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寫古詩(小學生如何寫古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小學生如何寫古詩,以及小學生如何寫古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學生書寫古詩格式如何寫
近體詩格式如下(用“○”標平聲,“●”標仄聲,應平可仄、應仄可平分別用“⊙”、“◎”標識。“△”平韻):
七律平起法、七絕平起法
七律亦每首八句,首句亦有押韻者,亦有不押韻者,以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為平起。茲將其法示下:
◎○⊙●●○△,⊙●○○●●△。
⊙●◎○○●●,◎○⊙●●○△。
◎○⊙●○○●,⊙●○○●●△。
⊙●◎○○●●,◎○⊙●●○△。
上為七律首句押韻之平起法。若首句不押韻,則應改為○○●●○○●。七絕亦只有四句,依照前半首之平仄,即為七絕首句押韻之平起法,依照后半首之平仄,即為七絕首句不押韻之平起法。
七律仄起法、七絕仄起法
七律仄起者,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也。其法亦有押韻與不押韻之別。茲再將八句之平仄表示于后:
⊙●○○●●△,◎○⊙●●○△。
◎○⊙●○○●,⊙●○○●●△。
⊙●◎○○●●,◎○⊙●●○△。
◎○⊙●○○●,⊙●○○●●△。
上為七律首句押韻之仄起法。若首句不押韻,則應改為●●○○○●●。七絕首句押韻之仄起法,即照前四句之平仄,七絕首句不押韻之仄起法,即照后四句之平仄。
古體詩的平仄并沒有任何規定。
怎樣教孩子寫詩
孩子寫詩的方法。
1.家長善于記錄孩子靈光閃現的詩句。
有時候,孩子們無意中說出的句子就是詩歌,如果聽者(尤其是家長)無心,便會錯過。因為孩子的世界有別于成人的世界,孩子的語言也有別于成人的語言。記得豐子愷先生說過,由兒童變為成人就好比青蟲變為蝴蝶,而青蟲的生活和蝴蝶是大不相同的。豐先生告誡成年人:“對待孩子,切不可在青蟲身上裝上翅膀,教他同蝴蝶一起飛翔;而應是蝴蝶收起翅膀,同青蟲一起爬行。”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只是成人失去了聽見詩的耳朵。但愿為人父母者,能夠呵護孩子的“詩心”,能夠聽懂孩子的“詩意”,請用心記錄孩子靈光閃現的句子;切不可像“拍蚊子”一樣,一不小心就按死一只,要知道你一不小心也可能扼殺孩子的詩心!?
我愛畫畫
李紓羽
五彩的顏料
是我的魔法石
我要在天花板上
畫一片高坡蔚藍的天空
然后騎著風箏
飛到天邊去看大海
昊哥平時經常給紓羽念童詩、童謠。這首詩詩紓羽在花溪高坡念出來的,如此自由。父母留心記錄,就會看見孩子的詩情畫意。這樣持續不斷的創作沖動也才是寫好詩歌的源泉。
2.通過畫面的觀察寫出詩句。
孩子們都是喜歡色彩的,當他們疲于學習時,一幅色彩豐富的畫也可以作為調劑。此處的畫面,可以是繪本、也可以一幅畫、一張照片、甚至是一個生活中場景。把他們觀察到的,聯想到的真實記錄下來便是一首詩歌。例如:
燈
蔡欣彤
燈照亮著我,讓我不害怕
萬家燈火,溫暖在各家屋里彌漫
它們像許多只明亮的小眼睛
注視著我,靜默的陪著我
未來有一盞燈在閃亮
像是無限的希望
把世界帶到我心中
熠熠生光
這首詩歌正是來自于小作者對《孩子們的詩》這本書里的插圖的觀察和聯想。對于剛剛開始寫詩的小朋友來說,這本書的好處在于不僅可以讀到優秀的詩作,還可以就插圖練習。
3.從模仿中創造詩句。
