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州屬于哪個省(涇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涇州屬于哪個省,以及涇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安微省涇縣涇州鎮是農村嗎?
首先沒有安微(wei)省,只有安徽(hui)省,其次涇縣沒有涇州鎮,只有涇川鎮,縣行政地所在鎮,所以不知道你問的是何地
安徽涇縣屬于哪個市
安徽省涇縣屬于宣城市。
古稱猷州,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西部。東與宣州區、寧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毗連;西與池州青陽縣交界;北與蕪湖南陵縣為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
涇縣以丘陵低山為主,中山和平原所占面積很少,境內東南部黃兒公山為最高峰,海拔1174.8米,海拔最低20米左右,兩者相差1154.8米左右。
全縣地貌具二起一伏的特征,東南部和西北部二處為隆起的丘陵山地區,其間鑲嵌一條帶狀河谷平原,總的地面高程,由西南向東北逐級遞減,具明顯階梯狀特點。丘陵山地的走向與區域構造線吻合,大都北東走向。
擴展資料:
涇縣始建于秦,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以水得名。縣治開始在涇水之西,因屢遭水患,于宋時遷至水之東,元代定縣治于現址。
涇縣,周以前為揚州域。春秋戰國時期,先后屬吳、越、楚地。秦統一全國后為鄣郡地,漢時屬丹陽郡,晉時屬揚州宣城郡。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析涇縣西境置陵陽縣,公元206年三國吳時立安吳縣,隋時劃南陽、安吳入涇。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置南陽、安吳二縣,與涇縣同屬猷州。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廢猷州,南陽、安吳又劃入涇縣,屬宣州。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析縣西南14鄉置太平縣。南宋至明、清屬寧國府。
民國時期屬蕪湖道和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屬皖南行署宣城專署,1952年屬屬蕪湖專區,1980年屬宣城地區至今。1956年和1982年劃出樵山鄉和涇縣茶場麻川作業區山場歸黃山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涇縣
人民政府-涇縣歷史文化
涇州是哪個省
荊州市湖北省的,靖州是湖南的懷化那邊的吧,甘肅蘭州市沒有涇州,倒是甘肅平涼涇川縣有個涇州,您說的是那里吧
涇川縣現在由陜西省管嗎
不屬于陜西管,屬于甘肅管理,涇川縣位于甘肅省,在東經107°15′—107°45′,北緯35°11′—35°31′,黃土高原中部秦隴交界處。
涇州的簡介
涇州,州名。
北魏神麚三年(430年),于安定郡城(今甘肅涇川北)置州,治安定縣,州因涇水得名。隋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以州為郡,因改安定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為涇州,治安定縣,領安定、靈臺、臨涇、良原、潘原五縣。轄境相當于今甘肅涇川、靈臺、鎮原以及寧夏固原東部等地涇水中游地區。天寶元年(742年)改置安定郡。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又改保定郡,安定縣改保定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保定郡又為涇州。大歷三年(768年)后為涇原節度使治所,長期領有涇州、原州。 五代建置仍為涇州,宋屬涇原路,宋咸平四年(1002年)升州境長武鎮為縣,咸平五年(1003年)又降為長武寨。大觀二年(1108年)復升為長武縣。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州治保定縣為涇川縣。元初,涇州屬陜西行省平涼府,后屬鞏昌總帥府。至元七年(1270年),靈臺縣并入涇川,至元十一年(1274年),復置靈臺縣,將長武縣并入涇川縣,涇州仍轄涇川、靈臺二縣。 明仍為涇州,屬陜西布政司平涼府。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移涇州于今涇川縣治。裁撤涇川縣歸涇州直轄,同時領有靈臺一縣。清仍為涇州,初屬陜西省。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涇州改屬甘肅省。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升涇州為直隸州,轄靈臺、崇信、鎮原三縣。
民國元年(1912年)以涇州置涇縣,因與安徽涇縣重名,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為涇川縣,沿用至今。
涇州屬于哪個省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涇縣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哪個區、涇州屬于哪個省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