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憶江南多少淚(李煜 憶江南)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煜憶江南多少淚,以及李煜 憶江南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煜唐詩《望江南·多少淚》賞析
《望江南·多少淚》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后創作的一首詞。此詞正面寫悲,通過描寫詞人思國流淚的情形,表達詞人對故國的追戀,抒發亡國之痛。全詞描摹細致,語言直樸,有直入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版本一
望江南⑴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版本二
憶江南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李煜另一首《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寫正的藝術手法,以樂來反襯苦,筆意有曲婉之感。但這首《望江南》(多少淚)則不同,是直筆明寫,正見正寫,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藝術手法,因而有愈見沉痛之感。二詞可同讀,對作者的憂思愁恨則體會更深。
“多少淚”即“多少恨”之續寫,“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后,悲情更苦,離恨更深,作者再也無法自制,只能任憑“多少淚,斷臉復橫頤”了。眼淚縱橫當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難收,也許有號啕之舉,但是,淚可流,“心事”卻不可說,一是滿腔悔恨無法說,二是故國情懷不能說,自傷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現,作者心中愁苦躍然紙上。不但“心事”不可說,連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鳳笙也不能吹起,這種痛苦和不自由是非常地殘酷。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欲將心思付瑤琴”(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之想,而這情此景,作者卻連這一點奢望都不敢有。況且,鳳笙向來為歡歌之用,于此時吹奏,對李煜來講,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憶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無奈中又多添了幾分不堪回首的痛苦。于是乎,“腸斷更無疑”但是惟一的結局了。這首詞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真實寫照。
全詞與“多少恨”同調,取筆不同但取意同。這首詞直接寫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細致,語言直樸,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力。
李煜的憶江南是
憶江南
(一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夢江口、望江梅、
歸塞北、謝秋娘、春去也)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
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
滿城飛絮混輕塵。愁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
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李煜《憶江南》譯文,跪求啊
李 煜 《憶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①,車如流水馬如龍②。花月正春風。
【注釋】
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園。②車如流水馬如龍:極言車馬眾多。
【評解】
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實生活中的哀情。“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游樂時環境的優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統觀這首小詞,構思新穎,環環相扣,通首都用白描手法,語言明凈流暢。《唐宋詞鑒賞集》:李煜筆下這個歡樂而又使他悲苦的夢,可以使作品置身于唐宋詩詞作家創造的形形色色的“夢”的畫廊之中。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車水馬龍”句為時傳誦。當年之繁盛,今日之孤凄,欣戚之懷,相形而益見。陳廷焯《別調集》卷一云:后主詞一片憂思,當領會于聲調之外,君人而為此詞,欲不亡國也得乎?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