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山水詩知多少(山水的詩有哪些)

笑我癡心2022-12-04 14:55歷史95

大家好,關于山水詩知多少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山水的詩有哪些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山水詩20首

1.《山居秋暝》唐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鳥鳴澗》唐朝·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新晴野望》唐朝·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4.《終南山》唐朝·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5.《漆園》唐朝·王維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6.《積雨輞川莊作》唐朝·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

?pwd=gyvn 提取碼: gyvn ?

山水詩有哪些?

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雖然詩中不一定純寫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輔助內容,但是呈現耳目所及的山水狀貌聲色之美,則必須為詩人創作的主要目的。由謝靈運開創,脫胎于玄言詩。

舉例:

《七里瀨》——謝靈運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孤客傷逝湍,徒然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耀。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山居秋瞑》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有哪些山水詩?

1、《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

2、《登鸛雀樓》?王之渙·唐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江雪》 柳宗元·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游山西村》 陸游·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

5、《望天門山》 李白·唐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

6、《竹里館》 王維·唐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7、《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8、《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唐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

9、《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

10、《送友人入蜀》 李白·唐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

11、《十月之交》 詩經·先秦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12、《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

?pwd=gyvn 提取碼: gyvn ?

山水詩有哪些

山水詩有哪些

1、《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5、《山居秋瞑》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7、《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0、《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1、《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12、《飲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5、《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6、《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水詩

山水詩

1、《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7、《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8、《山居秋瞑》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0、《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11、《飲酒》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3、《登池上樓》

宋謝靈運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

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

14、《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15、《登永嘉綠嶂山》

宋謝靈運

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

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

澗委水屢迷,林迥巖逾密。

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

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描寫山水詩

1、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狼山觀海

作者:王安石

萬里昆侖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

曉寒云霧連窮嶼,春暖魚龍化蟄雷。

閬苑仙人何處覓?靈槎使者幾時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覺今朝眼界開。

4、終南別業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作者: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5、別云間

作者: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6、過分水嶺

作者:溫庭筠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7、宿龍宮灘

作者:韓愈

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

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

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

如何連曉語,只是說家鄉?

8、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9、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0、浪淘沙曹溪驛折桃花一枝數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

作者:左輔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幾樹隱紅樓。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鄉夢不曾休,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擲與巴江流到海,切莫回頭。

11、臨江仙絲雨如塵云著水

作者:納蘭性德

絲雨如塵云著水,嫣香碎拾吳宮。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可能留蝶抱花叢。不成雙夢影,翻笑杏梁空。

12、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3、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4、憶江南江南好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5、望山

作者:賈島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

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

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

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

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

誰家最好山,我愿為其鄰。

16、山寺題壁

作者:羊士諤

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窮。一燈心法在,三世影堂空。

山果青苔上,寒蟬落葉中。歸來還閉閣,棠樹幾秋風。

17、鳥鳴澗

作者: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18、掃花游送春古江村

作者:吳文英

水園沁碧,驟夜雨飄紅,竟空林島。艷春過了。有塵香墜鈿,尚遺芳草。步繞新陰,漸覺交枝徑小。醉深窈。愛綠葉翠圓,勝看花好。

芳架雪未掃。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曉。柳絲系棹。問閭門自古,送春多少。倦蝶慵飛,故撲簪花破帽。酹殘照。掩重城、暮鐘不到。

山水詩大全

山水詩大全

1、《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5、《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6、《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7、《山居秋瞑》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8、《山中荊溪白石出》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9、《飲酒結廬在人境》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1、《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2、《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13、《登池上樓》

晉謝靈運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

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

14、《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15、《七里瀨》

晉謝靈運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

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

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有哪些山水詩

第一種類型:以道德精神為依照的人對自然山水美之欣賞。

這類山水自然詩,往往借用自然物來寄托自己的高貴品德、赤子情懷和遠大理想。是以道德精神為主的人對自然萬物的觀賞或人與自然的合一。在這些詩人眼里,自然山水之所以為人們欣賞,并不僅在于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蘊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種道德或精神。如屈原的《橘頌》、陶淵明的愛菊、周敦頤的愛蓮,都是如此。

