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詞人有哪些特征(宋朝詞的特點)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宋朝詞人有哪些特征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宋朝詞的特點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各個詞人的寫作特點
晏殊:《宋史》本傳說他「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閑雅有情思」。間或流露出曠達的情懷,概括出對人們有啟迪的人生哲理。藝術風格和婉明麗,清新含蓄。所作皆為小令,善于即景抒情,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構成形神兼備的意境,寫景重其精神,前人評為「更自神到」。語言精煉渾成。這是他的詞作內容雖一般卻能萬口流傳的主要原因。在小令的寫作技巧上,晏殊有所發展,且使之日臻純熟。
歐陽修: 歐陽修在詩歌創作方面也卓有成就。 他的詩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影響。《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韓愈想象奇特的詩風;其它一部分詩作沉郁頓挫,筆墨淋漓,將敘事、議論、抒情結為一體,風格接近杜甫,如《重讀〈徂徠集〉》、《送杜岐公致仕》;另一部分作品雄奇變幻,氣勢豪放,卻近于李白,如《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但多數作品,主要學習韓愈“以文為詩”,即議論化、散文化的特點。
蘇軾詞的特點
一、“以詩為詞”:形成豪放雅詞
蘇軾豪放詞既然在題材、結構、情調、形象、內涵諸方面都突破了傳統的窠臼,也就必然引發對詞的形式自身的革新。這方面,通常被學者們評為“以詩為詞”。題材的開拓,正指示了由婉約而豪放,由“俗”而“雅”的方向。
二、以我觀照萬物:人物形象的豪放雅格
蘇軾詞中的主人公形象和角度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首先,就形象而言,蘇軾之前的詞作中,大多是柔腸百曲之士,千嬌百媚之態。多為女性形象:花間及晏歐文人詞一派多是上層女性形象,柳永筆下則多為淪落風塵的女性,而男主人公也多是“執手相看淚眼”的情郎。而在蘇軾的豪放詞作里,則或是“聊發少年狂”的“老夫”,“親射虎”的“孫郎”,“欲乘風歸去”的酒徒,“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豪杰等等。
不僅如此,從詞人抒情的角度來看,蘇軾更進一步把自我推向了詞這一藝術舞臺的前臺?;ㄩg詞人如同情竇未開的少女,隱在薄薄的幕帷里,顯示著含蓄的少女魅力,柳永則如放蕩的少婦,向你展示她美妙的胴體。故前賢說,花間妙在“不盡”,而柳永妙在“盡”,但他們“盡”也好,“不盡”也好,詞人都如同導演一樣,只在幕后;或如同高妙的皮影大師,在臺底操作著他們的美人表演。而蘇軾則既是導演,又是主人公,他把自己直接推向前臺,特別是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向世人坦露無遺。
從前文所舉的四例來看,兩例是詞人自我,兩例是以古人象征自我。還可以舉出幾十句表現自我的詞句:
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 (《蝶戀花》)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永遇樂》)
我是世間閑客,此間行。 (《南歌子》)
但令人飽我愁無。 (《浣溪沙》)
料多情夢里,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水龍吟》)
不僅以我寫我,以他人寫我,還以天地萬物寫我。以“我”之目光觀照萬物,則萬物莫不著我的性情。如“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八聲甘州.寄參廖子》)。潮卷潮落, 本為自然,東坡眼中,皆因“情”字不同,因而會發出“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的癡想。這種景況,恰如詞人所說:“無情流水多情客”(《勸金船》)是也
三、使用醉酒的道具:擺去拘束以形成豪放雅格
蘇軾在詞中常常使用“醉酒”的道具,以使其中的人物能更瀟灑、更超脫、更能擺脫人類社會的種種理性束縛。
