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注譯哪個版本權威(離騷權威注音)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離騷注譯哪個版本權威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離騷權威注音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離騷 哪個版本比較好...有詳細注釋,校對認真,具有可讀性的...恩,能提供出版社名稱...
《現代文離騷》看過嗎?
原作:屈原 公元前300年
譯作:陳弈之 2008年6月18日
1. 高陽帝的后人兮,伯庸是我父親。
2. 就在虎年虎月兮,正虎日我降臨。
3. 父親算我生辰兮,給我起了好名:
4. 大名叫正則兮,表字叫靈均。
5. 天賦內美又修能兮,肩大任常在心。
6. 捻江離和香芷兮,縫秋蘭做佩巾。
7. 怕時光如流水兮,知道歲月最無情。
8. 朝摘坡上木蘭兮,晚拔洲畔冬青。
9. 日月永遠輪替兮,春已去秋在途。
10. 看草木正凋零兮,怕美人將遲暮。
11. 應該吐故納新兮,何不重修法度?
12. 快騎龍馬騰躍兮,來我在前引路!
13. 先王品性高潔兮,群芳環繞追逐。
14. 花椒玉桂陪伴兮,百草把清香吐!
15. 堯舜正直節制兮,總能走在正途。
16. 桀紂無良妄行兮,抄捷徑必然困步。
17. 那黨人茍且偷安兮,專走險窄暗路。
18. 非怕自身遭殃兮,怕皇朝失國土!
19. 我四方急奔走兮,繼續前王勇武。
20. 王不察我的忠誠兮,反信讒而惱怒。
21. 我知道直諫會惹禍兮,但骨鯁必須吐。
22. 請讓蒼天作證兮,我永是王的忠仆。
23. 約定黃昏為期兮,您卻提前改路!
24. 當初定下國策兮,又后悔全不顧!
25. 被流放不難過兮,傷心王的反復。
26. 種下蘭花數百畝兮,又種香蕙百畝。
27. 分種芍藥揭車兮,間種杜衡香芷。
28. 希望枝高葉茂兮,等到成熟可收集。
29. 花謝根萎不傷心兮,悲哀雜草排斥
30. 貪婪小人如雜草兮,侵地搶肥不止。
31. 以己之心度人心兮,對我諸多猜忌。
32. 忽然群起攻擊兮,實在始料不及。
33. 覺得日漸衰老兮,恐怕修名不立。
34. 朝飲木蘭花滴露兮,晚食秋菊落花瓣。
35. 能操行優美情懷高潔兮,骨瘦如柴無憾。
36. 環樹根扎香芷兮,再穿上薜荔花。
37. 彎桂枝織香蕙兮,吊一束胡繩草。
38. 效法先王冠帶兮,絕非世俗儀容。
39. 雖然別人未了解兮,愿繼承彭咸遺風。
40. 長嘆息擦眼淚兮,這一生多艱難。
41. 我雖然自律廉潔兮,難避朝責夕貶。
42. 罵我戴香芷冠兮,扯斷我蕙佩帶。
43. 這是我心頭愛兮,雖九死不悔佩戴。
44. 怨王見事不明兮,始終不察內情。
45. 他們是妒忌美女兮,在造謠說她荒淫。
46. 工于心計取巧兮,先違規后反誣。
47. 有意歪曲事實兮,據一點蓋全部。
48. 憂郁煩悶失意兮,此時令我獨困窮途。
49. 寧肯暴死拋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
50. 猛禽不合群兮,今天也像遠古。
51. 圓孔怎配方榫兮,不同向怎能同路?
