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采蓮子的古詩有哪些(古詩中采蓮的名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偷采蓮子的古詩有哪些,以及古詩中采蓮的名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采蓮的古詩詞
采蓮曲_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關于小孩采蓮的詩句
1. 關于兒童采蓮的詩句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②,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注釋] ① 這是一首漢樂(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蓮葉茂盛的樣子。
[解說] 這首詩的后四句用重復的句式,表現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傳達出采蓮人歡快的心情。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
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東漢仍設有樂府。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人采蓮的詩。全詩格調輕快。
猶如一幅曼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的魚兒在嬉戲,還有那水上愉快地采蓮的男男女女,閉上眼,采蓮的女溫潤柔美的歌聲仿佛縈繞耳旁,滑進你的心間。
那么秀麗的江南風光!那么寧靜而又生動的畫面! “小船兒輕輕的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讀完此詩,一股夏日的清新空氣迎面撲來。我們隱約感受到了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輕松起來。
2. 形容兒童采蓮的詩句有哪些
江南 是記憶的海
蓮 葉葉連天
微風吹出
露珠美麗的笑靨
那顆顆晶瑩
就是夏日
孩子們
大喊大叫的休閑
孩子們的夏天
是五顏六色的夢
是池塘邊浪花
卷起的炊煙
是知了
在耳邊一聲聲
高高低低的流連
折一柄瀲滟
高舉這個夏天
我們的假期
從此
多了一份
童稚的香甜
3. 池上古詩小孩偷采蓮干什么用
《池上》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作品文字洗練,內容通俗淡雅,寥寥數字,生知動逼真地描述了一個天真活潑、憨厚可愛的兒童形象。
詩的前兩句介紹了故事的梗概:一個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去采蓮歸來,突出了孩子的可愛。一個“偷”字用得極為傳神,表現了兒童的頑皮、狡黠,甚至有一點冒險精神。第二句的“采"字和“回"字,表現小孩偷采一枝白蓮道花又匆匆忙忙返回,為的是不想讓大人發現他的冒險舉動。
接下來的兩句巧妙地刻畫了小孩子的天真:她自以為行動機密,不會被人發覺,誰知道小船駛來時,沖得水面的內浮萍兩邊散開,水面波動,出現了一道長長的痕跡,自然完全暴露了她的行蹤!第三句的“藏”字,表現小孩既不想讓人發現又不懂得隱藏自己的蹤跡,天真可愛之態畢現。第四句的“開”字,表現浮萍上劃出的一條水道,暴露了小孩的秘密--這種善意的嘲笑,更增添了小孩幼稚可愛的天性。顯而易見,一連串動詞表現一連串的動作,兒童的天真可愛形象呼之欲出,讀來仿佛一幅栩栩如生的采蓮圖就在眼前容,讓人的思緒又回到了天真爛漫的童年。[4]
全詩體現了童真、童趣,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瑯瑯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4. 兒童古詩江南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②,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注釋]
① 這是一首漢樂(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蓮葉茂盛的樣子。
[解說]
這首詩的后四句用重復的句式,表現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傳達出采蓮人歡快的心情。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東漢仍設有樂府。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人采蓮的詩。全詩格調輕快。猶如一幅曼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的魚兒在嬉戲,還有那水上愉快地采蓮的男男女女,閉上眼,采蓮的女溫潤柔美的歌聲仿佛縈繞耳旁,滑進你的心間。那么秀麗的江南風光!那么寧靜而又生動的畫面!
“小船兒輕輕的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讀完此詩,一股夏日的清新空氣迎面撲來。我們隱約感受到了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輕松起來。
全詩語言簡練、朗朗上口是兒童初學詩品的佳作。讓我們和江南的采蓮人一起一邊采蓮一邊愉快的吟送這首詩吧!