當然,“酒”可使詞作豪放,卻不一定以酒入詞就是豪放詞。詞本來就是酒宴歌席前的產物,但真正能達到上面所說的作用,還應說是始于蘇軾。酒對人的作用、感覺應該說是大抵相似的,但不同的性格、思想的人,在與酒結合后,會產生不同的情懷。柳永之前,寫酒之詞,尚無名篇佳句,算來也只有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最為有名了。但酒醉使他幻思的卻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境界。這自然是典型的婉約情境。再看他的一首以寫酒為主要背景的詞《御街行》(上片):
前時小飲春庭院。悔放笙歌散。歸來中夜酒醺醺,
惹起舊愁無限。雖看墜樓換馬,爭奈不是鴛鴦伴。
“酒”不但不能使他豪放,反而“惹起舊愁無限”,將其低俗的情懷推向了極致。醉酒不僅使東坡擺去拘束,豪放不羈,而且酒后吐露真言,或者不如說是借酒遮面,來表達正常狀態不便表達,甚至不能表達的思想和情感。
四、以議論入詞:表述方式的豪放雅格
傳統的詞作,以含蓄蘊藉為審美特征,以細膩深入的情景刻劃為特征,以傳統的意象為主要表達方式,很少直接抒情,更不用說直接發論了。而蘇軾為了更好地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表現自己的情感、觀點和認識,更透脫地表現自我,就將他在詩文中
常用的“議論”引入到詞中,從而成為“豪放雅詞”的一個藝術特征。
如一曲《滿庭芳》,便是全篇發論:
“議論”不過是一種表述方式,并不一定以“議論”入詞就能寫出豪放詞。而是要看由誰發論,發什么情感色彩的“論”。易安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寫女性柔弱悲苦的內心,表現了一種陰柔之美。而蘇軾的議論,卻是大氣磅礴,宏觀鳥瞰,將世俗看得重似命根的名利說成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充滿了蘇軾特有的狂放野性:蘇軾“以議論入詞”,卻達到了豪放與雅格的完美結合。如一曲《無愁可解》: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 送錢穆父》)
五、使事用蘇軾在詞中用典, 首先與前文所說的以“議論”入詞有關?!白h論”固然可以使詞輕靈透脫,深入揭示內心深處的思想、觀念,但同時也易于失去詞作的含蓄之美、意象之美,流于枯燥乏味。使用典故,正可以平衡這種失重感,使意象成為議論中的形象論證,成為一種新的意象方式。如:
典:語言構成的豪放雅格今古風流阮步兵,平生游宦愛東平。(《定風波.送元素》)有時候,蘇軾以歷史的事件,人物表達自己的心緒、思想、營造
出豪放崇高的氛圍。如《水調歌頭》:著名的慢詞長調《戚氏》,則是用遠古的神話傳說,營造了一種飄渺的仙境,也是一種以事典寫詞的方式:
六、雄奇恢弘的境界:結構的豪放雅格
蘇軾常以大字眼、大數字、大氣概、大手筆來勾勒大場景、大境景,在結構上大開大闔,在情緒上大起大落等等。而這些方面的特點,又往往與前文所述的五個方面密切結合。
譬如一首《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
七、曠達的人生哲理:豪放雅格的根基
在如上文對“人生如夢”的分析中,不難引發更深層次的思想內涵。即蘇詞中所帶有的蘇軾獨特的人生態度,或超脫、或瀟灑、或灰暗、或高揚,從而構成豪放的因素。有些學者將這類詞納入另冊,名之“清曠”,或“超曠”、“曠達”等。
此方面的代表作當推那首“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之作,
柳永詞最重要的貢獻是成熟地運用了長調詞適于鋪敘、層次豐富、變化多端的特點,為后人在詞中融抒情、敘事、說理、寫景于一體,容納更復雜的內涵,開拓了新路。
秦觀詞《宋史》評為“文麗而思深”。其詩長于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
賀鑄不僅為豪放而不隳音樂聲韻,而且是使“鐐銬”成為道具的出色舞者;從抒情方式看,他更加注重詞之傳統的審美特征:或汲取楚騷遺韻,以比興、寄托的方式 寫郁結在心的難平悲憤;或剛柔上濟,以健筆寫柔情。這種詩化特色表明了賀鑄記號體觀念的轉變。
周邦彥詞的特點:是北宋后期最為重要的詞人,也是宋代詞史上影響深遠的大家。