52. 我屈心抑志兮,我吞怨忍辱。
53. 保清白慷慨死兮,報答先王眷顧。
54. 還沒把路看清兮,再細看先停步。
55. 駕車走回原路兮,趁未深入迷途。
56. 一會走馬蘭坡兮,一會奔馬椒丘上。
57. 既然前進無功兮,就退后修整服裝。
58. 裁剪荷葉制衣兮,采集芙蓉造裳。
59. 雖然不為人知兮,我迷情于花香。
60. 花冠高高戴起兮,草佩束腰長長。
61. 花草生于泥沼兮,不改變品質芬芳。
62. 回過頭來望望兮,我便游弋四方。
63. 渾身花枝招展兮,彌漫陣陣幽香。
64. 人生各有所樂兮,我獨愛修法為常。
65. 粉身碎骨不稍變兮,心挫傷志更強。
66. 我的親姐姐兮,也反復責怪。說:
67. 【鯀太剛直玩命兮,結果拋尸羽山野。
68. 你也很孤高要強兮,應該引以為戒!
69. 人家擺滿蒼耳兮,你家也要擺些。
70. 逐戶去說難兮,誰會了解你心情?
71. 眼下好結朋黨兮,勸你合群你偏不聽!】
72. 學先王行美政兮,竟是這種結局!
73. 渡沅湘向南走兮,找舜帝評理去:
74. 濫用九辯九歌兮,夏康尋樂放縱。
75. 不思危于身后兮,致五子毀家內訌。
76. 后羿沉迷游獵兮,好彎弓射大狐。
77. 終被寒浞謀殺兮,使妻子被玷污。
78. 寒澆恃強施暴兮,荒淫太無度。
79. 日夜尋歡忘形兮,腦袋丟得糊涂。
80. 夏桀王違理兮,終致敗落遭殃。
81. 殷紂王碎人兮,終致國家速亡。
82. 湯禹嚴明謹慎兮,周文武求正道。
83. 任用賢者能人兮,守規矩不取巧。
84. 皇天無偏私兮,德高者得天助。
85. 德才兼備的圣哲兮,才能長保國土。
86. 借鑒于歷史兮,以民心為依歸。
87. 不義之人怎能用兮!除善政怎能為!
88. 即使身處絕境兮,緊抱初衷不改悔。
89. 榫頭不對榫眼兮,使前賢身首碎。
90. 常嘆息不得志兮,悲我生不逢時。
91. 揉蕙草擦眼睛兮,淚如雨衣全濕。
92. 和衣跪下發誓兮,我堅持推行美政。
93. 駕鳳凰騎白龍兮,我乘風飛天行。
94. 朝從蒼梧啟程兮,夕到昆山仙境。
95. 想找靈殿投宿兮,日速落夜將臨。
96. 我叫羲和緩鞭兮,向日落處慢進。
97. 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細分辨清。
98. 放馬咸池飲水兮,拴馬扶桑樹旁。
99. 折桑枝趕日去兮,且放松躺一躺。
100. 月神在前開路兮,風神隨后奔闖。
101. 鸞鳥鳳凰驚叫兮,雷神提醒帶雨裳。
102. 我令鳳鳥飛騰兮,夜行趁天開。
103. 大風呼呼旋轉兮,卷烏云漫涌來。
104. 云團忽聚忽散兮,翻滾變幻色彩。
105. 呼守衛開天門兮,他倚門不理睬。
106. 雨茫茫天盡蔽兮,抱幽蘭直發呆。
107. 慨嘆世間混濁兮,美麗被妒掩蓋。
108. 清晨原想渡白水兮,再登昆山駐馬。
109. 回頭一看流淚兮,高丘沒有美媧。
110. 急忙改去春宮兮,折下幾枝瓊花。
111. 趁著花朵未落兮,送給心中美媧。
112. 雷神駕起云車兮,到洛水找女神。
113. 送瓊佩表心意兮,我請謇修做媒人。
114. 總算有些了解兮,怪癖令人難忍。
115. 夜去窮石涼發兮,天亮洧盤洗塵。
116. 偏愛游山玩水兮,整天涂脂抹粉。
117. 雖然她很美麗兮,只能放棄另尋。
118. 天涯海角尋覓兮,上天下地忙奔馳。
119. 遙望巍峨樓臺兮,忽見美女簡狄。
120. 托鴆鳥做媒兮,鴆回說她不好。
121. 見雄鳩鳴飛兮,想托怕它輕佻。
122. 心中猶豫懷疑兮,親又不可自提。
123. 托鳳凰做媒兮,高辛已先迎娶。
124. 想遠走不知去哪兮,只好徘徊上下。
125. 即使少康未娶兮,有虞二姚未嫁。
126. 口笨媒不好兮,看來也難成事。
127. 世間混濁忌賢兮,揚丑惡掩美麗。
128. 美人深藏閨中兮,哲王又沉睡。
129. 情懷無處舒展兮,就此抑郁而終怎面對?
