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吳嘉紀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文嘉是哪個朝代的詩人,以及吳嘉紀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嘉是哪朝的詩人
明代
文嘉,公元1501年生,1583年逝世,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明畫家,字休承,號文水,文徽明之弟。官和州學正。擅畫山水,能變家學,清秀明朗,也作花卉。著有《鈴山堂畫記》。
明日歌的作者是誰
《明日歌》是明代的錢鶴灘所創作的一首詩歌。詩人以自己為例寫下《明日歌》,勸告迷失的世人珍惜每一天活在當下,不要永遠等待明日而浪費時間,蹉跎光陰。
錢福(1461—1504)明代狀元,字與謙,因家住松江鶴灘附近,自號鶴灘。南直隸松江府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镠(liú)之后。
弘治三年進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歸。詩文以敏捷見長,有名一時,其著作的《明日歌》流傳甚廣。著有《鶴灘集》。
擴展資料:
《明日歌》賞析:
《明日歌》兩個明顯的優點:一是思想內容有新意。它不是空泛的珍惜時光的教誨,而是針對人們的拖延癥,圍繞“明日”二字展開說理。二是語言形象生動。雜言歌謠形式,使用口語化、形象化的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順耳好記。其中“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兩個寫景句子,穿插在議論當中,使全詩活潑生動不少。
《明日歌》自問世至今,數百年來廣為世人傳頌,經久不衰。詩人在作品中告誡和勸勉人們要牢牢地抓住稍縱即逝的今天,今天能做的事一定要在今天做,不要把任何計劃和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明天。
今天才是最寶貴的,只有緊緊抓住今天,才能有充實的明天,才能有所作為,有所成就。否則,“明日復明日,”到頭來只會落得個“萬事成蹉跎”,一事無成,悔恨莫及。因此,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牢牢銘記:一切從今天開始,一切從現在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明日歌
百度百科-錢鶴灘
文嘉是什么朝代的?
明朝。
文嘉(1501~1583),字休承,號文水,明朝湖廣衡山人,系籍長州(今江蘇蘇州)。文徵明第二子。吳門派代表畫家。
初為烏程訓導,后為和州學正。能詩,工書,小楷清勁,亦善行書。精于鑒別古書畫,工石刻,為明一代之冠。
畫得徵明一體,善畫山水,筆法清脆,頗近倪瓚,著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間仿王蒙皴染,亦頗秀潤,兼作花卉。
代表作品有《山水花卉圖冊》、《垂虹亭圖》、《寒林鐘馗圖》等。
擴展資料:
代表作品介紹:
1、《文嘉山水圖卷》
《文嘉山水圖卷》是明代畫家文嘉創作的一幅紙本設色畫。此圖描繪水村漁舟、寺廟山居、巖穴幽渺。圖中畫法略有元代吳鎮、黃公望遺意,而參以黃氏的淺絳法設色。
圖中山石、樹木行筆松秀穩健,施墨設色富于深淺濃淡的變化,區分出物象的層次;水紋細密,用筆流暢而不板滯;
山間彌漫的云氣以墨和滕黃兩次勾線,近線條處以淡墨暈染,表現出云層的厚度,頗富裝飾趣味。畫面徐徐展開,步移景易,引觀者悠游于吳中的山林勝境之中,反映了當時吳中文人隱居、游樂的生活情趣。
2、《文嘉行書七絕詩軸》
《文嘉行書七絕詩軸》是明代文嘉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共4行,92字。《七絕詩》為文嘉自撰七絕詩3首。書法清麗秀氣,簡凈勁爽。通篇筆畫圓曲、細長,運筆正斜、曲直、連斷、輕重、虛實表現自然得當。體勢疏密相間,多取斜勢。文嘉書受其父文徵明風格的影響,又有所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嘉
文嘉是那代詩人
文嘉
文嘉(1501-1583)
明畫家。字休承,號文水,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文徵明次子。官至和州學正。繼承家學,工小楷書,擅畫山水,筆墨秀潤,兼能花卉。好作詩,精于鑒別古書畫。著有《鈐山堂書畫記》。
關于文嘉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和吳嘉紀是哪個朝代的詩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