(1)羈旅行役之感成為他詞作的重要主題,感情基調多感傷愁苦,如《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2)長于鋪敘,善于增加并變換鋪敘的角度和層次,變直敘為曲敘,章法嚴密而結構繁復多變,如《蘭陵王?柳》。又多用勾勒的筆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勾勒描寫,回環閃轉,層層深入,如《六丑?薔薇謝后作》《六丑?薔薇謝后作》。以精巧的筆法,前后左右反復鋪敘,工筆勾勒,變幻多姿,將一縷惜花情思表現得淋漓盡致,感情細膩婉轉,結構曲折多變。這首詞比較突出地體現了周邦彥詞的一般特色,所謂“尤善鋪敘,富艷精工”(3)字句精工雕琢,音律嚴格,風格更為典雅平正。
辛棄疾詞最顯著的藝術成就在于充實、鞏固、發展了蘇軾所開創的豪放詞風。辛棄疾創作了大量的“英雄語”、“豪杰詞”,至此豪放風格才蔚為大國,正式成派,辛棄疾的創作也成為這一派的代表。正像劉克莊、王士禎所評,“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保ā缎良谲幖颉罚巴窦s以易安為宗,豪放唯幼安稱首。”(《花草蒙拾》)
為了創建豪放詞風,辛棄疾使用了一系列相應的藝術手段。
他善于塑造鮮明、生動、虎虎有生氣的藝術形象。他筆下的人物常是慷慨悲歌、雄姿英發的形象。他寫自己的遠大抱負是“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保ā稘M江紅》)他寫自己的矯健身手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保ā镀脐囎印罚┧麑懽约旱目駪B是“回首叫,云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保ā顿R新郎》)他寫他人、古人也多是“氣吞萬里如虎?!保ā队烙鰳贰罚┧P下的景物也多是飛動壯觀的景色。僅如山,他寫道:“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沁園春》),“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菩薩蠻》),把靜態的山勢寫成奔騰的動態,極為豪放。他善于運用浪漫主義的想象及象征手法來加強豪放色彩。如《水調歌頭》云:“我志在寥闊,疇昔夢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逼淅寺恋娘L格直逼詩仙李白。又如《太常引》云:“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薄俺孙L”三句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與屈原“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實同,而“斫去桂婆娑”,“所指甚多,不止秦檜一人而已。”(周濟《來四家詞選》)
他善于運用跳躍、頓挫之法,增強時空的跨度和感情的起伏,尤善于將最凝重的感情熔鑄于開頭、結尾之中。如《摸魚兒》(見后引)開頭“‘更能消,三字,是從千回萬轉后倒折出來,真是有力如虎?!保ā栋子挲S詞話》)而結尾又將一腔怨悱之情化入“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的衰敗景色中,使全詞的意境更加深邃。又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列舉了“醉里挑燈看劍”等幾件壯事,但最后一句“可憐白發生”,又將無限感慨蘊含其中,令人不忍卒讀。
辛詞的豪放風格往往是通過各種形式加以表現的,它“正而能變,變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調,不失本調而兼得眾調”。(胡應麟《詩藪》)這種豪放的“變調”(借用評詞家的用語,評詞家往往以婉約為正宗,以非婉約為變調)往往更能表現出辛詞的內在氣質和本色風格。
李清照其特點:
一、傾擄真摯情。
真情是詞之骨,詞之言情,貴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約詞人多以男性寫艷情幽懷,李清照則是以女性本位寫自我愛情悲歡和親歷的家國巨變而獲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戀情詞,如《一剪梅》、《鳳凰臺上憶吹蕭》等,滿懷至情,連篇癡語,自然率真最能體現女性純誠細膩的靈性,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戀情詞所無法比擬的。其后期寫愁的傷亂詞,如《武陵春》、《聲聲慢》、《永遇樂》、《人孤雁兒》等篇,字字血淚,聲聲嗚咽,一派凄楚,動魄驚心,這“載不動”的“許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淚”,“凄凄慘慘”的情懷,元地傾訴的“萬千心事”,全是發自肺腑的心聲,來不得半點雕琢矯飾。這些融和著家國之變、時代滄桑的悲慨之曲,來自情摯意濃的詞人,植根于真實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劇人生、災難時代的映現。
