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作品哪個版本好(朱敦儒的作品)
今天給各位分享朱敦儒作品哪個版本好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朱敦儒的作品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朱敦儒是哪個朝代的詞人?
朱敦儒,字希真,號巖壑,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靖康、建炎間,屢召不起。紹興三年(1133)以薦補右迪功郎,五年(1135)賜進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校正文字的官吏)。晚落致仕,除鴻臚少卿,秦檜死,依舊致仕。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許,不愿做官。北宋末年大變亂發(fā)生,他經(jīng)江西逃往兩廣,在嶺南流落了一個時期。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時間很短,長期隱居在江湖之中,被稱為“天資曠逸,有神仙風致”的詞人。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反映閑適的生活。 朱敦儒早年生活放蕩,詞風尚婉麗。中年,逢北方淪陷于金,國破家亡,多感懷、憂憤之作,格調(diào)悲涼。晚年隱居山林,詞多描寫自然景色與自己閑適的生活。其詞語言清暢,句法靈活自由。但多數(shù)詞作帶有濃厚的虛無思想,內(nèi)容消極。著有《巖壑老人詩文》,已佚;今有詞集《樵歌》。 朱詞的風格也隨著他人生歷程的變化而變化。早年以婉麗明快為主;中年以悲壯慷慨為特色;晚年以清疏曉暢見長,語言通俗,明白如話。
“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的出處
“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的出自《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白話翻譯為: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樂得開懷大笑.最令人高興的是沒有牽掛沒有羈絆。《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是南宋詞人朱敦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有三個版本:
1、西江月(版本一):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
2、西江月(版本二):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
3、西江月(版本三) :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
擴展資料:
整首詩作品翻譯:每天把大酒杯倒?jié)M酒.終日在鮮花盛開的小花圃里喝醉。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樂得開懷大笑.最令人高興的是沒有牽掛沒有羈絆。一生中能有幾回短暫的美麗的夢.多少奇人異士都不免歸到黃泉。人生不用計較太多.只要把現(xiàn)在的歡樂時光過好就行了。
深杯酒滿見得飲興之酣暢,小圃花開點出居處之雅致。無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風貌已隱然可見。下片文情陡變,兩個對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人生的認識,末句是對上片所描述的閑逸自得生活之底蘊的概括和揭示。這首詞用語淺自而意味悠遠,流露出一種閑曠的情調(diào)。本詞清新淡雅,韻味天成,語意俱佳。
另外,清代說書藝人石玉昆在《三俠五義》結(jié)尾引用了這首詞。凌蒙初在《初刻拍案驚奇·轉(zhuǎn)運漢巧遇洞庭紅》中也有引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急~懂宋詞的來~
豪放派
人生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詞】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本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們常嘆的時光流逝,得出“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哲理。
——————————————————————————————————
惜春
【雨中花/夜行船】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詞】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蕩揚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艷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態(tài),付與明年。
【祝英臺近 晚春】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體裁:【詞】
寶釵分,
桃葉渡,
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
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
都無人管,
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
試把花卜心期,
才簪又重數(shù)。
羅帳燈昏,
嗚咽夢中語:
是他春帶愁來,
春歸何處?
卻不解將愁歸去?
———————————————————————————————————
離別
【臨江仙 送王緘】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詞】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xiāng)
——————————————————————————————————
憂國
【雨中花/夜行船 嶺南作】
年代:【宋】 作者:【朱敦儒】 體裁:【詞】
故國當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馬長楸。對匆匆佳氣,赤縣神州。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胡塵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強學應劉。空漫說、螭蟠龍臥,誰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蠻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夢,重到東周。
【水龍吟】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體裁:【詞】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jīng)綸手?