5. 與“采蓮姑娘”、“采蓮故事”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采蓮曲二首》王昌齡 釋義: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嬪一樣美麗的采蓮女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采蓮曲二首》王昌齡 釋義: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采蓮女的臉龐開放。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采蓮子二首》皇甫松 釋義:荷花的清香飄滿遼闊的湖陂,年輕的姑娘貪玩愛耍把采蓮延遲。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采蓮子二首》皇甫松 釋義:讓小船任意飄流。竟然無緣無故隔船拋丟蓮子,可是被遠處的人看見,她大半天還在害羞。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采蓮曲》李白 釋義: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
隔著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荷葉荷裙相映色,聞歌不見采蓮人。
——《操蓮曲》 何希堯 釋義:荷葉與采蓮姑娘的荷葉裙相互交織在一起,聽到采蓮姑娘的歌聲卻看不見人在哪里。采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采蓮曲》劉方平 從小就養成了踩蓮藕的習慣,十五歲已經能自如的駕駛船只行駛在潮頭浪尖里。耶溪采蓮女,見客回棹歌回。
——《越女詞五首》 李白 釋義:若耶溪的采蓮女孩,看見有客人到了,便唱著歌兒回返。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采蓮曲》 白居易 釋義:菱葉在水面飄蕩,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越女采蓮秋水畔。
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歐陽修 釋義:明凈的秋水畔,一位美麗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蓮。
輕盈的羅袖,玉腕上時隱時露的金釧,勾勒出她綽約的豐姿和婀娜的身影。
手剝蓮子詩句
1. 關于剝蓮子的詩句
關于剝蓮子的詩句 1.關于小孩在剝蓮子吃的詩句
西洲曲 南朝民歌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樂府體 曹鄴 蓮子房房嫩,菖蒲葉葉齊。
共結池中根,不厭池中泥。 采蓮子 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竹枝 皇甫松 斜江風起動橫波, 劈開蓮子苦心多。
怨王孫 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勁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 青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也恨、人歸早。
九張機 南宋無名 四張機,咿啞聲里暗顰眉。 回梭織朵垂蓮子, 盤花易綰,愁心難整, 脈脈亂如絲。
梁公子 李賀 風采出蕭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蓮子熟,洗馬走江沙。
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 種柳營中暗,題書賜館娃。
月漉漉篇 李賀 月漉漉,波煙玉。 莎青桂花繁,芙蓉別江木。
粉態夾羅寒,雁羽鋪煙濕。 誰能看石帆?乘船鏡中入。
秋白鮮紅死,水香蓮子齊。 挽菱隔歌袖,綠刺罥銀泥。
漁家傲 歐陽修 荷葉田田青照水 孤舟挽在花陰底 昨夜蕭蕭疏雨墜 愁不寐 朝來又覺西風起 雨擺風搖金蕊碎 合歡枝上香房翠 蓮子與人常廝類 無好意 年年苦在中心里 房家夜宴喜雪戲贈主人 白居易 風頭向夜。西洲曲 南朝民歌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樂府體 曹鄴 蓮子房房嫩,菖蒲葉葉齊。
共結池中根,不厭池中泥。 采蓮子 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竹枝 皇甫松 斜江風起動橫波, 劈開蓮子苦心多。
怨王孫 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勁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 青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也恨、人歸早。
九張機 南宋無名 四張機,咿啞聲里暗顰眉。 回梭織朵垂蓮子, 盤花易綰,愁心難整, 脈脈亂如絲。
梁公子 李賀 風采出蕭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蓮子熟,洗馬走江沙。
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 種柳營中暗,題書賜館娃。
月漉漉篇 李賀 月漉漉,波煙玉。 莎青桂花繁,芙蓉別江木。
粉態夾羅寒,雁羽鋪煙濕。 誰能看石帆?乘船鏡中入。
秋白鮮紅死,水香蓮子齊。 挽菱隔歌袖,綠刺罥銀泥。
漁家傲 歐陽修 荷葉田田青照水 孤舟挽在花陰底 昨夜蕭蕭疏雨墜 愁不寐 朝來又覺西風起 雨擺風搖金蕊碎 合歡枝上香房翠 蓮子與人常廝類 無好意 年年苦在中心里 房家夜宴喜雪戲贈主人 白居易 風頭向夜利如刀,賴此溫爐軟錦袍。 桑落氣薰珠翠暖,《柘枝》聲引管弦高。
酒鉤送盞推蓮子,燭淚粘盤壘葡萄。 不醉遣儂爭散得?門前雪片似鵝毛。
2.關于蓮子的詩句有哪些
1、《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宋代:張先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
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
