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的詩值多少錢(王士禎的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士禎的詩值多少錢,以及王士禎的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王士禎的詩詞選錄
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
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煙景似殘秋。
結綺臨春盡已墟,瓊枝璧月怨何如。
惟余一片青溪水,猶傍南朝江令居。
桃葉桃根最有情,瑯琊風調舊知名。
即看渡口花空發,更有何人打槳迎?
三月秦淮新漲遲,千株楊柳盡垂絲。
可憐一樣西川種,不似靈和殿里時。
集評:惠(惠棟,下同)注引《國雅》評云:諷此,便已想見張緒。
潮落秦淮春復秋,莫愁好作石城游。
年來愁與春潮滿,不信湖名尚莫愁。
集評:
惠補注引《國雅》評云:眼前話,一時說不到,可稱神品。此即六朝樂府也。
伊(伊應鼎,下同)評:首句,言自秦淮以來,不知春秋幾度,人代變遷。如潮起落,風景自不殊也;次句,是追想莫愁昔日嘗游于此,而今不可見矣,對此茫茫,百端交集,故第三句云“年來愁與春潮滿”也;末句,遂借莫愁湖三字,弄筆作姿,極流連低回之致,與前《山蠶詞》“曾說蠶叢”二語相仿。此等句法,可開后人無限聰明,然不善學之,恐亦易落惡道也。
青溪水木最清華,王謝烏衣六代夸。
不奈更尋江總宅,寒煙已失段侯家。
當年賜第有輝光,開國中山異姓王。
莫問萬春園舊事,朱門草沒大功坊。
新歌細字寫冰紈,小部君王帶笑看。
千載秦淮嗚咽水,不應仍恨孔都官(注)。
(注)福王時,阮司馬以吳綾作朱絲闌,書《燕子箋》諸劇進宮中。
集評:
伊評:此譏明末南京時事。明末阮大鋮,與陳后主時之孔都官事正相仿,皆因便嬖荒淫亡國。但孔都官代遠年湮,恨當少息,而阮司馬近事可哀,故云不應仍恨古人也。
舊院風流數頓楊,梨園往事淚沾裳。
樽前白發談天寶,零落人間脫十娘。
傅壽清歌沙嫩簫,紅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注)。
(注)《白門集》注:傅壽,字靈修,舊院妓,能弦索,喜登場演劇。沙,名宛在,字嫩兒。桃葉女郎,見《蝶香集》。
新月高高夜漏分,棗花簾子水沉薰。
石橋巷口諸年少,解唱當年《白練裙》(注)。
(注)《白門集》注:《白練裙》,萬歷中休寧吳非熊,新城鄭應尼嘲馬湘蘭作也。
玉窗清曉拂多羅,處處憑欄更踏歌。
盡日凝妝明鏡里,水晶簾影映橫波。
集評:
惠補注引《國雅》評云:艷極,亦靜極。
北里新詞那易聞,欲乘秋水問湘君。
傳來好句《紅鸚鵡》,今日青溪有范云(注)。
(注)云,字雙玉,有《紅鸚鵡》詩最佳。
十里清淮水蔚藍,板橋斜日柳毿毿。
棲鴉流水空蕭瑟,不見題詩紀阿男(注)。
(注)阿男《秋柳》句云:“棲鴉流水點秋光?!痹娙瞬现靡病?/p>
集評:
伊評:此因紀阿男“棲鴉流水”之詩,睹景而懷其人也。一詩之妙處,只在“蕭瑟”二字,通首俱是“蕭瑟”二字之神。以此二字,傳阿男之詩之神,即以此二字并傳阿男之神也。
總評:
惠注:鈍翁《白門詩集序》:“貽上再至白門,館于布衣丁繼之氏。丁故家秦淮,距邀笛步不數弓。貽上心喜,遂往來賦詩其間。丁年七十有八,為人少習聲伎,與歙縣潘景升,福清林茂之游最稔,數出入南曲中,及見馬湘蘭,沙宛在之屬,故能為貽上縷述曲中遺事,娓娓不倦。貽上心益喜,輒掇拾其語入《秦淮雜詩》中,詩益流麗悱惻,可詠可誦。噫,亦異矣哉!”