小朋友在初寫詩歌的時候,很難寫出深度和力度,他們可以先從形式上的模仿上開始。我們要允許小朋友們從借鑒和模仿開始,鼓勵他們邁出詩歌的第一步。兒童詩歌中有精練的語言、生動的詞語、豐富的想象、純真的童心等等,到處都閃爍魅力, 是最適合小學生學習語言的短文,也是訓練小學生語言最好的啟蒙教材。優秀的大家作品有: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爾的《新月集》,米斯特拉爾的《柔情集》,賽弗爾特的《媽媽》等,都將一顆顆偉大而深情的愛心給予弱小的生命,這些詩將童心、愛心和詩心結合得那么完美和諧。上文中提到的《孩子們的詩》也是一本不錯的選擇。當然,還有大量的古典詩詞。這些優秀的詩作通過朗讀傳遞給孩子是最好的方式,因為詩歌是節奏的藝術。在朗讀中,積累詞句。有時詩句就脫口而出。
春日
賈子墨
春日陽光明媚
枝頭小花點綴
行路汗流浹背
好累,好累
尋個樹蔭沉醉
雖然這首小詩并沒有嚴格遵守如夢令的音律,但是對于掌握了押韻的規律,并且充滿著童真童趣。只是在回家路上看見這一景,便能隨著韻律說出來。這也是多讀多積累的緣故。
當有一天孩子們丟掉這根模仿的拐杖,便開始創造。例如:
月亮,不要老
蔡赫然
月亮
你是詩人的最愛
你是旅人的故鄉
抬頭望
共月光
即使天各一方
你守護著侶人的心房
讓那里鳥語花香
你撫慰著離人的感傷
讓那里充滿明亮
月亮啊
你是如此多情
我真怕你會衰老
這可如何是好
趁著這迷人的月色
我想坐著和你聊聊
月亮,中國詩歌中的圣潔女神,我不擔心小朋友以后面對詩歌鑒賞題庸俗的問題“月亮這個意向在詩歌中代表什么?”,今天小朋友已經體會到了,“旅人的故鄉”,多美妙的詩句,相信這是古典詩歌積累以后的體會。
四、詩歌寫完就算了?
詩歌是門手藝活,需要反復雕琢。在改同學們詩歌時,看到許多詩歌很隨意,連其中的錯別字都沒有修改。詩歌因為受篇幅限制,連大詩人們對待自己的詩歌都是小心謹慎的態度。為了得到理想的效果,詩人就要付出繁劇瑣細的努力,就像福樓拜,花五天時間才寫了一頁。就像王爾德,一上午在花園里想著他的詩,結果是去掉了一個句號。就像王安石在創作每一個字時,都要細細地掂撥,在秤上稱出,從篩子上篩來:春風又到、過、入、滿、綠江南岸!才有了最后的“綠”字之妙。所以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們在創作完詩歌以后,多讀幾遍,學會咬文嚼字。朱光潛先生說: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找到那個最能表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字,便是在接近好的詩歌。有時候甚至能創作出經典的詩句。例如:
山上的雷聲
柳炫至
山上的雷聲,滾滾如擂鼓
要睡在那里,音樂從那來
我不需要向導,我自己認識路
記住我是你的家仆,朝朝暮暮
槍聲大作,燈火齊暗
陽光依舊閃耀,北風仍然呼嘯
看在上帝的份上,憐憫你自己吧
這首詩前四行寫得非常棒,我們愛溫柔的春雨,愛林中拂面的風,前四句讓我看到愛大自然的滾滾雷聲。“要睡在那里,音樂從那兒來”,自然與音樂的關系,就在十個字中表現出來。
沒有從具體的層面談寫詩的方法,那些詩歌中的語言中的意象、修辭、節奏、韻律,在真情面前都只是技術而已。有待孩子們在以后的創作中慢慢探索和習得。教會孩子們用溫暖的手掌與敏感的心靈去觸摸這個世界,才是我們的初衷。最后分享一首:
小學生自編古詩
1、《青春》
萬紫千紅臨人間,青春芳草滿校園。
青春一去不復返,美好時光在眼前。
2、《版桃花》
園里權數枝桃,春來朵朵開。
四月暖風吹,落英繽紛來。
3、《雷迅》
大雪飄飄寄思親,遙望窗外千秋雪。
雪后美景雖是好,不知時光亦短暫。
