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菊花三笑(菊花什么咧嘴笑)
很多朋友對于為什么是菊花三笑和菊花什么咧嘴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歷代詩人筆下的菊
1. 歷代詩人關于菊的詩句
歷代詩人關于菊的詩句 1.古代詩人描寫菊花的詩句,(還要記得寫上詩人的名字)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游人。只緣霜重方成杰,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2.描寫菊花的詩句,要加詩人,朝代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唐】
惆悵舊游無復到,菊花時節羨君回?!屯跏藲w山寄題仙游寺 白居易 【唐】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故人莊 孟浩然 【唐】
薔薇露,荷葉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涿凤L 馬致遠【元】
菊花垂濕露,棘徑臥干蓬。——王浚墓下作 李賀【唐】
顧謂爾菊花,后時何獨鮮?——東園玩菊 白居易 【唐】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湃占男泻?白居易【唐】
籬菊花稀砌桐落,樹陰離離日色薄。——秋晚 白居易【唐】
霜菊花萎日,風梧葉碎時。——寄王秘書 白居易
月終齋戒畢,猶及菊花黃?!鸹矢κ芍星锷罹剖煲姂?白居易
東岸菊叢西岸柳,柳陰煙合菊花開。——題龍門堰西澗 白居易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復愁十二首 杜甫 【唐】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旁戮湃?崔國輔 【唐】
多少鄉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開?!仃柸帐旧岬?時在吳門 趙嘏【】
還向秋山覓詩句,伴僧吟對菊花風?!仃?趙嘏 【唐】
病酒堅辭綺席春,菊花空伴水邊身?!仃柸占词?趙嘏【唐】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旁率占词?李白 【唐】
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湃諚罘钕葧姿廾鞲?杜甫
蘇臺菊花節,何處與開樽?——夜泊桐廬先寄蘇臺盧郎中 杜牧 【唐】
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湃瞻颓饤罟_上宴集 張繼【唐】
提壺菊花岸,高興芙蓉池。——儀鸞殿早秋 李世民 【唐】
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嗪透柁o·子夜四時歌六首·秋歌二首 郭元振 【唐】
菊花開欲盡,薺菜泊來生?!s曲歌辭·古別離二首 李端 【唐】
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锶諔t 袁朗【唐】
菊花應未滿,請待詩人開?!獢M江令于長安歸揚州九日賦 許敬宗【唐】
春釀煎松葉,秋杯浸菊花?!泴W仙者 王績 【唐】
幾看松葉秀,頻值菊花開。黃頰山 王績【唐】
秋來菊花氣,深山客重尋?!鹜鯚o功九日 崔善為【唐】
菊花宜泛酒,浦葉好裁書?!统觌街堇钏痉?楊炯【唐】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湃?王勃【唐】
一為吳郡守,不覺菊花開。——九日 韋應物【唐】
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酬屈突陜 劉長卿【唐】
江城菊花發,滿道香氛氳?!褪窨だ钷?岑參【唐】
遙知到三徑,唯有菊花殘?!团嵛鍤w京口 李嘉祐【唐】
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五首 杜甫 【唐】
江畔楓葉初帶霜,渚邊菊花亦已黃。—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賈至【唐】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幾回沽。——九日 耿湋【唐】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旁戮湃绽钐K州東樓宴 獨孤及【唐】
3.有關菊花的詩句
菊花詩 詠菊詩雖不始于陶淵明,但陶翁的愛菊,由于宋人《愛蓮說》的推許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為菊花的護花神。
菊花以黃色顯示自己的容貌?!抖Y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p>
“黃花”在詩人筆下成了菊花的代詞?!昂鲆婞S花吐,方知素節回。”
初唐王績見到菊花吐艷,醒悟到重陽節的來臨。杜甫在戰亂中度過重陽,“舊采黃花賸,新梳白發微”;“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
——從時序的推移中覺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卻用“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黃花不掇手,戰鼓遙相聞”,顯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詠白菊的當推劉禹錫和白居易。
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劉一再見諸吟詠:“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被ǖ臐嵃子腥纭跋扇伺╇?,素女不紅妝”;花的嬌貴使得“桂叢慚并發,梅蕊妒先芳。”
白居易回憶經歷的杭州、洛陽、蘇州“三處菊花同色黃”,晚年見到“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時,不由得既興奮又感慨。 中唐時白菊還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隱筆下,便是“霜天白菊繞階墀”了。
相應地詠白菊詩也多了起來。司空圖對白菊懷有偏愛,寫有《白菊雜書四首》和兩組《白菊三首》。
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后更無花?!?/p>
僧齊已贊它“無艷無妖別有香”,聲明自己“栽多不為待重陽”,“卻是真心愛澹黃”。東坡一句“菊殘猶有傲霜枝”,既贊菊花的品格亦隱喻自己的情操。
〔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游人。
只緣霜重方成杰,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紅樓夢》里菊花詩可為一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
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藥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一絲淺淡一叢深。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云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
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
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
4.跪求5首關于菊的詩文
(1)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 《菊花》 1,遍繞”、“日斜”,把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現出來,渲染了愛菊的氣氛。
2,是最愛吧,不是最下。
原因: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謝的,一旦菊花謝盡,便無花景可賞,人們愛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來。
因此,作為后凋者,它得天獨厚地受人珍愛。詩人從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這一自然現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愛菊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特殊的愛菊之情。