130. 取瓊茅來卜卦兮,請靈氛為我占算。
131. 問:【互愛相吸引兮,我的美人是誰?
132. 世界這樣廣大兮,她究竟在哪里?】
133. 卜:【卦象顯示要遠求兮,而且會很順利。
134. 處處都有芳草兮,何必留戀此地?】
135. 到處一片漆黑兮,有誰能見真善美?
136. 喜好各有不同兮,唯獨黨人不愛美!
137. 腰間掛滿臭艾兮,說插香蘭不夠美。
138. 香花臭草未能分清兮,怎欣賞美玉美?
139. 塞糞土滿腰包兮,說花椒不香美。
140. 想依從靈氛卦辭兮,內心疑團未解。
141. 找巫師降神兮,祭米花椒酬謝。
142. 眾神如傘降臨兮,群巫紛紛去迎。
143. 靈光燦燦耀揚兮,照亮我凡心。
144. 教:【要遠游走四方兮,按法度找明君。
145. 湯禹恭敬求才兮,伊尹皋陶去尋。
146. 若君王真愛賢兮,又哪用到處托媒?
147. 說是傅巖泥工兮,武丁聘用不疑。
148. 姜太公屠夫兮,遇文王即鵬舉。
149. 寧戚憑謳歌兮,齊桓倚為佐輔。
150. 趁著年青未老兮,別說日子還長。
151. 一旦杜鵑啼鳴兮,那百草將失掉芬芳。】
152. 誰有昂貴玉器兮,不去小心保管。
153. 誰都怕黨人眼紅兮,懷妒忌來折斷。
154. 世道紛亂顛倒兮,留下難以自保!
155. 蘭芷失去幽香兮,荃蕙化作白茅。
156. 為何昨日芳草兮,會變成今日臭艾?
157. 追究起原因兮,不愛美是要害!
158. 我盼蘭花盛開兮,不抽花葉空長。
159. 失美麗變平庸兮,難再列入眾芳。
160. 花椒恃才傲慢兮,茱萸想混入香囊。
161. 野草蔓延哄哄兮,又何芳能抵擋?
162. 現在俗流滾滾兮,又有誰能自持?
163. 椒蘭尚且變質兮,又何況揭車江離?
164. 我這佩帶珍貴兮,遭扯斷美不奪。
165. 香幽幽難消散兮,華彩仍未稍磨。
166. 隨步蕩佩自樂兮,這世界美女多。
167. 趁我裝飾燦爛兮,周游觀察求索。
168. 我既已得靈氛吉卦兮,按歷擇日把路上。
169. 折些瓊枝做肉兮,精磨玉粉做糧。
170. 為我駕飛龍兮,美玉象牙造車。(讀ju )
171. 異心不能同事兮,我將遠走自離去。
172. 我在昆山轉彎兮,繞路瀏覽觀光。
173. 撥開眼前晨霧兮,車動鈴聲脆響。
174. 趕早渡過赤水兮,今晚到達西方。
175. 鳳凰展翅連旗兮,高天翼翼翱翔。
176. 匆匆走過沙漠兮,到赤水岸稍躺。
177. 指派蛟龍搭橋兮,知會西皇放行。
178. 路狹窄險阻多兮,眾車單線緩行。
179. 過不周山左轉兮,直奔西海不停。
180. 集合那千輛車兮,一起齊頭并進。
181. 駕前八龍舞動兮,車上云旗相迎。
182. 壓興奮緩鞭兮,思緒神游遠處。
183. 偷閑暇稍娛樂兮,奏九歌跳韶舞。
184. 升臨顯赫皇界兮,低頭忽見故都。
185. 車夫悲馬兒戀兮,曲身回首停步。
186. 悲號: 停下吧!