二、熔煉家常語。
《漱玉詞》的語言,有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柳永是把詞引向市井的開拓者,他用語通俗明暢,然好為徘體,偶涉蝶默,周邦彥變俚為雅,措詞精工,施采麗密。李清照遣詞造語,自出機抒,創造了以自然率真為主要特色的文學語言。所謂“以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思”(彭孫通《金粟詞話》)。這種語言對于北宋末期華貴典雅的詞風無異是一種沖擊。如“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風凰臺上憶吹蕭》)。仿佛毫不經意,沖口而出,但仔細體味,卻含意多層,十分精細。親人遠別,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說又何用;離恨別苦,難以啟口的內心隱秘,刺人衷腸,寧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負擔。這重重思緒,微妙心態,全用家常語道出而含蘊綿綿不盡。如"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信手拈來,便增添了許多新鮮生動的情味漱玉詞的口語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無力,因為它是在口語基礎上匠心獨運、提煉加工的結果。故而落筆精警雅雋,語工意新。如“雪清玉瘦”、“濃煙暗雨”、“被翻紅浪”、“柳眼梅腮”、“紅稀香少”、“云階月地”云云,平易清新,精妙傳神,正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三、善用白描法。
漱玉詞不重故實,不過多化用前人詩文,而長于以白描手法創造動人的意境。易安的白描與柳永的“細密妥溜”、美成的富艷典重不同,而是“沖口出常言,境界動心魄”。如《醉花陰》寫離思凝重:“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薄队烙鰳贰穼懝录攀洌骸安蝗缦蚝焹旱紫拢犎诵φZ。”均以直白之語,寫深濃之情,有場景,有人物,有襯映。階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閉關簾底,孤苦零丁,將無窮悲傷一己吞咽的心態,呈現眼前,栩栩紙背,令人一睹難忘?!妒裨~》的白描,具有渾成、含蓄、宛曲的特點,因而毫無淺易平直之跡。《行香子》煞拍:“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雖系以口語描述天象,不免使人聯想起人間風云變幻、愛河如許風波,其深層意蘊是領略不盡的。
四、講求韻律美。
李清照論詞很重視聲律,所謂歌詞分五音六律、清濁輕重,她的創作實踐了自己的理論。這是由詞作為一種樂詩特質決定的。漱玉詞講究聲情,喜用雙聲疊韻,選辭注重聲韻美。夏承秦曾舉其《聲聲慢》為例,其中用舌聲15字,齒聲42字,尤其是未幾句,“二十字里齒聲交加重迭,這應是有意用嚙齒丁寧的口吻,寫自己憂郁倘恍的心情,不但讀來明白如話,聽來也有明顯的聲調美,充分表現樂章的特色”(《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張端義《貴耳集》稱賞“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曰:…黑’字不許第二人押。”《聲聲慢》首句連下14個疊字,歷代詞家異口同聲贊為千古絕調。張端義謂:“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毙焘C《詞苑叢談》謂其音響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李清照善以尋常語度人音律,平淡人調殊難,奇妙而諧律,更是出神人化。以是萬樹《詞律》云:“其用字奇橫而不妨音律,故卓絕千古?!?/p>
:
宋代詞人的風格
宋詞是繼唐詩之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詞人:李清照、柳永、秦觀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等。