譯文: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致。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起起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云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
游人為飽覽湖光山色,聽任畫船在水上緩緩行進。湖水明澈,波平如鏡,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鏡中移動,別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船上歌女雙雙唱起《桃葉歌》來,輕柔婉轉的歌聲,久久在空問回蕩。歌女所著的杏紅衫子,在青山、綠水、藍天的交相映襯下,更加加深了它的鮮艷色彩。
偏西的陽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們都采了一枝荷葉用來遮面,以躲避斜暉,直到游船歸去時,自己還感到分得了一份綠荷扇子帶來的涼意呢。
2、《江南行》
唐代:張潮
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
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
譯文:茨菰葉爛時我們分別在西灣,如今蓮子花開還不見你回還。 我的夢離不開那江上的流水,人們傳說你已經到了鳳凰山。
3、《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
唐代: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譯文: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蕩著小船來采蓮。她聽憑小船隨波漂流,原來是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姑娘沒來由地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少年拋擲過去。猛然覺得被人遠遠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4、《采蓮子·其一》
唐代:皇甫松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譯文:荷花的清香飄滿遼闊的湖陂,年輕的姑娘貪玩愛耍把采蓮延遲。傍晚她戲弄湖水把船頭淋濕,更脫下紅裙網羅池中鴨兒。
5、《清平樂·村居》
宋代: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大兒鋤豆溪東,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無賴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3.關于蓮子的詩句有哪些
1、《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宋代:張先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
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
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譯文: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致。
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起起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云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
游人為飽覽湖光山色,聽任畫船在水上緩緩行進。湖水明澈,波平如鏡,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鏡中移動,別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船上歌女雙雙唱起《桃葉歌》來,輕柔婉轉的歌聲,久久在空問回蕩。歌女所著的杏紅衫子,在青山、綠水、藍天的交相映襯下,更加加深了它的鮮艷色彩。
偏西的陽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們都采了一枝荷葉用來遮面,以躲避斜暉,直到游船歸去時,自己還感到分得了一份綠荷扇子帶來的涼意呢。2、《江南行》唐代:張潮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猶未還。
妾夢不離江水上,人傳郎在鳳凰山。譯文:茨菰葉爛時我們分別在西灣,如今蓮子花開還不見你回還。
我的夢離不開那江上的流水,人們傳說你已經到了鳳凰山。3、《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唐代: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譯文: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蕩著小船來采蓮。
她聽憑小船隨波漂流,原來是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姑娘沒來由地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少年拋擲過去。
猛然覺得被人遠遠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4、《采蓮子·其一》唐代:皇甫松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譯文:荷花的清香飄滿遼闊的湖陂,年輕的姑娘貪玩愛耍把采蓮延遲。
傍晚她戲弄湖水把船頭淋濕,更脫下紅裙網羅池中鴨兒。5、《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大兒鋤豆溪東,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
最令人喜愛的是無賴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4.寫蓮子 詩句
東林寺白蓮
