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孤賞欲如何(孤芳自賞的賞什么意思?)

回首寒暄2022-12-04 09:40歷史167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孤賞欲如何,以及孤芳自賞的賞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張九齡的詩句有哪些

張九齡:《湞陽峽》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當晝陰。重林間五色,對壁聳千尋。惜此生遐遠,誰知造化心。

張九齡:《使至廣州》

昔年嘗不調,茲地亦邅回。本謂雙鳧少,何知駟馬來。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臺。去去雖殊事,山川長在哉。

張九齡:《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發,云日復相鮮。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興來只自得,佳氣莫能傳。薄暮津亭下,馀花滿客船。

張九齡:《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

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張九齡:《初發曲江溪中》

溪流清且深,松石復陰臨。正爾可嘉處,胡為無賞心。我由不忍別,物亦有緣侵。自匪常行邁,誰能知此音。

張九齡:《旅宿淮陽亭口號(一作宋之問詩)》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鄉臨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華發,空亭雁影過。興來誰與晤,勞者自為歌。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秋夕望月》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張九齡:《詠燕》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張九齡:《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

嘗聞繼老聃,身退道彌耽。結宇倚青壁,疏泉噴碧潭。苔石隨人古,煙花寄酒酣。山光紛向夕,歸興杜城南。

張九齡:《戲題春意》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相鳴不及鳥,相樂喜關人。日守朱絲直,年催華發新?;搓栔挥信P,持此度芳辰。

張九齡:《庭梅詠》

芳意何能早,孤榮亦自危。更憐花蒂弱,不受歲寒移。朝雪那相妒,陰風已屢吹。馨香雖尚爾,飄蕩復誰知。

張九齡:《聽箏》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纖指傳新意,繁弦起怨情。悠揚思欲絕,掩抑態還生。豈是聲能感,人心自不平。

張九齡:《初秋憶金均兩弟》

江渚秋風至,他鄉離別心。孤云愁自遠,一葉感何深。憂喜嘗同域,飛鳴忽異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頭吟。

張九齡:《秋懷》

感惜芳時換,誰知客思懸。憶隨鴻向暖,愁學馬思邊。留滯機還息,紛拏網自牽。東南起歸望,何處是江天。

張九齡:《故刑部李尚書挽詞三首》

仙宗出趙北,相業起山東。明德嘗為禮,嘉謀屢作忠。論經白虎殿,獻賦甘泉宮。與善今何在,蒼生望已空。宿昔三臺踐,榮華駟馬歸。印從青瑣拜,翰入紫宸揮。題劍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龍門不可望,感激涕沾衣。永嘆常山寶,沉埋京兆阡。同盟會五月,華表記千年。渺漫野中草,微??绽餆?。共悲人事絕,唯對杜陵田。

張九齡:《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韋玄方繼相,荀爽復齊名。在貴兼天爵,能賢出世卿。學聞金馬詔,神見玉人清。藏壑今如此,為山遂不成。相如只謝病,子敬忽云亡。豈悟瑤臺雪,分雕玉樹行。清規留草議,故事在封章。本謂山公啟,而今歿始揚。返葬長安陌,秋風簫鼓悲。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時。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遲。寧知建旟罷,丹旐向京師。

張九齡:《故滎陽君蘇氏挽歌詞三首》

門緒公侯列,嬪風詩禮行。松蘿方有寄,桃李忽無成。劍去雙龍別,雛哀九鳳鳴。何言嶧山樹,還似半心生。永嘆芳魂斷,行看草露滋。二宗榮盛日,千古別離時。竟罷生芻贈,空留畫扇悲。容車候曉發,何歲是歸期。縞服紛相送,玄扃翳不開。更悲泉火滅,徒見柳車回。舊室容衣奠,新塋拱樹栽。唯應月照簟,潘岳此時哀。

張九齡:《和崔尚書喜雨》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漢回。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轁沙韶S歲,昌言發上才。無論驗石鼓,不是御云臺。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

張九齡:《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

未央鐘漏晚,仙宇藹沉沉。武衛千廬合,嚴扃萬戶深。左掖知天近,南窗見月臨。樹搖金掌露,庭徙玉樓陰。他日聞更直,中宵屬所欽。聲華大國寶,夙夜近臣心。逸興乘高閣,雄飛在禁林。寧思竊抃者,情發為知音。

張九齡:《和蘇侍郎小園夕霽寄諸弟》

清風閶闔至,軒蓋承明歸。云月愛秋景,林堂開夜扉。何言兼濟日,尚與宴私違。興逐蒹葭變,文因棠棣飛。人倫用忠孝,帝德已光輝。贈弟今為貴,方知陸氏微。

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贈之作》

時來不自意,宿昔謬樞衡。翊圣負明主,妨賢愧友生。罷歸猶右職,待罪尚南荊。政有留棠舊,風因繼組成。高軒問疾苦,烝庶荷仁明。衰廢時所薄,只言僚故情。

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詒》

陟鄰初稟訓,獻策幸逢時。朝列且云忝,君恩復若茲。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才明應主召,福善豈神欺。但愿白心在,終然涅不淄。

張九齡:《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

軒掖殊清秘,才華固在斯。興因膏澤灑,情與惠風吹。所美應人譽,何私亦我儀。同聲感喬木,比翼謝長離。價以陸生減,賢慚鮑叔知。薄游嘗獨愧,芳訊乃兼施。此夜金閨籍,伊人瓊樹枝。飛鳴復何遠,相顧幸媞媞。

張九齡:《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韻詩…以此篇答焉》

轍跡陳家巷,詩書孟子鄰。偶來乘興者,不值草玄人。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聞君還薄暮,見眷及茲辰。贈我如瓊玖,將何報所親。

張九齡:《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

石室先鳴者,金門待制同。操刀嘗愿割,持斧竟稱雄。應敵兵初起,緣邊虜欲空。使車經隴月,征旆繞河風。忽枉兼金訊,非徒秣馬功。氣清蒲海曲,聲滿柏臺中。顧己塵華省,欣君震遠戎。明時獨匪報,嘗欲退微躬。

張九齡:《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見貽夏首獲見以詩報焉》

芳月盡離居,幽懷重起予。雖言春事晚,尚想物華初。遲日皦方照,高齋澹復虛。筍成林向密,花落樹應疏。贈鯉情無間,求鶯思有馀。暄妍不相待,含嘆欲焉如。

張九齡:《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

宅生惟??h,素業守郊園。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一行罷蘭徑,數載歷金門。既負潘生拙,俄從周任言。逶迤戀軒陛,蕭散反丘樊。舊徑稀人跡,前池耗水痕。并看芳樹老,唯覺敝廬存。自我棲幽谷,逢君翳覆盆。孟軻應有命,賈誼得無冤。江上行傷遠,林間偶避喧。地偏人事絕,時霽鳥聲繁。獨善心俱閉,窮居道共尊。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幽意加投漆,新詩重贈軒。平生徇知己,窮達與君論。

張九齡:《餞王尚書出邊》

漢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還聞出將重,坐見即戎良。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長。夏云登隴首,秋露泫遼陽。武德舒宸眷,文思餞樂章。感恩身既許,激節膽猶嘗。祖帳傾朝列,軍麾駐道傍。詩人何所詠,尚父欲鷹揚。