這其中當然也含有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 最后二句,是全詩的總結:在這里可以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可是剛要把它說出來,卻已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實際的意思,是說這一種真諦,乃是生命的活潑潑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體現它的微妙與整體性。
后世禪家的味道,在這里已經顯露端倪了。 在詩的結構上,這二句非常重要。
它提示了全詩的形象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同時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體悟,去咀嚼。 這首詩,尤其是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得到很高的稱譽。
然而簡單地以這種美學境界來概括陶淵明的全部創作,又是偏頗的。因為事實上,陶淵明詩文中,表現焦慮乃至憤激的情緒,還是很多,其濃烈幾乎超過同時代所有的詩人。
但也正因為焦慮,他才尋求靜穆。正像開頭說的,這是在新的困境與背謬中所尋得的理念和詩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態。
也許,人們能夠在某個時刻,實際體驗它所傳達的美感,進入一個純然平和的、忘卻人生所有困擾的狀態,但這絕不可能成為任何人(包括陶淵明)的全部人生。 [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李商隱《菊花》 在詩人的筆下,菊花不是英勇的斗士,而是嬌嫩的女兒。
不是花,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美人,長長的曳地金裙襯著她玉一樣的肌膚,讓人忍不住抬眼癡看,卻又被她那極其高貴的氣質逼得不敢妄想。古人愛說菊花是“花中君子”,歷代文人墨客都歌頌過菊花,通過菊花折射他們偉大的人格。
(4)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詠菊》 重陽節有賞菊的風俗,相沿既久,這一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并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
因此一開頭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節那一天。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是為了與“殺”、“甲”葉韻。
這首詩押入聲韻,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種斬截、激越、凌厲的聲情氣勢?!按健倍?,似脫口而出,其實分量很重。
因為作者要“待”的那一天,是天翻地覆、扭轉乾坤之日,因而這“待”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向往。而這一天,又絕非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來,時序更遷那樣,一定會到來的,因此,語調輕松,跳脫,充滿信心。
“待到”那一天又怎樣呢?照一般人的想象,無非是菊花盛開,清香襲人。作者卻接以石破天驚的奇句——“我花開后百花殺”。
菊花開時,百花都已凋零,這本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現象。這里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并列在一起,構成鮮明的對照,以顯示其間的必然聯系。
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是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那么,與之相對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這一句斬釘截鐵,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
三、四句承“我花開”,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地盡帶黃金甲?!闭麄€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
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沖云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
想象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采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之士的化身,贊美其傲霜的品格;這里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
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斗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斗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
“沖”、“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占長安,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黃巢的兩首菊花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
藝術想象和聯想是要受到作者世界觀和生活實踐的制約的。沒有黃巢那樣的革命抱負、戰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后百花殺”這樣的奇語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
把菊花和帶甲的戰士聯結在一起,賦予它一種戰斗的美,這只能來自戰斗的生活實踐?!白怨庞⑿郾M解。
5.描寫菊花的古詩,帶題目,詩人,朝代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唐·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黃巢《不第后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6.關于菊花的古詩
原發布者:xuyonghui真好
zhěn一、菊花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二、題菊花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三、菊花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四、黃花朱淑真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五、飲酒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六、重陽席上賦白菊白居易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七、過故人莊孟浩然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八、秋菊陳毅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九、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十、菊花春天大好時光,百花爭著開放,它不著急也不妒忌,只顧埋頭生長。到了秋天,后來居上,它開得燦爛輝煌,分外的芬芳。
7.陶淵明飲酒提到菊花的詩句
陶淵明《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對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和郭主簿 晉·陶淵明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 日月依辰至,舉俗愛其名. 露凄暄風息,氣澈天象明. 往燕無遺影,來雁有馀聲.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如何蓬廬士,空視時運傾。
《紅樓夢》里劉姥姥進榮國府時引發的三笑,到底暗示了什么東西?
