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詞怎么樣(李白是怎么樣寫詩的)
很多朋友對于李白的詞怎么樣和李白是怎么樣寫詩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詩詞的特色
走進洪門
2019-10-10
李白寫詩的最大特點:善于運用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生動的比喻、自由解放的體裁、樸素優美的語言,來表現他熱烈奔放的思想感情。他的詩歌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物象和具體事件做細致的描述。他善于運用抒情的方式,往往是以噴發的方式體現,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一瀉千里。
與噴發感情表達方式相結合,他的詩歌想象變幻莫測,發想無端,奇之又奇。詩歌中的意象多為:大鵬、巨魚、長鯨、大江大河、滄海雪山等壯美雄奇之物,這為其提供了更多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制造了更多的浪漫色彩。李白寫詩的語言風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點,明麗爽朗是其詞語的基本色調。他那些脫口而出,不加修飾的詩,常呈現出透明純凈而又絢麗奪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茍同于世俗的高潔人格。我自小就喜歡讀李白的詩,在我熟讀的李白的詩中,他寫詩的最大特點,在于以下的四個方面:
一、李白的詩歌中大量采用夸張、擬人手法和非常生動的比喻
比如:他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其十五),刻畫他長安政治活動失敗后深廣的憂思,是廣泛流傳的名句。又如:“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寫自己的懷才不遇;“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寫仕途艱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寫朋友間的深厚友誼等,都以鮮明突出的形象打動著每一位喜愛他的讀者。再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軒轅臺軒轅黃帝陵位于平谷縣城東北7公里的漁子山上,俗稱軒轅臺。)擬人的寫作手法如:《獨坐敬亭山》等。
二、李白的詩歌想象力豐富、語出驚人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征服世間讀者的,只有李白。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神馳八極,測之心懷四溟,坦坦蕩蕩、磊磊落落,(〔唐〕皮日休《劉棗強碑文》) 比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蜀道難》、《夢游天姥吟》則借助于神話傳說,構造出色彩繽紛、驚心動魄的境界。對《蜀道難》、《遠別離》等篇章,前人評為“奇之又奇”(殷璠《河岳英靈集》),“變幻錯縮,竊冥昏默”(胡應麟《詩藪》),正揭示了其詩想象豐富奇幻、語句縱橫變化的特色。
三、李白的詩清新,明快,自然而不雕琢
李白的詩歌在語言上,最大特點是清新,明快,自然而不雕琢,正如他自己的詩中所說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具體表現為語言直率自然,音節和諧流暢,渾然天成,不假雕飾,散發著民歌的氣息。這主要得力于學習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但他不是僅僅學習、模擬民歌語言,而是在學習的基礎上又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練、優美,含意深長。例如:他的七言古詩,除語言明朗自然外,更以雄健奔放見長。杜甫《春日憶李白》詩稱譽李白詩“清新”、“俊逸”,道出了李白詩句中,語言風格的顯著特色。
四、他寫詩的思維,自由活潑,無拘無束
在體裁方面,李白擅長比較自由的古詩和絕句,不擅長寫格律嚴整的律詩。《古風》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樂府中的五古,繼承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優良傳統,文筆樸素生動,并傾注著詩人洋溢的熱情。他的七言古詩(包括樂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創造性。寫景則形象雄偉壯闊,氣勢磅礴,色彩繽紛,抒發情感奔放激蕩,跳脫起伏,變化多端。 李白的詩還擅長絕句,他的絕句,在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基礎上,鍛煉提高,更為精警。五絕《靜夜思》、《玉階怨》等,蘊藉含蓄,意味深長。七絕佳作更多,語言明朗精練,聲調和諧優美,寫景抒情,深入淺出。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其二、《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贈汪倫》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李白的詩集中七律最少,僅十多首。五律有70多首。
如何評價李白的詩詞創作風格?
