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為什么辭不就職(李密為何辭官)
今天給各位分享李密為什么辭不就職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密為何辭官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李密為什么辭官不做
首先他沒辭官,皇帝要他當官他更本就沒去。
直接原因是家中祖母需要奉養,間接原因是晉王朝司馬家是以叛變奪得魏國曹氏天下,在當時是不受文人欣賞的。所以呢就沒去。
而以借書來安皇帝的心李密同志陳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自己與祖母更相為命,以使武帝化嚴為慈,化對立態度的逞威為同一立場的體恤。第二段歷敘政府多次征召,優禮有加,都由于“劉病日篤”而有著“報國恩”和“徇私情”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旨在消除晉武帝的疑慮,為下文請求“終養”埋下伏線。第三段提出晉朝“以孝治天下”這個治國綱領,陳述自己特別孤苦的處境和從政歷史、人生態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進一步打消晉武帝的疑慮。第四段明確提出“愿乞終養”,表示要先盡孝后盡忠,以期感動武帝達到陳情目的。 李密同志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時此刻不宜做官。晉朝剛剛建立,李密對晉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禍福。出于歷史的教訓,李密不能沒有后顧之憂。所以用孝感動晉武帝,不讓他逼迫自己太緊,又用理性收斂孝道,以為自己以后做官留條后路。
李密“辭不就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祖母劉含辛茹苦的將自己養育成人,現在已經病老交加,如果自己就職,祖母劉就會孤苦無依,自己也不能盡孝了;
深層原因應該是因為自己是蜀國舊臣,對于魏國還是有些怨念的,又不便公然拒絕,只好以盡孝為名,辭不就職。
李密為什么“辭不就職”呢?
一種是因為祖母年老,為了侍奉祖母,不愿就官。
另一種是因為李密曾任蜀漢尚書郎,不愿為西晉官。
陳情表中,李密為什么辭不就職?
直接原因是祖母劉含辛茹苦的將自己養育成人,現在已經病老交加,如果自己就職,祖母劉就會孤苦無依,自己也不能盡孝了;
深層原因應該是因為自己是蜀國舊臣,對于魏國還是有些怨念的,又不便公然拒絕,只好以盡孝為名,辭不就職。
陳情表中李密辭官不就的原因是什么?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晉初散文家。幼年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長大后博學善辯。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 以文學見稱,曾多次出使東吳,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籠絡的對象。然而,李密對蜀漢則是念念于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
李密為什么不就職?
李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還以巧妙的抒情方式,來打動晉武帝。從文章中可以想見,李密在構思《陳情表》時,有三種交錯出現的感情:首先是因處境狼狽而產生的憂懼之情;其次是對晉武帝“詔書切峻,責臣逋慢”的不滿情緒;最后是對祖母劉的孝情。但是當他提筆寫文章時,便把這三種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經過冷靜的回味,壓抑了前兩種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筆帶過,掩入對祖母劉的孝情之中。而對后一種感情則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個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從這樣一種情境出發,作者先以簡潔精練的語言寫自己的孤苦,為“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作鋪墊,然后反復強調祖母劉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嬰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的“劉病日篤”;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這樣,李密的孝情就不同于一般的母孫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孝情。
《陳情表》是寫給晉武帝的,是為了達到“辭不就職”的目的。從這個目的出發,李密并沒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對感情加以節制,使它在不同的層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現。第一段先寫自己與祖母劉的特殊關系和特殊命運,抒發對祖母的孝情,“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如果從這種孝情繼續寫下去,會有許多話要說,如對祖母的感激,對祖母的憐惜等等。但作者卻就此止筆,轉而寫蒙受國恩而不能上報的矛盾心情,寫自己的狼狽處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馬上任,“奉詔奔馳”。為什么不能去呢?因為“劉病日篤”,這就從另一方面反襯了他孝情的深厚,因為孝情深厚,而“詔書切峻,責臣逋慢”,所以才有“實為狼狽”的處境。前面抒發的孝情被節制以后,又在另一個前提下出現了。第三段作者轉寫自己“不矜名節”,并非“有所希冀”,不應詔做官,是因為“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在排除了晉武帝的懷疑這個前提之下,再抒發對祖母劉的孝情,就顯得更真實,更深切,更動人。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