勤的黃鶯正忙碌于園林之中,正是它們,費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織成如此壯麗迷人的春色啊!

2.描寫“洛陽名勝、景色”的詩句

描寫“洛陽名勝、景色”的詩句有以下:

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4.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 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唐·王績《野望》

6.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 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 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

11. 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 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 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宋)

15.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 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 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 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3.描寫洛陽的的四句古詩詞

1、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4、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5、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6、裴迪:送崔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7、祖詠:終南望馀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8、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9、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0、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1、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2、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13、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4、劉長卿: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15、劉長卿: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16、劉長卿:送上人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17、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18、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19、王建: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20、權德輿: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蟲喜〕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21、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2、元稹: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23、白居易: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4、張祜:何滿子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25、李商隱: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6、賈島: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7、李頻: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8、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30、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31、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32、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4.寫出關于洛陽的詩句

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誰道群花如錦繡,人將錦繡學群花。

這是司馬光《洛陽看花》一詩中的詩句。

關于洛陽牡丹牡丹曾有這樣一個傳說:牡丹花本來是長安多,有一年冬天,武則天寫下詔令: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到次日凌晨,百花皆開,只有牡丹不放。武則天大怒,把它們貶植洛陽。誰知牡丹一到洛陽,居然競相怒放。武則天下令用火來燒,結果火雖燒焦了枝干,花卻更為奪目。

還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5.關于洛陽的古詩

【相和歌辭·董逃行】張籍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宮城南面有深山, 盡將老幼藏其間。重巖為屋橡為食,丁男夜行候消息。

聞道官軍猶掠人,舊里如今歸未得。 董逃行,漢家幾時重太平。

洛陽女兒行 年代:【唐】 作者:【王維】 體裁:【樂府】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6.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

洛陽八大景 一,龍門山色:龍門又叫伊闕,位于洛陽市南。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洛陽四野山水之 勝,龍門首焉”的贊嘆,并于晚年居此號香山居士。今天這里除了有名聞遐邇的世界文 化遺產龍門石窟外,還有白園、香山寺等景點。

龍門,香山兩山對峙,伊河中流,形勢 雄渾而山水秀麗,仍為洛陽首屈一指的游覽勝地。 二,馬寺鐘聲:位于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于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 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

昔日寺內鐘聲悠揚, 遠聞數十里,并于洛陽城內鐘樓之鐘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鐘聲再起,已是辭舊 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三,金谷春晴:西晉權臣石崇于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陽金谷澗營建別墅,與當 時名士陸機,潘岳,左思等23人結為詩社,號金谷24友,并廣收天下奇花異石于園中, 名“金谷園”,為洛陽名園。今日名園早已無跡可尋,位置考證在洛陽市東北(魏晉洛 陽城西)。

洛陽火車站之金谷園只是托名,而非故址。 四,洛浦秋風: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游人如織。

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 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裊裊風繰出,草縷茸 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

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 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五,天津曉月:今天的洛陽橋東有一孔舊橋,橋上有一座四角亭,亭中石碑有民國主席 楊森題字。

此橋既是隋唐之時天津橋之舊址,隋唐時期,洛河穿城而過,河上天津橋橫 臥,有天漢之象,北對皇城端門,南通龍門,未東都南北往來通衢。唐詩人劉希夷有詩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花子,馬聲回合青云外,人影動搖綠波中。”

現在新舊 洛陽二橋橫跨洛水之上,夜晚華燈燦爛,月光如波,成為今日洛陽的又一新景。 六,銅駝暮雨: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民國初改 稱銅駝巷。

唐宋之時這里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 ,炊煙裊裊,猶如迷蒙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七,平泉朝游:故址在洛陽市南25公里的梁家屯村,為唐代宰相李德裕所建的園林別墅 ,其間多藏海內珍奇,為唐代園林名勝,與石崇之金谷園并稱豪華。如今,平泉別墅早 已荒棄無存,只有平泉寺遺址供人憑吊。

八,邙山晚眺:邙山位于洛陽市北,又稱北山或北邙。唐時,邙山翠云峰上建有避暑宮 ,登臨南眺,洛陽全城、伊洛山川盡收眼底。

現在翠云峰上尚存上清宮為道教宮觀,亦 為洛陽游覽景點,上清宮森林公園的建立更將增添洛陽的美麗。

7.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如下:

1. 位于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于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昔日寺內鐘聲悠揚,遠聞數十里,并于洛陽城內鐘樓之鐘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鐘聲再起,已是辭舊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2. 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游人如織。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裊裊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3. 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民國初改稱銅駝巷。唐宋之時這里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炊煙裊裊,猶如迷蒙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4.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5. 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

6. 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7. 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8. 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9. 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10.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11.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12.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13.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14. 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15. 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八句話 古詩

八句五言古詩: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使至塞上》——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遂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 早春夜宴 》——唐·?武則天 

九春開上節,千門敞夜扉。

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

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

務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唐·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八句七言古詩:

《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長安春望》 ——唐·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游山西村》—— 唐·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關于洛陽的古詩

1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2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唐·王績《野望》

6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唐 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 劉禹錫

8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唐 歐陽修

9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唐 韓愈

10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唐 王建

12洛陽城里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13爭得大裘長萬丈, 與君都蓋洛陽城。 白居易

14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 杜甫

16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宋 司馬光

17何人不愛洛陽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清 劉灝

18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唐 歐陽修

19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 唐 武元衡

2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21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唐 歐陽修

22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唐 王維

23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那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 唐 李益

24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唐 李頎

25洛陽吹別風, 龍門起斷煙。 唐 李賀

26俯視洛陽川, 茫茫走胡兵。 唐 李白

27柳絮飛時別洛陽,梅花發后在三湘。 唐 賈至

28今我不樂思洛陽,身欲奮飛病在床。 唐 杜甫

29寄語洛陽使, 為傳邊塞情。 唐 崔顥

30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4997.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