唐朝時期,詩歌成為一代顯赫文學,其詩人之多,可謂不勝枚舉;其作品之盛,可謂洋洋大觀。李白,就是盛唐詩人中杰出的一位。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長于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是繼屈原之后的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成就,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上,達到浪漫主義藝術的頂峰,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對唐代以及后代都產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就已經給他以很高的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代以后的很多作家,如宋代的蘇軾和陸游,明代的高啟,清代的龔自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的影響并取得不同的成就。
盛唐文化,孕育出無數杰出詩人,李白無疑是其中最具神韻的天才詩人,盛唐詩歌的氣、情、神等在李白的詩歌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總攬他的詩歌,我們既能看到那種發興無端的澎湃激情,又能領略到那種神奇宏大的美麗想象。在他的詩歌中,既有浩瀚壯觀的瑰麗奇景,又有標舉風神情韻的自然天成的明麗意境;既有“濟蒼生”、“安社稷”的宏偉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義色彩。他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大膽地運用高度夸張的比喻,對眼前所見進行藝術的描繪,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強大藝術感染力。他的想象奇特而豐富,他把自己的形象思維馳騁于悠遠的時間和曠邈的空間之中,而無所拘束。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還運用各種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創造出特異驚人的藝術形象。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總是在強烈感情的驅使下,把夸張的比喻、豐富的想象等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和神話傳說巧妙地結合起來,因而使他的許多浪漫主義詩篇具有豪邁的氣勢、昂揚的情調、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從而對讀者產生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加之他那生動、明凈、華美而自然清新的語言,更使他光彩耀人,名垂千古.
李白的上述創作風格生動地體現在他的絕句、律詩以及樂府、歌行等詩歌中。
1、絕句。李白在絕句創作上,無論是五言還是七言,無不令人神往。《望天門山》是李白七絕佳作中的一首。大自然的山水在李白那開闊的胸襟、浪漫的情懷浸潤下越發顯示出豪放壯闊的神奇。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在大自然懷抱中獲得的審美感悟及片刻情思,是屬興到神會、一揮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第一、二句便已經把夾江對峙、巨浪奔騰的雄奇信手展現,末兩句親切而燦爛的秀景,更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悠遠的情趣。全詩意境開闊,層次清晰,形象生動。那剎那的感覺,無窮的韻味,所表現出的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極富生活情趣,給人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當然,僅僅憑借一首《望天門山》是不足以說明李白的七絕之妙的。李白的七絕,以山水詩歌和送別詩為多.這些詩歌中,有一種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的氣質,詩人以其天真純樸的童心,將感受與山水冥合.無論寫景言情,都有種一氣流貫的俊秀和爽朗,境界清新,而內蘊飄逸瀟灑,如《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山中問答》等.廬山自古峰巖奇秀,泉瀑飛湍,無限風光.詩人在《望廬山瀑布》中描寫的只是廬山香爐峰側的一道瀑布,但在作者筆下,廬山“紫煙”籠罩,紅日映照;瀑布飛流直掛,宛若銀河,何等神奇壯觀,又是何等自然純凈秀雅.“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句,將詩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江陵時的輕快喜悅表達得是多么俊雅飄逸啊!李白的七絕是唐人七絕中的冠冕,同樣,李白的五絕也堪稱無人匹敵.在盛唐詩人中,見長五絕和七絕的詩人只有李白一人.他的五言絕句,往往有一種明快的格調,以明白曉暢的語言,表現出無盡的情思韻味,做到既自然又含蓄,既真實簡練又內涵豐富,這是絕句的最高境界.如《獨坐敬亭山》《勞勞亭》等.絕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間呈現,其開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灑脫的氣質,全都靈感一閃地反映出來,脫口即成絕唱.
