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多少詞人(宋朝十大詞人)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宋朝有多少詞人,以及宋朝十大詞人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宋代詞人有哪些?
宋代詞人列表:
李清照、辛棄疾最有名。他們的詞最有名
蘇軾
王禹
蘇易簡
寇 準
錢惟演
范仲淹
張 先
晏 殊
李清照
辛棄疾
柳 永
岳 飛
司馬光
歐陽修
陸 游
王安石
王安國
韓 縝
宋 祁
黃庭堅
晁端禮
趙令
晁補之
晁沖之
朱 服
毛 滂
陳 克
時 彥
李之儀
周邦彥
賀 鑄
晏幾道
王 觀
李 冠
林 逋
秦 觀
米 芾
朱敦儒
趙 佶
張舜民
魏夫人
王 詵
黃 裳
葉夢得
宋 江
蔣興祖女
洪 皓
蔡 伸
呂渭老
楊無咎
李彌遜
汪 藻
曹 組
樂 婉
范成大
蔡幼學
周紫芝
楊萬里
嚴 蕊
呂本中
陳與義
胡 銓
陳 亮
張孝祥
石孝友
王 炎
朱淑真
蜀 妓
張元干
李 邴
章良能
劉 過
戴復古
康與之
紹興太學生
嚴 仁
俞國寶
張
盧祖皋
魏了翁
周文璞
岳 珂
史達祖
黃 機
劉克莊
吳文英
嚴 羽
李好古
淮上女
蕭泰來
文天祥
李 綱
陳 郁
文及翁
劉辰翁
周 密
王沂孫
張 炎
姜 夔
蔣 捷
宋代詞人有哪些
導語: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那么宋代詞人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證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努力于字畫金石聚集整理。金兵進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際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反映其落拓生活,前期多哀嘆身世,情調感11B傷。方式上擅長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言語清麗。詞調夸張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支持于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安石 1021~1086年,出色的政治家日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革新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效果在詩方面,詞作未幾,但其詞可以“一洗五代故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函集》。
辛棄疾 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耿京聚兵山東,控制忠義兵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回,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忱彌漫,小氣悲壯。筆力雄厚,藝術作風多樣,而以豪邁為主。有《稼軒是非句》。
周邦彥 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知曉音律,曾創編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慎重嚴密,言語曲麗精雅。長調尤善展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先人改名為《片玉集》。
吳文 英 1212~1272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人。終身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時權貴,作詞較多,是一位重要詞人。其詞典麗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諧。今傳有《夢窗詞》。
王灼云: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熬頭。作是非句能盤曲盡人意,輕巧尖新,儀態出現的次數十分多;閣巷荒謠之語,恣意下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裙釵,未見云云無顧藉也。(碧雞漫志)
史達祖 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人。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心腹的堂吏,擔任撰擬文書。韓敗史受黥刑,死于貧窮中。今傳有《梅溪詞》。其詞工于詠物。
王沂孫 ?~約1290年,南宋詞人。字圣與,號碧山,又號中仙,會稽人。宋亡,回隱,在西湖結社唱以及。有《花外集》、一名《碧山樂府》。碧山詞多詠物,寄予遠深,哀婉動人。
晏幾道 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獨,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抑揚。有《小山詞》。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進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以及落拓性致,言語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掉,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先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蘇軾 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字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進士,官至禮部現代官名。在政治上屬舊黨,累遭貶黜。其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各人”之一。其詩清爽豪健,詞屬豪邁一派,意象開闊。其字畫也獨樹一幟。
宋朝詩人詞人有哪些
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那么,宋朝詩人詞人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宋朝詩人詞人有哪些
宋代詞人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還有一種為花間派。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觀、晏殊、晏幾道、周邦彥、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陸游、歐陽修等。
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溫庭筠等。
附:宋詞發展歷程
起源
曲子詞源自民間,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傾向,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詞”被重新發現,詞源于民間
俗文學的觀點已得到廣泛承認。隋唐之際發生、形成的曲子詞,原是配合一種全新的音樂--“燕樂”歌唱的。“燕”通“宴”,燕樂即酒宴間流行的助興音樂,演奏和歌唱者皆為文化素質不高的下層樂工、歌妓。且燕樂曲調之來源,主要途徑有二:一是來自邊地或外域的少數民族。唐時西域音樂大量流入,被稱為“胡部”,其中部分樂曲后被改為漢名,如天寶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個胡名樂為漢名。《羯鼓錄》載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來曲。后被用作詞調的,許多據調名就可以斷定其為外來樂,如《望月婆羅門》原是印度樂曲,《蘇幕遮》本是龜茲樂曲。《胡搗練》、《胡渭州》等調,則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調來自南疆,如《菩薩蠻》、《八拍蠻》等等。部分曲調直接以邊地為名,表明其曲調來自邊地。《新唐書·五行志》說:“天寶后各曲,多以邊地為名,如《伊州》、《甘州》、《涼州》等,”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也說:“今樂府所傳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涼、熙、石、渭也。”