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的詞寫得怎么樣(馬鈺后面都有什么名)
大家好,關于馬鈺的詞寫得怎么樣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馬鈺后面都有什么名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不管世事紛爭
1. 關于穆字的逍遙自在詩句
2. 關于逍遙自在的詩句
3. 關于逍遙自在詩句
關于穆字的逍遙自在詩句 1.求描寫一個人逍遙自在的詩句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宋代: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譯文:
每天把大酒杯倒滿酒,終日在鮮花盛開的小花圃里喝醉。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樂得開懷大笑,最令人高興的是沒有牽掛沒有羈絆。
一生中能有幾回短暫的美麗的夢,多少奇人異士都不免歸到黃泉。人生不用計較太多,只要把現在的歡樂時光過好就行了。
擴展資料:
這首詞寫作者晚年以詩、酒花為樂事的閑淡生活,用語淺自而意味悠遠,流露出一種閑曠的情調。“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起首兩句寫出詞人終日醉飲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滿見得飲興之酣暢,小圃花開點出居處之雅致。
無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風貌已隱然可見。這正是借物寫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抒情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出現了。三個“自”隔字重疊,著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樂的神態,自然地帶出“無拘無礙”一句。
整個上片洋溢著輕松自適的情致,行文亦暢達流轉,宛若一曲悅耳的牧歌。兩句一轉,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懷,又避免給人以淺顯平直之感。
至下片文情陡變,兩個對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人生的認識,所謂人類的歷史不過是幾場短暫春夢雜沓無序的聯綴,無論怎樣的奇士賢才都終究不免歸于黃泉。這是歷盡滄桑,飽經憂患之后的感喟,無疑含有消極的虛無意識。
此詞寫作時代大致正忠良屈死而奸佞當道之時,“黃泉”(“紅塵”)句也隱含著深深的悲憤之情。這時,朱敦儒那種壯懷遠抱已被消蝕殆盡了,字里行間仍存苦懷,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緒。
他自以為看破了紅塵,不復希冀有所作為,把一切都交付給那變幻莫測的命運去主宰,自己“不須計較與安排”,只要“領取而今現在”,求得片時歡樂也就心滿意足了。
末句不啻是對上片所描述的閑逸自得生活之底蘊的概括和揭示。這句在結構上也是有力的收束。上片寫景敘事,下片議論感嘆,有情景相生、借景達情之妙。這是一首清新淡雅,韻味天成的小詞,語意俱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2.求意境逍遙自在的詩,詞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歸園田居 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3.形容“逍遙自在”的詩句有哪些
1.
《鷓鴣天·手捻香箋憶小蓮》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手捻香箋憶小蓮,
欲將遺恨倩誰傳。
歸來獨臥逍遙夜,
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
只應花月似歡緣。
秦箏算有心情在,
試寫離聲入舊弦。
2.
《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馀》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海棠如雪殿春余。禽弄晚晴初。
倦客長慚杜字,佳辰且醉提壺。
逍遙放浪,還他漁子,輸與樵夫。
一棹何時歸去,扁舟終要江湖。
3.
《西江月·早歲輕衫短帽》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早歲輕衫短帽。中間圓頂方袍。
忽然天賜降宸毫。接引私心入道。
可謂一身三教。如今且得逍遙。
擎拳稽首拜云霄。有分長生不老。
4.
《緣識》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逍遙圣境洞中天,五色云藏大道仙。
七寶裝成銀世界,玉人皆是善心田。
5.
《雜興》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散發林間萬事輕,夢魂安穩氣和平。
只知秋菊有佳色,那問荒雞非惡聲。
達士招呼同嘯傲,福人分付與功名。
一篇說盡逍遙理,始信蒙莊是達生。
4.求形容自己逍遙自在 和 孤獨 還有 看破紅塵 的詩詞
落花去[一]2007年04月18日 星期三 13:45
漫漫楊花為誰飛?
似我離散滿傷悲.
叉路情懷孤杜宇,
驛站相思囚畫眉.
欲求拉杉眉高鎖,
卻在拽袖眼低垂.
只見門前落花去,
不覺心后苦澀回!
