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小重山為什么不押韻(李清照的小眾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清照的小重山為什么不押韻,以及李清照的小眾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
小重山
小重山
詞牌名
代表作·宋·米友仁
醉倚朱闌一解衣。
碧云迷望眼,斷虹低。
近來休說帶寬圍。
人千里,還是燕雙飛。
深院日初遲。
綺窗簾幕靜,恨生眉。
不堪虛度是花時。
鴻來速,爭解寄相思。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小重山》
【內容】:
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春到長門草青:此句挪用《花間集》薛昭蘊《小重山》詞原首句。長門:西漢宮殿名,在詩詞中出現往往代表冷宮之意。
些子:一些。
碧云籠:平時裝茶的籠子。
碾玉:即碾茶。
曉:《花草粹編》等作“晚”。
一甌春:甌,飲料容器。春指茶。
東君:原指日神,見洪興祖《楚辭補注》后人則指代為司春之神。白居易《送劉道士》:“齊心謁西母,暝拜朝東君。”
【賞析】:
此詞當為易安南渡前的作品。寫女主人早春思念丈夫,盼望早日歸來共度今春的迫切心情。上片含蓄,下片直率。相蚋成趣。情景相間,以景托情。意境開朗感情真樸,與易安寫離情別緒的詞相比,迥異其趣。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闌紅芍藥,已抽簪。
雨余風軟碎鳴禽。
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
身閑時序好,且登臨。
舊游無處不堪尋。
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章良能詞作鑒賞
這首詞所寫的,可能并非詞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鄉做官多年,終于久游歸來,或者少年時曾在某地生活過,而今又親至其地,重尋舊跡。季節正當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欄里的紅芍藥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狀如簪)。這,不光由于季節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潤。“雨余”二字,雖然到第四句才點出,但這一因素,實際上貫串著整個景物描寫。由于春雨之后,天氣穩定,風和日麗,鳥雀喚晴,鳴聲也格外歡快。一個“碎”字,見出鳥雀聲紛繁,乃至多樣。春日遲遲,由春入夏,白天越來越長。而濕潤的春天,總愛播陰弄晴,“猶帶一分陰”,正顯出春天雨后景色的嫵媚。總之,詞人抓住春深和雨后的特點,寫出眼前風物的令人流連忘返。
換頭“往事莫沉吟”,起得很陡,從心理過程看,它是經過一番盤旋周折才吐出的。“莫沉吟”,正見作者面臨舊游之地對往事有過一番沉吟,但又努力加以排遣,用“身閑時序好”勸自己登臨游賞。“時序好”,并非寬慰自己的泛泛之詞,從上片寫景中,已顯示了這一點。而“舊游無處不堪尋”,登臨之際,往日的蹤跡,又一一能尋訪得見,這照說是令人欣慰的,但遺憾的是,往昔在此地游賞所懷有的那一顆少年心,再也尋找不到了。
詞所表現的情緒是復雜的。年光流逝,故地重游之時,在一切都可以復尋、都依稀如往日的情況下,突出地感到失去了少年時那種心境,詞人自不能免于沉吟乃至惆悵。但少年時代是人生最富有朝氣、心境最為歡樂的時代,那種或是拏云般的少年之志,或是充滿著幸福憧憬的少年式的幻想,在人一生中只須稍一回首,總要使自己受到某種激發鼓舞。人生老大,深情地回首往昔,想重尋那一顆少年心,這里又不能說不帶有某種少年情緒的余波和回漩,乃至對于老大之后,失去少年心境的不甘,不滿。“回來吧,少年心!”詞人茫然若失之際,在潛意識里似乎有這種呼喚。可以說,詞人的情緒應該是既有感恨,又不無追求,盡管他知道這種追求是不會有著落的。
詞的上片寫春深雨后的環境氣氛,切合人到中年后復雜的心境意緒,它令人賞心悅目,也容易惹起人感恨。換頭“往事莫沉吟”,對于上片寫景來說,宕出很遠。而次句“身閑時序好”,又轉過來承接了上片關于景物時序的描寫,把對于往事的沉吟排遣開了。
“舊游無處不堪尋”,見出登臨尋訪,客觀環境并沒有惹人不愉快之處,但語中卻帶出“舊游”二字,再次落到“往事”上。“無尋處,唯有少年心”,“無尋處”,三字重疊,以承為轉,并且大大加強了轉折的力量。過去的人生軌跡雖然還能找到,但少年時代那種天真爛漫的活潑之心已無法找到,找得到的東西反而增添,找不到東西的悵惘之情,使讀者也不免感慨萬分。詞就這樣一次次地鋪展開來,又一次次地收轉回來,使詩詞既有氣勢,又把作者通過寫詞表達的忠情逐步深化了。
小重山的詞牌格律
小重山有四種格律:
1、正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以薛昭蘊《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為代表。按和凝詞前段第二句“群仙初折得、郤詵枝”,“群”字平聲。
