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里的愛國詩句有哪些(詩經里的愛國詩句有哪些呢)
很多朋友對于詩經里的愛國詩句有哪些和詩經里的愛國詩句有哪些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里關于家國情懷的詩句
1.寫一首關于家國情懷的詩歌
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3、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6、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9、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10、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有關家國情懷的詩詞
描寫家國情懷的詩句1、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楊萬里《竹枝詞》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3、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顧炎武《海上》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5、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8、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9、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1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11、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
——李綱《病牛》12、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13、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聶夷中《詠田家》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1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曲》16、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1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18、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望闕臺》1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春望》20、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2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23、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2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2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26、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杜牧《贈別》。
3.詩經中愛國感情的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4.家國情懷的古詩文有哪些
1,《就義詩》 明代 楊繼盛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譯文:我本為浩然正氣而生,僅為國而死,浩氣當還于太空,雖我將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萬代照耀后世。
生平早有報國心,卻未能報國留下遺憾,留下忠魂作厲鬼仍要為國除害殺敵作補償。2,《出塞》 清代 徐錫麟軍歌應唱大刀環(huán),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譯文:出征的戰(zhàn)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
決心把滿族統(tǒng)治者趕出山海關。戰(zhàn)士只知道在戰(zhàn)場上,要為國捐軀。
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xiāng)。 3,《病起書懷》 宋代 陸游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譯文:病體虛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單一人客居在萬里之外的成都江邊。
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xiàn)統(tǒng)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蓋棺定論。4,《關山月》 宋代 陸游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譯文:中原一帶的戰(zhàn)爭古代也聽說有,但哪有異族統(tǒng)治者能在中原傳子傳孫?淪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復國,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眾在流淚!5,《別云間》明代 夏完淳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譯文:三年為抗清兵東走西飄蕩,今天兵敗被俘作囚入牢房。
無限美好河山失陷傷痛淚,誰還敢說天庭寬闊地又廣。已經知道黃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別故鄉(xiāng)實在心犯難。
鬼雄魂魄等到歸來那一日,靈旗下面要將故鄉(xiāng)河山看。
5.有哪些關于家國情懷,自由主義的古詩
1、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3、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4、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曲》
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8、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9、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10、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11、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1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4、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15、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6.家國情懷名句
家國情懷的經典詩句
1、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原文】
涼州詞
朝代:唐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譯文】
新釀成的葡萄美酒,盛滿夜光杯;
正想開懷暢飲,馬上琵琶聲頻催。
即使醉倒沙場,請諸君不要見笑;
自古男兒出征,有幾人活著歸回?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原文】
出塞
朝代:唐朝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zhàn)長久延續(xù)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原文】
月夜憶舍弟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望月懷思,覺得故鄉(xiāng)月兒更圓更明。
可憐有兄弟,卻各自東西海角天涯;有家若無,是死是生我何處去打聽?
平時寄去書信,常常總是無法到達;更何況烽火連天,叛亂還沒有治平。
4、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顧炎武《海上》
【原文】
海上
朝代:清
作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來白鳥,云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烈士心。
【譯文】
日光照耀著海上的這座小島,海氣侵潤,千里秋光中,我獨自登上了這座小島。
天地之間,十幾年的戰(zhàn)爭沒有休止,四誨之內百姓深深陷在痛苦之中。
水涌浪來,小島上幾只白色的海鳥翩然飛落,云霧繚繞,島上房屋似乎鍍上了一層黃金,金碧輝煌。
這美麗的小島啊,沒有什么地方不適合人居住,(但此處雖好,我卻不能久留于此,)只恐怕無法酬寄自己的一顆壯懷激烈的心啊!