隨筆2007年04月11日 星期三 17:56
黃花八月不芬芳
呼盟楓葉已知霜
秋風撲面身少冷
夜雨望鄉意多涼
高歌商界求翹楚
低吟情海苦自傷
莫思身外無窮事
明朝世事兩茫茫
隨筆2007年04月11日 星期三 17:49
不忍摘花一葉憂!
漂泊西南哪座洲?
人前衣冠雨楚楚,
馬后辛酸淚休休.
誰知忙碌辛酸盡,
可見凄涼那時愁.
將添欲壑唯疏放,
微軀此外更何求?
5.形容人逍遙自在的詞
閑適、舒適、悠閑、優游、安逸。
一、閑適
清閑安逸:~的心情。生活~。
引證解釋:周國平《白兔和月亮》:“可是,說也奇怪,以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
二、舒適
舒服安逸:環境~。~的生活。
引證解釋:巴金《神》:“在這里我過得很舒適。”
三、悠閑
閑適自得:神態~。他退休后過著~的生活。也作幽閑。
引證解釋: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孫犁《蘆花蕩》:“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
四、優游
生活悠閑:~歲月。~自得。
引證解釋:冰心 《寄小讀者》二四:“幾百個乘客在舟上優游談笑,說著乘風破浪,以為人人都過著最閑適的光陰。”
五、安逸
安閑舒適:老人晚年在鄉下過著~的生活。
引證解釋: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一章:“當官的騎在馬上,一搖一晃地舞動馬鞭子,好安逸呀,簡直象游山玩水哩!”
6.求形容自己逍遙自在 和 孤獨 還有 看破紅塵 的詞語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冷眼看穿
7.求形容自己逍遙自在 和 孤獨 還有 看破紅塵 的詩詞
落花去[一]2007年04月18日 星期三 13:45漫漫楊花為誰飛?似我離散滿傷悲.叉路情懷孤杜宇,驛站相思囚畫眉.欲求拉杉眉高鎖,卻在拽袖眼低垂.只見門前落花去,不覺心后苦澀回!隨筆2007年04月11日 星期三 17:56黃花八月不芬芳呼盟楓葉已知霜秋風撲面身少冷夜雨望鄉意多涼高歌商界求翹楚低吟情海苦自傷莫思身外無窮事明朝世事兩茫茫隨筆2007年04月11日 星期三 17:49不忍摘花一葉憂!漂泊西南哪座洲?人前衣冠雨楚楚,馬后辛酸淚休休.誰知忙碌辛酸盡,可見凄涼那時愁.將添欲壑唯疏放,微軀此外更何求?。
關于逍遙自在的詩句 1. 形容“逍遙自在”的詩句有哪些
1.
《鷓鴣天·手捻香箋憶小蓮》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手捻香箋憶小蓮,
欲將遺恨倩誰傳。
歸來獨臥逍遙夜,
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
只應花月似歡緣。
秦箏算有心情在,
試寫離聲入舊弦。
2.
《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馀》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海棠如雪殿春余。禽弄晚晴初。
倦客長慚杜字,佳辰且醉提壺。
逍遙放浪,還他漁子,輸與樵夫。
一棹何時歸去,扁舟終要江湖。
3.
《西江月·早歲輕衫短帽》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早歲輕衫短帽。中間圓頂方袍。
忽然天賜降宸毫。接引私心入道。
可謂一身三教。如今且得逍遙。
擎拳稽首拜云霄。有分長生不老。
4.
《緣識》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逍遙圣境洞中天,五色云藏大道仙。
七寶裝成銀世界,玉人皆是善心田。
5.