張九齡:《送趙都護赴安西》

將相有更踐,簡心良獨難。遠圖嘗畫地,超拜乃登壇。戎即昆山序,車同渤海單。義無中國費,情必遠人安。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寬。自然來月窟,何用刺樓蘭。南至三冬晚,西馳萬里寒。封侯自有處,征馬去啴啴。

張九齡:《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

征驂入云壑,始憶步金門。通籍微軀幸,歸途明主恩。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是節暑云熾,紛吾心所尊。海縣且悠緬,山郵日駿奔。徒知惡囂事,未暇息陰論。峣武經陳跡,衡湘指故園。水聞南澗險,煙望北林繁。遠靄千巖合,幽聲百籟喧。陰泉夏猶凍,陽景晝方暾。懿此高深極,徒令夢想存。盛明期有報,長往復奚言。

張九齡:《賀給事嘗詣蔡起居郊館有詩因命同作》

記言聞直史,筑室面層阿。豈不承明入,終云幽意多。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過。前嶺游氛滅,中林芳氣和。茲辰阻佳趣,望美獨如何。

張九齡:《南山下舊居閑放》

祗役已云久,乘閑返服初。塊然屏塵事,幽獨坐林閭。清曠前山遠,紛喧此地疏。喬木凌青靄,修篁媚綠渠。耳和繡翼鳥,目暢錦鱗魚。寂寞心還間,飄飖體自虛。興來命旨酒,臨罷閱仙書。但樂多幽意,寧知有毀譽。尚想爭名者,誰云要路居。都忘下流嘆,傾奪竟何如。

張九齡:《高齋閑望言懷》

高齋復晴景,延眺屬清秋。風物動歸思,煙林生遠愁。紛吾自窮海,薄宦此中州。取路無高足,隨波適下流。歲華空冉冉,心曲且悠悠。坐惜芳時歇,胡然久滯留。

張九齡:《別鄉人南還》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陰。何言榮落異,因見別離心。吾亦江鄉子,思歸夢寐深。聞君去水宿,結思渺云林。牽綴從浮事,遲回謝所欽。東南行舫遠,秋浦念猿吟。

張九齡:《初發江陵有懷》

極望涔陽浦,江天渺不分。扁舟從此去,鷗鳥自為群。他日懷真賞,中年負俗紛。適來果微尚,倏爾會斯文。復想金閨籍,何如夢渚云。我行多勝寄,浩思獨氛氳。

張九齡:《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

棲宿豈無意,飛飛更遠尋。長途未及半,中夜有遺音。月思關山笛,風號流水琴。空聲兩相應,幽感一何深。避繳歸南浦,離群叫北林。聯翩俱不定,憐爾越鄉心。

張九齡:《登總持寺閣》

香閣起崔嵬,高高沙版開。攀躋千仞上,紛詭萬形來。草間商君陌,云重漢后臺。山從函谷斷,川向斗城回。林里春容變,天邊客思催。登臨信為美,懷遠獨悠哉。

張九齡:《晚憩王少府東閣》

披軒肆流覽,云壑見深重??账飶泝?,林煙晚更濃。坐隅分洞府,檐際列群峰。窈窕生幽意,參差多異容。還慚大隱跡,空想列仙蹤。賴此升攀處,蕭條得所從。

張九齡:《登城樓望西山作》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宛宛鸞鶴處,高高煙霧間。仙井今猶在,洪厓久不還。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檐際千峰出,云中一鳥閑??v觀窮水國,游思遍人寰。勿復塵埃事,歸來且閉關。

張九齡:《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

指途躋楚望,策馬傍荊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觀奇逐幽映,歷險忘嶇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焚香懺在昔,禮足誓來今。靈異若有對,神仙真可尋。高僧聞逝者,遠俗是初心。蘚駁經行處,猿啼燕坐林。歸真已寂滅,留跡豈湮沉。法地自茲廣,何云千萬金。

張九齡:《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因賦詩言事》

茲山蘊靈異,走望良有歸。丘禱雖已久,甿心難重違。遲明申藻薦,先夕旅巖扉。獨宿云峰下,蕭條人吏稀。我來不外適,幽抱自中微。靜入風泉奏,涼生松栝圍。窮年滯遠想,寸晷閱清暉。虛美悵無屬,素情緘所依。詭隨嫌弱操,羈束謝貞肥。義濟亦吾道,誠存為物祈。靈心倏已應,甘液幸而飛。閉閣且無責,隨車安敢希。多慚德不感,知復是耶非。

張九齡:《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

南國更數世,北湖方十洲。天清華林苑,日晏景陽樓。果下回仙騎,津傍駐彩斿。鳧鹥喧鳳管,荷芰斗龍舟。七子陪詩賦,千人和棹謳。應言在鎬樂,不讓橫汾秋。風俗因紓慢,江山成易由。駒王信不武,孫叔是無謀。佳氣日將歇,霸功誰與修。桑田東海變,麋鹿姑蘇游。否運爭三國,康時劣九州。山雖幕府在,館豈豫章留。水淀還相閱,菱歌亦故遒。雄圖不足問,唯想事風流。

張九齡:《登襄陽峴山》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圖猶寂寞,嘉會亦蹉跎。宛宛樊城岸,悠悠漢水波。逶迤春日遠,感寄客情多。地本原林秀,朝來煙景和。同心不同賞,留嘆此巖阿。

張九齡:《登荊州城樓》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層樓百馀尺,迢遞在西隅。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古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幾代傳荊國,當時敵陜郛。上流空有處,中土復何虞。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直似王陵戇,非如寧武愚。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張九齡:《登樂游原春望書懷》

城隅有樂游,表里見皇州。策馬既長遠,云山亦悠悠。萬壑清光滿,千門喜氣浮?;ㄩg直城路,草際曲江流。憑眺茲為美,離居方獨愁。已驚玄發換,空度綠荑柔。奮翼籠中鳥,歸心海上鷗。既傷日月逝,且欲桑榆收。豹變焉能及,鶯鳴非可求。愿言從所好,初服返林丘。

張九齡:《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山檻憑南望,川途眇北流。遠林天翠合,前浦日華浮。萬井緣津渚,千艘咽渡頭。漁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疇。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徒然騁目處,豈是獲心游。向跡雖愚谷,求名異盜丘。息陰芳木所,空復越鄉憂。

張九齡:《登臨沮樓》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來過。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多。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張九齡:《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閑情多感嘆,清景暫登臨。無復甘棠在,空馀蔓草深。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張九齡:《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蘋藻復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張九齡:《與弟游家園》

定省榮君賜,來歸是晝游。林烏飛舊里,園果讓新秋。枝長南庭樹,池臨北澗流。星霜屢爾別,蘭麝為誰幽。善積家方慶,恩深國未酬。棲棲將義動,安得久情留。

張九齡:《郡內閑齋》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滋。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張九齡:《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躋。林筍苞青籜,津楊委綠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復緣堤。樂處將鷗狎,譚端用馬齊。且言臨??ぃ嬖捨淞晗.惾里L煙絕,空山巖徑迷。如何際朝野,從此待金閨。

張九齡:《西江夜行》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張九齡:《南還湘水言懷》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江間稻正熟,林里桂初榮。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時哉茍不達,取樂遂吾情。

張九齡:《商洛山行懷古》

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陳跡向千古,荒途始一過。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故事昔嘗覽,遺風今豈訛。泌泉空活活,樵臾獨皤皤。是處清暉滿,從中幽興多。長懷赤松意,復憶紫芝歌。避世辭軒冕,逢時解薜蘿。盛明今在運,吾道竟如何。