劉姥姥進入榮國府的時候引發的第一笑是讓賈母發笑,這一笑就“逗樂了賈母,并且為讓劉姥姥留下做了鋪墊”。后來因為王熙鳳打趣劉姥姥,讓劉姥姥逗樂了賈府的眾人女眷這就是第二笑“成功的讓劉姥姥融入了這個大家庭”第三笑就是因為林黛玉了,林黛玉因為得病了所以郁郁寡歡,但是是劉姥姥讓林黛玉能笑出來“這也就是后面劉姥姥留下來幫助林黛玉的緣由了”。
劉姥姥是紅樓夢里面比較受讀者喜愛的人物角色之一,因為雖然劉姥姥出身貧寒,而當時的賈府個個都是達官貴人,千金大小姐。但是劉姥姥沒有變得世俗圓滑,依舊保持著“善良”“開朗”這些品質。
其實在早期劉姥姥和賈母對話中我們就能知道劉姥姥的人品和言語談吐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學問的,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第一的就是一開始就討論牙口方面,在古時候討論牙齒也是非常有學問的。牙齒的質量與說話的品德有密切的關系。通常說,有四種“惡語”是不能說的。包括: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經常說四“惡語”之人,牙齒一定會早衰、內損、先脫。
劉姥姥出身貧寒第一次和賈母見面的時候就是麻布依法,但是劉姥姥第一次見面穿得很寒酸,賈母一點都沒有嫌棄她。這里非但沒有嫌棄反而更加的有好感,因為劉姥姥身上沒有異味,這就是古時候的“聞香知行品”。
誰能介紹幾句描寫低落傷感心情的詩詞
晚次淮陽
微涼風葉下,楚俗轉清閑。
候館臨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漸近,露濕雁初還。
浮客了無定,萍流淮海間。
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
游客淹星紀,裁詩煉土風。
今看乘傳去,那與問津同。
南郡迎徐子,臨川謁謝公。
思歸一惆悵,于越古亭中。
酬張二十員外
前國子博士竇叔向
故交日零落,心賞寄何人。
幸與馮唐遇,心同跡復親。
語言未終夕,離別又傷春。
結念湓城下,聞猿詩興新。
長相思
遼陽望河縣,白首無由見。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奉寄皇甫補缺
京口情人別久,楊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楓橋夜泊
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閶門即事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安公房問法
流連一日復一日,世事何時是了時。
試向東林問禪伯,遣將心地學琉璃。
上清詞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春風不肯停仙馭,卻向蓬萊看杏花。
送顧況泗上覲叔父
吳鄉歲貢足嘉賓,后進之中見此人。
別業更臨洙泗上,擬將書卷對殘春。
留別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雙鬢老江云。
南行更入山深淺,岐路悠悠水自分。
送張中丞歸使幕
獨受主恩歸,當朝似者稀。
玉壺分御酒,金殿賜春衣。
拂席流鶯醉,鳴鞭駿馬肥。
滿臺簪白筆,捧手戀清輝。
華州夜宴庾侍御宅
世故他年別,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燭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簡,詩人得謝公。
自憐驅匹馬,拂曙向關東。
贈章八元
相見談經史,江樓坐夜闌。
風聲吹戶響,燈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盡,時危出處難。
衰年逢二妙,亦得悶懷寬。
城西虎跑寺
石勢虎蹲伏,山形龍屈盤。
寺開梁殿閣,墳掩晉衣冠。
出澗泉聲細,斜陽塔影寒。
近城多戰鼓,棲息此中安。
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開甕臘酒熟,主人心賞同。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與謝公。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黃閣開幃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湯左相,權總漢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趙北憂。
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
寒草連天暮,邊風動地愁。
無因隨遠道,結束配吳鉤。
重經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酒腸俱逐洞庭寬。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干。
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
凄凄霜日上高臺,水國秋涼客思哀。
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
誰家搗練孤城暮,何處題衣遠信回。
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
游靈巖
靈巖有路入煙霞,臺殿高低釋子家。
風滿迥廊飄墜葉,水流絕澗泛秋花。
青松閱世風霜古,翠竹題詩歲月賒。
誰謂無生真可學,山中亦自有年華。
河間獻王墓
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冢帶寒煙。
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策幾篇。
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秋日道中
齊魯西風草樹秋,川原高下過東州。
道邊白鶴來華表,陌上蒼麟臥古丘。
九曲半應非禹跡,三山何處是仙州。
徑行俯仰成今古,卻憶當年賦遠游。
華清宮
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
朝元閣峻臨秦嶺,羯鼓樓高俯渭河。
玉樹長飄云外曲,霓裳閑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