宋末的方回說:“宋鏟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王禹偁也被宋人看作白體詩人,但事實上他的詩風卻同中有異。王禹偁自幼喜愛白詩,早年寫過許多閑適的唱和詩,然而他學習白詩并未囿于閑適詩,他更重視白居易的諷諭詩。尤其是在謫居商州時期,他相當自覺地學習白居易新樂府詩的創作精神,寫了許多反映社會現實、充滿憂國憂民情懷的詩篇。從總體上看,王禹偁的詩平易流暢,簡雅古淡,在宋初白體詩中獨樹一幟,已初步表現出對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長篇詩歌敘事簡直,議論暢達,已開宋詩散文化、議論化的風氣。
寇準是宋初“晚唐體”詩人的代表,藝術上主學“晚唐”,長于五律,苦吟琢句,詩境狹窄,但他的詩風對“晚唐體”也有所突破。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收寇準古體、律、絕各體詩歌凡二百六十余首。寇準詩歌既有晚唐風致,又深受盛、中唐詩人的影響,是宋初“晚唐體”詩人中身份特殊、風格較為獨特的一位。他的詩歌創作成就雖然無法與其他宋詩大家相頡頏,但在詩歌史上應占有一席之地。
錢惟演字希圣。吳越王錢俶之子。歸宋后,歷任翰林學士等職。擅詩詞,是“西昆”派的主要詩人。風格清新、香艷、宛轉、細膩。其詩詞在當時曾有一定影響。
范仲淹詩、文、詞都有成就,語言簡練,風格豪邁。詩歌創作繼承了白居易的現實主義傳統,給以后的詩文革新運動開了先河,有《范文正公集》。
張先是北宋前期的著名詞人,其作品多描寫宴飲游樂的生活,抒寫離愁別緒、相思懷人、傷春悲秋一類情懷.但與當時許多詞人追求的雍容富貴、閑雅婉約而又消沉的詞風不同,張先的作品表現出一種從容清麗、含蓄淡遠的風格.他的詞不蕭瑟低沉,常常在淡雅的畫面或充滿活力的景象中,顯現出令人振奮的亮色和美好的憧憬。
晏殊詩文富閑雅而有情思。其詩文集有二百四十卷之巨,內容多吟詠富貴氣象及閑情雅思。他一生富貴優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在北宋文壇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李清照的詞,具有女性獨有的細膩,這使她成為婉約派的代表。這位南北宋之交的詞作大家,其詞的內容雖然沒有擺脫愛情與離愁別恨的傳統范圍,但在南渡后,她的詞更多地表現出對國家、人民和個人際遇的深沉傷感。她的詞對女性內心世界的嚴肅而深刻的描繪,于委婉細膩中一洗以往詞作的嫵媚不實的氣氛,給詞壇帶來清高的意趣、淡遠的情懷、空靈的意境,使她最終成為宋代詞壇的杰出女作家。
辛棄疾是豪放派的詩人,他的作品是意境深遠,氣勢宏偉,風格豪放悲壯。其愛國詞多抒發報國的壯志,揭露投降派的可恥行徑,表達自己壯志難酬的悲憤,意境深遠,氣勢宏偉,風格豪放悲壯。其描繪田園風光的詞,詠贊祖國河山,也借嘯傲山水、流連詩酒來排遣自己的精神苦悶,情景如畫,筆調輕靈,風格清俊淡泊。辛棄疾繼承了蘇軾的豪放詞風和南宋前期愛國詞人的傳統,進一步擴大了詞的表現范圍,境界更闊大,手法更多樣,融進了詩歌、散文、辭賦、經史百家成語,語言豐富多采,是豪放詞的集大成者,推動了詞風的轉變,在詞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他的詞中也有大量清麗婉媚的婉約之作,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精神生活和藝術造詣。
柳永,有“豪蘇膩柳”之稱,柳詞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約,細膩獨到。
在宋代文學史上,歐陽修曾以詩文創作和倡導詩文革新成為文壇領袖。他的散文,開啟了一代文風,促成了宋代散文創作的興旺和繁榮。歐陽修的散文語言簡潔流暢,文氣紆徐委婉,體現出平易的風格。
陸詞的風格是多樣的,但是以豪放為主。他的豪放,不同于蘇軾的飄逸,也不同于辛棄疾的沉郁,而近似于"悲慨"的風格。他的婉約,不同于秦觀,麗而不纖,柔而不弱。陸詞外相、直率的性格使得他的詞感情強烈,直抒胸臆,這也是陸詞最大的風格。
蘇軾詞在風格上的突破.蘇軾詞風可分三類1)豪放風格.這是蘇軾故意追求的理想風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涼的感情融入詞中,寫人狀物以慷慨豪邁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2)曠達風格.這是最能代表蘇軾思想和性格特點的詞風.(3)婉約風格.蘇軾婉約詞的數量在其詞的總數中占有絕對多的比例,這些詞感情純正深婉,格調健康高遠,也是對傳統婉約詞的一種繼承和發展.