4、《值日》
值日日當午,汗滴草坪上。
誰知小學生,值日真辛苦。
5、《夏眠》
夏眠不覺癢,處處蚊子咬。
夜來嗡嗡聲,蚊子知多少。
擴展資料:
從廣義上說,中國古代詩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詩、詞、散曲等;從狹義上說,古詩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體詩、近體詩。
1、古體詩。是詩歌體裁。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
2、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于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
3、詞。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 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
4、散曲。一種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
5、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小學生怎樣寫詩歌》
兒童本身就是天才的詩人,因為你們想像力豐富而奇特,而這就是詩人所需要的特質,詩的語言大多是形象化的語言,如“季節打了一盹,山花走過了一生”“春天探出綠瑩瑩的腦袋”等。詩同其他的文學題材一樣,可以從模仿開始,古人說:文從胡說起,詩從狗屁來。模仿多了,你的兒童詩就會越寫越好。下面給你提供幾個方法:
第一講
兒童詩思維方法之一
尋因法
兒童詩,有成人創作和兒童創作,它,典型中有通俗,靈氣中有情味,稚拙中顯純樸,清新中顯自然,反映了童真,童趣,童純。有人說詩從那里來,靠的是靈感,寫兒童詩也有同樣的道理。那么,靈感哪里來呢?掌握兒童詩的思維方法,能促使靈感的萌發。下面我就思維方法談談兒童詩靈感的促發。
尋因法。給物體果朔因,果是現實,因是虛渺的,不確切的,但在兒童詩中卻充滿了靈氣和童趣,天真和可愛,有一種“傻得聰明的感覺”,對你這個“因”有一種奇特、陌生的感覺。
如《大陽》:
太陽像一個大媒餅,
在山的火爐里,
烤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早晨,
就燒得滿臉紅通通的。
早晨太陽紅通通是果,是事實,蛤為什么紅通通是因。小作者尋找的“因”,就成大煤餅,在山的火爐里烤紅的,想像是何等的天真,虛渺。但有一點,雙方都是“紅”的,紅把它們兩者聯系起來了。當然太陽的紅還可以與其他的紅聯系起來,由此可寫出很多首兒童詩來。
又如《愛思考的星星》:
夜晚,
黑暗的天空中,
星星一閃一閃。
這是因為,
月亮婆婆出題,
叫星星回答,
星星正在眨眼睛思考。
你看,果是星星眨眼睛,因果朔因,為什么眨眼?小作者馬上想到了思考的孩子也會眨吧眨吧著眼睛,星星的眨眼根本不是思考,顯出兒童的稚拙,天真,把人的靈氣給了星星,使星星活了起來。
再如《桃花》:
桃花是愛漂亮的女孩,
它不喜歡睡在春姐姐的懷里,
悄悄起來,
偷來春姐姐的胭脂,
拼命的往臉上擦。
春姐姐醒來,
發現煙脂不見了,
就尋找來到人間,
使萬物迅速醒來。
你瞧,桃花的紅是這個原因嗎?根本不是,可小作者把原因編成了一個故事,多有趣啊!
在這里,你在尋因的時候,先要從“果”的本身去尋找聯系的發現點,然后在聯系時編成一個小故事,用分行的方法寫,就成了兒童詩,你看,容易嗎?
