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在哪里寫的洛神賦(曹植寫的洛神賦的內容)
很多朋友對于曹植在哪里寫的洛神賦和曹植寫的洛神賦的內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曹植寫洛神賦具體地點在哪里?
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國時魏詩人。字子建,是一代政治、軍事家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公元221年,曹植被封為鄄城侯,翌年晉封為鄄城王,作《洛神賦》。《洛神賦》原是曹植借“宓犧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的傳說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心境的《感鄄賦》。鄄者,實為封地也。好事者利用鄄(音juan)、甄(音 zhen)字型相近,附會出《洛神賦》隱寓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妻甄洛的叔嫂戀事。更有學者考證出《洛神賦》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懷戀其亡妻崔氏女,洛神形象是崔氏女的化身。從這點可以看出,《洛神賦》原本就是傳說,如果把“曹植會洛神”之地的今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認作《洛神賦圖》郵票“原地”或“相關地”都未免太過牽強! 曹植受鄄城王的封地,史籍多指系“山東濮縣”,而山東省境內現并無“濮縣”。又有文獻介紹,山東濮縣為現在的河南省范縣(郵政編碼:457500)。有學者未查到范縣與曹植的關系及遺跡。倒是與范縣隔黃河相望的山東省鄄城縣,不僅縣名同古鄄城一致,而且位于鄄城縣舊城鎮杏花崗村(郵政編碼:274600)南尚殘存一處名叫“陳臺”的遺址,明確為曹植到鄄城后構筑。植在鄄“出入二載”,在此臺上讀書、吟詩作賦,故名“讀書臺”。曹植后徙為陳王,死后溢號“思”,此臺遂又名“陳思王讀書臺”,簡稱“陳臺”。陳臺原有十數級臺階,臺上有讀書廳、藏書室和會文亭,從曹植的王府到讀書臺還連有長廊。由于鄄城一帶屬黃泛區,黃河多次決口,讀書臺漸被淤沒。鑒于曹植的影響較大,讀書臺雖屢屢受損,卻也時常得到加固、修復,只是難保當年面貌。直到20世紀40年代,讀書臺仍見高出地面數尺的臺基,上有殘磚碎瓦。陳臺現已夷為平地,唯遺址依稀可辨,不斷有人前往覓蹤、憑吊。 相關資料或傳說 簡介: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漢獻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雜的感情。 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繼而嫁曹丕為妻。 曹操的夫人劉氏生長子曹昂,早年歿(死)于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篤厚恭謹;曹彰,勇而無謀;曹植,聰明機警,卻嗜酒放縱;曹熊,身體病弱。 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贊賞。當時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業,曹丕也援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妃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漢獻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魏國建立。甄氏被封為妃,并于次年郁郁而死。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后,曹丕遂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里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蕩,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繼位,因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 由于此賦的影響,加上人們感動于曹植與甄氏的戀愛悲劇,故老相傳,就把甄后認定成洛神了。 附: 曹植《洛神賦》的內容及譯文洛神賦作者:曹植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陽,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譯文>黃初三年,我去京師朝拜天子,回來時渡過洛水。傳說洛水神靈的名字叫做伏妃(伏羲的小女兒,玩耍時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為洛水之神)。于是就模仿宋玉將楚王遇見神女的故事寫成《神女賦》,我也將這段經歷寫了下來,是這樣的: 我 從京城返回東方的封邑(鄄城)。翻過伊厥山,越過繯轅山,經過通谷,登上了景山。這時已經是夕陽西下,車馬都很疲乏了。于是在鋪滿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車,讓 馬兒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里吃草歇息。