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為什么要寫詠柳(賀知章詠柳寫的是哪里)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賀知章為什么要寫詠柳,以及賀知章詠柳寫的是哪里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賀知章寫詠柳的背景是什么?
背景:唐天寶三載,賀知章奉詔回鄉,百官送行。坐船經南京、杭州,順蕭紹官河到達蕭山縣城,越州官員到驛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門外潘水河邊的舊宅,其時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發,春意盎然,微風拂面。賀知章如脫籠之鳥回到家鄉,心情自然格外高興。忽然他見到了一株高大的楊柳,在河岸邊如鶴立雞群,英姿勃發,一時興發,就提筆寫了《詠柳》一詩,成為千古絕唱。名家評說,賀知章的《詠柳》詩,是千百年來最好的一首詠柳詩!
詩人賀知章在寫《詠柳》這首詩時的背景是什么?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它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唐越州會稽永興(今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背景:唐天寶三載,賀知章奉詔回鄉,百官送行.坐船經南京、杭州,順蕭紹官河到達蕭山縣城,越州官員到驛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門外潘水河邊的舊宅,其時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發,春意盎然,微風拂面.賀知章如脫籠之鳥回到家鄉,心情自然格外高興.忽然他見到了一株高大的楊柳,在河岸邊如鶴立雞群,英姿勃發,一時興發,就提筆寫了《詠柳》一詩,成為千古絕唱.名家評說,賀知章的《詠柳》詩,是千百年來最好的一首詠柳詩.
賀知章的《詠柳》被譽為詠物詩中的精品,這首詩具體好在哪里?
謝邀:
開篇明義,《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寫的首詩。《詠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呢?從題目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所吟詠的對象是柳。
賀知章的這首《詠柳》詩比喻新奇精巧,靈活多樣,四句詩用了三個比喻句,三個比喻三個層次,從大處寫到小處;詩歌的排篇布局好像繪畫一樣,從寫意到工筆細繪,先勾出輪廓,再添枝加葉補充細節,描繪精妙傳神,既顯示出了春風的力量,又拓寬了春天的氣息。
詩人筆下的柳樹好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詩歌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可以說,賀知章的《詠柳》詩是詠物詩中的精品佳作了。原詩如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要贊詠柳,那從哪里起筆最好呢?也就是說詩人眼前的柳樹給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當然是柳樹的整體形象了,那就是柳枝在春風中呈現出的動人心扉的曼妙之美。
當春風吹綠大地的時候,柳樹也迫不及待地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一種迷人的形態。
所以詩作開篇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詩人用一個“妝”字就把柳樹擬人化了,像是一個美女在化妝,而她并非涂脂抹粉,而是用“碧玉”化妝。
詩句將初春綻放新綠的柳樹比喻成“碧玉”,這是修辭的巧妙運用,顯示出了柳樹的鮮嫩新翠。同時,詩人將柳樹擬人化,讓人在品讀的時候能感覺到柳樹就像是一位妝容精致的美女。她不僅貌美,還清純可愛。
詩句中的“碧玉”有兩層含義: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讓人們對柳樹的淡雅之美產生了深刻的印象。
“碧玉”和柳樹發芽的顏色的是如此相似,所以這個比喻句相當貼切,不僅寫出了柳樹的鮮嫩新翠,而且還給人留下柳樹新綠的淡雅之美與平和之美。
“萬條垂下綠絲絳”,緊承上句來寫。詩人將千萬條垂下的柳枝比喻成綠絲編織而成的少女的裙帶。一個“垂”字,暗示出“碧玉小家女”的纖柔之美。而“綠”字又與上句的“碧”字再次生發、再次補充,這就把早春的垂柳寫得更為逼真,更加飄搖了。
詩人由下垂的曼妙柳枝聯想到少女身上垂墜的綠色絲織裙帶,可見在微風中搖曳的曼妙的柳枝在詩人的眼中,是別有一番風韻的。
賀知章在一、二句中連用兩次比喻,用不同的事物來比喻柳樹的不同方面,這在詩歌中形成了比喻,更加顯示出柳樹的曼妙多姿和鮮嫩新翠。
如果說一、二句中詩人在贊詠柳樹的整體形象和曼妙柳枝的話,那么第三句則是詩人對柳葉的贊詠。但是詩人賀知章并沒有直接贊詠柳葉之美,而是以設問提出:不知這細細的葉子是哪位能工巧匠剪裁出來的呢?
這是詩人緊接著對柳枝贊詠的思路來寫的。這女子的妝容是這么精致,垂下的枝條是這樣曼妙,這些如絲絳的柳條似的柳葉是誰剪裁出來的呢?
詩人用驚嘆的一問來贊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這一聲看似疑問的話語中飽含著詩人由衷的驚嘆與欣喜。
第四句的回答特別精彩。原來是二月的和煦春風,手里拿著一把剪刀,給大地換上了新裝。詩人將和煦的春風比作了一把神奇的剪刀,這是詩人第三次用到比喻的修辭手法。
“二月春風似剪刀”,是二月的春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
如果將第三句和第四句結合起來看的話,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并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也體現出了詩人別出心裁的詩歌表現手法。
在詩歌中,詩人通過新奇的想象,用擬人的手法刻畫春柳的形象,以奇妙而貼切的比喻,賦予春風一個獨特而新穎的形象,顯示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使人感到清新爽目,構思上也可謂獨出心裁。
詩的三、四句采用問答形式。尤其是第四句把春風比作剪刀,回答了柳葉生發的原因,再現了春風吹綠萬物的自然規律。
詩人巧妙地將視之無形,難以觸摸,對大自然的作用不易被人發現的春風物化,變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使之舉目可見,觸手可及,令人真切地感受到春回大地、春風駘蕩、柳枝搖曳的大自然美景。
這首詩只有四句,卻很富于層次的變化。第一句先寫總的印象,第二句單就柳枝做了一番細致的描寫,第三、四句再進一步寫柳葉。詩人先從大處著眼,愈寫愈細。
而且詩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在修辭和寫法上也不一樣。前兩句是運用擬人的手法來描寫形容,碧樹如玉,柳枝如絲,碧樹如何高上去,柳枝如何垂下來。
后兩句運用巧妙的設問與鮮明的比喻來寫柳葉,一問一答,問得巧妙,答得精彩。賀知章用剪刀來比春風,寫出了柳葉被春風吹綠的詩情畫意,詩句新巧精致。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情畫意美不勝收,讀來讓人回味無窮。
賀知章為什么要寫詠柳,找到的答案是什么解決過程是什么?
《詠柳》是賀知章的作品,這首詩歌的寫作其實是特別偶然的,并不是刻意為之,就是賀知章在回鄉途中看到詠柳而寫的
賀知章為什么要寫詠柳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賀知章詠柳寫的是哪里、賀知章為什么要寫詠柳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