伊州為今新疆哈密地區,甘州為今甘肅張掖,涼州為今甘肅武威,熙州為今甘肅臨洮,石州為今山西離石,渭州為今甘肅隴西,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邊州。燕樂構成的主體部分,就是這些外來音樂。二是來自民間的土風歌謠。唐代曲子很多原來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記箋訂》對教坊曲中那些來自民間的曲子,逐一做過考察。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唐劉禹錫《竹枝詞序》說:“余來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又如《麥秀兩歧》,《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見聞錄》言五代朱梁時,“長吹《麥秀兩歧》于殿前,施芟麥之具,引數十輩貧兒襤褸衣裳,攜男抱女,挈筐籠而拾麥,仍和聲唱,其詞凄楚,及其貧苦之意。”宋代民間曲子之創作仍然十分旺盛,《宋史·樂志》言北宋時“民間作新聲者甚眾”,如《孤雁兒》、《韻令》等等。燕樂曲調的兩種主要來源,奠定了燕樂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辭的俚俗淺易的文學特征。歌詞在演唱、流傳過程中,以及發揮其娛樂性功能時,皆更加穩固了這一文學創作特征,歌詞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與正統的以雅正為依歸的審美傳統大相徑庭。廣大歌詞作家所接受的傳統教育,歷史和社會潛移默化之賦予他們的審美觀念,皆在他們欣賞、創作歌詞時,發揮自覺或不自覺的作用。努力擺脫俚俗粗鄙、復歸于風雅之正途,便成了詞人們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發展
在唐朝時已經出現,最初在民間流行,經過五代到兩宋,詞得到很大發展,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宋詞以描寫艷情為主。張炎說:“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于詩。蓋聲出于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可也。”(《詞源》卷下)就是對這方面特征的一個總結。宋詞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抒寫艷思戀情的專門文體,“詩言志詞言情”、“詞為艷科”都是宋詞這種創作主流傾向的歸納。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與“艷情”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被后人推尊為“豪放詞”開山祖的蘇軾,其絕大多數詞仍屬“艷科”范圍。即使是“艷情”之外的題材,也要受到主流傾向的滲透,或多或少地沾帶著“艷”的情味宋詞創作的主流傾向,正屬于被孔子屏棄的“鄭衛”之聲一流,與風雅篇什背道而馳。它只有表層次上的'享樂生活追求,決沒有深層的意蘊供回味。所以,宋詞人們一面沉湎于聲色的快樂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飾,自我辯解,“自掃其跡”。后人“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也為其曲意解釋。貪圖享受,人所難免,興發情動,形諸歌詠。事后又覺得不合雅趣,有失顏面。這種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詞的創作之中。如能將艷情的表述含蓄化、朦朧化,似有興寄,讓接受者產生無限言外托喻之想。且將字面、句子、聲韻皆加以鍛煉,使其具有典麗高雅之風貌,豈不是兩全其美?基于這樣的立場,“去俗復雅”作為宋詞創作的主要努力方向,從不自覺到自覺,從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創作流派,從創作的實踐到出現較完整。
巔峰
蘇軾應該可以說是文人抒情詞傳統的最終奠定者,而一些人認為,這也正是歷史發展的下坡路的開始,宋詞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陳師道用“以詩為詞”評價蘇詞,道中蘇詞革新的本質。從整體上觀照,詞的“雅化”進程,某種意義上也是詞逐漸向詩靠攏的一個過程,努力跨越“言志”與“言情”界限的過程,所以,陸輔之才說:“雅正為尚,仍詩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詞。”蘇軾以前,這個過程是漸進的,至蘇軾卻是一種突飛猛進的演變。首先,蘇軾詞擴大了詞境。蘇軾之性情、襟懷、學問悉見之于詩,也同樣融之于詞。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他外出打獵,便豪情滿懷地說:“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他望月思念胞弟蘇轍,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他登臨古跡,便慨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五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劉熙載《藝概》卷四概括說:“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其次,蘇軾詞提高了詞品。蘇軾的“以詩入詞”,把詞家的“言情”與詩人的“言志”很好結合起來,文章道德與兒女私情并見乎詞,在詞中樹堂堂之陣,立正正之旗。即使寫閨情,品格也特高。《賀新郎》中那位“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的美人,可與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格調比高。胡寅《酒邊詞序》因此盛稱蘇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豪氣超乎塵埃之外。”詞至東坡,其體始尊。再次,蘇軾改造了詞風。出現在蘇軾詞中的往往是清奇闊大的景色,詞人的曠達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傳統區分宋詞風格,有“婉約”、“豪放”之說,蘇軾便是“豪放”詞風的開創者。凡此種種“詩化”革新,都迅速地改變著詞的內質,況周頤因此肯定說:“熙豐間,詞學稱極盛,蘇長公提倡風雅,為一代山斗。”(《蕙風詞話》卷二)劉熙載轉換一個角度評價說:“太白《憶秦娥》,聲情悲壯,晚唐、五代,惟趨婉麗,至東坡始能復古。”(《藝概》卷四)東坡的復古,正是詞向詩的靠攏,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詩的高遠古雅復歸。至此,詞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質性的突破。
宋朝詞人有哪些?
宋朝詞人有:辛棄疾、柳永、李清照、周邦彥、張先、晏幾道、秦觀、晏殊、宋祁、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李綱、李重元、孫光憲等。
1、辛棄疾(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
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2、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費縣(今山東費縣),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3、李清照(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詞,前期多反映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詞調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4、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
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5、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
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辛棄疾 (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百度百科-柳永 (北宋詞人)、百度百科-李清照 (宋代女詞人)、百度百科-晏幾道、百度百科-歐陽修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