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芳的詩句有哪些(尋芳的解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尋芳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尋芳的解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勝日尋芳……”是哪首詩里的
【詩詞】春 日
宋·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簡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游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賞析:
良辰探尋美景在泗水之濱,無限的風光景物煥然一新。輕易便能識得東風的妖面,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
名句賞析——“萬紫千紅總是春。”
首句點明出游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仿佛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于金國,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圣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難免枯燥乏味。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寫過一些好詩,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觀書有感》等較著名。
譯文
我選擇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東風的面貌,東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 汪藻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關于尋芳的詩句
1. 關于芳的詩詞
看以下有沒有你心意的能表達你情感的,都帶有芳字。希望能幫到你,祝你美夢成真,早日攜手“芳”女孩兒!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嘆花】杜牧
自是尋春去較遲,
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
綠葉成陰子滿枝。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飛雪。
【花下醉】 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
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紅燭賞殘花。
【芳草】羅鄴
芳草和煙暖更青。
閑門要路一時連。
年年點簡人間事。
唯有春負不世情。
【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點絳唇】 李清照
寂寞深閨,
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
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
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
連天芳草,
望斷歸來路。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白居易
人生芳穢有千載,世上榮枯無百年。 ---謝枋得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芳草復芳草》
芳草復芳草,有人孤倚樓。明月復明月,何處照離洲。相見渺無期,此恨詎相知。日暮天寒吹屬玉,蠻江豆蔻重重綠。
2. 詩中什么詞表達了尋芳的時間
朱熹的《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3. 尋芳陌上花如錦是誰的詩句啊
無題十首 唐彥謙
細草鋪茵綠滿堤,燕飛晴日正遲遲。[尋芳陌上花如錦],折得東風第一枝。
錦箏銀甲響鹍弦,勾引春聲上綺筵。醉倚闌干花下月,犀梳斜亸鬢云邊。
楚云湘雨會陽臺,錦帳芙蓉向夜開。吹罷玉簫春似海,一雙彩鳳忽飛來。
春江新水促歸航,惜別花前酒漫觴。倒盡銀瓶渾不醉,卻憐和淚入愁腸。
誰知別易會應難,目斷青鸞信渺漫。情似藍橋橋下水,年來流恨幾時干。
漏滴銅龍夜已深,柳梢斜月弄疏陰。滿園芳草年年恨,剔盡燈花夜夜心。
夜合庭前花正開,輕羅小扇為誰裁。多情驚起雙蝴蝶,飛入巫山夢里來。
憶別悠悠歲月長,酒兵無計敵愁腸。柔絲漫折長亭柳,綰得同心欲寄將。
楊柳青青映畫樓,翠眉終日鎖離愁。杜鵑啼落枝頭月,多為傷春恨不休。
云色鮫綃拭淚顏,一簾春雨杏花寒。幾時重會鴛鴦侶,月下吹笙和彩鸞。
4. 帶“芳”字的詩句
1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春日》宋·朱熹2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卜算子·詠梅》宋·陸游3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4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維5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春雪》唐·韓愈6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7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蘇幕遮·懷舊》 宋 · 范仲淹8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多麗·詠白菊》 宋 · 李清照9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宋 · 歐陽修
5. 帶"芳"的詩詞句
【卜算子】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嘆花】杜牧
自是尋春去較遲,
不須惆悵怨芳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
綠葉成陰子滿枝。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飛雪。
【花下醉】 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
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紅燭賞殘花。
【芳草】羅鄴
芳草和煙暖更青。
閑門要路一時連。
年年點簡人間事。
唯有春負不世情。
【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 帶“芳”字的詩句
1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春日》宋·朱熹2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卜算子·詠梅》宋·陸游3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4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維5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春雪》唐·韓愈6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7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蘇幕遮·懷舊》 宋 · 范仲淹8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多麗·詠白菊》 宋 · 李清照9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宋 · 歐陽修。
7. 絕句二里面的尋芳是什么意思
《春日》里出現過“尋芳”二字,“尋芳”的意思:游春,踏青。
《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1、春日:春天。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勝日尋芳泗水濱的尋芳是什么意思
“勝日尋芳泗水濱”中“尋芳”的意思是游春,踏青。更深層次的理解是,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
濱:水邊。
這句詩出自于宋代思想家朱熹的詩作《春日》,詩的全文如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白話譯文】
風和日麗之時游覽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讓人耳目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到處都是萬紫千紅百花開放的春景。
擴展資料:
朱熹的《春日》,表面上看是一首寫景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實際上卻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于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詩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構思運筆堪稱奇妙。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
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無邊光景”所示空間極其廣大,就透露了詩人膜求圣道的本意。“東風”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
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所以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春日(宋代朱熹詩作)
?春日尋芳?(古詩)的作者和詩句?
宋代朱熹的名作
春日(宋?朱熹)
春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李寄(1628-1700),明代江陰人,字介立,號因庵,萍客,又號昆侖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
鄉村
荒村惟古木,薄暮上寒曛。塞雁影幾點,野鹓聲一群。
故鄉猶旅食,亂世自輕文。怪殺巢邊鵲,雙雙噪我聞。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