我在樹林中安然悠閑地走著,放眼欣賞洛水美麗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緒飄到了遠方。猛一抬頭,看到一幅奇 異景像: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于是忙拉住隨從問道:「你看到那個女子了嗎?她是誰啊?真是太美了!」隨從回答:「臣聽說洛水的神靈叫做伏妃, 那么,君王見到的莫非是她么?她相貌如何?臣很想聽聽。」 我說:「她 長得…體態輕盈柔美像受驚后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像騰空嬉戲的游龍;容顏鮮明光彩像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無 像薄云輕輕掩住了明月,形像飄蕩不定如流風吹起了回旋的雪花;遠遠望去,明亮潔白像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陽,靠近觀看,明麗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 花;豐滿苗條恰到好處,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麗像是削成一樣,腰部苗條如一束纖細的白絹;脖頸細長,下顎美麗,白嫩的肌膚微微顯露;不施香水,不敷脂 粉;濃密如云的發髻高高聳立,修長的細眉微微彎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潔白的牙齒鮮明呈現;晶亮動人的眼眸顧盼多姿,兩只美麗的酒窩兒隱現在臉頰;她姿態奇 美,明艷高雅,儀容安靜,體態嫻淑;情態柔順寬和嫵媚,用語言難以形容;穿著奇特人間罕見,骨骼相貌像畫中的仙女;她披著鮮麗明凈的綾羅做的衣服,戴著雕 刻華美的美玉做的耳環;黃金和翠玉做為配掛的首飾,點綴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麗的容顏;她踏著繡著精美花紋的鞋子,拖著霧一樣輕薄的紗裙,隱隱散發出幽幽蘭 香,在山邊緩步徘徊;偶爾縱身跳躍,一邊散步一邊嬉戲;左面有彩旗靠在身邊,右面有桂枝遮蔽陰涼;她正卷起衣袖將潔白細膩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采摘湍急河 水中的黑色靈芝。」 我深深地愛慕上了她的賢淑和美麗,心情振蕩,悶悶 不樂。苦于沒有好的媒人去傳達愛慕之情,就用脈脈含情的眼光表達我的愛意,希望真摯的情感能先于別人向她表達,于是解下腰間的玉佩贈與她,表示要與她相 約。她真是太完美了,不僅懂得禮儀而且通曉詩歌,她舉起美玉與我應答,指著深深的潭水約定會面的日期。我心里充滿真誠的依戀,惟恐美麗的神靈在欺騙;傳說 曾經有兩位神女在漢水邊贈白玉給鄭交甫以定終身,卻背棄信言頃刻不見了,于是我惆悵猶豫將信將疑,收斂了滿心歡喜,鎮定情緒,告戒自己要嚴守男女之間的禮 儀來約束控制自己。 于是洛神受到了感動,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隱忽現 忽明忽暗,聳起輕靈的身軀像仙鶴一樣欲飛還留。她徘徊于香氣濃郁的生滿椒蘭的小路上,流連在散發著幽幽花香的杜衡叢中,悵然長吟抒發長久的思慕,聲音悲哀 凄厲持久不息。不久眾多的神靈呼朋喚友會聚過來,有的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戲,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河底采摘明珠,有的在岸邊拾取美麗的羽毛。 洛神由湘水的娥皇、女英跟隨著,由水邊漫游的漢水女神陪伴著,哀嘆匏瓜星的孤零無匹,同情牽牛星的寂寞獨居。她舉起手臂用修長的衣袖遮蔽陽光揚首眺望,輕 薄的上衣在陣陣清風中隨風飄動。她行動輕盈像飛鳥一樣,飄逸若神深不可測;在水波上細步行走,腳下生起蒙蒙水霧;行蹤不定,喜憂不明;進退難料,欲去還 留,眼波柔情流動,目光神采飛揚,愛情的喜悅潤澤著美麗的面容;好像有許多話含在口中,氣息中散發著幽幽蘭香;她花容月貌羞澀柔美,深深地吸引著我而不知 身在何處。這時風神將風停下,水神讓江波不再起伏,司陰陽神敲響了天鼓,女媧唱起了清亮的歌聲;文魚騰躍簇擁車乘,玉制鸞鈴叮咚作響;六條龍齊頭并進,載 著云車緩緩而行;鯨鯢爭相跳躍夾護車駕,水鳥穿梭飛翔殷勤護衛;于是洛神越過水中的島嶼,翻過南面的山崗, 回轉白皙的頸項,用清秀美麗的眉目看著 我,啟動朱唇,緩緩陳述無奈分離的大節綱常,痛恨人與神的境遇難同,苦怨青春愛情不遂人意,舉起羅袖擦拭眼淚,而淚水不禁滾滾而下沾濕了衣裳;傷心美好的 聚會將永遠斷絕,哀怨從此別離會天各一方。沒有表示愛情的信物可以相贈,就將江南的名貴玉環送給我,「雖然隱居在天界,我會時常思念君王……」還沒說完, 忽然行跡隱去,神光消遁,我悵然若失。 于是我翻山越嶺,上下追蹤,尋 找洛神遺留的足跡。洛神已去,情景猶在,四下尋找,憑添惆悵。我盼望洛神的影蹤重新出現,于是駕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長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綿綿不 絕,更增加思慕之情。夜晚,心神不安難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滿衣裳,直到天光大亮。無奈,命令仆夫起駕,繼續我的歸程。我攬住韁繩舉起馬鞭,在原地盤桓, 久久不能離去。
曹植《洛神賦》的創作背景是什么?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那么曹植《洛神賦》的創作背景是什么呢?