但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因果的聯系中有時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聯系就夠了,百分之九十九牽強附會,若聯系太實在了,反而失去童趣;二、因果的聯系要跳出常人的思維,就顯得有味道,如:彩虹和橋的聯系,人人都會想到,這沒有給讀者新鮮感,顯不出孩子的稚拙,天真和靈氣。
第二講
兒童詩思維方法
聯想法
聯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再由彼物想開去,層層展開,浮想聯翩。
如《爺爺的手》:
爺爺的手上滿是繭,
看上去,
像一座座“山坡”;
看到這個“坡”,
想起了——
坡上唱響過多少豐收歌。
你看,第一層面由“繭”想到“山坡”,它是相似聯想,大自然中的山坡高出平地,老繭在手掌中也微微凸起,手掌好似平地,相關聯想。當然,“山坡”也可以想到綠化,想到別的,什么都可以,因為要與老繭相關連,必須選取“豐收”,故第二層面的相關聯想,也仍以第一層的原本(繭)相關才對。否則,聯想很多,不能前后貫穿,集中主題。此詩說明了勞動創造了收獲。
又如《山爺爺的胡須》
白云兒,
繞山腰,
好像山爺爺胡須飄
山爺爺,
捋捋它,
呼嚕呼嚕睡大覺。
此詩的第一層也是相似聯想,白云圍繞山腰,多像山爺爺的胡順飄動;第二層面仍是相關聯想,山爺爺捋著胡須睡大覺。多么安詳的老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再如《秋雨的愁思》:
似牛毛,像細線,
秋雨綿綿,
秋姑姑您為啥哭了怎么長時間。
我心涼,我心碎。
落葉紛紛,
我擔心著冬天的到來。
《秋雨》詩由綿綿細雨聯想到雨霪霪如淚水,又由淚水聯想到擔心的心理狀態。秋雨與景色的蕭條,心理的凄涼連在一起,其實是人們對秋雨不滿的愁思。
第三講
兒童詩思維方法之三
蒙太奇法
蒙太奇本來是電影、電視的攝制手法,但也可用來寫詩。電影、電視把所有拍攝的鏡頭根據需要,按照藝術,進行了大量的剪輯,再重新組合起來,仍以一個完整的故事展現在讀者面前。兒童詩思維方法中的蒙太奇手法也以同樣的手法,剪輯,組合了一首詩。如果把內容打碎,則不成思想,精神,若把各個內容用一條線串起來,用竹絲串連起一個個糖葫蘆。
請看兒童詩《哭》:
高壓鍋在哭,
咝咝咝,
是因為被火燒紅了屁股。
云娃娃在哭,
嘩嘩嘩,
是因為雷公公在批評它。
媽媽在哭,
泣泣泣,
是因為我不聽話。
哭是什么?
哭是一種發泄,
哭后面容更燦爛。
你看,高壓鍋,云,媽媽三者根本毫無聯系。可小作者以“哭”為線串起來,表達哭后更燦爛的思想追求。
用蒙太奇手法寫詩,要求物與物的本身越離得遠越好,這樣跳躍性就強,如果以《笑》為題,爸爸在笑,哈哈哈……媽媽在笑,嘻嘻嘻……姐姐在笑,瞇瞇瞇……這樣同是人,跳躍性就小,則詩味就不濃,立意也不高,如果用不同的物體寫,則詩味就不一樣,不行,你就可以試試。
用蒙太奇手法寫兒童詩,關鍵是抓注不同物體的一個共同特征。高壓鍋的咝咝聲與哭有相似之處,云娃娃的哭更是淚如雨下,與媽媽三者之間的特征相似,就組合起來了。
用蒙太奇手法寫,第一思維要廣闊,包羅萬象,感悟出各物的特征。第二思維要集中,把各物特征中的共同點找出來,則詩就寫成了。
請再來欣賞下面用蒙太奇手法的兒童詩《媽媽》:
藍天是白云的媽媽,
高山是清泉的媽媽,
大地是種子的媽媽,
春天是鮮花的媽媽,
祖國是我們的媽媽。
此詩以誰哺育了誰為紅線串連了起來。當然,這樣的誰哺育了誰的內容很多,但要作一些選擇,以跳躍,大氣為目的去選擇,給詩來提高質量。
又如《輝煌》
花兒的輝煌
在春天
你看
爭奇斗艷
紫姹紅嫣
樹林的輝煌
在夏天
你瞧
郁郁蔥蔥
綠蔭成片
果實的輝煌
在秋天
你看
枝頭掛彩
碩果累累
中國的輝煌
在今天
你看
十六大的富民風
把神州吹遍