5、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原文】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譯文】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jié),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zhàn)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
我心情沉重地遙望我的故鄉(xiāng)長安,那菊花大概傍在這戰(zhàn)場零星的開放了。
7.請問與戰(zhàn)士們的家國情懷有關的古詩有哪些
從軍行七首 其四(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南園十三首 其五(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出塞二首 其一(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塞上曲二首 其二(唐·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8.家國情懷名句
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病起書懷》譯文: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xiàn)統(tǒng)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蓋棺定論。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譯文: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看死亡就好像回歸故里。3.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戰(zhàn)國.楚.屈原《國殤》譯文: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譯文:倘若龍城的飛將衛(wèi)青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5.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
——唐.杜牧《泊秦淮》譯文: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淫靡之曲《玉樹后庭花》。6.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譯文: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yè)何須活著返回家園。7.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子江》譯文: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針,不永遠指向南方誓不罷休。8.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譯文: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詩經里的愛國詩句
《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寫出了秦俗強悍,先于勇力,樂于戰(zhàn)斗,忘生輕死。它是一首秦國抵御西戎部落侵擾的慷慨激昂的戰(zhàn)歌,它生動地描寫了戰(zhàn)前士卒秣馬厲兵地參戰(zhàn)激情。
《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環(huán)脅驅,陰靷鋈續(xù)。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交韔二弓,竹閉緄滕。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關于愛國的詩經
陸游的《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岳飛的 滿江紅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年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作品】:過零丁洋
【內容】: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代】:南宋
【作者】:岳飛
【作品】:滿江紅
【內容】: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年代】:清
【作者】:龔自珍
【作品】:己亥雜詩
【內容】: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從 軍 行 (選一) ★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 塞 (選一) ★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少 年 行 (選一)
唐·王 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唐·岑 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和張仆射塞下曲 ★
唐·盧 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少 年 行 (選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夏 日 絕 句 ★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牡 丹
宋·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示 兒 ★
宋·陸 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州 橋
宋·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初入淮河 (選一)
宋·楊萬里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題 臨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軍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誰同出?歸鄉(xiāng)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饑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話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飄泊棲遲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題鄭所南蘭
元·倪 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望 闕 臺
明·戚繼光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馬 上 作 ★
明·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榆 河 曉 發(fā)
明·謝 榛
朝暉開眾山,遙見居庸關。云出三邊外,風生萬馬間。征塵何日靜,古戍幾人閑。忽憶棄繻者,空慚旅鬢斑。
渡 易 水
明·陳子龍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海 上 (選一)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水涌神山來白鳥,云浮仙闕見黃金。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鄭成功
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一萬氣吞吳。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開天闕,龍崗抱帝宮。六朝春草里,萬井落花中。訪舊烏衣少,聽歌玉樹空。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漫 感
清·龔自珍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己 亥 雜 詩 (選一) ★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
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臺灣.
詩經中愛國感情的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詩經中愛國的句子有哪些?
《詩經》中愛國的詩句主要有《詩經·國風·秦風·無衣》和《詩經·國風·秦風·小戎》。
兩首詩如下:
【原詩】
《秦風·無衣》
先秦:佚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譯文】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fā)兵去交戰(zhàn),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fā)兵去交戰(zhàn),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fā)與你在一起。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zhàn)裙。君王發(fā)兵去交戰(zhàn),修整甲胄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氣氛。按其內容,當是一首戰(zhàn)歌。全詩表現(xiàn)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
【原詩】
《小戎》
先秦:佚名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環(huán)脅驅,陰靷鋈續(xù)。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交韔二弓,竹閉緄滕。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譯文】
戰(zhàn)車輕小車廂淺,五根皮條纏車轅。游環(huán)脅驅馬背拴,拉扯皮帶穿銅環(huán)。坐墊紋美車轂長,駕著花馬鞭兒揚。思念夫君人品好,溫和就像玉一樣。住在木板搭的房,讓我心煩又憂傷。四匹雄馬健又壯,馭手握著六條韁。青馬紅馬在中間,黃馬和黑馬在兩旁。龍紋盾牌并一起,銅環(huán)轡繩串成行。思念夫君人品好,他在家時多溫暖。何時是他歸來日,讓我對他長思念。四馬輕身步協(xié)調,三棱矛柄鑲銅套。巨大盾牌花紋美,虎皮弓套鏤金雕。兩弓交錯插袋中,弓檠夾弓繩纏繞。思念夫君人品好,若醒若睡心焦躁。安靜柔和好夫君,彬彬有禮聲譽高。
【賞析】
這首詩體現(xiàn)了“秦風”的特點。在秦國,習武成風,男兒從軍參戰(zhàn),為國效勞,成為時尚。正像此詩夸耀秦師如何強大,裝備如何精良,陣容如何壯觀那樣,舉國崇尚軍事,炫耀武力,正是“秦風”一大特點。詩中描寫的那位女子,眼中所見,心中所想,都帶有“秦風”的烙印。在她心目中,其夫是個英俊勇敢的男子漢,他駕著戰(zhàn)車,征討西戎,為國出力,受到國人的稱贊,她為有這樣一位丈夫而感到榮耀。她思念從軍在外的丈夫,但她并沒有拖丈夫的后腿,也沒有流露出類似“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那樣的哀怨情緒,即如今人朱守亮所說,“不肯作此敗興語”(《詩經評釋》)。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