《雜興》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散發林間萬事輕,夢魂安穩氣和平。
只知秋菊有佳色,那問荒雞非惡聲。
達士招呼同嘯傲,福人分付與功名。
一篇說盡逍遙理,始信蒙莊是達生。
2. 求描寫一個人逍遙自在的詩句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宋代: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譯文:
每天把大酒杯倒滿酒,終日在鮮花盛開的小花圃里喝醉。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樂得開懷大笑,最令人高興的是沒有牽掛沒有羈絆。
一生中能有幾回短暫的美麗的夢,多少奇人異士都不免歸到黃泉。人生不用計較太多,只要把現在的歡樂時光過好就行了。
擴展資料:
這首詞寫作者晚年以詩、酒花為樂事的閑淡生活,用語淺自而意味悠遠,流露出一種閑曠的情調。“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起首兩句寫出詞人終日醉飲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滿見得飲興之酣暢,小圃花開點出居處之雅致。
無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風貌已隱然可見。這正是借物寫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抒情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出現了。三個“自”隔字重疊,著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樂的神態,自然地帶出“無拘無礙”一句。
整個上片洋溢著輕松自適的情致,行文亦暢達流轉,宛若一曲悅耳的牧歌。兩句一轉,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懷,又避免給人以淺顯平直之感。
至下片文情陡變,兩個對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人生的認識,所謂人類的歷史不過是幾場短暫春夢雜沓無序的聯綴,無論怎樣的奇士賢才都終究不免歸于黃泉。這是歷盡滄桑,飽經憂患之后的感喟,無疑含有消極的虛無意識。
此詞寫作時代大致正忠良屈死而奸佞當道之時,“黃泉”(“紅塵”)句也隱含著深深的悲憤之情。這時,朱敦儒那種壯懷遠抱已被消蝕殆盡了,字里行間仍存苦懷,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緒。
他自以為看破了紅塵,不復希冀有所作為,把一切都交付給那變幻莫測的命運去主宰,自己“不須計較與安排”,只要“領取而今現在”,求得片時歡樂也就心滿意足了。
末句不啻是對上片所描述的閑逸自得生活之底蘊的概括和揭示。這句在結構上也是有力的收束。上片寫景敘事,下片議論感嘆,有情景相生、借景達情之妙。這是一首清新淡雅,韻味天成的小詞,語意俱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3. 求描寫一個人逍遙自在的詩句
鼓清琴,傾淥蟻,扁舟自得逍遙志。
——唐·李珣《漁歌子》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唐·高適《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高臥閑行自在身,池邊六見柳條新。
——唐·白居易《池上閑詠》白日逍遙過,看山復繞池。——唐·姚合《閑居遣懷》漸變逍遙體,超然自在身。
——唐·呂巖《明胎息》逍遙自在蒙莊子,漢主徒言河上公。——唐·趙彥昭《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譚鳳劉郝云霞友,自在逍遙閑走。
——宋·馬鈺《桃源憶故人》自在逍遙,風月為吾伴。——宋·馬鈺《蘇幕遮》自在逍遙清凈心,閑閑云水心。
——宋·譚處端《長思仙》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游。——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逍遙自在樂真歡,何須一派喧絲竹。
——宋·王處一《歸朝歡》返照回光知去處,逍遙自在樂天真。——宋·王哲《浣溪沙》閬苑瑤池,絳闕清都,信任逍遙游玩。
——元·馮尊師《蘇武慢》月下風前,逍遙自在,興則高歌困則眠。——元·馮尊師《沁園春》。
4. 李白表達“逍遙自在”的詩句有哪些
1.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釋義: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2.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釋義: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3.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釋義: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4.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李白《夏日山中》
釋義: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
5.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釋義: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去自在悠閑。