唐__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漸塵垢眼,見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凈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
夜深眾僧寢,獨起繞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秋蓮
元__劉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階下蓮
唐__白居易
葉展影翻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
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于野水中。
感白蓮花
唐__白居易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
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分。
誰移爾至此,姑蘇白使君。
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氛氳。
月月葉換葉,年年根生根。
陳根與故葉,銷化成泥塵。
化者日已遠,來者日復新。
一為池中物,永別江南春。
忽想西涼州,中有天寶民。
埋歿漢父祖,孳生胡子孫。
已忘鄉土戀,豈念君親恩。
生人尚復爾,草木何足云。
蓮花
唐__郭震
臉膩香薰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后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詠雙開蓮花
唐__劉商
菡萏新花曉并開,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
蓮花
唐__溫庭筠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蘯。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木蘭后池三詠·白蓮
唐__皮日休
但恐醍醐難并潔,只應藆卜可齊香。
半垂金粉知何似,靜婉臨溪照額黃。
蓮
唐__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日,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蓮花
唐__崔櫓
影欹晴浪勢欹煙,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片紅時墮化人船。
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后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嬌怯醉腰偏。
描寫蓮子的詩:
鄒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蓮子湯三首
宋__黃庭堅
新收千百秋蓮菂,剝盡紅衣搗玉霜。
不假參同成氣味,跳珠椀里綠荷香。
描寫蓮藕的詩:
出池藕花
宋__黃庭堅
惜絲不肯織宮鞋,花月仙人謫下來。
河伯借泥封玉腕,風神翻浪沃香腮。
無房不許僧歸宿,有蓋嘗令鷺自開。
何事冤他結青女,一朝收拾付塵灰。
秋日吳中觀貢藕
唐__趙嘏
野艇幾西東,清泠映碧空。
褰衣來水上,捧玉出泥中。
葉亂田田綠,蓮余片片紅。
激波才入選,就日已生風。
御潔玲瓏膳,人懷拔擢功。
梯山謾多品,不與世流同。
5.描寫蓮子甘的詩句有哪些
1. 蓮蓬頭碧綠碧綠的,像女孩子穿的蓮蓬裙,遠看蓮蓬像一個鈴鐺,還像浴室里用的花灑,更像房間里用的吊燈。
近看蓮蓬的臉,好像有一只只眼睛。 2. 蓮蓬有一種淡淡的清香,里面的蓮子更是一顆顆寶貝。
3. 我最愛吃蓮蓬了,一個蓮蓬里有好多蓮子呢! 4. 蓮蓬有一個綠色的外衣,脫去外衣,里面有一顆顆小小的蓮子。 5. 我家有一個荷花池,荷花落了,長出許多可愛的蓮蓬。
6. 蓮蓬里有很多蓮子,我最愛吃蓮蓬了! 7. 將蓮蓬剝了開來。里面有很多“棉花”呢!里面還有許多淡綠色的蓮子寶寶,它們多像子彈呀,有的胖,有的瘦,形態不一。
8. 蓮蓬聞起來很香,那應該是荷花媽媽留下來的清香吧! 9. 蓮蓬摸起來軟綿綿的,好像里面有許多棉花人呢!它臉上凹凸不平,疙疙瘩瘩的,皮膚很不好,好像長滿了青春痘呢! 10. 蓮蓬像一塊綠色的面包,軟綿綿的,里面還有蓮子心呢。 11.待我長發及腰,江南細雨蓮蓬相邀,君娶我可好,閑來煮茶半曲瓊瑤。
12.二行舟,竹馬相約訴歡愁,暖玉定情曲和奏。暮雨知否,蓮蓬青透,醉意點星眸。
13.蓮葉有蓮葉的清俊,蓮蓬有蓮蓬的古樸。 14.蕩舟在湖上采摘新鮮的蓮蓬,待到蓮花盛開的時候,折一枝紅蓮放在你午睡的枕邊。
15、暮色使得一切變得模糊和安靜。小手上拿著一個飽滿的蓮蓬,在小小的胸懷中,人世間的幸福也正如蓮蓬一樣飽滿,蓮子一樣清香。
6.描寫蓮蓬的詩句
虞美人(陳克)
踏車不用青裙女。日夜歌聲苦。風流墨綬強躋攀。喚起潛蛟飛舞、破天慳。公庭休更重門掩。細聽催詩點。一尊已詠北窗風。臥看雪兒纖手、剝蓮蓬。
情人怨戲效徐庾慢體三首(黃庭堅)
秋水無言度,荷花稱意紅。
主人敬愛客,催喚出房籠。
一斛明珠曲,何時落塞鴻。
莫藏春筍手,且為剝蓮蓬。
生查子(洪適)
六月到盤洲,水閣盟鷗鷺。面面納清風,不受人間暑。彩舫下垂楊,深入荷花去。淺笑擘蓮蓬,去卻中心苦。
南歌子(李清照)
天上星河轉,
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
金銷藕葉希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蓮蓬人(魯迅)
芰裳荇帶處仙鄉,風定猶聞碧玉香。
鷺影不來秋瑟瑟,葦花伴宿露瀼瀼。
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
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
臨江仙(彭元遜)
自結床頭麈尾,角巾坐枕孤松。片云承日過山東。起聽荷葉雨,行受芷花風。無客同羹莼菜,有人為剝蓮蓬。東墻年少未從容。何因知我意,吹笛月明中。
梧桐樹(無名氏)
三更里,一陽動。金鼎熬煎玉爐烹。煉就真鉛汞。匠手鑿開玉蓮蓬。兩道霞光照昆頂。萬顆珍珠迸。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關于“采蓮”的詩句有哪些?