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前四句描繪泰山高大壯偉的形象,境界壯闊雄奇。后四句抒發觀望泰山所產生的激昂心情。作者將泰山描寫得如此氣勢磅礴,更顯出“會當凌絕頂”雄心之非凡,表達了作者青年時代的凌云壯志和遠大抱負。

戚繼光的《登盤山絕頂》:

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

但使雕龍銷殺氣,未妨白發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此詩蒼勁雄渾,氣韻生動,從眼前秋景落筆,極力渲染邊關秋色的蕭條蒼涼,由此襯托出詩人為國戍邊和不惜老死邊關的壯懷,使人體會到作者的寬廣胸懷和高尚情操。

清未屈大均的《云州秋望》:

白草黃羊外,空聞觱篥哀。

遙尋蘇武廟,不上李陵臺。

風動群鷹擊,云隨萬馬來。

關河無數柳,一夜落龍堆。

這首詩作于詩人由祖籍廣東番禺攜妻至廣州時,時值秋天,茫茫草原,悲涼的觱篥,正好觸發了詩人蒼涼的情懷,在詩的后半部分,壯闊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渴望出現一個群鷹疾翔、萬馬奔騰的局面,從而將滿清王朝驅趕到遙遠的塞外的志向。

杜甫、岑參、陸游、辛棄疾、陳亮等等大量的山水自然詩,以及毛澤東的《念奴嬌·昆侖》、《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等等都是這一范型的山水自然詩的杰作,這類詩的作者,往往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響較深,以道德的觀點對待自然,或將自然景物作為志潔行芳的象征和人文精神的外化,或將自然山水的觀賞歸結于豪情壯懷的抒發。

第二種類型:以審美精神為依歸的人與山水自然的融合。

在中國的思想傳統中,對大自然最傾心的要數莊子和道家了?!暗馈弊鳛榈兰覍W說中的最高概念,其意義向上可以推演為形而上學的宇宙論,向下也可以落實為人性論,在現實人生中加以體驗。。隨著魏晉玄學的興起,這個無所不在的“道”便集中到自然山水中來了。莊子既啟發了人們對于自然美的發現,又使自然山水本身也成為“道”的化身。受老莊學說和道家影響的詩人,在創作山水詩的時候,便常以純粹審美的眼光來觀照洞察,并且將自然山水與人格主體融而為一。李白,就是此一類型山水詩的杰出代表。

中國山水詩有一個萌生、形成、發展的過程。在《詩經》和《楚辭》中,

自然風物已漸漸成為一種抒情手段了,但還沒有成為直接的審美觀照對象。晉

宋之際,詩人們將山水作為獨立審美對象,山水詩可謂正式誕生了,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開山鼻祖。謝眺接踵而起,他們在山水詩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白的出現,開拓了中國山水詩前所未有的雄奇壯闊的大格局,崛起了一座出神入化的高峰。山水自然在李白的眼里,已不僅僅是客觀的審美對象。我們讀他的詩,感覺到他在山水中已完全獲得身心的舒展,在山水中無拘無束,山水理解他,他也理解山水。在李白的意識里,有一種泯一物我的思想趨向,他在自然中看到了自我,看到自我的舒展、逍遙的無限空間,看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從自然山水中他追求并獲得一種不受任何拘束的大自在大逍遙。即使是他對于功業的強烈追求,他的世俗志愿、欲望的不加任何掩飾的表達,也是與他的自然的人格范型分不開的。當他的志愿無法實現,備受壓抑地呼喊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時,便只有在雄山秀水巨江大海中獲取精神的解放了。

李白寫蜀道,寫天姥,那種我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與九州山川的分量相侔的廣度、高度和力度,早已廣為人知。即使是即景抒情的短章,人未直接出面,就已成為山水的靈魂了。例如《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回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詩人將自己隱在樓、川、雁、山等景觀后,讓樓去觀覽,川去迂回,讓雁牽愁心飛去,山銜好月走來。天地萬象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載體了。