惠補注引《國雅》評云:唐人《水調》,《竹枝》等歌,悉從漢魏六朝樂府陶冶而出,故高者風神獨絕,而古意內含,直可一唱三嘆。米元章書不使一實筆,庶幾得之?!肚鼗措s詩》偶而游戲,已參上乘,一切叫噪之病盡除,有心者讀之,如聞雍門之瑟矣。 (六首選一)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四首選—)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浣溪沙·紅橋》
其一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其二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夜來微雨歇,河漢在西堂。螢火出深碧,池荷聞暗香。
開窗鄰竹樹,高枕憶滄浪。此夕南枝鳥,無因到故鄉。
《蝶戀花·和漱玉詞》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寄于淅川道子》
西望商于地,風前木葉紅?;某侨龖粼冢偕崛f山中。
歸路日猶遠,故人今不同。淅江通漢水,心折武關東。 順治十七年(1660年),時年二十六歲,王漁洋赴任揚州府推官。其祖父王象晉曾于明崇禎元年(1628年)曾任揚州兵備副使。
揚州任職五年,王漁洋寫下很多詩詞和游記??滴踉辏?662年),與張養重、邱象隨、陳允衡、陳維崧等修禊紅橋,王漁洋作《浣溪沙》,編有《紅橋唱和集》。
康熙三年(1664年)春,又與諸名士修禊紅橋,賦《冶春絕句》。其中“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一首,唱和者甚眾,一時形成“江樓齊唱冶春詞”的盛況。
據《揚州畫舫錄》記載:“貽上司理揚州,日與諸名士游宴,于是過廣陵者多問紅橋矣。”。 王士禎少年時居濟南,以濟南人自稱,一生寫有許多詠濟南山水風光的詩作。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秋,王士禎與文友數人游覽濟南大明湖上。天氣漸涼,湖岸垂柳,已是翠褪黃顯。王士禎遂賦《秋柳》詩四首: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娟娟涼露欲為霜,萬縷千條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婦鏡,江干黃竹女兒箱??諔z板渚隋堤水,不見瑯琊大道王。若過洛陽風景地,含情重問水豐坊。”
“東風作絮糝春衣,太息蕭條景物非。扶荔宮中花事盡,靈和殿里昔人希,相逢南雁皆愁侶,好語西烏莫夜飛。往日風流問枚書,梁園回首素心違?!?/p>
“桃根桃葉正相連,眺盡平蕪欲化煙。秋色向人猶旖旎,春閨曾與致纏綿。新愁帝子悲今日,舊事公孫憶往年。記否青門珠絡鼓,松柏相映夕陽邊?!?/p>
這四首《秋柳》詩,句句寫柳,卻通篇不見一個“柳”字,表現出詩人深厚的藝術提煉功底。
王士禎時年二十四歲。此詩傳開,大江南北一時應和者甚眾,連顧炎武也由京抵濟,作《賦得秋柳》唱和。由于各地眾名家對《秋柳》詩的唱和,產生了享譽當時文壇的文社——“秋柳詩社”。
如今,秋柳園早已湮沒,但其遺址風光依舊,水光粼粼,荷紅芙綠,岸柳披拂,明湖風光盡收眼底。秋柳園在濟南的人文史上有著顯著位置。
誰知道王士禎的詩
王士禎詩詞選
秦淮雜詩(二十首選一) 真州絕句(六首選一) 初春濟南作 秋柳(四首選一)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高郵雨泊 余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跡》卻寄二首(選一) 江上 浣溪沙(北郭清溪一帶流) 浣溪沙(白鳥朱荷引畫橈) 蝶戀花·和漱玉詞
秦淮雜詩(二十首選—)
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
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艷景似殘秋。
秦淮雜詩(二十首選—)
傅壽清歌沙嫩簫,紅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
秦淮雜詩 (二十首選—)
新歌細字寫冰紈,小部君王帶笑看。
千載秦淮嗚咽水,不應仍恨孔都官。
秦淮雜詩(二十首選—)
青溪水木最清華,王謝烏衣六代夸。
不奈更耐江總宅,寒煙已失段侯家。
真州絕句(六首選一)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初春濟南作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秋柳(四首選—)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夜來微雨歇,河漢在西堂。
螢火出深碧,池荷聞暗香。
開窗鄰竹樹,高枕憶滄浪。
此夕南枝鳥,無因到故鄉。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余澹心寄金陵詠懷古跡卻寄二首(選—)
千古秦淮水,東流繞舊京。
