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為什么要發臨洮(岑參 涼州)
很多朋友對于岑參為什么要發臨洮和岑參 涼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它不是留別詩,那后面留別兩字是什么意思呢?
留別是離開者給留下的朋友贈送禮品或詩詞,留為紀念。例如唐.許渾《訪別韋隱居不值詩》序:「棹回已晚,因題是詩留別。」
此詩為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詩人岑參赴北庭途經臨洮時所作。臨洮的舊友為他餞別。這是一次唱和,他得到“飛”字韻,因作詩留贈,向詩友公開此行的意義。
賞析《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本詩表現了他把國事放在首位的動人心情。 岑參是一個成功的詩人,但是從前作詩并不是一種職業。以后,作詩也不應該是一種職業。因 此,他覺得自己“入錯行”還是可以理解的。 岑參一生中干得最沒勁的時候是他在朝廷里當諫官的時候。雖然那時候他在寫詩時也展現出了 比較高超的技能,但比起他當年從軍時作的詩,還是遜色很多。那時他隨軍遠征西北,面對大漠、 戈壁、天山、飛雪,寫下了一生中最燦爛的詩行。 這首詩說不上有多“燦爛”,但是可以看做是岑參的“創作大綱”。讀著詩中“輪臺”、“雪飛”、“春 風”、“白草”等關鍵詞,可以想起他的《輪臺歌》、《白雪歌》、《走馬川行》等幾大杰作。 詩的最后兩句很有創意,把忠君報國之志和思念故鄉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閱讀訓練】: 8.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誚簡要分析。 (5分) 9.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情感抒發有怎樣的作用?(6分) 【參考答案】: 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直接描寫,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直接描寫了“胡 天八月即飛雪”的壯美;《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則是間接描寫,如“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白草通 疏勒,青山過武威”描寫了連年見雪飛的惡劣環境。 9、尾聯表達了作者思鄉的思想感情。對全詩的抒發有點染和升華的作用。報效祖國當然不能因 為距離遙遠、環境惡劣而有所報怨,但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感情卻難以控制。
翻譯唐詩《發臨逃將赴北庭留別》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唐代:岑參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
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譯文
聽說通往輪臺的路上,連年都可以看到雪飛。
春風從未到過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無邊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蒼的山嶺只是過了武威。
為王事盡力豈敢說路遠,只希望能從夢中返歸。
注釋
⑴臨洮:即洮州,唐時與吐蕃接界,在今甘肅臨潭西。一說指臨洮軍,駐狄道(今甘肅臨洮縣)。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
⑵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⑶連年:接連多年。一作“年年”。唐鄭遂初《別離怨》詩:“蕩子戍遼東,連年信不通。”
⑷曾(zēng):竟,竟然。一作“長”。
⑸應:一作“來”。
⑹疏勒:地名,唐時安西四鎮之一,在今新疆疏勒。
⑺武威:地名,今屬甘肅省。
⑻“勤王”句:一作“不敢道遠思”。勤王:謂盡力于王事。《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晉侯曰:‘求諸侯莫如勤王。’”▲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岑參各句詩意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
各句詩對應的現代文翻譯: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聽說通往輪臺的路上,連年都可以看到雪飛。
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春風從未到過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無邊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蒼的山嶺只是過了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為王事盡力豈敢說路遠,只希望能從夢中返歸。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為天寶十三年(754年)作者赴北庭途經臨洮時所作。前三聯寫景,尾聯點明主旨。全詩從“聞說”落筆,極寫通往輪臺之路的奇寒景象和邊地風物,抒發了詩人不辭路途遙遠艱苦,盡力國事的高昂豪邁的思想感情。
《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作者】岑參?? ?【朝代】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
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
此詩所寫,都是回應其他人的關心和慰問。詩題“發臨洮將赴北庭”,因而詩中所敘述,也是臨洮至北庭沿途景物。開頭“聞說”者,則說明此行輪臺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暗示著和安西有對比:自然方面,春風不到,連年雪飛;人事方面,漢使應稀。此次雖是作者第二次出塞,但到北庭還是第一次,所以憑傳聞寫出輪臺的寒冷與荒涼,但是調子并不低沉。
從“連年見雪飛”至“青山過武威”寫景,但詩人并沒有直接說環境多么寒冷和惡劣,而是通過描寫春風不來、人少、植被稀疏來襯托北庭連年見雪飛的苦寒的惡劣環境。“連年見雪飛”寫氣候之寒冷,“春風曾不到”寫其荒涼,“白草通疏勒”寫其蕭瑟,“漢使亦應稀”寫其地距中原之遙遠,揭示出西域戍邊的艱苦性。
尾聯在內容情感上起到了點染和升華的作用,全面地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勤王敢道遠”就是指要竭盡全力報效祖國,而“私向夢中歸”表達了詩人想念家鄉,想和親人團聚的情感。這兩句其實是回答別人“勤王道路遠,家鄉何時歸”的關懷,寫得很有創意,把忠君報國之志和思念故鄉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結構上點明了詩歌主旨,升華了主題,言簡義豐,言有盡而意無窮。
全詩從“聞說”落筆,極寫通往輪臺之路的奇寒景象和邊地風物,以抒發詩人不辭路途遙遠艱苦,盡力國事的高昂的思想感情。
關于岑參為什么要發臨洮和岑參 涼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