187. 但王朝不用我兮,為何還戀故居?
188. 既不愿推行美政兮,我將追隨彭咸歸去!
研究 《離騷》 需要參考的書籍
1、既然是研究,屈原的原作一定要讀的,包括:
《離騷》一篇
《天問》一篇
《九歌》 十篇
《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
《九章》 九篇
《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懷沙》
《遠游》 一篇
《招魂》 一篇
《卜居》 一篇
《漁父》 一篇
2、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洪興祖 著《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第1版。
朱 熹 著《楚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
蔣 驥 著《山帶閣注楚辭》,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1版。
游國恩 著《離騷纂義》,中華書局,1980年第1版。
姜亮夫 著《屈原賦今譯》,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1版。
求 離騷 全文注音及注釋和翻譯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拼音:(chǎng tài xī yǐ yǎn tì xī),(āi mín shēng zhī duō jiān);
譯:我揩著眼淚啊聲聲長嘆,可憐人生道路多么艱難。
余雖好修姱以靰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拼音:(yú suī hǎo xiū kuā yǐ wù jī xī),(jiǎn cháo suì ér xī tì);
譯:我雖愛好修潔嚴于責己,可早晨進諫晚上即遭貶。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芷;
拼音:(jì tì yú yǐ huì xiāng xī),(yòu shēn zhī yǐ lǎn zhǐ);
譯:他們彈劾我佩帶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拼音:(yì yú xīn zhī suǒ shàn xī),(suī jiǔ sǐ qí yóu wèi huǐ);
譯:這是我心中追求的東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眾女疾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拼音:(zhòng nǚ jí yú zhī é méi xī),(yáo zhuó wèi yú yǐ shàn yín);
譯:那些女人妒忌我的豐姿,造謠誣蔑說我妖艷好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儷規矩而改錯;
拼音:(gù shí sú zhī gōng qiǎo xī),(lì guī ju ér gǎi cuò);
譯:庸人本來善于投機取巧,背棄規矩而又改變政策。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拼音:(bèi shéng mò yǐ zhuī qǔ xī),(jìng zhōu róng yǐ wéi dù);
譯:違背是非標準追求邪曲,爭著茍合取悅作為法則。
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拼音:(dùn yù yì yú zhā chì xī),(wú dú qióng kùn hū cǐ shí yě);
譯:憂愁煩悶啊我失意不安,現在孤獨窮困多么艱難。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
拼音:(níng kè sǐ yǐ liú wáng xī),(yú bù rěn wèi cǐ tài);
譯:寧可馬上死去魂魄離散,媚俗取巧啊我堅決不干。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拼音:(zhì niǎo zhī bú qún xī),(zì qián shì ér gù rán);
譯:雄鷹不與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來就是這般。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拼音:(hé fāng huán zhī néng zhōu xī),(fū shú yì dào ér xiāng ān);
譯:方和圓怎能夠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拼音:(qū xīn ér yì zhì xī),(rěn yóu ér rǎng gòu);
譯:寧愿委曲心志壓抑情感,寧把斥責咒罵統統承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拼音:(fú qīng bái yǐ sǐ zhí xī),(gù qián shèng zhī suǒ hòu);
譯:保持清白節操死于直道,這本為古代圣賢所稱贊。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拼音:(huǐ xiāng dào zhī bú chá xī),(yán zhù hū wú jiāng fǎn);
譯:后悔當初不曾看清前途,遲疑了一陣我又將回頭。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拼音:(huí zhèn chē yǐ fù lù xī),(jí háng mí zhī wèi yuǎn);
譯:調轉我的車走回原路啊,趁著迷途未遠趕快罷休。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拼音:(bù yú mǎ yú lán gāo xī),(chí jiāo qiū qiě yān zhǐ xī);
譯:我打馬在蘭草水邊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暫且停留。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拼音:(jìn bú rù yǐ lí yóu xī),(tuì jiāng fù xiū wú chū fú);
譯:既然進取不成反而獲罪,那就回來把我舊服重修。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拼音:(zhì jì hé yǐ wéi yī xī),(jí fú róng yǐ wéi shang);