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薄宦晨昏闕,尊尊義取斯。窮愁年貌改,寂歷爾胡為。不諂詞多忤,無容禮益卑。微生尚何有,遠跡固其宜。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故園從海上,良友邈天涯。云雨嘆一別,川原勞載馳。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去國誠寥落,經途弊險巇。歲逢霜雪苦,林屬蕙蘭萎。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一從關作限,兩見月成規。苒苒窮年龠,行行盡路岐。征鞍稅北渚,歸帆指南垂。樹晚猶蔥蒨,江寒尚渺彌。土風從楚別,山水入湘奇。石瀨相奔觸,煙林更蔽虧。層崖夾洞浦,輕舸泛澄漪。松筱行皆傍,禽魚動輒隨。惜哉邊地隔,不與故人窺。疇昔陪鹓鷺,朝陽振羽儀。來音雖寂寞,接景每逶迤。朝罷冥塵事,賓來話酒卮。邀歡逐芳草,結興選華池。及此風成嘆,何時霧可披。自憐無用者,誰念有情離。望美音容闊,懷賢夢想疲。因聲達霄漢,持拙守東陂。

張九齡:《初發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詔書。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虛。肅命趨仙闕,僑裝撫傳車。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殊。義沾投分末,情及解攜初。追餞扶江介,光輝燭里閭。子云應寂寞,公叔為吹噓。景物春來異,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穩,鐘鼓聽猶徐。林隔王公輿,云迷班氏廬。戀親唯委咽,思德更躊躇。徇義當由此,懷安乃闕如。愿酬明主惠,行矣豈徒歟。

張九齡:《自始興溪夜上赴嶺》

嘗蓄名山意,茲為世網牽。征途屢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巖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后,歸鳥息人前。數曲迷幽嶂,連圻觸暗泉。深林風緒結,遙夜客情懸。非梗胡為泛,無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樂在何年。

張九齡:《當涂界寄裴宣州》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章綬胡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念行祗意默,懷遠豈言宣。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張九齡:《郡中每晨興輒見群鶴東飛至暮又行列而返…所羨遂賦以詩》

云間有數鶴,撫翼意無違。曉日東田去,煙霄北渚歸。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豈煩仙子馭,何畏野人機。卻念乘軒者,拘留不得飛。

張九齡:《和裴侍中承恩拜掃旋轡途中有懷…官僚鄉國親故(后缺)》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氣雄。生才作霖雨,繼代有清通。天下稱賢相,朝端挹至公。自家來佐國,移孝入為忠。霜露多前感,丘園想舊風。扈巡過晉北,問俗到河東。便道恩華降,還鄉禮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見兒童。

張九齡:《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云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忽嘆登龍者,翻將吊鶴同。琴詩猶可托,劍履獨成空。疇昔嘗論禮,興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議,朝掩祭遵公。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上宰既傷舊,下流彌感衷。無恩報國士,徒欲問玄穹。

張九齡:《奉和圣制經函谷關作》

函谷雖云險,黃河已復清。圣心無所隔,空此置關城。

張九齡:《奉和圣制度潼關口號》

嶙嶙故城壘,荒涼空戍樓。在德不在險,方知王道休。

張九齡:《答太常靳博士見贈一絕》

上苑春先入,中園花盡開。唯馀幽徑草,尚待日光催。

張九齡:《登荊州城望江二首》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閱幾世人,復嘆誰家子。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張九齡:《答陸澧》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張九齡的名句

張九齡詩詞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湞陽峽》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當晝陰。重林間五色,對壁聳千尋。惜此生遐遠,誰知造化心。

張九齡:《使至廣州》

昔年嘗不調,茲地亦邅回。本謂雙鳧少,何知駟馬來。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臺。去去雖殊事,山川長在哉。

張九齡:《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發,云日復相鮮。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興來只自得,佳氣莫能傳。薄暮津亭下,馀花滿客船。

張九齡:《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

明發臨前渚,寒來凈遠空。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乘槎自有適,非欲破長風。

張九齡:《初發曲江溪中》

溪流清且深,松石復陰臨。正爾可嘉處,胡為無賞心。我由不忍別,物亦有緣侵。自匪常行邁,誰能知此音。

張九齡:《旅宿淮陽亭口號(一作宋之問詩)》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故鄉臨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華發,空亭雁影過。興來誰與晤,勞者自為歌。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張九齡:《秋夕望月》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張九齡:《詠燕》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張九齡:《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

嘗聞繼老聃,身退道彌耽。結宇倚青壁,疏泉噴碧潭。苔石隨人古,煙花寄酒酣。山光紛向夕,歸興杜城南。

張九齡:《戲題春意》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相鳴不及鳥,相樂喜關人。日守朱絲直,年催華發新。淮陽只有臥,持此度芳辰。

張九齡:《庭梅詠》

芳意何能早,孤榮亦自危。更憐花蒂弱,不受歲寒移。朝雪那相妒,陰風已屢吹。馨香雖尚爾,飄蕩復誰知。

張九齡:《聽箏》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纖指傳新意,繁弦起怨情。悠揚思欲絕,掩抑態還生。豈是聲能感,人心自不平。

張九齡:《初秋憶金均兩弟》

江渚秋風至,他鄉離別心。孤云愁自遠,一葉感何深。憂喜嘗同域,飛鳴忽異林。青山西北望,堪作白頭吟。

張九齡:《秋懷》

感惜芳時換,誰知客思懸。憶隨鴻向暖,愁學馬思邊。留滯機還息,紛拏網自牽。東南起歸望,何處是江天。

張九齡:《故刑部李尚書挽詞三首》

仙宗出趙北,相業起山東。明德嘗為禮,嘉謀屢作忠。論經白虎殿,獻賦甘泉宮。與善今何在,蒼生望已空。宿昔三臺踐,榮華駟馬歸。印從青瑣拜,翰入紫宸揮。題劍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龍門不可望,感激涕沾衣。永嘆常山寶,沉埋京兆阡。同盟會五月,華表記千年。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煙。共悲人事絕,唯對杜陵田。

張九齡:《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韋玄方繼相,荀爽復齊名。在貴兼天爵,能賢出世卿。學聞金馬詔,神見玉人清。藏壑今如此,為山遂不成。相如只謝病,子敬忽云亡。豈悟瑤臺雪,分雕玉樹行。清規留草議,故事在封章。本謂山公啟,而今歿始揚。返葬長安陌,秋風簫鼓悲。奈何相送者,不是平生時。寒影催年急,哀歌助晚遲。寧知建旟罷,丹旐向京師。

張九齡:《故滎陽君蘇氏挽歌詞三首》

門緒公侯列,嬪風詩禮行。松蘿方有寄,桃李忽無成。劍去雙龍別,雛哀九鳳鳴。何言嶧山樹,還似半心生。永嘆芳魂斷,行看草露滋。二宗榮盛日,千古別離時。竟罷生芻贈,空留畫扇悲。容車候曉發,何歲是歸期。縞服紛相送,玄扃翳不開。更悲泉火滅,徒見柳車回。舊室容衣奠,新塋拱樹栽。唯應月照簟,潘岳此時哀。

張九齡:《和崔尚書喜雨》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漢回。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轁沙韶S歲,昌言發上才。無論驗石鼓,不是御云臺。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