江南戎馬后,愁殺庾蘭成!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浣溪沙·紅橋(二首)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其二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蝶戀花·和漱玉詞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悼亡詩
陌上鶯啼細草薰,
魚鱗風皺水成紋。
江南紅豆相思苦,
歲歲花開一憶君。
題秋江獨釣圖(一蓑一笠一扁舟)
年代:清
作者:王士禎
作品:題秋江獨釣圖
內容: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注釋:
這首詩描寫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一個漁人,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輕舟,一枝釣桿,漁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遙中卻又深藏著幾許蕭瑟,孤寂。
冶春(三月韶光畫不成)
三月韶光畫不成,尋春步屟可憐生。
青蕪不見隋宮殿,一種垂楊萬古情。
冶春(今有東風太狡獪)
今有東風太狡獪,弄晴作雨遣春來。
江梅一夜落紅雪,便有夭桃無數開。
王士禎 真州絕句
《真州絕句》
作者:王士禎
江干多是釣人居,
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后,
半江紅樹賣鱸魚。
賞析:
這首詩描寫真州景物風情,表現了真州景物的美麗、真州風俗人情的淳樸。
清新自然是這兩首詩的特點。詩中景物淡遠幽雅,特別是前一首寫漁村的景物,為前人之詩所少見,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這些景物都好似是詩人觸目所見,信手拈來,十分自然。而所表現的詩情畫意也是十分自然,宛如一幅天然的漁家生活圖畫。
其次是含蓄而有意味。作者雖在描寫景物風情,實際上是把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評價含而不露地隱藏其中。前一句描寫漁村景物和漁人生活,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對漁村美麗景物和漁人自食其力生活的贊賞。后一句描寫真州農村的耕作和習俗,也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對真州農民勤勞和淳樸人情的喜愛。含蓄的寫法,使兩首詩情外有味,讀者若不細心思考品嚼,很難理解作者實際情感,自然也難于見得其詩之妙了。
清人評曰:第四句乃此詩精彩佳妙所在,為一篇之主,前三句湊泊成趣,為一篇之客,此詩請客之法也。但主客要照應相配。四句色色俱精,一氣呵成,如天造地設,所謂運斤成風,欲求斧鑿之痕,了不可得。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中巴之東巴東山
《夔州歌十絕句中巴之東巴東山》
作者:杜甫
原文:
中巴之東巴東山,
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
瞿塘險過百牢關。
賞析:
長江滔滔東流至四川奉節,即古代的夔州,就進入了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之第一峽──瞿塘峽。此詩作于大歷初,描繪歌頌了此處的山川形勝。
東漢末劉璋據蜀,分其地為三巴,有中巴,西巴,東巴。夔州為巴東郡,在中巴之東。巴東山即大巴山,在川、陜、鄂三省邊境,詩中特指三峽兩岸連山。巴、東字在首句重復,前分后合,構成由舒緩轉急促的節拍,使人從聲音上感受到大山的氣勢。中巴之東巴東山,七字皆陰平聲,更屬創格,形成奇崛拗峭的音調,有助于氣氛渲染,給人以石破天驚之感。次句寫江水,開辟用如時間副詞,意為從開天辟地以來,自古以來。不說自古而說開辟,極見推敲。因為自古只能表達一個抽象的時間概念,而開辟這個動詞聯合結構的詞匯富于形象性,能引起一種動感,仿佛夔門的形成是浪打波穿的結果,既形容出自然的偉力,又見出其地勢的古老和險要。
前兩句從較大角度,交代出夔州的地理環境,下兩句進而更具體地描繪其山川形勝。白帝即白帝城,城在夔州之東的北岸高峰頂上。這里是公孫述割據稱雄之處,也是三國時蜀漢防東吳的要沖,因它守住瞿塘峽口,足資鎮壓,所以說是三峽鎮。在湍急的瞿塘峽江心,舊時有滟滪堆,冬日出水,夏日沒入水中成為暗礁,所以其間道路古來難,不可謂不險。百牢關在漢中,兩岸絕壁相對而立,六十里不斷,因為它和夔州的瞿塘相似,所以用來作比。下聯十四字抓住高、險特征,筆力千鈞,把高江急峽寫得極有氣勢。兩句分承山水,句式對仗,音韻砍截,與散行作結風味全殊。
如果我們用盛唐絕句傳統手法作對照,就會發現此詩在寫作上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一,傳統絕句注重音調的平仄諧調,句格的穩順;而此詩有意追求拗調,首句全用平聲字,給人以奇離突兀之感。二,傳統絕句注重風調,追求一唱三嘆之音,尾聯多取散行,一般以第三句為主,第四句發之(楊仲弘語),構成轉合,即使用對結,也多采取流水對;此詩用的對作結,類半首律詩,詩意的轉折在兩聯之間,結束的音調戛然而止。三,傳統絕句注重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純寫景的不多,而此詩兩聯皆分寫山水。純乎寫景,卻又并非無情。它通過奇突雄渾的自然景物的描寫,取得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而抒情已存乎寫景之中,讀者能感到詩人對祖國奇異山川的熱愛和由衷的贊美。