6.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釋義: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7.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
釋義: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
8.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釋義: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
9.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釋義: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10.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釋義: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里。
5. 描寫逍遙的詩句
描寫“逍遙”的詩句有:
清平樂(王安石)
若有一卮芳酒,逍遙自在無妨。
西江月(王哲)
瑩徹即分內外。占得逍遙自在。
探春令(王哲)
逍遙自在堪經過,有玉童相賀。
撥棹子(黃庭堅)
橫一琴,甚處不逍遙自在。
恣逍遙(姬翼)
周沙界、響無遮障。逍遙自在,優游偃仰。人間事、任他勞攘。
月上海棠 嗚鶴余音卷二(劉鐵冠)
全真辦下無空過,布袍麻*腋袋掛。剪發*頭,逍遙自在行踏。
踏云行(馬鈺)
姓名已錄華胥國。逍遙自在看長安,金花
恣逍遙 贈韓守玄(馬鈺)
恣意逍遙,逍遙恣意。逍遙自在無縈系。行坐逍遙,逍遙似醉。逍遙到處,似云似水。悟徹逍遙,逍遙養氣。逍遙里面修仙計。這個逍遙,逍遙無比。逍遙去蓬島,十洲有位。
望蓬萊(馬鈺)
釣出凡籠修不二,逍遙自在處玄機。有分看瑤。
參考資料
漢語頻道:/shi/search_all_%E9%80%8D%E9%81%A5%E8%87%AA%E5%9C%A8/
關于逍遙自在詩句 1. 求描寫一個人逍遙自在的詩句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宋代: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譯文:
每天把大酒杯倒滿酒,終日在鮮花盛開的小花圃里喝醉。自己唱歌自己跳舞,自己樂得開懷大笑,最令人高興的是沒有牽掛沒有羈絆。
一生中能有幾回短暫的美麗的夢,多少奇人異士都不免歸到黃泉。人生不用計較太多,只要把現在的歡樂時光過好就行了。
擴展資料:
這首詞寫作者晚年以詩、酒花為樂事的閑淡生活,用語淺自而意味悠遠,流露出一種閑曠的情調。“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起首兩句寫出詞人終日醉飲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滿見得飲興之酣暢,小圃花開點出居處之雅致。
無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風貌已隱然可見。這正是借物寫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抒情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出現了。三個“自”隔字重疊,著力突出自由自在、自得其樂的神態,自然地帶出“無拘無礙”一句。
整個上片洋溢著輕松自適的情致,行文亦暢達流轉,宛若一曲悅耳的牧歌。兩句一轉,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懷,又避免給人以淺顯平直之感。
至下片文情陡變,兩個對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人生的認識,所謂人類的歷史不過是幾場短暫春夢雜沓無序的聯綴,無論怎樣的奇士賢才都終究不免歸于黃泉。這是歷盡滄桑,飽經憂患之后的感喟,無疑含有消極的虛無意識。
此詞寫作時代大致正忠良屈死而奸佞當道之時,“黃泉”(“紅塵”)句也隱含著深深的悲憤之情。這時,朱敦儒那種壯懷遠抱已被消蝕殆盡了,字里行間仍存苦懷,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緒。
他自以為看破了紅塵,不復希冀有所作為,把一切都交付給那變幻莫測的命運去主宰,自己“不須計較與安排”,只要“領取而今現在”,求得片時歡樂也就心滿意足了。
末句不啻是對上片所描述的閑逸自得生活之底蘊的概括和揭示。這句在結構上也是有力的收束。上片寫景敘事,下片議論感嘆,有情景相生、借景達情之妙。這是一首清新淡雅,韻味天成的小詞,語意俱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
2. 形容“逍遙自在”的詩句有哪些
1.
《鷓鴣天·手捻香箋憶小蓮》
年代: 宋 作者: 晏幾道
手捻香箋憶小蓮,
欲將遺恨倩誰傳。
歸來獨臥逍遙夜,
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
只應花月似歡緣。
秦箏算有心情在,
試寫離聲入舊弦。
2.
《朝中措·海棠如雪殿春馀》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海棠如雪殿春余。禽弄晚晴初。
倦客長慚杜字,佳辰且醉提壺。
逍遙放浪,還他漁子,輸與樵夫。
一棹何時歸去,扁舟終要江湖。
3.
《西江月·早歲輕衫短帽》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早歲輕衫短帽。中間圓頂方袍。
忽然天賜降宸毫。接引私心入道。
可謂一身三教。如今且得逍遙。
擎拳稽首拜云霄。有分長生不老。
4.
《緣識》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逍遙圣境洞中天,五色云藏大道仙。
七寶裝成銀世界,玉人皆是善心田。
5.