張九齡:《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

未央鐘漏晚,仙宇藹沉沉。武衛千廬合,嚴扃萬戶深。左掖知天近,南窗見月臨。樹搖金掌露,庭徙玉樓陰。他日聞更直,中宵屬所欽。聲華大國寶,夙夜近臣心。逸興乘高閣,雄飛在禁林。寧思竊抃者,情發為知音。

張九齡:《和蘇侍郎小園夕霽寄諸弟》

清風閶闔至,軒蓋承明歸。云月愛秋景,林堂開夜扉。何言兼濟日,尚與宴私違。興逐蒹葭變,文因棠棣飛。人倫用忠孝,帝德已光輝。贈弟今為貴,方知陸氏微。

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贈之作》

時來不自意,宿昔謬樞衡。翊圣負明主,妨賢愧友生。罷歸猶右職,待罪尚南荊。政有留棠舊,風因繼組成。高軒問疾苦,烝庶荷仁明。衰廢時所薄,只言僚故情。

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詒》

陟鄰初稟訓,獻策幸逢時。朝列且云忝,君恩復若茲。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才明應主召,福善豈神欺。但愿白心在,終然涅不淄。

張九齡:《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

軒掖殊清秘,才華固在斯。興因膏澤灑,情與惠風吹。所美應人譽,何私亦我儀。同聲感喬木,比翼謝長離。價以陸生減,賢慚鮑叔知。薄游嘗獨愧,芳訊乃兼施。此夜金閨籍,伊人瓊樹枝。飛鳴復何遠,相顧幸媞媞。

張九齡:《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韻詩…以此篇答焉》

轍跡陳家巷,詩書孟子鄰。偶來乘興者,不值草玄人。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聞君還薄暮,見眷及茲辰。贈我如瓊玖,將何報所親。

張九齡:《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

石室先鳴者,金門待制同。操刀嘗愿割,持斧竟稱雄。應敵兵初起,緣邊虜欲空。使車經隴月,征旆繞河風。忽枉兼金訊,非徒秣馬功。氣清蒲海曲,聲滿柏臺中。顧己塵華省,欣君震遠戎。明時獨匪報,嘗欲退微躬。

張九齡:《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見貽夏首獲見以詩報焉》

芳月盡離居,幽懷重起予。雖言春事晚,尚想物華初。遲日皦方照,高齋澹復虛。筍成林向密,花落樹應疏。贈鯉情無間,求鶯思有馀。暄妍不相待,含嘆欲焉如。

張九齡:《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

宅生惟海縣,素業守郊園。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一行罷蘭徑,數載歷金門。既負潘生拙,俄從周任言。逶迤戀軒陛,蕭散反丘樊。舊徑稀人跡,前池耗水痕。并看芳樹老,唯覺敝廬存。自我棲幽谷,逢君翳覆盆。孟軻應有命,賈誼得無冤。江上行傷遠,林間偶避喧。地偏人事絕,時霽鳥聲繁。獨善心俱閉,窮居道共尊。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幽意加投漆,新詩重贈軒。平生徇知己,窮達與君論。

張九齡:《餞王尚書出邊》

漢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還聞出將重,坐見即戎良。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長。夏云登隴首,秋露泫遼陽。武德舒宸眷,文思餞樂章。感恩身既許,激節膽猶嘗。祖帳傾朝列,軍麾駐道傍。詩人何所詠,尚父欲鷹揚。

張九齡:《送趙都護赴安西》

將相有更踐,簡心良獨難。遠圖嘗畫地,超拜乃登壇。戎即昆山序,車同渤海單。義無中國費,情必遠人安。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寬。自然來月窟,何用刺樓蘭。南至三冬晚,西馳萬里寒。封侯自有處,征馬去啴啴。

張九齡:《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

征驂入云壑,始憶步金門。通籍微軀幸,歸途明主恩。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是節暑云熾,紛吾心所尊。??h且悠緬,山郵日駿奔。徒知惡囂事,未暇息陰論。峣武經陳跡,衡湘指故園。水聞南澗險,煙望北林繁。遠靄千巖合,幽聲百籟喧。陰泉夏猶凍,陽景晝方暾。懿此高深極,徒令夢想存。盛明期有報,長往復奚言。

張九齡:《賀給事嘗詣蔡起居郊館有詩因命同作》

記言聞直史,筑室面層阿。豈不承明入,終云幽意多。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過。前嶺游氛滅,中林芳氣和。茲辰阻佳趣,望美獨如何。

張九齡:《南山下舊居閑放》

祗役已云久,乘閑返服初。塊然屏塵事,幽獨坐林閭。清曠前山遠,紛喧此地疏。喬木凌青靄,修篁媚綠渠。耳和繡翼鳥,目暢錦鱗魚。寂寞心還間,飄飖體自虛。興來命旨酒,臨罷閱仙書。但樂多幽意,寧知有毀譽。尚想爭名者,誰云要路居。都忘下流嘆,傾奪竟何如。

張九齡:《高齋閑望言懷》

高齋復晴景,延眺屬清秋。風物動歸思,煙林生遠愁。紛吾自窮海,薄宦此中州。取路無高足,隨波適下流。歲華空冉冉,心曲且悠悠。坐惜芳時歇,胡然久滯留。

張九齡:《別鄉人南還》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陰。何言榮落異,因見別離心。吾亦江鄉子,思歸夢寐深。聞君去水宿,結思渺云林。牽綴從浮事,遲回謝所欽。東南行舫遠,秋浦念猿吟。

張九齡:《初發江陵有懷》

極望涔陽浦,江天渺不分。扁舟從此去,鷗鳥自為群。他日懷真賞,中年負俗紛。適來果微尚,倏爾會斯文。復想金閨籍,何如夢渚云。我行多勝寄,浩思獨氛氳。

張九齡:《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

棲宿豈無意,飛飛更遠尋。長途未及半,中夜有遺音。月思關山笛,風號流水琴??章晝上鄳?,幽感一何深。避繳歸南浦,離群叫北林。聯翩俱不定,憐爾越鄉心。

張九齡:《登總持寺閣》

香閣起崔嵬,高高沙版開。攀躋千仞上,紛詭萬形來。草間商君陌,云重漢后臺。山從函谷斷,川向斗城回。林里春容變,天邊客思催。登臨信為美,懷遠獨悠哉。

張九齡:《晚憩王少府東閣》

披軒肆流覽,云壑見深重??账飶泝簦譄熗砀鼭?。坐隅分洞府,檐際列群峰。窈窕生幽意,參差多異容。還慚大隱跡,空想列仙蹤。賴此升攀處,蕭條得所從。

張九齡:《登城樓望西山作》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宛宛鸞鶴處,高高煙霧間。仙井今猶在,洪厓久不還。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檐際千峰出,云中一鳥閑。縱觀窮水國,游思遍人寰。勿復塵埃事,歸來且閉關。

張九齡:《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

指途躋楚望,策馬傍荊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觀奇逐幽映,歷險忘嶇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焚香懺在昔,禮足誓來今。靈異若有對,神仙真可尋。高僧聞逝者,遠俗是初心。蘚駁經行處,猿啼燕坐林。歸真已寂滅,留跡豈湮沉。法地自茲廣,何云千萬金。