1.
《西洲曲》
年代:?南北朝?作者:?南朝民歌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2.
《菩薩蠻·欹鬟墮髻搖雙槳》
年代:?唐?作者:?馮延巳
欹鬟墮髻搖雙槳,
采蓮晚出清江上。
顧影約流萍,
夢歌嬌未成。
相逢顰翠黛,
笑把珠□解。
家住柳陰中,
畫橋東復東。
3.
《采蓮子》
年代:?唐?作者:?皇甫松
菡萏香連十頃陂,
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
更脫紅裙裹鴨兒。
4.
《河傳·江畔》
年代:?唐?作者:?溫庭筠
江畔,相喚。
曉妝鮮,仙景個女采蓮。
請君莫向那岸邊,
少年,好花新滿船。
紅袖搖曳逐風暖,
垂玉腕,腸向柳絲斷。
浦南歸,浦北歸,
莫知,晚來人已稀。
5.
《采桑子·白蓮池上當時月》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
白蓮池上當時月,
今夜重圓。
曲水蘭船,
憶伴飛瓊看月眠。
黃花綠酒分攜后,
淚濕吟箋。
舊事年年,
時節南湖又采蓮。
關于采蓮子的詩句
1. 采蓮子的古詩
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別的七、與蓮有關的詩歌1、古詩十九首(其六)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贈送)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2、西洲①曲(南朝樂府民歌)憶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③。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④飛,風吹烏桕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⑤。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⑥徹底紅⑦。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⑧。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⑨。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注釋】①〔西洲〕地名,未詳所在。
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紀念的地方。②〔下〕落。
落梅時節是本詩中男女共同紀念的時節。③〔鴉雛色〕形容頭發烏黑發亮。
鴉雛,小鴉。④〔伯勞〕鳴禽,仲夏始鳴。
⑤〔翠鈿〕用翠玉做成或鑲嵌的首飾。⑥〔蓮心〕和“憐心”雙關,就是相愛之心。
⑦〔徹底紅〕就是紅得通透底里。⑧〔望飛鴻〕有望書信的意思,古人有鴻雁傳書的傳說。
⑨〔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此二句似倒裝。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藍天像大海,風吹簾動,隔簾見天便覺似海水蕩漾。
一說這里把江稱為海,“海水”即指江水。〔悠悠〕渺遠。
天海寥廓無邊,所以說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夢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愛人。
3、《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摘錄(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4、絕句漫興(其七)(杜甫)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5、采蓮曲(朱湘)小船呀輕飄,/楊柳呀風里顛搖;/荷葉呀翠蓋,/荷花呀人樣嬌嬈。
/日落,/微波,/金絲閃動過小河。/左行,/右撐,/蓮舟上揚起歌聲。
菡萏呀半開,/蜂蝶呀不許輕來,/綠水呀相伴,/清凈呀不染塵埃。/溪間/采蓮,/水珠滑走過荷錢。
/拍緊,/拍輕,/槳聲應答著歌聲。藕心呀絲長,/羞澀呀水底深藏;/不見呀蠶繭,/絲多呀蛹裹中央?/溪頭/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猶。
/波沉,/波升,/波上抑揚著歌聲。蓮蓬呀子多,/兩岸呀榴樹婆娑,/喜鵲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羅。
/溪中/采蓮,/耳鬢邊暈著微紅。/風定,/風生,/風蕩漾著歌聲。
升了呀月鉤,/明了呀織女牽牛;/薄霧呀拂水,/涼風呀飄去蓮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蒼茫;/時靜,/時聞,/虛空里裊著歌音。
詠蓮古詩詞選輯青陽渡 晉·樂府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夏歌 南朝·梁·蕭衍江南蓮花開,紅花覆碧水。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采蓮曲 南朝·梁·蕭綱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詠芙蓉 南朝·梁·蕭綱圓花一蒂卷,交葉半心開。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隨玉露點,不逐秋風催。詠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青山麗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紅蕖并出房。日分雙蒂影,風合雨花香。
魚驚畏蓮折,龜上礙荷長。云雨流輕潤,草木隱嘉祥。
徒歌涉江曲,誰見緝為裳。詠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蓮花 唐·郭震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后為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采蓮曲 唐·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曲池奇 唐·盧照鄰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折荷有贈 唐·李白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采蓮曲 唐·李康成采蓮去,月沒春江曙。