呃...只找到這么多
李清照 (1084~約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生于北宋元豐七年,山東章丘,逝于臨安,享年七十一歲。歷史上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并稱“濟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齊州歷城縣人,齊魯著名學者、散文家。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 ,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金石考據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楹笈c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中原淪陷后,與丈夫南流,過著顛沛流離、凄涼愁苦的生活。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學,早有才名。以詞著名,兼工詩文,并著有詞論的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痹缒晟畎捕ā炘#~作多寫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國家巨變,詞作多感慨身世飄零。她的詩文感時詠史,與詞風迥異。她還擅長書畫,兼通音律?,F存詩文及詞為后人所輯,有《漱玉詞》等。主張“詞,當別具一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環形山的女性。李清照詞風婉約,她的藝術特征表現在:
1.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強烈的感情熔鑄在藝術形象里,造成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她還善于從描繪一段情節、一個思想曲折中,顯示出感人的意境來。
2.造語淺顯新奇。李詞語言既淺顯自然,又新奇魂麗,富于表現力。她的詞用典不多,卻善于運用口語、市井俗語,使詞寫得明白而家常。李詞的音節和諧,流轉如珠,富有音樂美。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少女懷春;
婚后的李清照,與丈夫卿卿我我;
喪偶后的李清照,孤獨、寂寞、悲涼的度過下半生。
喪偶后,李清照的詩詞大多悲涼凄慘。
宋朝三大詞人的作品特點和作者生活的時代有何聯系
2.宋朝三大詞人的作品特點和作者生活的時代有何聯系? 蘇軾(1037-1101),生活在北宋時期,年輕時經歷了北宋社會的繁榮。中年以后,北 宋繁榮的背后開始出現危機,他本人也因為與他人政見不合而屢次被外放為官,既有失意更 練就了豁達的性格,所以他的詞風呈現豪邁奔放的氣勢。 李清照生活在兩宋之交。前期她生活優裕,婚姻幸福,詞風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北宋 滅亡后,避亂江南,丈夫去世,朝廷不思北伐,茍安江南,她的詞哀怨悲涼。
-
-
-
-
-
-
請采納~
宋代四位代表詞人的詞句,概括豪放派、婉約派詞作的特點?
一、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國宋代的詞學流派之一。北宋詩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一詞衡文評詩。第一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
豪放詞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囂。據南宋俞文豹《吹劍續錄》載:“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珵橹^倒。”這則故事,表明兩種不同詞風的對比。南宋人已明確地把蘇軾、辛棄疾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二、婉約派:婉約,即婉轉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時期的溫庭筠和李煜)。
三、宋代著名詞人:
1、蘇軾(詞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提名: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辛棄疾(詞杰):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提名: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李清照(千古第一女詞人):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提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4、歐陽修: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提名: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一說馮延巳作)
5、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提名:楊柳岸,曉風殘月。
6、晏殊: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提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宋代詞人有兩大流派,各具有什么風格?
婉約派
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
豪放派
不僅描寫花間、月下、男歡、女愛。而且更喜攝取軍情國事那樣的重大題材入詞,使詞能像詩文一樣地反映生活。境界宏大,氣勢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為能事豪放派雖以豪放為主體風格,卻也不乏清秀婉約之作。蘇軾、辛棄疾為代表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