張九齡:《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因賦詩言事》

茲山蘊靈異,走望良有歸。丘禱雖已久,甿心難重違。遲明申藻薦,先夕旅巖扉。獨宿云峰下,蕭條人吏稀。我來不外適,幽抱自中微。靜入風泉奏,涼生松栝圍。窮年滯遠想,寸晷閱清暉。虛美悵無屬,素情緘所依。詭隨嫌弱操,羈束謝貞肥。義濟亦吾道,誠存為物祈。靈心倏已應,甘液幸而飛。閉閣且無責,隨車安敢希。多慚德不感,知復是耶非。

張九齡:《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

南國更數世,北湖方十洲。天清華林苑,日晏景陽樓。果下回仙騎,津傍駐彩斿。鳧鹥喧鳳管,荷芰斗龍舟。七子陪詩賦,千人和棹謳。應言在鎬樂,不讓橫汾秋。風俗因紓慢,江山成易由。駒王信不武,孫叔是無謀。佳氣日將歇,霸功誰與修。桑田東海變,麋鹿姑蘇游。否運爭三國,康時劣九州。山雖幕府在,館豈豫章留。水淀還相閱,菱歌亦故遒。雄圖不足問,唯想事風流。

張九齡:《登襄陽峴山》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圖猶寂寞,嘉會亦蹉跎。宛宛樊城岸,悠悠漢水波。逶迤春日遠,感寄客情多。地本原林秀,朝來煙景和。同心不同賞,留嘆此巖阿。

張九齡:《登荊州城樓》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層樓百馀尺,迢遞在西隅。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古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幾代傳荊國,當時敵陜郛。上流空有處,中土復何虞。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直似王陵戇,非如寧武愚。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張九齡:《登樂游原春望書懷》

城隅有樂游,表里見皇州。策馬既長遠,云山亦悠悠。萬壑清光滿,千門喜氣浮?;ㄩg直城路,草際曲江流。憑眺茲為美,離居方獨愁。已驚玄發換,空度綠荑柔。奮翼籠中鳥,歸心海上鷗。既傷日月逝,且欲桑榆收。豹變焉能及,鶯鳴非可求。愿言從所好,初服返林丘。

張九齡:《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山檻憑南望,川途眇北流。遠林天翠合,前浦日華浮。萬井緣津渚,千艘咽渡頭。漁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疇。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徒然騁目處,豈是獲心游。向跡雖愚谷,求名異盜丘。息陰芳木所,空復越鄉憂。

張九齡:《登臨沮樓》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來過。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多。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張九齡:《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閑情多感嘆,清景暫登臨。無復甘棠在,空馀蔓草深。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張九齡:《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蘋藻復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張九齡:《與弟游家園》

定省榮君賜,來歸是晝游。林烏飛舊里,園果讓新秋。枝長南庭樹,池臨北澗流。星霜屢爾別,蘭麝為誰幽。善積家方慶,恩深國未酬。棲棲將義動,安得久情留。

張九齡:《郡內閑齋》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滋。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張九齡:《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躋。林筍苞青籜,津楊委綠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復緣堤。樂處將鷗狎,譚端用馬齊。且言臨??ぃ嬖捨淞晗.惾里L煙絕,空山巖徑迷。如何際朝野,從此待金閨。

張九齡:《西江夜行》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張九齡:《南還湘水言懷》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江間稻正熟,林里桂初榮。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時哉茍不達,取樂遂吾情。

張九齡:《商洛山行懷古》

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陳跡向千古,荒途始一過。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故事昔嘗覽,遺風今豈訛。泌泉空活活,樵臾獨皤皤。是處清暉滿,從中幽興多。長懷赤松意,復憶紫芝歌。避世辭軒冕,逢時解薜蘿。盛明今在運,吾道竟如何。

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薄宦晨昏闕,尊尊義取斯。窮愁年貌改,寂歷爾胡為。不諂詞多忤,無容禮益卑。微生尚何有,遠跡固其宜。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故園從海上,良友邈天涯。云雨嘆一別,川原勞載馳。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去國誠寥落,經途弊險巇。歲逢霜雪苦,林屬蕙蘭萎。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一從關作限,兩見月成規。苒苒窮年龠,行行盡路岐。征鞍稅北渚,歸帆指南垂。樹晚猶蔥蒨,江寒尚渺彌。土風從楚別,山水入湘奇。石瀨相奔觸,煙林更蔽虧。層崖夾洞浦,輕舸泛澄漪。松筱行皆傍,禽魚動輒隨。惜哉邊地隔,不與故人窺。疇昔陪鹓鷺,朝陽振羽儀。來音雖寂寞,接景每逶迤。朝罷冥塵事,賓來話酒卮。邀歡逐芳草,結興選華池。及此風成嘆,何時霧可披。自憐無用者,誰念有情離。望美音容闊,懷賢夢想疲。因聲達霄漢,持拙守東陂。

張九齡:《初發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詔書。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虛。肅命趨仙闕,僑裝撫傳車。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殊。義沾投分末,情及解攜初。追餞扶江介,光輝燭里閭。子云應寂寞,公叔為吹噓。景物春來異,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穩,鐘鼓聽猶徐。林隔王公輿,云迷班氏廬。戀親唯委咽,思德更躊躇。徇義當由此,懷安乃闕如。愿酬明主惠,行矣豈徒歟。

張九齡:《自始興溪夜上赴嶺》

嘗蓄名山意,茲為世網牽。征途屢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巖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后,歸鳥息人前。數曲迷幽嶂,連圻觸暗泉。深林風緒結,遙夜客情懸。非梗胡為泛,無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樂在何年。

張九齡:《當涂界寄裴宣州》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章綬胡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念行祗意默,懷遠豈言宣。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張九齡:《郡中每晨興輒見群鶴東飛至暮又行列而返…所羨遂賦以詩》

云間有數鶴,撫翼意無違。曉日東田去,煙霄北渚歸。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豈煩仙子馭,何畏野人機。卻念乘軒者,拘留不得飛。

張九齡:《和裴侍中承恩拜掃旋轡途中有懷…官僚鄉國親故(后缺)》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氣雄。生才作霖雨,繼代有清通。天下稱賢相,朝端挹至公。自家來佐國,移孝入為忠。霜露多前感,丘園想舊風。扈巡過晉北,問俗到河東。便道恩華降,還鄉禮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見兒童。

張九齡:《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云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忽嘆登龍者,翻將吊鶴同。琴詩猶可托,劍履獨成空。疇昔嘗論禮,興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議,朝掩祭遵公。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上宰既傷舊,下流彌感衷。無恩報國士,徒欲問玄穹。

張九齡:《奉和圣制經函谷關作》

函谷雖云險,黃河已復清。圣心無所隔,空此置關城。

張九齡:《奉和圣制度潼關口號》

嶙嶙故城壘,荒涼空戍樓。在德不在險,方知王道休。

張九齡:《答太常靳博士見贈一絕》

上苑春先入,中園花盡開。唯馀幽徑草,尚待日光催。

張九齡:《登荊州城望江二首》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閱幾世人,復嘆誰家子。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張九齡:《答陸澧》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感 遇

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二

幽林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

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

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

其三

魚游樂深池,鳥棲欲高枝。

嗟爾蟒蝣羽,薨薨亦何為。

有生豈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滅,吾心安得知。

浩嘆楊朱子,徒然泣路岐。

其四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顛,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惡。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其五

吳越數千里,夢寐今夕見。

形骸非我親,衾枕即鄉縣。

化蝶猶不識,川魚安可羨。

海上有仙山,歸期覺神變。

其六

西日下山隱,北風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儔。

鴻鵠雖自遠,哀音非所求。

貴人棄疵賤,下士嘗般憂。

眾情累外物,怒已忘內修。

感嘆長如此,使我心悠悠。

其七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推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其八

永日徒離憂,臨風懷蹇修。

美人何處所,孤客空悠悠。

青鳥跂不至,朱鱉誰云浮。

夜分起躑躅,時逝曷淹留。

其九

抱影吟中夜,誰聞此嘆息?