春申君祠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陰陰石泉水。
日暮江南無主人,彌令過客思公子。
蕭條寒景傍山村,寂寞誰知楚相尊。
當時珠履三千客,趙使懷慚不敢言。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
遙知雙彩勝,并在一金釵。
寄鄭員外
經月愁聞雨,新年苦憶君。
何時共登眺,整屐待晴云。
飲李十二宅
重門敞春夕,燈燭靄余輝。
醉我百尊酒,留連夜未歸。
山家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歸山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金谷園
彩樓歌館正融融,一騎星飛錦帳空。
老盡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鳥怨東風。
郵亭
云淡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征西府,每到開時不在家。
宿白馬寺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明德宮
碧瓦朱楹白晝閑,金衣寶扇曉風寒。
摩云觀閣高如許,長對河流出斷山。
讀嶧山碑
六國平來四海家,相君當代擅才華。
誰知頌德山頭石,卻予他人戒后車。
【格律】
[編輯本段]
七言絕句
【原文】
[編輯本段]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②。
姑蘇城外寒山寺③,夜半鐘聲到客船④。
【注釋】
[編輯本段]
①.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此詩題一作《夜泊楓橋》。
②.江楓:水邊的楓樹。漁火:漁船上的燈火。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詩而將當地一山名為"愁眠"。
③.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孟薰:當時僧寺有夜半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鐘"。歐陽修《六一詩話》曾云:"詩人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語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者亦云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庚溪詩話》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蘇,每三鼓盡,四鼓初,即諸寺鐘皆鳴,想自唐時已然也。后觀于鵠詩云:'定知別后家中伴,遙聽緱山半夜鐘。'白樂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后。'溫庭筠云:'悠然旅榜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鐘。'則前人言之,不獨張繼也。"宋人孫覿絕句《過楓橋寺》:"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詩藪》云:"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談者紛紛,皆為昔人愚弄。詩流借景立言,唯在聲律之調,興象之合,區區事實,彼豈暇計?無論夜半是非,即鐘聲聞否,未可知也"?!短圃娬n》:"夜半鐘聲,或謂其誤,或謂此地故有半夜鐘,俱非解人。要之,詩人興象所至,不可執著。必曰執著者,則'晨鐘云外濕','鐘聲和白云','落葉滿疏鐘'皆不可通矣。"
【鑒賞】
[編輯本段]
這首七絕,是大歷詩歌中最著名之作。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前二句既描寫了秋夜江邊之景,又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后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闐寂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相襯托,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里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全詩以一愁字統起?!短圃娙暇帯罚?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磧砂唐詩》:"'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古唐詩合解》:"此詩裝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意思】
[編輯本段]
月亮已落下,烏鴉不停啼叫,秋霜滿天, 江邊楓樹映襯著船上漁火點點,只剩我獨自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響的鐘聲悠揚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賞析】
[編輯本段]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為什么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小結: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采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后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延伸】
[編輯本段]
鮮為人知的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再泊>> 唐代詩人張繼留下的詩并不多,但一首《楓橋夜泊》伴隨蘇州城,伴隨寒山寺流傳千年。張繼重游寒山寺時,又寫了一首《楓橋再泊》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詩文是:“白發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嘗聽半夜鐘?!?