譯:我要把菱葉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織就。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拼音:(bú wú zhī qí yì yǐ xī),(gǒu yú qíng qí xìn fāng);
譯:沒有人了解我也就罷了,只要內心真正馥郁芳柔。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拼音:(gāo yú guàn zhī jí jí xī),(zhǎng yú pèi zhī lù lí);
譯: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帶增得長悠悠。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拼音:(fāng yǔ zé qí zá róu xī),(wéi zhāo zhì qí yóu wèi kuī);
譯:雖然芳潔污垢混雜一起,只有純潔品質不會腐朽。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拼音:(hū fǎn gù yǐ you mù xī),(jiāng wǎng guān hū sì huāng);
譯:我忽然回頭啊縱目遠望,我將游觀四面遙遠地方。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拼音:(pèi bīn fēn qí fán shì xī),(fāng fēi fēi qí mí zhāng);
譯:佩著五彩繽紛華麗裝飾,散發出一陣陣濃郁清香。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拼音:(mín shēng gè yǒu suǒ lè xī),(yú dú hǎo xiū yǐ wéi cháng);
譯:人們各有自己的愛好啊,我獨愛好修飾習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拼音:(suī tǐ jiě wú yóu wèi biàn xī),(qǐ yú xīn zhī kě chéng)?
譯: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變,難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擴展資料:
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后半篇通過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后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詩人通過這一形象,描繪了詩人自己思想感情的波瀾。詩人把自己描繪成渾身披覆著香花和美玉的潔身好修,幽美芳香,嫵媚奇特的超人,用來象征其純潔高尚的內在美質。屈原內在美質的表現,最感人的就是他那強烈而真摯的愛國主義精神。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離騷
離騷本翻譯版本
你好,答案僅供參考!
離 騷[1](節選)
--------------------------------------------------------------------------------
屈 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2]。攝提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3]。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4]: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5]。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6]。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7]。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8]。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9]。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10]。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11]。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12]?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13]。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14]。雜申椒與菌桂兮,豈唯紉夫蕙茝[15]?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16]。何桀、紂之昌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17]。
唯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18]。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19]。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20]。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21]。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22]。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23]。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24]。
[注釋]