美人適異方,庭樹含幽色。

白云愁不見,滄海飛無翼。

鳳凰一朝來,竹花斯可食。

其十

漢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書,欲寄雙飛翼。

冥冥愁不見,耿耿徒緘憶。

紫蘭秀空蹊,皓露奪幽色。

馨香歲欲晚,感嘆情何極!

白云在南山,日暮長太息。

其十一

我有異鄉憶,宛在云溶溶。

憑此目不覯,要之心所鐘。

但欲附高鳥,安敢攀飛龍。

至精無感遇,悲惋填心胸。

歸來扣寂寞,人愿天豈從。

其十二

閉門跡群化,憑林結所思。

嘯嘆此寒木,疇昔乃芳蕤。

朝陽鳳安在,日暮蟬獨悲。

浩思極中夜,深嗟欲待誰。

所懷誠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嘗我期。

胡越方杳杳,車馬何遲遲。

天壤一何異,幽嘿臥簾帷

~~~ 希望你可滿意 ~~~

《全唐詩》卷四十九

卷49_1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張九齡

配天昭圣業,率土慶輝光。春發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節鳳歸昌。幸奏承云樂,同晞湛露陽。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卷49_2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關】張九齡

魏武中流處,軒皇問道回。長堤春樹發,高掌曙云開。

龍負王舟渡,人占仙氣來。河津會日月,天仗役風雷。

東顧重關盡,西馳萬國陪。還聞股肱郡,元首詠康哉。

卷49_3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張九齡

設險諸侯地,承平圣巡。東君朝二月,南旆擁三辰。

寒出重關盡,年隨行漏新。瑞云叢捧日,芳樹曲迎春。

舞詠先馳道,恩華及從臣。汾川花鳥意,并奉屬車塵。

卷49_4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張九齡

昔者河邊叟,誰隱與仙。姓名終不識,章句此空傳。

跡為坐忘晦,言猶強著詮。精靈竟何所,祠宇獨依然。

道在紆宸眷,風行動睿篇。從茲化天下,清凈復何先。

卷49_5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張九齡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天與三臺座,人當萬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

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卷49_6 【奉和圣制途經華山】張九齡

萬乘華山下,千巖云漢中。靈居雖窅密,睿覽忽玄同。

日月臨高掌,神仙仰大風。攢峰勢岌岌,翊輦氣雄雄。

揆物幽贊,銘勛表圣衷。會應陪玉檢,來此告成功。

卷49_7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孟月攝提貞,乘時我后征。晨嚴九折度,暮戒六軍行。

日御馳中道,風師卷太清。戈鋋林表出,組練雪間明。

動植?;试?,高深奉睿情。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

氣色煙猶喜,恩光草尚榮。之罘稱萬歲,今此復同聲。

卷49_8 【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張九齡

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

漢酺歌圣酒,韶樂舞薰風。河洛榮光遍,云煙喜氣通。

春華頓覺早,天澤倍崇。草木皆沾被,猶言不在躬。

卷49_9 【恩賜樂游園宴應制】張九齡

寶筵延厚命,供帳序群公。形勝宜春接,威儀建禮同。

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朝慶千齡始,年華二月中。

輝光遍草木,和氣發絲桐。歲歲無為化,寧樂九功。

卷49_10 【奉和圣制過王濬墓】張九齡

漢王思鉅鹿,晉將在弘農。入蜀舉長算,平吳成大功。

與渾雖不協,歸皓實為雄。孤績淪千載,流名感圣衷。

萬乘度荒隴,一顧凜生風。節猶不棄,今人爭效忠。

卷49_11 【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張九齡

迢遞終南頂,朝朝閶闔前。朅來青綺外,高在翠微先。

雙鳳褰為闕,群龍儼若仙。還到玄圃,更是謁甘泉。

夜雨塵初滅,秋空月正懸。詭容紛入望,霽色宛成妍。

東極華陰踐,西彌嶓冢連。奔峰出嶺外,瀑水落云邊。

漢帝宮將苑,商君陌與阡。林華鋪近甸,煙靄繞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憂政已宣。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

濟濟金門步,洋洋玉樹篇。徒歌雖有屬,清越豈同年。

卷49_12 【和崔尚書喜雨】張九齡

積陽雖有晦,經月未為災。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漢回。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

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惠澤成豐歲,昌言發上才。

無論驗石鼓,不是御云臺。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

卷49_13 【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張九齡

未央鐘漏晚,仙宇藹沉沉。武衛千廬合,嚴扃萬戶深。

左掖天近,南窗見月臨。樹搖金掌露,庭徙玉樓陰。

他日聞更直,中宵屬所欽。聲華大國寶,夙夜近臣心。

逸興乘高閣,雄飛在禁林。寧思竊抃者,情發為音。

卷49_14 【和蘇侍郎小園夕霽寄諸弟】張九齡

清風閶闔至,軒蓋承明歸。云月愛秋景,林堂開夜扉。

何言兼濟日,尚與宴私違。興逐蒹葭變,文因棠棣飛。

人倫用忠孝,帝德已光輝。贈弟今為貴,方陸氏微。

卷49_15 【酬宋使君見贈之作】張九齡

時來不自意,宿昔謬樞衡。翊圣負明,妨賢愧友生。

罷歸猶右職,待罪尚南荊。政有留棠舊,風因繼組成。

高軒問疾苦,烝庶荷仁明。衰廢時所薄,只言僚故情。

卷49_16 【酬宋使君見詒】張九齡

陟鄰初稟訓,獻策幸逢時。朝列且云忝,君恩復若茲。

庭闈際海曲,軺傳荷天慈。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

才明應召,福善豈神欺。但愿白心在,終然涅不淄。

卷49_17 【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張九齡

軒掖殊清秘,才華固在斯。興因膏澤灑,情與惠風吹。

所美應人譽,何私亦我儀。同聲感喬木,比翼謝長離。

價以陸生減,賢慚鮑叔。薄游嘗獨愧,芳訊乃兼施。

此夜金閨籍,伊人瓊樹枝。飛鳴復何遠,相顧幸媞媞。

卷49_18 【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韻詩…以此篇答焉】張九齡

轍跡陳家巷,詩書孟子鄰。偶來乘興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聞君還薄暮,見眷及茲辰。

贈我如瓊玖,將何報所親。

卷49_19 【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張九齡

石室先鳴者,金門待制同。操刀嘗愿割,持斧竟稱雄。

應敵兵初起,緣邊虜欲空。使車經隴月,征旆繞河風。

忽枉兼金訊,非徒秣馬功。氣清蒲海曲,聲滿柏臺中。

顧己塵華省,欣君震遠戎。明時獨匪報,嘗欲退微躬。

卷49_20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見貽夏首獲見以詩報焉】張九齡

芳月盡離居,幽懷重起予。雖言春事晚,尚想物華初。

遲日皦方照,高澹復虛。筍成林向密,花落樹應疏。

贈鯉情無間,求鶯思有馀。暄妍不相待,含嘆欲焉如。

卷49_21 【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張九齡

宅生惟??h,素業守郊園。中覽霸王說,上徼明恩。

一行罷蘭徑,數載歷金門。既負潘生拙,俄從周任言。

逶迤戀軒陛,蕭散反丘樊。舊徑稀人跡,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樹老,唯覺敝廬存。自我棲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軻應有命,賈誼得無冤。江上行傷遠,林間偶避喧。

地偏人事絕,時霽鳥聲繁。獨善心俱閉,窮居道共尊。

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幽意加投漆,新詩重贈軒。

平生徇己,窮達與君論。

卷49_22 【餞王尚書出邊】張九齡

漢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還聞出將重,坐見即戎良。

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

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長。夏云登隴首,秋露泫遼陽。

武德舒宸眷,文思餞樂章。感恩身既許,激節膽猶嘗。

祖帳傾朝列,軍麾駐道傍。詩人何所詠,尚父欲鷹揚。

卷49_23 【送趙都護赴安西】張九齡

將相有更踐,簡心良獨難。遠圖嘗畫地,超拜乃登壇。

戎即昆山序,車同渤海單。義無中國費,情必遠人安。

