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蓬和歸雁應如何理解(使至塞上征蓬歸雁比喻什么表達了什么的感情)
今天給各位分享征蓬和歸雁應如何理解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使至塞上征蓬歸雁比喻什么表達了什么的感情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的賞析是什么?
賞析: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意思] 象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邊境。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飄飛不定的蓬草。“歸雁”是北歸的雁,雁往北歸,是歸家;自己也往北去,與雁同行,卻是離家。表達內心的寂寞傷感(被排擠出朝庭的傷感和怨憤)。
注釋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2、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里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看望,指慰問守衛邊疆的官兵。
3、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于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后即授典屬國官職。屬國,即典屬國的簡稱,漢代稱負責外交事物的官員為典屬國,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這里詩人用來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征蓬、歸雁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像飄飛的蓬草飄出漢塞,像回家的飛雁飛入胡天,含義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原文如下: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的理解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
《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記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
全文: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文學賞析:
《使至塞上》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六。此詩描繪了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所往之處是:“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地,像北飛的大雁一樣進入大漠。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