第三句“曉花擎露妒啼妝”,“曉”字仄聲。結句“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御”字仄聲。后段第二句“管弦分響亮、探花期”,“管”字仄聲。
第三句“光陰占斷曲江池”,“光”字平聲。又毛滂詞前段結句“玉堂客、于此勸春耕”,“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所采平韻二詞。
2、變體一
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韻。以趙長卿《小重山·一夜中庭拂翠條》為代表。此與薛詞同,惟前后段兩結句各添一字異。
按張先集有《感皇恩》詞“延壽蕓香七世孫,華軒承大對、見經綸。溟魚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騎、從清塵。玉樹瑩風神,同時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鳳池人。
蓬萊閣,黃閤坐、遲談賓。”正與此同。《詞律》誤刻《感皇恩》后,不知宋詞《感皇恩》體從無用平韻者,張詞蓋《添字小重山》也,故錄趙詞以證之。
3、變體二
雙調五十七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以《梅苑》無名氏《小重山·不是蛾兒不是酥》為代表。此與薛詞同,惟前段第二句減一字異。
按《梅苑》詞三首,一首“一枝照水弄精神”,一首“依稀丹萼動紅云”,又元劉景翔詞“紅香浮玉醉客頹”,并與此同。
前段結句“浮”字本十一尤韻,按《中原雅音》,“浮”字付無切,又吳越間方言“浮”讀作“無”,故可借押。
4、變體三
雙調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以黃子行《小重山·一點斜陽紅欲滴》為代表。此調例押平聲韻,此詞押入聲韻,即《樂府指迷》所謂平聲字可以入聲替也。
擴展資料:
格律對照:
一、正體
1、例詞:唐代薛昭蘊《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春到長門春草青。玉階華露滴、月朧明。東風吹斷玉簫聲。宮漏促 簾外曉啼鶯。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仄仄平平。
愁起夢難成。紅妝流宿淚、不勝情。手挼裙帶繞花行。思君切、羅幌暗塵生。
2、翻譯
春天已到長門宮,春草青青,梅花才綻開,一點點,未開勻。取出籠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兒玉一樣晶瑩,想留住消晨的好夢,咂一口,驚破了一杯碧綠的春景。
層層花影掩映著重重門,疏疏簾幕透進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黃昏。兩年第三次辜負了春神,歸來吧,說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溫馨。
二、變體二
1、例詞:佚名《小重山·不是蛾兒不是酥》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不是蛾兒不是酥。化工應道也難摹。花兒清瘦影兒孤。多情處、時有暗香浮。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試問玉肌膚。夜來霜雪重、怕寒無。一枝欲寄洞庭姝。可惜許、祇有雁銜蘆。
2、翻譯
既不是蛾兒也不是酥兒,就是畫家來了也很難找到臨摹的角度,花看起來是那么的清秀,影子卻那么的孤單,再多情的人,也有失落的時候。
我想問問玉肌膚,夜里的雪怕寒冷嗎,一枝想要爬出洞來的庭姝,可惜了,只有大雁銜來了蘆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重山
小重山的詩?
李清照全集
小重山
春到長門春草青,
紅梅些子破,
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
留曉夢,
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
疏簾鋪淡月,
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
歸來也,
著意過今春。
李清照
小重山(三山與客泛西湖)
綠漲連云翠拂空。十分風月處,著衰翁。垂楊影斷岸西東。君恩重,教且種芙蓉。
十里水晶宮。有時騎馬去,笑兒童。殷勤卻謝打頭風。船兒住,且醉浪花中。
辛棄疾
小重山(席上和人韻送李子永提干)
旋制離歌唱未成。陽關先畫出,柳邊亭。中年懷抱管弦聲。難忘處,風月此時情。
夜雨共誰聽。盡教清夢去,兩三程。商量詩價重連城。相如老,漢殿舊知名。
小重山-辛棄疾詞全集
辛棄疾詞全集
小重山(茉莉)
倩得薰風染綠衣。國香收不起,透冰肌。略開些子未多時。窗兒外,卻早被人知。
越惜越嬌癡。一枝云鬢上,尋人宜。莫將他去比荼_。分明是,他更的些兒。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