[1]選自王泗原《楚辭校釋》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并參閱其他版本。屈原(約公元前340年一前278年),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曾任左徒、三閭大夫。《楚辭》收集戰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歌,西漢劉向輯,東漢王逸作章句(對古書的分析解釋)。這些詩歌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后世因此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或“騷體”。屈原主張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后被奸臣陷害,兩次被罷官,先后流放到漢北、江南。晚年作《離騷》。《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課文節選的部分,抒寫詩人的身世、政治理想和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后裔啊,我太祖叫伯庸。帝高陽,古帝王顓頊(Zhuānxū)的帝號。苗裔,后代子孫。朕,我。皇考,太祖。皇,大、美。考,指亡父。 [3][攝提貞于孟陬(zōu)兮,唯庚寅吾以降]攝提那年正當孟陬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攝提.星名,指寅年。孟陬,指正月。庚寅,指庚寅日。屈原誕生于寅年正月庚寅日。降,降生。 [4][皇覽揆(kuí)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父親觀察我出生時的器度啊,開始賜給我美名。皇,父親。揆,揣度。初度,剛出生時的器度。錫,賜,嘉.美、善。 [5][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給我起名叫正則啊,我的字叫靈均。正則,公正而有法則。靈均,善良而又平均。〔6][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既有這盛多的內在美德啊,又加上優良的才能。紛,盛多貌;一說是句首語助詞。重(chóng),再、加上。修,美好。能,才能。修能,一說修是修飾,能是態(繁體是怨)之省借,即修飾容態,也通。[7][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披著江離和幽香的白芷啊,又編結秋蘭作為身上的佩飾。扈,被、披。江離、辟芷,香草名。紉,連綴、聯結。佩,古人系在衣帶上的裝飾品。 [8][汩(yù)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流年似水我好像趕不上啊,只怕年歲不等待我。汩,形容像水流一樣迅疾。 [9][朝搴(qiān)阰(pí)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蘭啊,黃昏去拔經冬不凋的草。搴,攀折。阰,山坡、嶺上。宿莽,經冬不凋的草。莽,楚語中叫紫蘇的香草。 [1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日月飛快地運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替代。忽,迅速。不淹,不久留。代序,依次更替。[1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看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時啊,便害怕美人也將衰老。美人,指楚懷王。遲暮,晚暮.指衰老。 [12][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何不趁著壯年拋棄穢政咽,何不改變這種法度?撫,憑借,趁著。穢,穢惡。度,治國法度。 [13][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
(dǎo)夫先路也]乘著駿馬奔馳啊,來吧,我愿做向導在前開路。騏驥,駿馬。道,通“導”。先路,前面的大道。[14][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古代的三個君王品德多么完美啊,那時候群芳都聚集在他們身旁。意思是說,三王之所以有純粹的美德,是因為能舉用群賢。三后,指禹、湯、文王。后,君王。純粹,這里指美德。眾芳,喻群賢。 [15][雜申椒與菌桂兮,豈唯紉夫蕙茝(chǎi)](他們)交雜地佩戴申椒和菌桂啊,哪只是蕙草和香茝結成的環佩?申椒、菌桂,香木名。蕙、茝,香草名。此四種植物均喻群賢。 [16][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那唐堯、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遵循正道而得大路暢通。耿介,光明正大。耿,光明。介,大。 [17][何桀、紂之昌被(p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夏桀、殷紂多么放肆妄行啊,只貪走便道而寸步難行。昌被,穿衣而不系帶的樣子,比喻放肆妄行。捷,邪出。徑,小道。 [18][唯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那些拉幫結派的小人只顧貪圖個人享樂啊,(致使他們的)路途變得黑暗、兇險而狹隘。 [19][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我哪是怕自身遭遇災禍啊,怕的是君王的戰車將要顛覆。憚,怕。皇輿,這里喻國家。皇,君王。輿,車。 [20][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zhǒng)武]我匆忙地在你前后奔走效力啊,為的是趕上先王們的足跡。踵,腳后跟。武,足跡。[21][荃(quán)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jī)怒]君主不了解我赤誠的心啊,反而聽信小人讒言而大發脾氣。荃,香草名,喻楚懷王。中情,內心。齌怒,盛怒。 [22][余固知謇謇(jiǎnjiǎn)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我本來就知道忠言直諫會招來禍害啊,可我寧愿忍受痛苦也不愿舍棄(忠言直諫)。謇謇,忠貞的樣子。 [23][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我指著蒼天起誓,讓天作證啊,我的忠誠只是為了君王的緣故。靈修,神明、有遠見的人,喻楚懷王。靈,神明。修,遠。 [24][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已經說好我們要在黃昏時成婚的,可為什么中途反悔變卦呢?黃昏,古代婚禮舉行于黃昏之時,新郎須往新娘家迎親。羌,楚辭中所特有的語氣詞。這里以婚姻比喻君臣親密合作。有人考證這兩句是后人加的。
[譯文]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苗裔子孫,我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
正當夏歷寅年的孟春正月,又在庚寅之日我便降生。
生父觀察我初生的器宇容度,始將美名賜予兒身。
我的美名叫做正則,我的表字稱為靈均。
我既有華盛的內在美質,又有清秀的外貌豐姿。
披佩那連接緝續的江離、白芷,又將秋蘭聯綴成串作為佩飾。
我勤勉修行,匆匆若將不及,唯恐時不我待,人生易老。
我在清晨攀折山岡上的木蘭花枝,薄暮又去采摘江洲中的紫蘇香草。
日月匆迫而不久留,春去秋來而依次更代。
感念草木的飄零隕落,只恐美人又年邁色衰。
何不趁此少壯而拋棄邪穢,何不改變這不善的態度?