送王牧往吉州謁使君叔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謁使君叔
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游。
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
【賞析】
唐人的送行詩很多。但送行有種種情況,詩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樣。這里是送一個年輕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里的州官。恰逢時節在初春,正是游歷的大好時光。對一個剛成年的人來說,游歷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因此無論從哪方面說,這都是一件好事。盡管離別免不了引起依惜別之情,但也被替對方高興的心情掩蓋了。這就決定了這首詩的明快基調。
關于王牧這個人的事跡現已難確考。只知道有個王牧曾經擔任過考功員外郎,與李嘉同時,可能就是他。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使君即刺史。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縝,大歷后期在任。這時候李嘉祐在吳越一帶閑居。
詩的首聯點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詩人化用了前人的詩句。謝靈運《悲哉行》說:萋萋春草生,王孫游有情。王孫是對年輕人的尊稱?!妒酚浕搓幒盍袀鳌酚涊d漂母對韓信說過這樣的話:吾哀王孫而食之,豈望報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這里更顯恰當。汀洲,說明送別的地點在水邊。細草綠,時值早春,小草剛剛發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離情聯系在一起?!豆旁娛攀住氛f: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濃,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所以一說細草綠,惜別之意也就蘊含其中了。
第二聯是對被送者的介紹和贊許。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發戴帽,表示已經成年了。這正是人生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不僅如此,王牧承繼了家學,擅長詩賦,是個才華橫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禮記學記》的典: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后來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襲的事業。這里既是對王牧的贊許,又是對他所要拜見的叔父的稱譽。當然,應酬之作中這類詞句難免也有溢美之處。
第三聯設想王牧旅途中的見聞。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這兩句描寫山野春天雨后的景色。一場春雨過后,山花競放,爭奇斗妍;春水潺流,噴珠濺玉。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們領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這兩句詩不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寫得生機勃勃,清新流麗。前人評論道:李袁州(嘉祐)中興高流,與錢(起)、郎(士元)別為一體,往往涉于齊梁。綺靡婉麗,蓋吳均、何遜之敵。如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朝霞晴作雨,濕氣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簽》卷七引劉辰翁語)
第四聯設想王牧的叔父見到他后,一定十分憐愛,舍不得他離開。所以囑咐說:你母親還在倚門而望,日日盼著你歸來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賢之列。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詩清麗流暢,氣韻生動,是應酬詩中難得的佳作。沈德潛評論此詩云:天然名秀,當時稱其齊梁風格,不虛也。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王維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買香然綠桂,乞火踏紅蓮。