詩人張繼
歌曲《楓橋夜泊》
[編輯本段]
中國式的離愁
——寫給2007中國網絡最美的歌曲《楓橋夜泊》
成杰思
一直覺得中國的古詩在寫離愁別緒的時候是最傳神也是最精當的,寥寥數語,往往可以讓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到“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那種難以名狀的愁緒在充盈在字里行間,細細把玩,頓生滿腹感嘆。而張繼的《楓橋夜泊》則更蕭瑟些,在古城蘇州的郊外,聽到洪亮的鐘聲,和間或的烏鴉輕啼,看到的星星點點的漁火和隱藏在夜色里剪影般的楓樹,獨自一人在小船里孤枕難綿,許是思念朋友,許是思念親人,那樣的感覺真的充滿了中國式的悲涼色彩。以這首詩為基礎進行再創作的歌曲有很多,其中最讓大家熟悉的,就是當初唱響大江南北的《濤聲依舊》,在當時掀起了歌壇非常流行的復古風潮,而在春節晚會上毛寧的那一襲白色圍巾,一度成了當年最流行的打扮。但嚴格說來,《濤聲依舊》這首歌只是在歌詞上借鑒了《楓橋夜泊》,個中真義細細品位之余,覺得古詩本身的韻味似乎發揮得還不夠,境界還沒有完全吻合。
由南京藝術學院的孫丁仰慶創作,朱彥清演唱的《楓橋夜泊》是最近以《男生宿舍》為核心影響到的廣大蘇皖網友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曲,從歌詞到旋律,都非常的有味道而且不落俗套,最關鍵的是,我們在聽的時候,幾乎就會認為這首歌就是當代音樂版的《楓橋夜泊》。但這首歌并沒有把自己的創作時代提前到《濤聲依舊》那種風格時期,而是在歌曲里有機地融進了時下流行的說唱元素,相當具有流行基礎。有人喜歡復古,對說唱部分覺得不是很和諧,但是我個人覺得,不加說唱等流行元素,這首歌就只能是步《濤聲依舊》的后塵,而融合在一起之后,這首歌或許可以跟《千里之外》同處一個序列。
蘇州,真是一個充滿感情色彩的城市,聽著這首歌,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置聲于江南小橋流水的意境里,去尋找在夢里遺失在那里的那份牽掛,也許當你走在橋頭,遠處的鐘聲傳來,一陣輕風吹落幾片楓葉,落到一叢稀疏的蘭草里,空氣里漂浮著清涼憂傷的芬芳,你會突然覺得一切恍若隔世,你會突然想起一個人的影子,在你的心里,像橋下流水一樣蕩出層層漣漪。這就是離愁,沒有眼淚卻可以讓你心碎的中國式離愁。
希望大家都來支持充滿了古典文化韻味的《楓橋夜泊》,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網絡上流傳的很多都是像這樣嘗試著對傳統文學文化進行再創作的歌曲,而不是那些歌詞粗淺得像在打嗝的馬路歌曲,那也許就會說明網絡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一起加油吧!
下載:
《楓橋夜泊》
詞/曲/RAP:孫丁仰沁
演唱:朱彥清
秋落殘陽夢離別
問琴聲悠悠
前世滄桑卻不忘
愛會永久
相見在橋頭
白駒過隙又一生
醒來痕夢已過
曾許享受人生煙火
楓葉已落
遙望無人橋頭
浪跡天涯
尋找鐘聲敲響的中轉
你在遠方是否會唱起
那首古老的離歌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燕飛南闕春又來
人去不復還
一生天涯別兩端
秋葉離寒
落淚人間溫暖
身在異鄉分彼岸
來世楓橋相伴
夢醒秋去紅葉滿山
又到客船
用情難離聚散
浪跡天涯
尋找鐘聲敲響的中轉
你在遠方是否會唱起
那首古老的離歌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RAP)記得小時候我有時貪玩什么都不懂
媽媽總會告訴我說人還學會等候
有點難吃不透
但我想我應該能夠
張繼的詩句也許是那個時候才會有
想起那一天在楓橋見你雨還下著
讓我相信愛情理想生命都會永久
恍惚間睡夢中
又看見那塊石頭
刻著楓橋夜泊一生相守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很久以前
離散的人
突然相見今生緣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文解釋】
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彌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
【詞語解釋】
江楓:江邊的楓樹。
姑蘇:蘇州的別稱。
【詩文賞析】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后世典范的藝術境界。
【作者】
[編輯本段]
張繼
〔唐〕(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孫,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肅宗至德初前后在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與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士。嘗佐鎮戎軍幕府,又為鹽鐵判官。大歷末,入內為檢校祠部員外郎。又分掌財賦于洪州。后來夫婦俱歿于其地。繼詩以楓橋夜泊一首最著名,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豐姿清迥,有道者風?!顾脑姴坏赣械勒唢L」,也頗有「禪味」,這是當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氣,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無一般仕宦者的官僚習氣,曾作感懷詩:「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他不逢迎權貴,與當時同是進士出身的詩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時有往來。
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詩收錄一卷,然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游覽勝地。
還有以下詩篇。
郢州西樓吟
連山盡塞水縈回,山上戍門臨水開。
珠欄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鱗自相向。
昔人受險閉層城,今人復愛閑江清。
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開山鳥鳴。
登丹陽樓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還。
迢遞高樓上,蕭疏涼野間。
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
浮客時相見,霜雕朱翠顏。
春夜皇甫冉宅歡宴
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情。
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
暗滴花垂露,斜輝月過城。
那知橫吹笛,江外作邊聲。
會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寂寂訟庭幽,森森戟戶秋。
山光隱危堞,湖色上高樓。
禹穴探書罷,天臺作賦游。
云浮將越客,歲晚共淹留。
題嚴陵釣臺
舊隱人如在,清風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游。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銜獺?