第三種類型:以宗教精神為依歸的人對山水自然的觀照。

與道家相同,佛家也有愛好自然的意向,佛教對于山水詩的影響也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趙抃《次韻范師道龍圖三首》之一曰:“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風景屬僧家”。古人有詩曰:“天下名山僧占多”。這些詩句都道出了一項基本事實:佛教與山水自然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中國山水詩的成熟期在公元五世紀劉宋時代,代表人物為謝靈運。謝詩受

佛教影響,常常將山河大地視作佛影的化身。如《石壁立招提精舍》詩曰:

敬擬靈鷲山,尚想只洹軌。

絕溜飛庭前,高林映窗里。

禪室棲空地,講宇析妙理。

石璧山在謝靈運的眼里,被想象成閃耀佛光佛理的靈鷲山。庭前的瀑布飛流,窗后的高樹掩映,也都可以從中悟得佛理。

與道家以審美的眼光來觀照自然并將人格主體與山水自然融而為一所不同的是,佛教對于自然,不是采取與之合一的態度,而是靜察默觀;與儒家以道德觀點對待自然所異的是佛教對于自然所體現出來的“德”,不作倫理方面的發揮,而只以隱喻佛法的廣大無邊。佛教在山水自然中體驗的是一種宗教的快樂。

如宋代化禪師有詩曰(見孔凡禮《宋詩紀事續補》):

翠竹黃花非外物,白云明月露全真。

頭頭盡是吾家物,信手拈來不是塵。

在中國僧侶的心目中,自然即禪佛的化身。所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青青翠竹,總是法身”是也。唐朝著名詩僧寒山有詩曰: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溪長石磊磊,澗闊草蒙蒙。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

誰能超世界,共坐白云中。

作者借助自然山水,擺脫世累、超越凡俗,從而升華到洞明佛性、了悟自性的禪佛境界。

歷代詩僧、禪僧以及受佛教思想影響較深的詩人,其山水詩,大都可歸入這一類型之中。

以上僅僅是對中國傳統山水詩作一個十分粗糙的分類。其實,有不少山水詩是無法硬性納入其中某一范型的。在許多山水詩作者身上,有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同時又有道家和佛家超然出世的一面,而道與釋、莊與禪,更是互相影響,互相交融,難解難分。例如早期山水詩大家謝靈運的詩中,其所覺悟所闡釋的“理”,其內涵就十分豐富,其詩中所謂的理,往往兼有佛、道兩家的含義。

山水古詩詞大全

描寫山水的古詩有:山中(王勃)、江雪(柳宗元)、登鸛雀樓(王之渙)、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別云間(夏完淳)、游山西村(陸游)、涼州詞二首·其一(王之渙)、望洞庭(劉禹錫)、從軍行七首·其四(王昌齡)等。

1.《山中》出自唐代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譯文:長江好似已經滯流,在為我不停地悲傷。萬里遠游之人,思念著早日回歸。何況是高風送秋的傍晚時分,深山重重,黃葉在漫山飄飛。

注釋:滯(zhì):淹留。一說停滯,不流通。萬里:形容歸程之長。念將歸:有歸鄉之愿,但不能成行。況屬:何況是。屬:恰逢,正當。高風:山中吹來的風。

2.《江雪》出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所有的山上,飛鳥的身影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

注釋:絕:無,沒有。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人蹤:人的腳印。孤:孤零零。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獨:獨自。

擴展資料:

1.原文: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出自:唐代·戴叔倫《蘭溪棹歌》

釋義:一彎蛾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涌上溪頭淺灘。

2.原文: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出自:唐代·白居易《白云泉》

釋義: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從容奔流。白云泉啊,你又何必沖下山去,給原本多事的人間在添波瀾。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山中

百度百科-江雪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7756.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