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寬。自然來月窟,何用刺樓蘭。

南至三冬晚,西馳萬里寒。封侯自有處,征馬去啴啴。

卷49_24 【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張九齡

征驂入云壑,始憶步金門。通籍微軀幸,歸途明恩。

匪唯徇行役,兼得慰晨昏。是節暑云熾,紛吾心所尊。

??h且悠緬,山郵日駿奔。徒惡囂事,未暇息陰論。

峣武經陳跡,衡湘指故園。水聞南澗險,煙望北林繁。

遠靄千巖合,幽聲百籟喧。陰泉夏猶凍,陽景晝方暾。

懿此高深極,徒令夢想存。盛明期有報,長往復奚言。

卷49_25 【賀給事嘗詣蔡起居郊館有詩因命同作】張九齡

記言聞直史,筑室面層阿。豈不承明入,終云幽意多。

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過。前嶺游氛滅,中林芳氣和。

茲辰阻佳趣,望美獨如何。

卷49_26 【南山下舊居閑放】張九齡

祗役已云久,乘閑返服初。塊然屏塵事,幽獨坐林閭。

清曠前山遠,紛喧此地疏。喬木凌青靄,修篁媚綠渠。

耳和繡翼鳥,目暢錦鱗魚。寂寞心還間,飄飖體自虛。

興來命旨酒,臨罷閱仙書。但樂多幽意,寧有毀譽。

尚想爭名者,誰云要路居。都忘下流嘆,傾奪竟何如。

卷49_27 【高閑望言懷】張九齡

高復晴景,延眺屬清秋。風物動歸思,煙林生遠愁。

紛吾自窮海,薄宦此中州。取路無高足,隨波適下流。

歲華空冉冉,心曲且悠悠。坐惜芳時歇,胡然久滯留。

卷49_28 【別鄉人南還】張九齡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陰。何言榮落異,因見別離心。

吾亦江鄉子,思歸夢寐深。聞君去水宿,結思渺云林。

牽綴從浮事,遲回謝所欽。東南行舫遠,秋浦念猿吟。

卷49_29 【初發江陵有懷】張九齡

極望涔陽浦,江天渺不分。扁舟從此去,鷗鳥自為群。

他日懷真賞,中年負俗紛。適來果微尚,倏爾會斯文。

復想金閨籍,何如夢渚云。我行多勝寄,浩思獨氛氳。

卷49_30 【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張九齡

棲宿豈無意,飛飛更遠尋。長途未及半,中夜有遺音。

月思關山笛,風號流水琴??章晝上鄳?,幽感一何深。

避繳歸南浦,離群叫北林。聯翩俱不定,憐爾越鄉心。

卷49_31 【登總持寺閣】張九齡

香閣起崔嵬,高高沙版開。攀躋千仞上,紛詭萬形來。

草間商君陌,云重漢后臺。山從函谷斷,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變,天邊客思催。登臨信為美,懷遠獨悠哉。

卷49_32 【晚憩王少府東閣】張九齡

披軒肆流覽,云壑見深重??账飶泝?,林煙晚更濃。

坐隅分洞府,檐際列群峰。窈窕生幽意,參差多異容。

還慚大隱跡,空想列仙蹤。賴此升攀處,蕭條得所從。

卷49_33 【登城樓望西山作】張九齡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宛宛鸞鶴處,高高煙霧間。

仙井今猶在,洪厓久不還。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

檐際千峰出,云中一鳥閑??v觀窮水國,游思遍人寰。

勿復塵埃事,歸來且閉關。

卷49_34 【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張九齡

指途躋楚望,策馬傍荊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

觀奇逐幽映,歷險忘嶇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

焚香懺在昔,禮足誓來今。靈異若有對,神仙真可尋。

高僧聞逝者,遠俗是初心。蘚駁經行處,猿啼燕坐林。

歸真已寂滅,留跡豈湮沉。法地自茲廣,何云千萬金。

卷49_35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因賦詩言事】張九齡

茲山蘊靈異,走望良有歸。丘禱雖已久,甿心難重違。

遲明申藻薦,先夕旅巖扉。獨宿云峰下,蕭條人吏稀。

我來不外適,幽抱自中微。靜入風泉奏,涼生松栝圍。

窮年滯遠想,寸晷閱清暉。虛美悵無屬,素情緘所依。

詭隨嫌弱操,羈束謝貞肥。義濟亦吾道,誠存為物祈。

靈心倏已應,甘液幸而飛。閉閣且無責,隨車安敢希。

多慚德不感,復是耶非。

卷49_36 【經江寧覽舊跡至玄武湖】張九齡

南國更數世,北湖方十洲。天清華林苑,日晏景陽樓。

果下回仙騎,津傍駐彩斿。鳧鹥喧鳳管,荷芰斗龍舟。

七子陪詩賦,千人和棹謳。應言在鎬樂,不讓橫汾秋。

風俗因紓慢,江山成易由。駒王信不武,孫叔是無謀。

佳氣日將歇,霸功誰與修。桑田東海變,麋鹿姑蘇游。

否運爭三國,康時劣九州。山雖幕府在,館豈豫章留。

水淀還相閱,菱歌亦故遒。雄圖不足問,唯想事風流。

卷49_37 【登襄陽峴山】張九齡

昔年亟攀踐,征馬復來過。信若山川舊,誰如歲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圖猶寂寞,嘉會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漢水波。逶迤春日遠,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來煙景和。同心不同賞,留嘆此巖阿。

卷49_38 【登荊州城樓】張九齡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層樓百馀尺,迢遞在西隅。

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

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

幾代傳荊國,當時敵陜郛。上流空有處,中土復何虞。

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

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戇,非如寧武愚。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卷49_39 【登樂游原春望書懷】張九齡

城隅有樂游,表里見皇州。策馬既長遠,云山亦悠悠。

萬壑清光滿,千門喜氣浮?;ㄩg直城路,草際曲江流。

憑眺茲為美,離居方獨愁。已驚玄發換,空度綠荑柔。

奮翼籠中鳥,歸心海上鷗。既傷日月逝,且欲桑榆收。

豹變焉能及,鶯鳴非可求。愿言從所好,初服返林丘。

卷49_40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張九齡

山檻憑南望,川途眇北流。遠林天翠合,前浦日華浮。

萬井緣津渚,千艘咽渡頭。漁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疇。

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徒然騁目處,豈是獲心游。

向跡雖愚谷,求名異盜丘。息陰芳木所,空復越鄉憂。

卷49_41 【登臨沮樓】張九齡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來過。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

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

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多。

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卷49_42 【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張九齡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風流獨至今。

閑情多感嘆,清景暫登臨。無復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卷49_43 【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張九齡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

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閑步亦窺臨。

蘋藻復佳色,鳧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

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卷49_44 【與弟游家園】張九齡

定省榮君賜,來歸是晝游。林烏飛舊里,園果讓新秋。

枝長南庭樹,池臨北澗流。星霜屢爾別,蘭麝為誰幽。

善積家方慶,恩深國未酬。棲棲將義動,安得久情留。

卷49_45 【郡內閑】張九齡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滋。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

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

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卷49_46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張九齡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