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洛陽作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貧賤非吾事,西游思自強。
晚次淮陽
微涼風葉下,楚俗轉清閑。
候館臨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漸近,露濕雁初還。
浮客了無定,萍流淮海間。
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
游客淹星紀,裁詩煉土風。
今看乘傳去,那與問津同。
南郡迎徐子,臨川謁謝公。
思歸一惆悵,于越古亭中。
酬張二十員外
前國子博士竇叔向
故交日零落,心賞寄何人。
幸與馮唐遇,心同跡復親。
語言未終夕,離別又傷春。
結念湓城下,聞猿詩興新。
江上送客游廬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
會稽郡樓雪霽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樓望霽華。
夏禹壇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飄紗。
簾櫳向晚寒風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數處微明銷不盡,湖山清映越人家。
馮翊西樓
城上西樓倚暮天,樓中歸望正凄然。
近郭亂山橫古渡,野莊喬木帶新煙。
北風吹雁聲能苦,遠客辭家月再圓。
陶令好文常對酒,相招那惜醉為眠。
送鄒判官往陳留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
國使乘軺去,諸藩擁節迎。
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氓。
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
應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東越秋城夜,西人白發年。
寒城警刁斗,孤憤抱龍泉。
鳳輦棲岐下,鯨波斗洛川。
量空海陵粟,賜乏水衡錢。
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蒼蒼不可問,余亦賦思玄。
感懷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
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
長相思
遼陽望河縣,白首無由見。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奉寄皇甫補缺
京口情人別久,楊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楓橋夜泊
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閶門即事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安公房問法
流連一日復一日,世事何時是了時。
試向東林問禪伯,遣將心地學琉璃。
上清詞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春風不肯停仙馭,卻向蓬萊看杏花。
送顧況泗上覲叔父
吳鄉歲貢足嘉賓,后進之中見此人。
別業更臨洙泗上,擬將書卷對殘春。
留別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雙鬢老江云。
南行更入山深淺,岐路悠悠水自分。
送張中丞歸使幕
獨受主恩歸,當朝似者稀。
玉壺分御酒,金殿賜春衣。
拂席流鶯醉,鳴鞭駿馬肥。
滿臺簪白筆,捧手戀清輝。
華州夜宴庾侍御宅
世故他年別,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燭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簡,詩人得謝公。
自憐驅匹馬,拂曙向關東。
贈章八元
相見談經史,江樓坐夜闌。
風聲吹戶響,燈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盡,時危出處難。
衰年逢二妙,亦得悶懷寬。
城西虎跑寺
石勢虎蹲伏,山形龍屈盤。
寺開梁殿閣,墳掩晉衣冠。
出澗泉聲細,斜陽塔影寒。
近城多戰鼓,棲息此中安。
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開甕臘酒熟,主人心賞同。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與謝公。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黃閣開幃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湯左相,權總漢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趙北憂。
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
寒草連天暮,邊風動地愁。
無因隨遠道,結束配吳鉤。
重經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酒腸俱逐洞庭寬。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干。
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
凄凄霜日上高臺,水國秋涼客思哀。
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
誰家搗練孤城暮,何處題衣遠信回。
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
游靈巖
靈巖有路入煙霞,臺殿高低釋子家。
風滿迥廊飄墜葉,水流絕澗泛秋花。
青松閱世風霜古,翠竹題詩歲月賒。
誰謂無生真可學,山中亦自有年華。
河間獻王墓
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冢帶寒煙。
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策幾篇。