翠細紅袖水中央,青荷蓮子雜衣香。云起風生歸路長。
歸路長,那得久,各回船,兩搖手。詠露珠 唐·韋應物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盆池 唐·韓愈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際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重臺蓮 唐·李紳綠荷舒卷涼風曉,紅萼開縈紫蒔重。
雙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并愁容。賦得芙蓉出水 唐.賈 謨的舒芳艷,紅姿映綠萍。
搖風開細浪,出沼媚清晨。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襲人。
獨披千葉淺,不競百花春。魚戲參差動,龜游次第新。
涉江如可采,從此免迷津。新荷 唐.李群玉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贈荷花 唐.李商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長相映,。
2. 關于采蓮的詩句
張祜 【相和歌辭·讀曲歌五首】 不見心相許,徒云腳漫勤。摘荷空摘葉,是底采蓮人。
崔國輔 【相和歌辭·采蓮曲】 玉溆花紅發,金塘水碧流。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蓮舟。
庾抱 【和樂記室憶江水】 遙想觀濤處,猶意采蓮歌。無因關塞葉,共下洞庭波。
崔國輔 【采蓮曲】 玉溆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蓮舟。
王維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蓮花塢】 日日采蓮去,洲長多暮歸。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
李白 【越女詞五首(越中書所見也)】 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岸草連荒色,村聲樂稔年。晚晴初獲稻,閑卻采蓮船。
劉方平 【采蓮曲】 落日晴江里,荊歌艷楚腰。采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顧況 【溪上】 采蓮溪上女,舟小怯搖風。驚起鴛鴦宿,水云撩亂紅。
張祜 【讀曲歌五首】 不見心相許,徒云腳漫勤。摘荷空摘葉,是底采蓮人。
霍總 【采蓮女】 舟中采蓮女,兩兩催妝梳。聞早渡江去,日高來起居。
韓偓 【效崔國輔體四首】 羅幕生春寒,繡窗愁未眠。南湖一夜雨,應濕采蓮船。
張籍 【相和歌辭·烏棲曲】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烏曉鳴茱萸枝。吳姬自唱采蓮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皇甫松 【采蓮子二首】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
張籍 【烏棲曲】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鳥曉鳴茱萸枝。吳姬采蓮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徐凝 【樂府新詩】 一聲盧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不羨越溪歌者苦,采蓮歸去綠窗眠。
施肩吾 【贈女道士鄭玉華二首】 明鏡湖中休采蓮,卻師阿母學神仙。朱絲誤落青囊里,猶是箜篌第幾弦。
施肩吾 【遇越州賀仲宣】 君在鏡湖西畔住,四明山下莫經春。門前幾個采蓮女,欲泊蓮舟無主人。
何希堯 【操蓮曲】 錦蓮浮處水粼粼,風外香生襪底塵。荷葉荷裙相映色,聞歌不見采蓮人。
許渾 【夜泊永樂有懷】 蓮渚愁紅蕩碧波,吳娃齊唱采蓮歌。橫塘一別已千里,蘆葦蕭蕭風雨多。
李九齡 【荊溪夜泊】 點點漁燈照浪清,水煙疏碧月朧明。小灘驚起鴛鴦處,一雙采蓮船過聲。
和凝 【宮詞百首】 云行風靜早秋天,競繞盆池蹋采蓮。罨畫披袍從窣地,更尋宮柳看鳴蟬。
和凝 【句】 波上人如潘玉兒,掌中花似趙飛燕。(《采蓮曲》,以上并見《樂書》)
陳陶 【賦得古蓮塘】 闔閭宮娃能采蓮,明珠作佩龍為船。三千巧笑不復見,江頭廢苑花年年。
3. 描寫“采蓮”的詩句有哪些
1、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唐代《采蓮曲》
譯: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2、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唐代《采蓮曲》
譯:菱葉在水面飄蕩,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
3、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李白·唐代《采蓮曲》
譯: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隔著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
4、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歐陽修·宋代《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
譯:明凈的秋水畔,一位美麗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蓮。輕盈的羅袖,玉腕上時隱時露的金釧。
5、小姑織白纻,未解將人語。大嫂采芙蓉,溪湖千萬重。——李白·唐代《湖邊采蓮婦》
譯:小姑子在家紡織苧麻布,還不知道與人打交道。大嫂子去湖里采芙蓉,曲溪寬湖,荷葉千萬重。
6、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賀知章·唐代《采蓮曲》
