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端正好表現(xiàn)為什么(正宮端正好意思)
大家好,關(guān)于正宮端正好表現(xiàn)為什么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正宮端正好意思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竇娥冤》里,【正宮】【端正好】【滾繡球】是什么?
1、正宮
古代戲曲音樂名詞。宮調(diào)之一。據(jù)《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所載,屬正宮的曲牌有四十三只,南曲(包括集曲)有一百二十只。
2、端正好
端正好,曲牌名,屬正宮,偶用于仙呂宮。調(diào)名源自宋詞,曲調(diào)與宋詞有異。多用于劇曲,也用于散曲套數(shù)的首牌。曲牌正格五句四韻,二十五字,句式為三三七七五。代表作品有王實甫《端正好·碧云天》等。
3、滾繡球
滾繡球,曲牌名,屬正宮。
《竇娥冤》:
《竇娥冤》 元關(guān)漢卿作。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
全劇四折一楔子。劇情是: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無奈之下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yǎng)媳。竇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
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被其脅迫。張驢兒企圖霸占竇娥,見她不從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官府嚴刑逼訊婆媳二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被判斬刑。
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后將血濺白綾、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來果然都應(yīng)驗。三年后竇天章任廉訪使至楚州,見竇娥鬼魂出現(xiàn),于是重審此案,為竇娥申冤。
正宮端正好語言特點
正宮端正好語言特點莊重、肅穆,無語助詞,散唱。另有杜世安的《端正好》和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正宮端正好》以及《竇娥冤》等。
竇娥冤中的端正 端正好是什么意思
竇娥冤中的端正好是指曲牌名。
端正好,彈詞曲牌。彈詞傳唱的為小曲,與北曲所屬正宮、仙呂宮詞曲不同,詞格也各異。曲調(diào)莊重、肅穆,無語助詞。散唱。傳統(tǒng)彈詞《雙金錠· 攔輿告狀》都堂韓通所唱即是。
《竇娥冤》正宮·端正好:
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它把竇娥的滿腔怨恨如火山爆發(fā)般傾瀉了出來。竇娥胸中的激憤之情洶涌澎湃,猶如山呼海嘯,極大地震撼人心,它集中表現(xiàn)的是竇娥的“怨”與“憤”。
格律說明
1、【正宮】端正好
此為套數(shù)首牌,與宋詞略異。不能增句。有“幺篇”換頭,極少用。也用于劇曲。和其他北曲曲牌一樣,多用襯字、襯句乃至重句。如《馬踐楊妃》諸宮調(diào)中,除第三句外,其他四句在句前、句中都加了襯字,開頭的兩個三字句,各在句前加了一個“三字襯”。
2、【仙呂】端正好
此用于劇曲。只作楔子用??稍鼍?。增句在第四句下,每句三字,必為雙數(shù),偶句葉平韻。“幺篇”同始調(diào)。若連用“幺篇”,只能在“幺篇”增句。
關(guān)于正宮端正好表現(xiàn)為什么和正宮端正好意思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