駕著騏驥而自由馳騁吧,請來啊,我在前面為你引路!
古昔的三王德行純粹,當時原有眾芳薈萃一堂。
交雜地佩用申椒與菌桂,難道只將香蕙、白芷綴飾身上?
那堯、舜何其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得大路暢通。
那桀、紂何其狂悖不羈,只貪走便道而寸步難行。
那結黨營私之輩,但知茍且偷安,使其所導之路幽暗而險隘。
難道我畏憚己身獲罪遭殃嗎?我只擔心君王之車傾覆敗壞。
我匆遽黽勉地在前后效勞奔走,但愿能追及先王的步武。
君王不諒察我內心的一片赤情,反而輕信讒言而對我勃然暴怒。
我本知忠直諫諍會招來禍患,卻寧受苦難也不舍棄正途。
我指蒼天起誓,讓天作證,我的忠忱只是為了君王之故。
(袁本“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譯文空缺。此譯詩與課文注釋可能有所不同,僅供參考。)
(選自袁梅《屈原賦譯注》,齊魯書社1983年版
屈原《離騷》帶拼音、翻譯版
長太息以掩涕兮
(chǎngtàixīyǐyǎntìxī),
哀民生之多艱
(āimínshēngzhīduōjiān);
余雖好修姱以靰羈兮
(yúsuīhǎoxiūkuāyǐwùjīxī),
謇朝誶而夕替
(jiǎncháosuìérxītì);
既替余以蕙纕兮
(jìtìyúyǐhuìxiāngxī),
又申之以攬芷
(yòushēnzhīyǐlǎnzhǐ);
亦余心之所善兮
(yìyúxīnzhīsuǒshànxī),
雖九死其尤未悔
(suījiǔsǐqíyóuwèihuǐ);
眾女疾余之蛾眉兮
(zhòngnǚjíyúzhīéméixī),
謠諑謂余以善淫
(yáozhuówèiyúyǐshànyín);
固時俗之工巧兮
(gùshísúzhīgōngqiǎoxī),
儷規矩而改錯
(lìguījuérgǎicuò);
背繩墨以追曲兮
(bèishéngmòyǐzhuīqǔxī),
競周容以為度
(jìngzhōuróngyǐwéidù);
忳郁邑余挓傺兮
(dùnyùyìyúzhāchìxī),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wúdúqióngkùnhūcǐshíyě);
寧溘死以流亡兮
(níngkèsǐyǐliúwángxī),
余不忍為此態
(yúbùrěnwèicǐtài);
鷙鳥之不群兮
(zhìniǎozhībúqúnxī),
自前世而固然
(zìqiánshìérgùrán);
何方圜之能周兮
(héfānghuánzhīnéngzhōuxī),
夫孰異道而相安
(fūshúyìdàoérxiāngān);
屈心而抑志兮
(qūxīnéryìzhìxī),
忍尤而攘詬
(rěnyóuérrǎnggòu);
伏清白以死直兮
(fúqīngbáiyǐsǐzhíxī),
固前圣之所厚
(gùqiánshèngzhīsuǒhòu).
