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選自哪里(嫦娥奔月出自于哪里)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嫦娥奔月選自哪里,以及嫦娥奔月出自于哪里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嫦娥奔月的故事出自哪里?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
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鉆、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嫦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后,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
嫦娥奔月是《山海經》里的嗎
嫦娥奔月不是出自于《山海經》。嫦娥奔月出自于《淮南子》,是兩漢作家劉安所寫。文中描寫了嫦娥與后羿的愛情故事,將嫦娥奔月的始末清楚的概述了。但后人對此猜測良多,延伸了很多版本。最常見的就是說后羿射日后得到王母賞賜的仙丹,放在嫦娥那里保管,結果被心有企圖之人覬覦,偷取不成試圖傷害嫦娥,嫦娥吃了仙丹成為神仙,入住廣寒宮。
嫦娥奔月的故事及出處
《嫦娥奔月》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吃下了王母娘娘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最后飛到了月宮。故事的出處是《淮南子·覽冥訓》。
嫦娥奔月的故事
遠古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導致海水干枯,百姓更是苦得活不下去。有個叫羿的英雄,他用神箭,射下九個太陽。剩下的那個太陽一看大勢不妙,連忙向羿求饒,羿最后收起弓箭,命令這個太陽按時升起降落,造福百姓。羿的妻子叫嫦娥,美麗賢慧,心地善良。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嫦娥藏藥不慎被蓬蒙看到。有一天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羿走后,蓬蒙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更不能把藥交給蓬蒙,危急之時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在她吞下藥后,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
故事的出處
《嫦娥奔月》記錄于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原文如下:“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釋義
后羿在昆侖山見到王母娘娘,從她那里求得不死的藥。而他的妻子偷吃仙藥飛上了月宮。后羿悲痛欲絕仿佛家人死去一樣,后來也沒有娶妻子了。
與嫦娥相關的古詩
嫦娥
唐·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奔月出自哪里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遠古神話。
“嫦娥”亦作“常娥”,是神射手后羿的妻子。《準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高誘注;“姮娥,羿妻;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初學記》卷一引古本《準南子》,于“姮娥竊以奔月”句下,尚有“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十二字,今本并脫去。姮娥即《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生月十二”之常羲。古音讀羲為娥,逐漸演變為奔月之常娥。《文選》注兩引《歸藏》,均謂常娥服不死藥奔月。知常娥神話古有流傳,非始于《準南子》。又《準南鴻烈集解》引莊達吉云:“姮娥,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選》注引此作常,準南王當諱恒,不應作恒,疑《意林》是也”。漢文帝名恒故諱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集解》又引洪頤煊云:“說文無姮字,后人所造。”
民間的傳說又略有不同,大體謂嫦娥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寫照。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后,又說:“平時我沒法下來,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到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現這一情節的嫦娥圖,當是世人渴望美好團圓,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泄。
嫦娥奔月課文原文
《嫦娥奔月》這則神話選自《淮南子》,講敘了嫦娥奔月與吳剛伐桂兩則故事,具有鮮明的神話特點與很強的教育意義。下面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供大家參考。
嫦娥奔月課文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直曬得大地冒煙,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決心為老百姓解除這個苦難。后羿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他對天上最后一個太陽說:“從今以后,你每天必須按時升起,按時落下,為民造福!”
后羿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兒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武藝。有個叫逢蒙的,為人奸詐貪婪,也隨著眾人拜在后羿的門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經常接濟生活貧苦的鄉親,鄉親們都非常喜歡她。一天,昆侖山上的西王母送給后羿一丸仙藥。據說,人吃了這種藥,不但能長生不老,還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離開嫦娥,就讓她將仙藥藏在百寶匣里。
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藥弄到手。八月十五這天清晨,后羿要帶弟子出門去,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寶劍,迫不及待地闖進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藥交出來。嫦娥心里想,讓這樣的人吃了長生不老藥,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嗎?于是,她便機智地與逢蒙周旋。逢蒙見嫦娥不肯交出仙藥,就翻箱倒柜,四處搜尋。眼看就要搜到百寶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后羿外出回來,不見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沖出門外,只見皓月當空,圓圓的月亮上樹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樹下跳來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樹旁深情地凝望著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連聲呼喚,他不顧一切地朝著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鄉親們很想念好心的嫦娥,他們在院子里擺上嫦娥平日愛吃的食品,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課文分段賞析
第一段(1-2)后羿為老百姓解除苦難,射下了9個太陽。
第二段(3-7)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了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這是全文的重點段。
第三段(8)人們想念嫦娥,期盼團圓。
這是一篇神話故事,主要講美麗善良的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仙藥成仙的故事。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