《雜興》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散發林間萬事輕,夢魂安穩氣和平。
只知秋菊有佳色,那問荒雞非惡聲。
達士招呼同嘯傲,福人分付與功名。
一篇說盡逍遙理,始信蒙莊是達生。
3. 求描寫一個人逍遙自在的詩句
鼓清琴,傾淥蟻,扁舟自得逍遙志。
——唐·李珣《漁歌子》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唐·高適《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高臥閑行自在身,池邊六見柳條新。
——唐·白居易《池上閑詠》白日逍遙過,看山復繞池。——唐·姚合《閑居遣懷》漸變逍遙體,超然自在身。
——唐·呂巖《明胎息》逍遙自在蒙莊子,漢主徒言河上公。——唐·趙彥昭《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譚鳳劉郝云霞友,自在逍遙閑走。
——宋·馬鈺《桃源憶故人》自在逍遙,風月為吾伴。——宋·馬鈺《蘇幕遮》自在逍遙清凈心,閑閑云水心。
——宋·譚處端《長思仙》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游。——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逍遙自在樂真歡,何須一派喧絲竹。
——宋·王處一《歸朝歡》返照回光知去處,逍遙自在樂天真。——宋·王哲《浣溪沙》閬苑瑤池,絳闕清都,信任逍遙游玩。
——元·馮尊師《蘇武慢》月下風前,逍遙自在,興則高歌困則眠。——元·馮尊師《沁園春》。
4. 李白表達“逍遙自在”的詩句有哪些
1.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釋義: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2.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釋義: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3.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釋義: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4.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李白《夏日山中》
釋義: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
5.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釋義: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去自在悠閑。
6.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釋義: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7.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俠客行》
釋義: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
8.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釋義: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里舉起了酒杯。
9.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釋義: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么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10.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釋義:只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里。
5. 描寫逍遙的詩句
1.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2. 老我無心出市朝,東風林壑自逍遙。 3. 桐柏山頭避俗囂,篇詩斗酒自逍遙。
4. 欹枕自逍遙,憑闌時徒倚。 5. 客游花縣自逍遙,百里風光在兩橋。
6. 曹溪久得法,游戲自逍遙。 7. 乘閑自是逍遙事,誰羨襄陽倒載人。
8. 年深須變化,泉潔自逍遙。 9. 自得逍遙趣,從來樂靜居。
10. 門外杉松盡顛怪,云中雞犬自逍遙。 11. 情懷甘澹泊,書史自逍遙。
12. 周子宜數來,逍遙自今始。 13. 逍遙自足忘鵬鷃,漫浪何須寄姓名。
14. 功名成遂真豪杰,更自逍遙享太平。 15. 那么問對成中說,自得逍遙喜風篇。
16. 白云滿地江湖闊,著我逍遙自在行。 17. 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 18. 逍遙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19. 伎倆無多子,逍遙自許時。 20. 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
21. 此生逍遙天休問,古來萬事東流水。 22. 陰云解駁晴光好,藜杖逍遙足自怡。
23. 鶴戀故巢云戀岫,比君猶自不逍遙。 24. 逍遙自是天游樂,不結沙鷗水石盟。
25. 數仞堂高誰富貴,一枝巢隱自逍遙。
6. 求形容自己逍遙自在 和 孤獨 還有 看破紅塵 的詩詞
落花去[一]2007年04月18日 星期三 13:45
漫漫楊花為誰飛?
似我離散滿傷悲.
叉路情懷孤杜宇,
驛站相思囚畫眉.
欲求拉杉眉高鎖,
卻在拽袖眼低垂.
只見門前落花去,
不覺心后苦澀回!
隨筆2007年04月11日 星期三 17:56
黃花八月不芬芳
呼盟楓葉已知霜
秋風撲面身少冷
夜雨望鄉意多涼
高歌商界求翹楚
低吟情海苦自傷
莫思身外無窮事
明朝世事兩茫茫
隨筆2007年04月11日 星期三 17:49
不忍摘花一葉憂!
漂泊西南哪座洲?
人前衣冠雨楚楚,
馬后辛酸淚休休.
誰知忙碌辛酸盡,
可見凄涼那時愁.
將添欲壑唯疏放,
微軀此外更何求?
7. 描寫“逍遙”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逍遙”的詩句有:
清平樂(王安石)
若有一卮芳酒,逍遙自在無妨。
西江月(王哲)
瑩徹即分內外。占得逍遙自在。
探春令(王哲)
逍遙自在堪經過,有玉童相賀。
撥棹子(黃庭堅)
橫一琴,甚處不逍遙自在。
恣逍遙(姬翼)
周沙界、響無遮障。逍遙自在,優游偃仰。人間事、任他勞攘。
月上海棠 嗚鶴余音卷二(劉鐵冠)
全真辦下無空過,布袍麻*腋袋掛。剪發*頭,逍遙自在行踏。
踏云行(馬鈺)
姓名已錄華胥國。逍遙自在看長安,金花
恣逍遙 贈韓守玄(馬鈺)
恣意逍遙,逍遙恣意。逍遙自在無縈系。行坐逍遙,逍遙似醉。逍遙到處,似云似水。悟徹逍遙,逍遙養氣。逍遙里面修仙計。這個逍遙,逍遙無比。逍遙去蓬島,十洲有位。
望蓬萊(馬鈺)
釣出凡籠修不二,逍遙自在處玄機。有分看瑤。
參考資料
漢語頻道:/shi/search_all_%E9%80%8D%E9%81%A5%E8%87%AA%E5%9C%A8/
史上最爛的詩詞
《佛》
【清】楊遇春
你倒睡得好,一睡萬事了。
我若陪你睡,江山誰人保?