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秋日道中
齊魯西風草樹秋,川原高下過東州。
道邊白鶴來華表,陌上蒼麟臥古丘。
九曲半應非禹跡,三山何處是仙州。
徑行俯仰成今古,卻憶當年賦遠游。
華清宮
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
朝元閣峻臨秦嶺,羯鼓樓高俯渭河。
玉樹長飄云外曲,霓裳閑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
春申君祠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陰陰石泉水。
日暮江南無主人,彌令過客思公子。
蕭條寒景傍山村,寂寞誰知楚相尊。
當時珠履三千客,趙使懷慚不敢言。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
遙知雙彩勝,并在一金釵。
寄鄭員外
經月愁聞雨,新年苦憶君。
何時共登眺,整屐待晴云。
飲李十二宅
重門敞春夕,燈燭靄余輝。
醉我百尊酒,留連夜未歸。
山家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歸山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金谷園
彩樓歌館正融融,一騎星飛錦帳空。
老盡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鳥怨東風。
郵亭
云淡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征西府,每到開時不在家。
宿白馬寺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明德宮
碧瓦朱楹白晝閑,金衣寶扇曉風寒。
摩云觀閣高如許,長對河流出斷山。
讀嶧山碑
六國平來四海家,相君當代擅才華。
誰知頌德山頭石,卻予他人戒后車。
戲曲電影三笑是何劇種
戲曲電影《三笑》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越劇、一個是黃梅戲。
電影簡介:唐伯虎在蘇州一寺院內邂逅華太師府艷婢秋香,驚為天人?;⑽搽S不舍,狀甚瘋麻,香三笑留情。虎為親近佳人偽裝窮人,改名康宣,混入太師府當書童,才華深受太師賞識,賜名華安。香早慕虎名,虎向香表露身份,香不信,更戲弄虎。
虎無計可施,幸得好友祝枝山授以妙計。虎謊稱山有意聘他作西賓,允他選一婢女為妻。太師為挽留虎,準他在眾婢女中選妻?;⒌脙斔福⒌妹廊?,夜潛出相府,與香遠走蘇州。
幕后制作
該片將美麗的湖光景色、江南戲曲中的雜腔小調(如:紫竹調、茉莉花、銀鈕絲、吟詩調、知心客、道情調、山歌調、吳江歌等各種曲牌)和充滿喜劇色彩的唱詞、念白交織一起,使影片高潮迭起,笑聲不斷,讓觀眾在視覺、聽覺上得到美的享受。
向群影片中飾演唐伯虎,表演出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向群扮相儒雅俊朗,表演細膩準確,瀟灑自如,極富神韻。各種心緒,都被向群刻畫得絲絲入扣、入木三分,舉手投足帥美飄逸,將“才子的風流”詮釋得淋漓盡致。
請問這幾首詩是張繼何時候作的 急用 知道的謝謝幫忙啊
詩人張繼 以上5首全部是唐詩
〔唐〕(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孫,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肅宗至德初前后在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與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士。嘗佐鎮戎軍幕府,又為鹽鐵判官。大歷末,入內為檢校祠部員外郎。又分掌財賦于洪州。后來夫婦俱歿于其地。繼詩以楓橋夜泊一首最著名,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豐姿清迥,有道者風。」他的詩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這是當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氣,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無一般仕宦者的官僚習氣,曾作感懷詩:「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他不逢迎權貴,與當時同是進士出身的詩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時有往來。
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詩收錄一卷,然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游覽勝地。
還有以下詩篇。
郢州西樓吟
連山盡塞水縈回,山上戍門臨水開。
珠欄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鱗自相向。
昔人受險閉層城,今人復愛閑江清。
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開山鳥鳴。
登丹陽樓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還。
迢遞高樓上,蕭疏涼野間。
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
浮客時相見,霜雕朱翠顏。
春夜皇甫冉宅歡宴
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情。
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
暗滴花垂露,斜輝月過城。
那知橫吹笛,江外作邊聲。
會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寂寂訟庭幽,森森戟戶秋。
山光隱危堞,湖色上高樓。
禹穴探書罷,天臺作賦游。
云浮將越客,歲晚共淹留。
題嚴陵釣臺
舊隱人如在,清風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游。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銜獺?
