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詩人稱六一居士(哪個詩人稱六一居士呢)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哪個詩人稱六一居士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哪個詩人稱六一居士呢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國古代詩人中被稱為‘六一居士’是誰
1、被稱為“六一居士”的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
2、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3、評價:
趙禎:如歐陽修者,何處得來?
王安石:①如公器質之深厚,知識之高遠,而輔學術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見于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琦。其積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發于外者,爛如日月之光輝。其清音幽韻,凄如飄風急雨之驟至;其雄辭閎辯,快如輕車駿馬之奔馳。世之學者,無問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②天下之無賢不肖,且猶為涕泣而歔欷,而況朝士大夫平昔游從,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蘇軾:①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②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張蕓叟:歐陽永叔如春服乍成,釃酒初熟,登山臨水,竟日忘歸。
曾慥:歐陽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艷曲,謬為公詞。
尤展成:六一婉麗,實妙于蘇。歐陽公雖游戲作小詞,亦無愧唐人。
朱熹: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游,中實剛勁。
敖器之:歐公如四瑚八璉,止可施之宗廟。
羅大經: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修得其深。
脫脫:三代而降,薄乎秦、漢,文章雖與時盛衰,而藹如其言,曄如其光,皦如其音,蓋均有先王之遺烈。涉晉、魏而弊,至唐韓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歐陽修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頹波,息千古之邪說,使斯文之正氣,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兩人之力也。愈不獲用,修用矣,亦弗克究其所為,可為世道惜也哉!
“六一居士”是誰?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遷居陜西渭南。
李白,中國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李清照,南宋人,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
倉山居士——袁枚,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曾任知縣,辭官后于江寧(南京)小倉山下修筑隨園定居,自號倉山居士。
“六一居士”是哪位詩人?
歐陽修
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謚號“文忠”.著有《歐陽文忠公集》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歐陽修自稱廬陵人,因為吉州原屬廬陵郡。
六一居士指的是哪位詩人?
歷史上的居士
青蓮居士——李
白(唐代大詩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詩人);
耐辱居士——司空圖(唐詩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詩人);
六一居士——歐陽修(北宋文學家);
東坡居士——蘇
軾(北宋文學家);
淮海居士——秦
觀(北宋詞人
六一居士
歷史上的居士
青蓮居士——李
白(唐代大詩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詩人);
耐辱居士——司空圖(唐詩人);
草堂居士——魏
野(北宋詩人);
六一居士——歐陽修(北宋文學家);
東坡居士——蘇
軾(北宋文學家);
淮海居士——秦
觀(北宋詞人
"六一居士"是誰的稱號?
"六一居士"是歐陽修晚年的號。
歐陽修在熙寧三年(1070年),除任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此年改號“六一居士”。
至于“六一居士”的含義,歐陽修在63歲那年寫的《六一居士傳》中講得很明白:“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及“以吾一翁”。
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仕途不像晏殊那么順利,對人生命運的變幻和官場的艱險有較深的體驗。歐陽修在政治生活中,剛勁正直,見義勇為,他的詩文和部分“雅詞”表現出其性格中的這個側面。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他曾參與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編《集古錄》,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