譯:別說春天已經結束花草都凋謝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葉和荷葉呢。
7、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唐代《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
譯: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蕩著小船來采蓮。她聽憑小船隨波漂流,原來是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8、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皇甫松·唐代《采蓮子·菡萏香蓮十頃陂》
譯:荷花的香味飄滿了幾里外的山坡,采蓮女子貪玩而忘了采蓮。
9、賴逢鄰女曾相識,并著蓮舟不畏風。——張潮·唐代《采蓮詞》
譯:幸虧碰上了已經相識的鄰家女子,兩只蓮舟并在一起,這樣就不怕風吹雨打了。
10、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佚名·南北朝《西洲曲》
譯:秋天的南塘里她摘著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
4. 關于采蓮的詩詞
蓮曲二首
年代:【唐】 作者:【王昌齡】 體裁:【七絕】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注釋】
羅裙:絲綢制作的裙子。芙蓉:即荷花。
一群采蓮姑娘身穿和綠色荷葉一樣顏色的羅裙,粉紅的荷花映照著姑娘們鮮艷的臉龐。她們混雜在池塘中難以發現,聽到姑娘們的歌聲,才知道有人出來的一番景色。
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幅活動的畫面上明顯地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一開頭就巧妙地把采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女子的羅裙綠得象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而這里寫的是采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風光”,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艷的風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艷麗如同出水的荷花,這樣的比喻也不算新鮮。但“芙蓉向臉兩邊開”卻又不單是比喻,而是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采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象鮮艷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把這兩句聯成一體,讀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采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艷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又帶有濃郁的童話色彩。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為一,忽然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這是通常所說“看花了眼”時常有的情形。然而,正當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艷艷荷花之中。“始覺有人來”要和“聞歌”聯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于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了。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采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讓畫的主角明顯出現在畫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們作為美麗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還因為這樣描寫,才能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5. 古詩 采蓮子 其二
采蓮子(其二)
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這首清新雋永的《采蓮子》,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風物人情畫,富有民歌風味。
詩題《采蓮子》,可是作者沒有描寫采蓮子的過程,又沒有描寫采蓮女的容貌服飾,而是通過采蓮女的眼神、動作和一系列內心獨白,表現她熱烈追求愛情的勇氣和初戀少女的羞澀心情。
“船動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蕩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見。“秋”字,不僅寫出湖水之色,更點明了采蓮季節。“湖光”映秋,怎會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為秋風乍起綠波間?還是因為水鳥掠過湖面?都不是,而是因為“船動”。這里,作者沒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沒有交代船怎樣“動”,因而對讀者來說,這些都還是謎。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過“貪看年少”點明詩篇寫的是個采蓮女子,同時通過“信船流”,交代船動的原因。