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韻有多少字(翁的韻腳字)
今天給各位分享翁韻有多少字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翁的韻腳字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翁字可以做韻腳嗎?
可以,笠翁對韻中有對聯:
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 三冬江上慢慢朔風冷漁翁
笠翁對韻解釋全文及翻譯
笠翁對韻解釋全文及翻譯如下:
“天對地,雨對風”是一個字對一個字,我們稱為“一字對”。“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地”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兩者正好相對。“雨”是一種自然氣象,與它相對的必須也是自然氣象,因此對“云”、對霜”、對“霧”、對“雪”都行。這里以“風”相對,是因為要押“一東韻”。
“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都是兩個字對兩個字,我們稱為“兩字對”。同一個句子里出現的全屬于同一類事物,用的都是近義詞,所以它們屬于“正對”。
唐明皇早年寵愛楊貴妃,日夜同她飲酒作樂,不理朝政。他曾命人在沉香亭旁遍植牡丹,花開時,同楊妃到亭.上飲酒賞花。
李白有《清平調》三首,就是詠此事的,其中第三首是:“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不久,安祿山從漁陽起兵叛亂,唐王朝自此走上了下坡路。下聯末句的起邊風,就是指安祿山的叛亂。
笠翁對韻全文原文:
一東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日對蒼穹。雷隱隱,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戌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
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云叆逮,日暗朦。蠟屐對漁篷。過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風。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山對海,華對嵩。四岳對三公。宮花對禁柳,塞雁對江龍。清暑殿,廣寒宮。
拾翠對題紅。莊周夢化蝶,呂望兆飛熊。北牖當風停夏扇,南簾曝日省冬烘。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鳳翔臺上,紫簫吹斷美人風。
二冬對午,對冬。下餉對高春。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垂釣客,荷鋤翁。仙鶴對神龍。鳳冠珠閃爍,螭帶玉玲瓏。三元汲第才千頃,-品當朝祿萬鐘。花萼樓間,仙李盤根調國脈;沉香亭畔,嬌楊恃寵起邊風。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鐘。
山花對石菊,煙鎖對云封。金菡萏,瑛蓉。綠綺對青鋒。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巫峽浪傳,云雨荒唐神女廟;岱淙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繁對簡,疊對重。意懶對心慵。仙翁對釋伴,道范對儒宗。花灼灼,草耷葺。
浪蝶對狂蜂。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皇滅項憑三杰,虞帝承堯殛四兇。內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
翁字可押中東韻嗎
從聲樂角度,根據漢字音節的韻母歸納為十三韻,稱為十三韻轍。十三韻轍就是把韻母按照韻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韻尾,則韻尾必須相同)的基本原則歸納出來的分類,目的是為了演唱順口、易于記憶,富有音樂美。
分為:發花轍,梭波轍,乜斜轍,一七轍,姑蘇轍,懷來轍,灰堆轍,遙條轍,由求轍,言前轍,人辰轍, 江陽轍,中東轍。
那什么是中東轍呢?
中東轍:韻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韻母“eng”屬后鼻音,同韻字很多,如聲、驚、聽、兵等。托長音時稍打開口腔。 從秦腔經常使用的韻腳來看,除了十三轍之外還有幾個小轍。如須遇、知世、資此、花兒等。
由此可見,翁字是可以押中東韻。
《笠翁對韻》的總字數有多少?