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躋。

林筍苞青籜,津楊委綠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復緣堤。

樂處將鷗狎,譚端用馬齊。且言臨???,兼話武陵溪。

異壤風煙絕,空山巖徑迷。如何際朝野,從此待金閨。

卷49_47 【西江夜行】張九齡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

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卷49_48 【南還湘水言懷】張九齡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

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江間稻正熟,林里桂初榮。

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時哉茍不達,取樂遂吾情。

卷49_49 【商洛山行懷】張九齡

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陳跡向千,荒途始一過。

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故事昔嘗覽,遺風今豈訛。

泌泉空活活,樵臾獨皤皤。是處清暉滿,從中幽興多。

長懷赤松意,復憶紫芝歌。避世辭軒冕,逢時解薜蘿。

盛明今在運,吾道竟如何。

卷49_50 【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張九齡

薄宦晨昏闕,尊尊義取斯。窮愁年貌改,寂歷爾胡為。

不諂詞多忤,無容禮益卑。微生尚何有,遠跡固其宜。

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故園從海上,良友邈天涯。

云雨嘆一別,川原勞載馳。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

去國誠寥落,經途弊險巇。歲逢霜雪苦,林屬蕙蘭萎。

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一從關作限,兩見月成規。

苒苒窮年籥,行行盡路岐。征鞍稅北渚,歸帆指南垂。

樹晚猶蔥蒨,江寒尚渺彌。土風從楚別,山水入湘奇。

石瀨相奔觸,煙林更蔽虧。層崖夾洞浦,輕舸泛澄漪。

松筱行皆傍,禽魚動輒隨。惜哉邊地隔,不與故人窺。

疇昔陪鹓鷺,朝陽振羽儀。來音雖寂寞,接景每逶迤。

朝罷冥塵事,賓來話酒卮。邀歡逐芳草,結興選華池。

及此風成嘆,何時霧可披。自憐無用者,誰念有情離。

望美音容闊,懷賢夢想疲。因聲達霄漢,持拙守東陂。

卷49_51 【初發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張九齡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

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

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詔書。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虛。

肅命趨仙闕,僑裝撫傳車。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

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殊。義沾投分末,情及解攜初。

追餞扶江介,光輝燭里閭。子云應寂寞,公叔為吹噓。

景物春來異,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穩,鐘鼓聽猶徐。

林隔王公輿,云迷班氏廬。戀親唯委咽,思德更躊躇。

徇義當由此,懷安乃闕如。愿酬明惠,行矣豈徒歟。

卷49_52 【自始興溪夜上赴嶺】張九齡

嘗蓄名山意,茲為世網牽。征途屢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巖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后,歸鳥息人前。

數曲迷幽嶂,連圻觸暗泉。深林風緒結,遙夜客情懸。

非梗胡為泛,無膏亦自煎。不于役者,相樂在何年。

卷49_53 【當涂界寄裴宣州】張九齡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

章綬胡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

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

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念行祗意默,懷遠豈言宣。

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卷49_54 【郡中每晨興輒見群鶴東飛至暮又行列而返…所羨遂賦以詩】張九齡

云間有數鶴,撫翼意無違。曉日東田去,煙霄北渚歸。

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

豈煩仙子馭,何畏野人機。卻念乘軒者,拘留不得飛。

卷49_55 【和裴侍中承恩拜掃旋轡途中有懷…官僚鄉國親故(后缺)】張九齡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氣雄。生才作霖雨,繼代有清通。

天下稱賢相,朝端挹至公。自家來佐國,移孝入為忠。

霜露多前感,丘園想舊風。扈巡過晉北,問俗到河東。

便道恩華降,還鄉禮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見兒童。

卷49_56 【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張九齡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云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

忽嘆登龍者,翻將吊鶴同。琴詩猶可托,劍履獨成空。

疇昔嘗論禮,興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議,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

上宰既傷舊,下流彌感衷。無恩報國士,徒欲問玄穹。

卷49_57 【奉和圣制經函谷關作】張九齡

函谷雖云險,黃河已復清。圣心無所隔,空此置關城。

卷49_58 【奉和圣制度潼關口號】張九齡

嶙嶙故城壘,荒涼空戍樓。在德不在險,方王道休。

卷49_59 【答太常靳博士見贈一絕】張九齡

上苑春先入,中園花盡開。唯馀幽徑草,尚待日光催。

卷49_60 【登荊州城望江二首】張九齡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閱幾世人,復嘆誰家子。

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卷49_61 【賦得自君之出矣】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卷49_62 【答陸澧】張九齡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帶有賞字的詩句

教人知個數,留客賞斯須。

賞從頻峨冕,殊私再直廬。

歸來不相見,孤賞弄寒泉。

絕跡念物閑,良時契心賞。

久憶同前賞,中林對遠山。

不能懷魏闕,心賞獨泠然。

惜花邀客賞,勸酒促歌聲。

山深不吟賞,辜負委蒼苔。

今來云雨曠,舊賞魂夢知。

春意賞不足,承夕步東園。

賞妍又分外,理愜夫何夸。

庾樓吹笛裂,弘閣賞歌新。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

字連鑣巡甲族,千般唱罰賞皇都。

同受新年不同賞,無由縮地欲如何。

君到新林江口泊,吟詩應賞謝玄暉。

你認為孤芳自賞是一種怎樣的行為或心理?

如果你說的是Narcissistic的話,那其實并不是“愛上自己”,一般來說是指一個人極度自我中心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的情況。當然,這個是有程度區分的,一般人多多少少有些自負之類的是沒什么大礙的,嚴重的話心理上是有“孤芳自賞型人格障礙”這種障礙的。這種人一般特點是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到,看不到自己的任何缺點,在和人交往時有完全忽視他人存在的傾向,但同時又需要別人圍繞在他周圍;一些失敗的孤芳自賞者則有自我封閉的傾向??傮w來說孤芳自賞者生活在自己為自己制造的一個殼里,其實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自我中心的階段,而發展出這樣人格障礙的人通常是在嬰兒期有過創傷或受到父母嚴重忽略,所以其與外界的交流逐漸切斷,沒有學會分清外界和自我的差別,認為外界的一切變化都歸咎也歸功于自己,形成了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套人格系統而已。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7693.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