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希濟是哪個代的(牛希濟的生查子)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牛希濟是哪個代的,以及牛希濟的生查子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誰知道歷史上姓牛的名人?
牛邯,狄道人,東漢名將,官護羌校尉,后擢太中大夫。 牛金,魏蜀吳時南陽人,曹仁麾下部將,官至魏后將軍。 牛弘,穩(wěn)固人,隋朝時人,官至禮部尚書。 牛仙客,牛弘同鄉(xiāng)人,唐前期大臣,歷任河西節(jié)度使,工部尚書,后拜相。 牛僧儒,唐末大臣,牛李黨爭時牛黨代表人物,穆宗文宗時兩度為相,屢次遭貶,有傳奇集《玄怪錄》。 牛興祖:晉寧襄陵(今山西省襄汾)人,元代官吏。歷中書省掾、刑部拿事、工部拿事,后擢大都戎馬批示使,累官至云南行省參知政事。 牛天畀:山西省太谷人,清代司令。愛新覺羅弘歷年代里武進士,累官至貴州省提督,曾率川北官兵會剿苗民,前后屠戮上萬,后被苗民擊斃。 牛富: 安徽霍邱人,南宋抗擊元兵入侵名將,自青少年時代起,就勇而知義,立定志愿報效祖國。 聞名相聲表演藝術(shù)家——牛群 天津人。最早寫詠物詞的五代填詞家——牛嶠 字松卿,一字延峰(850?—920?年),隴西(今甘肅省隴西縣)人,唐朝相國牛僧孺之孫。戰(zhàn)功赫赫、威名遠揚的五代后梁相國——牛存節(jié) 字贊正,他本名禮,后梁太祖朱溫改其字,青州博昌(今山東省博興)人。曾任人民解放軍副*治委員的少將——牛明智 (1917—1981),山西省芮城縣人。明朝末代李自成農(nóng)民起事兵的首要謀士——牛金星 字啟東,河南寶豐人。官授頭等侍衛(wèi)的清代武狀元——牛鳳山 字梧階(1806—1880),河南省鞏義市明月坡(古汜水縣屬地)人。人民志愿軍二級英雄——牛保才 (1921—1952),山西壺關(guān)縣人。 聞名豫劇丑角表演藝術(shù)家——牛得草 (1933—1999)河南省開封市人。原名牛俊國,牛得草是藝名。“當(dāng)官不與民造福,不比回家賣紅薯”這一劇中精句,家喻戶曉。曾任原第二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的少將——牛書申 (1913—),陜西省黃陵縣人。為趙國國君趙籍師傅的——牛畜 戰(zhàn)國時趙國的賢達之土,生卒年代不詳細。不忘忠孝的五代填詞家——牛希濟 (930年擺布在世,生卒年代不祥),隴西(今甘肅省隴西縣)人,五代填詞家牛嶠之侄。北宋末年抗金英雄——牛皋 字伯遠(1087—1147),河南省魯山縣人。不走后門的清代欽點傳臚——牛思瑄 字梧階(1806—1880),河南省鞏義市明月坡(古汜水縣屬地)人。。。。。。
牛希濟是什么朝代的詞人?
牛希濟
〔約公元九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詳,隴西人,牛嶠之兄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梁太祖乾化中前后在世。仕蜀為刊登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同光三年,(公元九二五年)降于后唐。明宗拜為雍州節(jié)度副使。希濟所作詞,今存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均清新自然,無雕琢氣。
關(guān)于牛希濟的問題
五代詞人。生卒年不詳。隴西(今甘肅)人。詞人牛嶠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喪亂,流寓于蜀,依嶠而居。后為前蜀主王建所賞識,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時,累官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后唐莊宗同光三年(925),隨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時拜雍州節(jié)度副使。
牛希濟以詞著名。今存其詞14首,收于《花間集》及《唐五代詞》。他和牛嶠雖是侄叔,詞的內(nèi)容也多寫相思離別,但風(fēng)格卻不相同。嶠詞艷麗,希濟則尚自然,近于韋莊。其名篇〔臨江仙〕詠巫山十二峰,下闋寫道:“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至今云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清詞綿麗,憑吊凄愴,歷來稱道。《生查子》“春山煙欲收”,寫情人清晨戀別,“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含蓄情長,傳為名句。他如〔臨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酒泉子〕“枕轉(zhuǎn)簟涼”等,都清新少雕琢;〔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更具有民歌風(fēng)味。其事跡見《十國春秋·前蜀》。
牛希濟 和凝 馮延已 誰是西昆派的代表詞人
歷史上只有宋朝的西昆體詩人,沒有西昆派的詞人的說法。
牛希濟 和凝 馮延已都是五代十國時期人,牛希濟屬于西蜀詞人。和凝屬于中原、荊南詞人在后唐后周做官。馮延已是南唐詞人。他們都可以看成花間派詞人。
請問”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還有”人生自是有情癡,此事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是誰的詩句?謝了
第一個是出自五代詩人牛希濟的《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原詞如下:
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作者】牛希濟五代詞人。生卒年不詳。隴西(今甘肅)人。詞人牛嶠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喪亂,流寓于蜀,依嶠而居。后為前蜀主王建所賞識,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時,累官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后唐莊宗同光三年(925),隨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時拜雍州節(jié)度副使。
第二個是出自北宋歐陽修的《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原詞如下: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千結(jié)。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fēng)容易別。
【作者】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除文學(xué)外,經(jīng)學(xué)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xué)為開辟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并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xué)著作;史學(xué)成就尤偉,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jié)五代的歷史經(jīng)驗,意在引為鑒戒。歐陽修前期的政治思想主張除積弊、行寬簡、務(wù)農(nóng)節(jié)用,與范仲淹等共謀革新。晚年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思想漸趨保守,對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譏評;但比較實事求是,和司馬光等人的態(tài)度是不盡相同的。
《生查子》唐詩賞析
牛希濟——《生查子》
【年代】:唐 【作者】:牛希濟——《生查子》 【內(nèi)容】: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作者小傳】: 牛希濟(公元872?-?)隴西(今甘肅東南部)人,牛嶠之侄,在后蜀曾擔(dān)任過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等職、后降于后唐,后唐明宗曾拜為雍州節(jié)度副使。 【注釋】:
煙:此指春晨彌漫于山前的薄霧。
【賞析】 戀人相別,自有一番難言的纏綿之情。此詞用清峻委婉的`語言,描摹出一種深沉悱惻的情緒。上片寫晨景,末句方點出“別淚”,為下片“語已多,情未了”張本。歇拍兩句,從江總妻詩“雨過草芊芊,連云鎖南陌。門前君試看,是妾羅裙色”中化出,頗見構(gòu)思之巧、寓意之摯。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牛希濟《生查子》言清曉欲別,次第寫來,與《片 玉詞》之“淚花落枕紅綿冷”詞相似。下闋言行人已去,猶回首丁寧,可見眷戀之殷。 結(jié)句見天涯芳草,便憶及翠裙,表“長勿相忘”之意。五代詞中希見之品。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別情。上片別時景,下片別時情。 起寫煙收星小,是黎明景色。“殘月”兩句,寫曉景尤真切。殘月映臉,別淚晶瑩,并當(dāng)時人之愁情,都已寫出。換頭,記別時言語,悱惻溫厚。著末,揭出別后難忘之情,以處處芳草之綠,而聯(lián)想人羅裙之綠,設(shè)想似癡,而情則極摯。 栩莊《栩莊漫記》:“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詞旨悱惻溫厚,而造句近乎自然。豈飛卿輩所可企及?“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將人人共有之情,和盤托出,是為善于言情。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