2、樂府詩和歌行體 李白不僅絕句的成就卓越,而且樂府和歌行體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績.如樂府詩《蜀道難》.本詩是李白的成名作.詩人初到長安造訪賀知章,以此詩示,賀看后贊嘆不已,說:“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稱李白為“謫仙”.《蜀道難》全詩大致可分三段.從開頭到“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為第一段.“噫吁,危乎高哉!”先聲奪人,凌空起勢;“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想落天外,聞之聳人.接著追敘秦屬開辟道路之苦,使蜀道之難籠罩一層濃重的神秘而雄齊的悲壯色彩.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至“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為第二段,具體描繪青泥嶺的艱危以及悲苦的氛圍、險絕的景況,令人如臨其境.從“劍閣崢嶸而崔嵬”至結尾為第三段,寫劍閣險要、蜀地險惡,規勸友人早返長安.開始、中間、結尾,三呼“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一唱三嘆,令人蕩氣回腸.全詩句式錯落有致,變化多端,運用大膽的夸張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觀感受,以縱橫恣肆的文筆,形成了磅礴的氣勢,將他詩歌創作的發興無端、氣勢壯大的個性特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再如《將進酒》.李白將自己的浪漫氣質帶入樂府,使古題樂府也獲得了新的生命.本詩雖似“擬古”,卻處處有“我”在,突現出他人無法模擬的鮮明個性,把樂府詩歌創作推向無與倫比的高峰.當時詩人縱劍長安,本想施展才華,濟世當代.但長安之行,政治失意,理想空落,于是詩人遂尋仙學道,訪朋會友,飲酒放歌,借以排遣憂愁.詩的發端連用兩組排比長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呼告而出,氣勢酣暢,一瀉千里,抒發了浩茫遙深的人生感慨.繼而似乎由“悲”一下子翻跌入“歡”“樂”.其實,“盡歡”“為樂”的狂放里,激蕩著的是詩人滿腔慷慨不平的郁悶悲憤.末句“與爾同銷萬古愁”,回應篇首,戛然而止.全篇情極悲涼,以豪語出之;態極狂放,實則苦悶無奈.李白素有“酒仙”之稱,他的飲酒詩很多,本詩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而李白的歌行創作成就比樂府高.如《夢游天姥吟留別》《梁園吟》等作品,以自身主觀情感和意向為軸心展開篇章,飛騰想象,虛實相間,筆勢大開大合,時而順流而下,時而逆流而上,時而大跨度的跳躍,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將李白式的抒情表露無疑,好似暴風驟雨,驟起驟落,如水銀瀉般,仿佛從胸中直接奔涌而出.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變,達到了隨心所欲而變化莫測,搖曳多姿的境界.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氣來,情來而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具有壯大奇偉的陽剛之美.綜觀李白詩歌的作品,我們不難看出:李白是個藝術個性非常鮮明的一位;在中國詩歌史上,他的作品藝術個性也是獨一無二的.他的詩歌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物象和具體事件做細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鮮明的特點是:它往往是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與噴發感情表達方式相結合,他的詩歌想象變幻莫測,往往發想無端,奇之又奇.詩歌中的意象多為:大鵬、巨魚、長鯨、大江大河、滄海雪山等壯美雄奇之物.這為其提供了更多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詩歌語言風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點,明麗爽朗是其詞語的基本色調.他那些脫口而出,不加修飾的詩,常呈現出透明純凈而又絢麗奪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茍同于世俗的高潔人格.
?為什么李白的創作風格是如此的浪漫飄逸又奔放奇逸?這就使我們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我覺得,李白的一生由兩條主線所貫穿:一是他的仕途生涯,二是道教對他的影響. 李白出身于一個富有的,有文化教養的家庭.使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他的少年時代生長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氣氛濃郁的地方,環境對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響甚大.道教影響,幾乎伴隨他的一生.大約18歲左右,他學習縱橫術.我認為,就是因為他青少年時代受到這些東西的影響,使他具有了狂傲飄逸灑脫的氣質,使他詩中也具有那種濃烈,奔瀉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氣勢.開元十二年(724),李白開始游歷生活,并多次希求薦用,屢遭失敗.天寶元年,李白奉召入京,這時候是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但不久后,就被權貴們所詆毀,仕途再受打擊,使他對朝廷充滿不滿與失望的情緒,但又關心國家大事,希望建功立業的心情并無減退.安史之亂起,李白以為報國時機已到,入永王幕,慷慨從軍,后卻被定為反叛罪,長流夜郎.在途中被赦免.到李光弼出征東南之時,他再次從軍,無奈半道病還,后病逝.我認為,李白將盛唐士人積極入世的人生哲學理想化了,同時又具有唐代詩人一般的"濟蒼生","安社穄"的儒家用世思想,因此,他過于理想化的人生設計必然導致失敗.但是他始終向往這樣的理想.所以始終在成功與失敗之間不停地來回,使他常陷于悲憤,不平,失望之中,又保持著自負,自信和豁達,昂揚的精神風貌.?李白一生受到了道家,縱橫家,儒家思想的影響.其中,貫穿李白的一生,則是道教對他的影響,之所以這部分單獨提出,就是因為神仙道教信仰在他思想中有重要的地位.少年時代生活于道教濃郁的蜀中之地,自然耳濡目染,后又學習了縱橫術.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多次舉行了入道儀式.正因為如此,李白在不少的詩中表現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思想.另外他的狂傲不拘,飄逸灑脫的氣質也來源于這樣的思想基礎,賀知章曾稱他謫仙人".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點,便是獨立不拘,不受到任何約束."這是魏晉開始以來人的覺醒發展至巔峰的產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華的產物."
