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的初秋行圃被稱為什么(宋楊萬里初秋行圃)
今天給各位分享楊萬里的初秋行圃被稱為什么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宋楊萬里初秋行圃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初秋行圃》這首詩的內容是什么?
1、原文
初秋行圃
楊萬里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2、譯文
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
園里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里一片蟬叫聲。
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你卻無法找到他們,
因為,當你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你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3、簡析
這是以田園生活為題材的古詩。它以描寫蟬為目的,詩人楊萬里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寫了聞蟬尋聲,蟬兒閉口的情形,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切傳神、趣味橫生。雖是即景寫景,卻亦具有一番清新別致的情趣。
4、作者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楊萬里被稱為什么
楊萬里被稱為誠齋先生。詩人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文學家、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南宋(1127-1279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趙構定都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建廟稱帝,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七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像李白稱為詩仙,楊萬里被稱為什么
楊萬里被稱為誠齋先生。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文學評價:
1、詩
楊萬里的詩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變化,既有“歸千軍、倒三峽、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氣勢,也有“狀物姿態,寫人情意,則鋪敘纖悉,曲盡其妙”(周必大《跋楊廷秀石人峰長篇》)的委曲細膩功力。
楊萬里一生留下大量抒寫愛國憂時情懷的詩篇。他充任金國賀正旦使的接伴使時,因往來江、淮之間、迎送金使時親眼看到淪喪于金國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遺民父老,心中郁滿國家殘破的巨大恥辱和悲憤,愛國主義詩歌創作表現得最集中、最強烈。
2、詞
楊萬里所作詞風格清新,富于情趣,頗類其詩。 具有幽默、詼諧的特色。
3、散文
楊萬里的散文中亦不乏佳作,他為文兼擅眾體,步趨韓柳。其作品中密栗深邃、雅健幽峭之處,尤與柳宗元相似,友人以此推崇楊萬里,他也如此自認。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楊萬里
楊萬里的詩被稱為什么?
楊萬里的詩被稱為“誠齋體”。
誠齋體因楊萬里而得名。楊萬里號誠齋,故稱為誠齋體。他的早期詩歌學習江西詩派,最后擺脫前人的束縛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誠齋體的風格特征是活潑自然,饒有諧趣。
在詩歌創作的風格上,初始時,楊萬里師承的是江西學派,后轉而又以王安石及陳師道為宗,還曾模仿過晚唐詩作。在經過了一段亦步亦趨的對別人的學習與模仿之后,楊萬里一度將自己的詩作付之一炬,決心與傳統決裂,自創一派。這樣,在中國詩歌創作的歷史上,繼西昆體之后,就有了以楊萬里的名字命名的誠齋體。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