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洛陽作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貧賤非吾事,西游思自強。
晚次淮陽
微涼風葉下,楚俗轉清閑。
候館臨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漸近,露濕雁初還。
浮客了無定,萍流淮海間。
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
游客淹星紀,裁詩煉土風。
今看乘傳去,那與問津同。
南郡迎徐子,臨川謁謝公。
思歸一惆悵,于越古亭中。
酬張二十員外
前國子博士竇叔向
故交日零落,心賞寄何人。
幸與馮唐遇,心同跡復親。
語言未終夕,離別又傷春。
結念湓城下,聞猿詩興新。
江上送客游廬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
會稽郡樓雪霽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樓望霽華。
夏禹壇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飄紗。
簾櫳向晚寒風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數處微明銷不盡,湖山清映越人家。
馮翊西樓
城上西樓倚暮天,樓中歸望正凄然。
近郭亂山橫古渡,野莊喬木帶新煙。
北風吹雁聲能苦,遠客辭家月再圓。
陶令好文常對酒,相招那惜醉為眠。
送鄒判官往陳留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
國使乘軺去,諸藩擁節迎。
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氓。
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
應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東越秋城夜,西人白發年。
寒城警刁斗,孤憤抱龍泉。
鳳輦棲岐下,鯨波斗洛川。
量空海陵粟,賜乏水衡錢。
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蒼蒼不可問,余亦賦思玄。
感懷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
終年帝城里,不識五侯門。
長相思
遼陽望河縣,白首無由見。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奉寄皇甫補缺
京口情人別久,楊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閶門即事
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安公房問法
流連一日復一日,世事何時是了時。
試向東林問禪伯,遣將心地學琉璃。
上清詞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春風不肯停仙馭,卻向蓬萊看杏花。
送顧況泗上覲叔父
吳鄉歲貢足嘉賓,后進之中見此人。
別業更臨洙泗上,擬將書卷對殘春。
留別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雙鬢老江云。
南行更入山深淺,岐路悠悠水自分。
送張中丞歸使幕
獨受主恩歸,當朝似者稀。
玉壺分御酒,金殿賜春衣。
拂席流鶯醉,鳴鞭駿馬肥。
滿臺簪白筆,捧手戀清輝。
華州夜宴庾侍御宅
世故他年別,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燭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簡,詩人得謝公。
自憐驅匹馬,拂曙向關東。
贈章八元
相見談經史,江樓坐夜闌。
風聲吹戶響,燈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盡,時危出處難。
衰年逢二妙,亦得悶懷寬。
城西虎跑寺
石勢虎蹲伏,山形龍屈盤。
寺開梁殿閣,墳掩晉衣冠。
出澗泉聲細,斜陽塔影寒。
近城多戰鼓,棲息此中安。
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開甕臘酒熟,主人心賞同。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與謝公。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黃閣開幃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湯左相,權總漢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趙北憂。
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
寒草連天暮,邊風動地愁。
無因隨遠道,結束配吳鉤。
重經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酒腸俱逐洞庭寬。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干。
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
凄凄霜日上高臺,水國秋涼客思哀。
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
誰家搗練孤城暮,何處題衣遠信回。
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
游靈巖
靈巖有路入煙霞,臺殿高低釋子家。
風滿迥廊飄墜葉,水流絕澗泛秋花。
青松閱世風霜古,翠竹題詩歲月賒。
誰謂無生真可學,山中亦自有年華。
河間獻王墓
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閑中見舊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冢帶寒煙。
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策幾篇。
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秋日道中
齊魯西風草樹秋,川原高下過東州。
道邊白鶴來華表,陌上蒼麟臥古丘。
九曲半應非禹跡,三山何處是仙州。
徑行俯仰成今古,卻憶當年賦遠游。
華清宮
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
朝元閣峻臨秦嶺,羯鼓樓高俯渭河。
玉樹長飄云外曲,霓裳閑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
春申君祠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陰陰石泉水。
日暮江南無主人,彌令過客思公子。
蕭條寒景傍山村,寂寞誰知楚相尊。
當時珠履三千客,趙使懷慚不敢言。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
遙知雙彩勝,并在一金釵。
寄鄭員外
經月愁聞雨,新年苦憶君。
何時共登眺,整屐待晴云。
飲李十二宅
重門敞春夕,燈燭靄余輝。
醉我百尊酒,留連夜未歸。
山家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歸山
心事數莖白發,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
金谷園
彩樓歌館正融融,一騎星飛錦帳空。
老盡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鳥怨東風。
郵亭
云淡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征西府,每到開時不在家。
宿白馬寺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明德宮
碧瓦朱楹白晝閑,金衣寶扇曉風寒。
摩云觀閣高如許,長對河流出斷山。
讀嶧山碑
六國平來四海家,相君當代擅才華。
誰知頌德山頭石,卻予他人戒后車。
為什么是菊花三笑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菊花什么咧嘴笑、為什么是菊花三笑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