詩仙李白為何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他的詞寫得咋樣?
李白深受道家影響,為人風流倜儻,不拘小節,豪邁灑脫中自有一股飄逸之氣,他的詩,天馬行空,雄奇瑰麗,想象力非凡,其中很多佳作,都充滿了浪漫主義色調,被譽為“詩仙”。
很多人都知道李白擅長寫詩,但其實,李白的詞也寫得非常好,他的一些小令,極其出彩,比如他的《菩薩蠻》一詞,寫道:“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寫一位獨上高樓的主人公,看到眼前煙林如織,于是心中頓起無限愁思,全詞渾然一體,情韻悠然,即便放之于好詞頻出的宋代,也是一首佳作。
李白還有一首《憶秦娥》更為著名,詞曰:“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此詞滄桑古樸,短短幾句,將千古興亡衰敗寓于其中,末尾八字更是氣象十足,這首詞也被著名詞論家王國維先生盛贊,說末尾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
這兩首詞是李白最為著名的作品,因寫得太好,而被譽為是“百代詞曲之祖”。其實除了這兩首佳作之外,李白還寫過一些其他的詞作,今天還想給大家介紹李白另外一首不錯的詠雪詞作,便是下面這首《清平樂》。
清平樂
唐·李白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這是一首瑰麗新奇又充滿著豪邁色彩的詠雪詞,詞人早晨起來,看到漫天大雪從天飛舞而降,放眼望去,天地間一片白茫茫的,于是心生感慨,寫下了這首極富生活情趣的佳作。
上片寫雪景,開頭兩句,簡單凝煉地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事件,“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因為晨起,而看到了雪落大地,于是詩人欣喜異常,馬上起來卷起簾幕來看,“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雪花飄灑,天地間已經一片白色,詞人的興致很高,心情自然也非常舒暢。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曾經在她的著名小詞《如夢令》中寫道:“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道是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雖然所詠之物不同,但在手法上,與李白的這首詞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李清照更加工整,詞意也略帶傷感而已。
下片開頭兩句寫天上地下的瑰麗雪景,“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前一句是寫空中雪花紛紛揚揚,引發爐煙蒸騰,后一句寫地上的花草晶瑩剔透,閃爍著寒光,猶如玉碾鋪就。天上地下交相輝映,實在是美麗極了,把下雪寫得這樣俊美又有豪氣,不愧是詩仙李白!
然而,更絕的還在后面,李白接著又說:“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這一句一出,李白才是李白,這種奇思妙想,是一般人寫不出的!這一定是天仙們豪飲了天宮中的美酒,喝得酩酊大醉,于是狂舞放浪,將滿天白云揉得粉碎,化成了這漫天大雪,灑落人間。一個“狂”字,英氣盡出,猶如醉酒的李白,飄逸瀟灑,這正是李白浪漫主義的特色!
李白這首詠雪詞,想象奇特,不落窠臼,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馳騁于無比瑰麗的想象,天馬行空又合情合理,足見當時李白的心情,一定是開闊、豪邁的!
李白的詩詞風格怎么樣?
風格: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特點: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
李白的詩詞風格特點 李白的詩詞有什么特征
1、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極其豐富,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2、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3、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于散文,但都統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