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
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
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
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
對桐陰、滿庭清晝。
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云奔走。
綠野風塵,平章草木,東山歌酒。
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
為先生壽。
辛棄疾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
婉約派
惜春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
離別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人生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歐陽修】 體裁:【詞】
堤上游人逐畫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
六么催拍盞頻傳。
人生何處似尊前。
————————————————————————————————
憂國
【子夜歌】
年代:【五代】 作者:【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虞美人】
年代:【唐】 作者:【李煜】 體裁:【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歐陽修小傳】: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他在政治與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lǐng)導者。創(chuàng)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又喜獎掖后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他的詞主要寫戀情游宴,傷春怨別,表現(xiàn)出深婉而清麗的風格。詞集有《六一詞》、《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編》。
【朱敦儒小傳】: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號巖壑,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有聲名,但不愿為官。高宗紹興二年(1132),始應召入朝,賜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擢兵部郎中,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秦檜為相時,任鴻臚少卿;檜死,遭罷免。早年生活放蕩,詞風尚婉麗。中年,逢北方淪陷于金,國破家亡,多感懷、憂憤之作,格調(diào)悲涼。晚年隱居山林,詞多描寫自然景色與自己閑適的生活。其詞語言清暢,句法靈活自由。但多數(shù)詞作帶有濃厚的虛無思想,內(nèi)容消極。著有《巖壑老人詩文》,已佚;今有詞集《樵歌》。
【蘇軾小傳】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后追謚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辛棄疾小傳】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zhàn),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xié)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zhàn)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tuo1)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shù)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
【李煜小傳】: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后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傳。現(xiàn)存詞四十四首。
【黃庭堅小傳】: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進士。曾任地方官和國史編修官。在黨爭中,以修《神宗實錄》不實罪名被貶。最后死于西南貶所。
黃庭堅以詩文受知于蘇軾,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詩宗法杜甫,并有“奪胎換骨”“點石成金”“無一字無來處”之論。風格奇硬拗澀。他開創(chuàng)了江西詩派,在兩宋詩壇影響很大。詞與秦觀齊名,少年時多做艷詞,晚年詞風接近蘇軾。
有《山谷集》,自選其詩文名《山谷精華錄》,詞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詞》)。又擅長行,草書,為“宋四家”之一,書跡有《華嚴疏》《松風閣詩》及《廉頗藺相如傳》等。
【秦觀小傳】: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圣后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請問朱敦儒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的正版原文是什么?
鷓鴣天
西都作
【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云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
酒千觴,
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
且插梅花醉洛陽。
翻譯: 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 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哪兒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賞析
此詞系作者從京師返回洛陽后所作,故題為“西都作”。該詞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風行汴洛。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這是有深意的。據(jù)《宋史·文苑傳》記載,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終究拂衣還山。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tài)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疏狂”二字為此詞之目。“疏狂”者,放任不羈之謂也。詞人之性格如此,生活態(tài)度如此,故爾充分顯現(xiàn)其性格與生活態(tài)度的這首詞,藝術(shù)風格亦復如此。“我是清都山水郎!”出口便是“疏狂”之語“清都”本自《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即傳說中天帝之宮闕者是。“山水郎”,顧名思義,當為天帝身邊主管名山大川的侍從官。可以名正言順地盡情受用如此至情至性的美差,真?zhèn)€是“天教分付與疏狂”!上片四句二十八字,本自陶淵明之所謂:“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田園居》五首其一)一意。陶淵明之后,隱逸詩人、山水詩人們各騁才力,所作名章雋語,即便不逾萬數(shù),也當以百千計,但像朱敦儒這樣浪漫、超現(xiàn)實的奇妙構(gòu)思卻并不多見。
詞的下片用獨特筆法為讀者塑造了李白之外的又一個“謫仙人”。他連天國的“玉樓金闕”都懶得歸去呢,當然不肯拿正眼去看那塵世間的王侯權(quán)貴。
由此愈加清楚地見出,上片云云,與其說是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毋寧認作對玉皇大帝的狎弄。這倒也不難理解,感覺到人世的壓抑、渴望到天國去尋求精神解脫的癡人固然所多有;而意識到天國無非是人世的翻版,不愿費偌大氣力,換一個地方來受束縛的智者亦不算少。詞人就是一個。他向何處去寄托身心呢?
山麓水湄而外,惟有詩境與醉鄉(xiāng)了。于是有“詩萬首,酒千觴”,有“且插梅花醉洛陽”。洛花以牡丹為最。宋周敦頤《愛蓮說》云:“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詞人志向高遠自然不肯垂青于自唐以來,頗受推崇的牡丹,而寧取那“千林無伴,淡然獨傲霜雪”(《念奴嬌》)的梅花了。清人黃蓼園曰:“希真梅詞最多,性之所近也。”(《蓼園詞選》)故而詞人不說“且插牡丹醉洛陽”,偏云“且插梅花醉洛陽”,蓋另有寄托。作者選中梅花,是取其品性高潔以自比。“高潔”與“疏狂”,一體一用,一里一表,有機地統(tǒng)一詞人身上。惟其品性“高潔”,不愿與世俗社會沆瀣,才有種種“疏狂”。
此詞體現(xiàn)了詞人鄙夷權(quán)貴、傲視王侯的風景,讀來令人感佩。無論從內(nèi)容或藝術(shù)言之,這首詞都堪稱朱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資曠遠”,婉麗流暢的小令。全詞清雋諧婉,自然流暢,而且前后呼應,章法謹嚴。上片第一句“天教懶慢帶疏狂”,下片的“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陽”,表現(xiàn)了詞人的瀟灑、狂放和卓爾不群,照應了“疏狂”:“玉樓金闕慵歸去”則照應了“懶慢”
關(guān)于朱敦儒作品哪個版本好和朱敦儒的作品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