1、 曹植此賦據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入朝京師洛陽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經過洛水時,“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而作。
2、 當時,曹丕剛即帝位不久,即殺了曹植的密友丁儀、丁廙二人。曹植本人在就國后也為監國謁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脅使者”,被貶安鄉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為鄄城王(俱見《三國志·陳思王傳》)。
3、 這些對決心“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的曹植來說,無疑是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其心情之抑郁與苦悶,是可想而知的。
以上就是給各位帶來的關于曹植《洛神賦》的創作背景是什么的全部內容了。
曹植在哪里寫的洛神賦?
黃初三年,我來到京都朝覲,歸渡洛水。古人曾說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對楚王所說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這篇賦。賦文云:
我從京都洛陽出發,向東回歸封地鄄城,背著伊闕,越過轘轅,途經通谷,登上景山。這時日已西下,車困馬乏。于是就在長滿杜蘅草的岸邊卸了車,在生著芝草的地里喂馬。自己則漫步于陽林,縱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覺精神恍惚,思緒飄散。
低頭時還沒有看見什么,一抬頭,卻發現了異常的景象,只見一個絕妙佳人,立于山巖之旁。我不禁拉著身邊的車夫對他說:“你看見那個人了嗎?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艷麗!”
車夫回答說:“臣聽說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現在君王所看見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狀怎樣,臣倒很想聽聽。”
我告訴他說:她的形影,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游動的蛟龍。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她時隱時現像輕云籠月,浮動飄忽似回風旋雪。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
她體態適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既不施脂,也不敷粉,發髻高聳如云,長眉彎曲細長,紅唇鮮潤,牙齒潔白,一雙善于顧盼的閃亮的眼睛,兩個面顴下甜甜的酒窩。她姿態優雅嫵媚,舉止溫文嫻靜,情態柔美和順,語辭得體可人。
洛神服飾奇艷絕世,風骨體貌與圖上畫的一樣。她身披明麗的羅衣,帶著精美的佩玉。頭戴金銀翡翠首飾,綴以周身閃亮的明珠。
她腳著飾有花紋的遠游鞋,拖著薄霧般的裙裾,隱隱散發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倘佯。忽然又飄然輕舉,且行且戲,左面倚著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蔭,在河灘上伸出素手,采擷水流邊的黑色芝草。
我鐘情于她的淑美,不覺心旌搖曳而不安。因為沒有合適的媒人去說情,只能借助微波來傳遞話語。但愿自己真誠的心意能先于別人陳達,我解下玉佩向她發出邀請。可嘆佳人實在美好,既明禮義又善言辭,她舉著瓊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著深深的水流以為期待。
我懷著眷眷之誠,又恐受這位神女的欺騙。因有感于鄭交甫曾遇神女背棄諾言之事,心中不覺惆悵、猶豫和遲疑,于是斂容定神,以禮義自持。
洛神賦出自哪里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曹植模仿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神女賦》中對巫山神女的描寫,敘述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多有借鑒宋賦。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后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為六段: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看到“麗人”宓妃佇立山崖;第二段寫宓妃容儀服飾之美;第三段寫作者非常愛慕洛神,她既識禮儀又善言辭,作者雖已向她表達了真情,贈以信物,有了約會,卻擔心受欺騙,極言愛慕之深;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后的情狀;第五段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寫別后作者對洛神的思念。全賦辭采華美,描寫細膩,想象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托。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