悔相道之不察兮
(huǐxiāngdàozhībúcháxī),
延佇乎吾將反
(yánzhùhūwújiāngfǎn);
回朕車以復路兮
(huízhènchēyǐfùlùxī),
及行迷之未遠
(jíhángmízhīwèiyuǎn);
步余馬于蘭皋兮
(bùyúmǎyúlángāoxī),
馳椒丘且焉止息
(chíjiāoqiūqiěyānzhǐxī);
進不入以離尤兮
(jìnbúrùyǐlíyóuxī),
退將復修吾初服
(tuìjiāngfùxiūwúchūfú);
制芰荷以為衣兮
(zhìjìhéyǐwéiyīxī),
集芙蓉以為裳
(jífúróngyǐwéishang);
不吾知其亦已兮
(búwúzhīqíyìyǐxī),
茍余情其信芳
(gǒuyúqíngqíxìnfāng);
高余冠之岌岌兮
(gāoyúguànzhījíjíxī),
長余佩之陸離
(zhǎngyúpèizhīlùlí);
芳與澤其雜糅兮
(fāngyǔzéqízáróuxī),
唯昭質其猶未虧
(wéizhāozhìqíyóuwèikuī);
忽反顧以游目兮
(hūfǎngùyǐyoumùxī),
將往觀乎四荒
(jiāngwǎngguānhūsìhuāng);
佩繽紛其繁飾兮
(pèibīnfēnqífánshìxī),
芳菲菲其彌章
(fāngfēifēiqímízhāng);
民生各有所樂兮
(mínshēnggèyǒusuǒlèxī),
余獨好修以為常
(yúdúhǎoxiūyǐwéicháng);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suītǐjiěwúyóuwèibiànxī),
豈余心之可懲
(qǐyúxīnzhīkěchéng)?
譯文:
我揩拭著辛酸的眼淚,聲聲長嘆,哀嘆人生的航道充滿了艱辛。
我只不過是潔身自好卻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進諫,到傍晚就遭毀棄!
他們毀壞了我蕙草做的佩帶,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來代替。
這些都是我內心之所珍愛,叫我死九次我也絕不改悔!
我只怨君主啊你是這般無思無慮,始終是不能明察我的用心。
你周圍的侍女嫉妒我的姿容,于是造出百般謠言,說我妖艷狐媚!
那些貪圖利祿的小人本來就善于投機取巧,方圓和規矩他們可以全部拋棄。
追隨著邪惡,背棄了法度,競相以茍合求容作為處世準則。
我憂郁煩悶,悵然失意,我困頓潦倒在這人妖顛倒的時期!
我寧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絕不和他們同流合污,沆瀣一氣。
哦,那鳳鳥怎么能和家雀合群?自古以來本就這樣涇渭分明。
哪有圓孔可以安上方柄?哪有異路人能攜手同行!
我委屈著自己的心志,壓抑著自己的情感,暫且忍痛把譴責和恥辱一起擔承。
保持清白之志而死于忠貞之節,這本為歷代圣賢所贊稱!
我后悔,后悔我當初沒有看清前程,遲疑了一陣,我打算回頭轉身。
好在迷失方向還不算太遠,掉轉車頭,我依舊踏上原來的水驛山程。
我走馬在這長滿蘭草的水邊高地,我奔向那長有椒樹的山丘,暫且在此停息。
我既然進言不聽反而獲罪,倒不如退居草野,把我的舊服重整。
我裁剪碧綠的荷葉縫成上衣啊!又將潔白的蓮花綴成下裙。
沒人理解我,就讓他去大放厥詞吧!只要我內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
我把頭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把佩帶加的很長很長。
芬芳與污垢已經混雜在一起,唯獨我這光明潔白的本質未曾蒙受絲毫減損。
急匆匆我回過頭來縱目遠望,我要往東南西北觀光巡行。
我的佩飾如花團錦簇、五彩繽紛,噴吐出一陣陣令人心醉的幽香清芬。
人生各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喜愛,我卻獨獨愛好修潔,習以為常!
就算把我肢解了我也毫不悔改,難道我的心志會因誠創而變化?
《離騷》是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文學作品。“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以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蕩,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并開創了中國文學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后世有深遠影響。有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南宋朱熹《楚辭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賦注》等注本。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