算上題目和大標題,總共是6468個字。
全書分為上下卷。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瑯瑯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擴展資料
再高的山,一定有路可以攀援直上;再廣闊的海,一定有船可以揚帆橫渡。中國文化就是山與海,但一樣可以找到鎖鑰,敲開它的門戶。這把鎖鑰,就是“對對子”。
中國文化的精髓一是陰陽,二是對稱。陰陽產生出生命,對稱產生出美,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生命和審美,就是在“陰陽對稱”這四個字當中。而“對對子”,就是這條法則的集大成。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對對子”,始終有一種“文字游戲”的輕視,《笠翁對韻》這本書,即使在古代,都被視為教養兒童的蒙學書,長期蒙受世俗偏見的塵垢。
《笠翁對韻》浸透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書里面,一副副單字、兩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的對子——專諸劍、博浪椎,游閬苑、醉蓬臺;萬里烽煙、一犁膏雨;內苑佳人,邊關過客;霸王軍營、長安酒市……
一個個散珠碎玉般的句子,黑白相間,虛實相生,這種文字對稱的和諧、陰陽的完美,有著不言自明的深深魔力,逼得你不得不向這種美臣服。
《笠翁對韻》也是一部經世致用的人生手冊。無論是古代還是今朝,無論是在朝堂上念自己的奏章,還是在公司會議上公布自己的文案。
無論是在客旅驛站的墻壁上書寫自己的離愁別恨,還是在朋友圈里寫一段最近的狀態,如果能亮出對稱而短小、字字珠璣的“對韻”文字,不僅在職場進步上多了一塊敲門磚,在拓展個人影響力上也同樣游刃有余。
古代的人,小時候若不肯在這上面下工夫,成人之后,無論是春闈秋試,在逼仄蜷曲的考棚里寫起承轉合的八股文;還是茶宴酒席,在飛觴把盞之間作詩酒唱和的律詩絕句,必然是要吃大虧的。仕途無望,人脈斷絕,種種人生的大教訓,就在“對對子”上。
如今沒有科舉考試,《笠翁對韻》仍有存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活在世界上,終究是孤獨的。我們需要在現實空間之外重構一個虛擬空間,在粗俗世界之外另組一個精致世界,去尋找身外之身,夢中之夢。
翻開《笠翁對韻》——幾杵疏鐘、一欄煙雨,離人淚、長恨歌……星星點點鋪上心頭,哪一處不是桃源勝境,讀一回,就覺得自己離身邊這個熾熱的紅塵遠了一點。
對子其實是“詩中之詩”,《笠翁對韻》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詩意和吟哦,吟詩就是作對,這是文化的童子功,無論哪個時代都不會無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笠翁對韻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的注釋翻譯
⑴滿江紅:滿江紅,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欽定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另有平聲格,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
⑵溪山:辛棄疾的溪山情節。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棄疾已經有了依稀朦朧的“溪山”意識。事實上,辛棄疾“溪山”意識出現的年代,還可以大大前推。如《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詞云:“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這首詞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時為建康府通判。又《水調歌頭》詞云:“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辛棄疾“溪山”隱逸情結產生,不能說這是消極頹廢的意識;不僅如此,恰恰相反,正說明詞人的積極主張收復、抗戰。只是在這種積極主張不能實現,在希望徹底破滅之后,才有了美人遲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實遠,昨非今非之慨。這是“溪山”隱逸情結產生的真正原因。怪:驚異,駭疑。而之所以如此,隱含有時光迅速,不覺間已是舊相識了的感嘆意味。按:稼軒南歸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吳楚的生活經歷,通判建康后,也大體宦游于吳楚一帶,故有此感。⑶緉(liàng亮):一雙。屐(jī擊):木底有齒的鞋,六朝人喜著屐游山。語出《世說新語·方正篇》,阮孚好屐,曾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通“緉”)屐。”⑷塵勞:風塵勞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顧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訓》:“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時稼軒年近四十,套用此語自嘆。⑸“吳楚”兩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陽樓》詩意:“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詩極言洞庭湖寬廣,似將中國大地分裂為二。坼(chè徹):裂開。⑹“英雄”兩句:謂圖英雄霸業者,惟曹操和劉備相與匹敵。曹操嘗與劉備論時事,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此明頌曹、劉,暗揚孫權。蓋當時堪與曹、劉爭雄天下者惟孫權,而他正霸居吳楚一帶。稼軒《南鄉子》:“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與此暗合。敵:匹敵。⑺“被西風”兩句:言歷史遺跡被無情西風一掃而盡。⑻“樓觀”兩句:感慨宦跡不定,事業未就而鬢發先白。樓觀甫成:樓閣剛剛建成。蘇軾《送鄭戶曹》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調動頻繁,難展才略。旌旗:戰旗。旌旗未卷:指戰事未休,喻復國大業未了。⑼“嘆人生”兩句:謂哀樂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計較。轉相尋:循環往復,輾轉相繼。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識。還記得在夢中已將萬里江山走遍。游賞那些風景名勝,只需帶上手杖即可,耗損不了幾雙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卻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對,長期做來去匆匆的過客。
昔日一統江山,如今卻被分為南北兩半。曹操、劉備皆是當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舊事,如今已沒有一絲痕。樓臺剛剛建成,卻已不見人蹤;壯志未酬,我卻滿頭白發。可嘆人世間的悲歡,不過是在循環往復,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韻腳是翁的字有那些?
太多了……你直接看這個吧……
寫歌詞應該是要新韻不是平水韻吧?
中華新韻(十四韻)
不過個人認為這個歸納的不夠細也不夠精確……你如果要細分為ENG\ING\ONG的話,要自己再處理一下。
這個也給你參考下吧:
平水韻
翁韻有多少字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翁的韻腳字、翁韻有多少字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