原來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蓮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視著意中人,以致船兒隨水飄流而動。這種大膽無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癡情憨態,把采蓮女純真熱情的鮮明個性和對愛情的灼烈渴求,表現得神形畢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蕩起層層波瀾。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拋擲過去。這個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進一步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江南水鄉姑娘大膽熱情的性格。南朝以來,江南地區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說出“愛戀”、“相思”之類的字眼,而用同音詞構成雙關隱語來表示。
“蓮”諧音“憐”,有表示愛戀之意。姑娘采用了傳統的諧音包含的雙關隱語,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饒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蓮子拋中沒有?小伙子是惱是喜?可有什么表示?這些作者都故意避開了,留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而把筆鋒深入到采蓮女的內心。沒想到拋蓮子的逗情舉動遠遠被人看見了,多難為情啊!姑娘紅著臉,低著頭,羞慚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為什么不等沒人時再拋呢?這“無端”兩字透露出姑娘復雜而細膩的心理狀態。“半日羞”的窘態,則展現了一個初戀少女特有的羞怯,詩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豐滿可愛。
這首詩清新爽朗,音調和諧,既有文人詩歌含蓄委婉、細膩華美的特點,又有民歌里那種大膽直率的樸實風格,自然天成,別有情趣,頗見作者純圓渾熟的藝術造詣。
(曹旭)
6. 古詩 采蓮子 其二
采蓮子(其二) 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這首清新雋永的《采蓮子》,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風物人情畫,富有民歌風味。
詩題《采蓮子》,可是作者沒有描寫采蓮子的過程,又沒有描寫采蓮女的容貌服飾,而是通過采蓮女的眼神、動作和一系列內心獨白,表現她熱烈追求愛情的勇氣和初戀少女的羞澀心情。 “船動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蕩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
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見。“秋”字,不僅寫出湖水之色,更點明了采蓮季節。
“湖光”映秋,怎會泛起“滟滟”之波呢?是因為秋風乍起綠波間?還是因為水鳥掠過湖面?都不是,而是因為“船動”。這里,作者沒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沒有交代船怎樣“動”,因而對讀者來說,這些都還是謎。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過“貪看年少”點明詩篇寫的是個采蓮女子,同時通過“信船流”,交代船動的原因。原來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蓮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視著意中人,以致船兒隨水飄流而動。
這種大膽無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癡情憨態,把采蓮女純真熱情的鮮明個性和對愛情的灼烈渴求,表現得神形畢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蕩起層層波瀾。
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拋擲過去。這個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進一步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江南水鄉姑娘大膽熱情的性格。
南朝以來,江南地區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說出“愛戀”、“相思”之類的字眼,而用同音詞構成雙關隱語來表示。 “蓮”諧音“憐”,有表示愛戀之意。
姑娘采用了傳統的諧音包含的雙關隱語,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饒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蓮子拋中沒有?小伙子是惱是喜?可有什么表示?這些作者都故意避開了,留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而把筆鋒深入到采蓮女的內心。
沒想到拋蓮子的逗情舉動遠遠被人看見了,多難為情啊!姑娘紅著臉,低著頭,羞慚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為什么不等沒人時再拋呢?這“無端”兩字透露出姑娘復雜而細膩的心理狀態。“半日羞”的窘態,則展現了一個初戀少女特有的羞怯,詩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豐滿可愛。
這首詩清新爽朗,音調和諧,既有文人詩歌含蓄委婉、細膩華美的特點,又有民歌里那種大膽直率的樸實風格,自然天成,別有情趣,頗見作者純圓渾熟的藝術造詣。 (曹旭)。
7. 形容采蓮的詩句
西洲曲
【作者】佚名【朝代】南北朝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關于偷采蓮子的古詩有哪些和古詩中采蓮的名句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