這首詩以“輝煌”為線把不同時間,不同物體的“輝煌”串連起來。附帶提一下,上面舉例的三首詩,還采用了比興手法,每一首都是兩段(句)或三、四段(句)是比,最后一段(句)是興,前面的都是為最后的服務,最后一段(句)是詩的立意所在。
第四講
兒童詩思維方法之四
意識流法
當你看到某一事物時,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忽上忽下,忽表忽里,忽明忽暗等等,這種想法就是你頭腦中意識的流動,故名叫意識流。意識流的思維手法可以把某一事物,在你的頭腦中有一種較全面,較深刻的認識。在識識過程中,切不可忘了認識的新,切忌人家說爛了的東西。常用意識流思維法,能培養一個人對事物認識的全機性,深刻性,創造性的思維習慣。
下面請看兒童詩《問號》:
問號,
是個頑童,
總讓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問號,
是個害羞的姑娘,
總讓我的猜她的心思。
問號,
是一座開不完的山,
闖過封鎖能得到寶藏。
問號,
是一艘堅固的大船,
帶著我們駛向偉大的目標。
小詩人看到問號時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他選取了四個有代表的,與問號作用密切的相關的事寫下來。問號似頑童,似害羞姑娘,這是外表美,似一座開不完的山,帶我們馳向偉大的目標,這是透過外表看到了問號實質,即知識定庫,是問不完的科技發展等。意識流向深處,理性,這就有了詩的深刻性和創造性。
意識流的思維方法剛好與蒙太奇手法相反,蒙太奇手法是多物一特征,集聚思維;意識流法是一物多特征擴散思維。
下面請欣賞兒童詩《樹》:
樹像一扇結實的門,
擋住了狂風和沙塵
樹像一把掃凈。
樹像一架錄音機,
錄去了噪音帶來了寧靜。
樹對我們的幫助真大,
我們不能辜負它的好心。
看到樹,小作者就想到了樹的作用,擋狂風沙塵,掃渾濁空氣,除噪音給寧靜,然而又根據作用想到了門,掃帚,錄音機。然后提出要保護樹木,產生立意。一物(樹)多特征(門,掃帚,錄音機)何等明顯。
再欣賞兒童詩《同學之間》
同學之間,
有一條清澈的小溪,
流淌著,
透明的真誠和純潔。
同學之間,
有一方肥沃的土地,
生長著
多彩的信任和誠實
同學之間,
有一幕燦爛的晨曦,
閃爍著,
熾熱的希望爭朝夕。
第五講
兒童詩思維方法之五
聯系法
聯系法就是把物體的某一種特征與人的某一性格特征相聯系。我們通常說的“梅花喜歡漫天雪”。這梅花笑雪花的無能,你凍不死我,我卻凌寒開放。這不是把梅花的生長特征與人的堅強意志聯系起來了嗎?用聯系法寫兒童詩關鍵是找準物體的特征。一般說來,任何物體都是兩面性的,既有優點一面,又有不足一面,我們要充分挖掘物體的優點,把這積極的、向上的一面挖出來,與人的思想感情,意志行為,精神等聯系起來,就能寫出一首好詩來。
如《玻璃》:
純潔,
似我們的心靈。
閃亮,
像我們的前程。
透明,
讓我們是非分明。
玻璃的外形特征是純潔、閃亮、透明的,那與我們做人的準則聯系起來,心靈需要純潔,前程是光明的。人生需要閃亮,對于是是非非,我們要看清、分的明,看問題需要透明,才會是非分明。
又如《山》:
你是一個威嚴的戰士,
穿著硬梆梆的盔甲,
不怕雷劈,
不怕雨打,
每一個人
都對你刮目相看。
你看,小作者明的是寫山,其實以山喻人,告訴我們做人就要像山一樣不怕艱難,視困難如糞土,做一個刮目相看的人,此詩把山的外形特征與人的精神品質聯系起來了,形象鮮明。
再如《流星》:
你,拖著長長的尾巴,
流逝在夜空中。
短暫的一生,
鑄就了生命的輝煌。
流星是一種自然現象,一瞬而過。但它在這一瞬而過的時候,卻是特別的亮麗,把整個天空都照亮了。人生就此一時的輝煌也已經很了不起了。小作者把某一自然現象與人生結合起來,人生的追求也應如此。
當然,聯系法不僅僅局限于物與人的聯系,也可以物與物的聯系,讓思維開闊、飛翔。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