草色搖霞上,松聲泛月邊。山河窮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憑視,王城遂渺然。灞陵才出樹,渭水欲連天。
遠縣分諸郭,孤村起白煙。望云思圣主,披霧隱群賢。
薄宦慚尸素,終身擬尚玄。誰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賞析】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后,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王土禛的古詩有多少
王士禎一生著述達500余種,作詩4000余首
《池北偶談》
宋人絕句
偶為朱錫鬯太史(彝尊)舉宋人絕句可追蹤唐賢者,得數十首,聊記于此。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冷于陂水淡于秋,遠陌初窮見渡頭。賴是丹青無畫處,畫成應遣一生愁。"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黃葉西陂水漫流,籧篨風急滯扁舟。夕陽暝色來千里,人語雞聲共一丘。"
"露白霜紅郭外田,山濃水淡欲寒天。參軍抱病陪清賞,一檄呼歸亦可憐。"
"斷腸聲里無形影,畫出無聲亦斷腸。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
"梁州一曲當時事,記得曾拈玉笛吹。端正樓空春晝永,小桃猶學澹燕支。"
"斷云一葉洞庭帆,玉破鱸魚霜破柑。好作新詩寄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唐滟滪關。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微晴。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此中有句無人見,送與襄陽孟浩然。"
"獨憑危堞望蒼梧,落日君山似畫圖。無數柳花飛滿岸,晚風吹過洞庭湖。"
"來時秋雨滿江樓,歸日春風度客舟?;厥浊G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揚州。"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怊悵西闌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到處相逢是偶然,夢中相對兩華顛。還來共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
"烏塘渺渺路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攜。試問春風何處好?辛夷如雪柘岡西。"
"掃地焚香閉閣眠,簟紋如水帳如煙??蛠韷粲X知何處,掛起西窗浪接天。"
"曾作金陵爛熳游,北歸塵土變衣裘。芰荷聲里孤舟雨,臥入江南第一州。"
"皂莢村南三四里,春江不隔一程遙。雙堤斗起如牛角,知是隋家萬里橋。"
"去年此日泊瓜洲,衰柳蕭蕭客系舟。白發天涯嘆流落,今宵聽雨古宣州。"
"山驛蕭條酒倦傾,嘉陵相背去無情。臨流未忍輕相別,吟聽潺湲坐到明。"
"照江丹葉一林霜,折得黃花更斷腸。商略此時須痛飲,細腰宮畔過重陽。"
"洞庭木落萬波秋,說與南人亦自愁。欲指吳淞何處是,一行征雁海山頭。"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白發先朝舊史官,風壚煮茗暮江寒。蒼龍不復從天下,拭淚看君小鳳團。"
"濯錦江邊憶舊游,纏頭百萬醉青樓。而今莫索梅花笑,古驛燈前各自愁。"
"濟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龍山馬足輕。使君莫忘霅溪女,時作陽關腸斷聲。"
"琵琶弦急滾梁州,羯鼓聲高舞臂鞲。破費八姨三百萬,大唐天子要纏頭。"
"逍遙堂后千章木,常送中宵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來東閣涼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臥北窗呼不醒,風吹松竹雨凄凄。"
"千詩織就回文錦,如此陽臺暮雨何。只有聰明蘇蕙子,更無悔過竇連波。"
"落日同騎款段游,倦依松石弄清流。蓬萊漢殿春分手,一笑相逢太華秋。"
"舟中一雨掃飛蠅,半脫綸巾臥翠藤。殘夢未醒窗日晚,數聲柔櫓下巴陵。"
"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向來松檜欣無恙,坐久復聞南間鐘。隱隱修廊人語絕,四山滴瀝雪鳴風。"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夜暗歸云繞柁牙,江涵星影雁團沙。行人悵望蘇臺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征帆一似白鷗輕,起揭船蓬看晚晴。梅子著花霜壓岸,自披風帽過臨平。"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