段友吐槽:
佛肯定也想說:我睡我的覺,礙你們的江山什么事?你陪我睡?我還不要呢
《寄趙居士》
【元】馬鈺
凈凈清清凈凈清,澄澄湛湛湛澄澄。
冥冥杳杳杳冥冥,永永堅堅堅永永。
明明朗朗朗明明,靈靈顯顯顯靈靈。
段友吐槽:
乍眼一看,還以為有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凄凄切切”的意境,沒想到是這個樣子,只怪詩句太高深,無法理解
乾隆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后人熟知的皇帝之一,他一人獨攬三項帝王之最:壽命最長、執政時間最長(60年皇帝,3年半太上皇)、作詩最多。作為少數民族皇帝,乾隆酷愛漢族文化,尤其鐘情于詩詞歌賦。乾隆一生寫詩四萬多首,相當于2200多位唐朝詩人的詩作總和,一個人就“完爆”了整個盛唐,實乃神人也!
《過蒙古諸部落》
【清】乾隆
識路牛羊不用牽,下來群飲碧溪泉。
兒童騎馬尋亡牯,只在東溝西谷邊。
段友吐槽:
這是什么詩呀,就像一個打油詩,順口溜一般。
說完乾隆,咱說說洪秀全的詩,看完你會唱起一首歌:全是你的錯,都是你的錯······
《天父詩》
【清】洪秀全
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嬸錯無哥錯。
只有人錯無天錯,只有臣錯無主錯。
段友吐槽:
總之,都是你的錯,就是你的錯,全是你的錯,俺就是沒有錯!
《金雞報曉》【明】朱元璋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
雞叫三聲撅一撅!
段友吐槽:
就為了幾聲雞叫,還撅來撅回的。
《詠雪》
【明】陸詩伯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漲價。
板凳當柴燒,嚇得床兒怕。
段友吐槽:
詠雪的詩見過不少可還沒見過這么寫的,題為詠雪全詩沒寫雪怎么樣但是寫了不少家長里短的事。還用了擬人的手法,大家看看就好了。
張宗昌這位同志也許還稱不上是古人,但其詩爛得空前絕后。這位的爛詩實在太多,每首都是爛詩之king,且足夠秒殺所有段子手。在此我就舉一例深入人心的。
《大明湖》
【民國】張宗昌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蛤蟆。
蛤蟆窩里蛤蟆多,
一戳一蹦達!
段友吐槽:
你這樣詠大明湖,相信夏雨荷是拒絕的。
安史之亂里的另外一個主角史思明,有一天品嘗著新鮮的櫻桃,忽然思念起兒子、懷王史朝義來。于是,他安排專人,快馬加鞭,給留守燕京的兒子送去一籃櫻桃,說一半給兒子,一半給宰相周贄,還當場附庸風雅地寫了一首《櫻桃詩》
《櫻桃詩》
【唐】史思明
櫻桃一籃子,
半青一半黃,
一半與懷王,
一半與周贄。
段友吐槽:
你這樣寫詩,你家里人知道嗎,一首詩里頭有四個半字,聽著扎心呢。不過,你還是體現出了深情厚誼。
蘇東坡讀過與自己同一時期的杜默寫的一首詩《送首到六字詩》。蘇東坡讀后深感反胃,忍不住打趣說:我看杜默的豪氣,那正是京郊學究先生,飲了私酒、吃了瘴死牛肉,醉飽后所發!蘇東坡還把這件事記錄在《東坡志林》中,廣為流傳,聞者無不笑倒。杜默這首毫無韻味、形同白開水的詩歌,也隨《東坡志林》而“流傳千古”。
《送守道六子詩》
【宋】杜默
學海波中老龍,圣人門前大蟲。
推倒楊朱墨翟,扶起仲尼周公。
段友吐槽:
你看懂了沒,我沒看懂,也沒聽懂,這到底什么意思呀,又是龍又是蟲的。
宋朝的陳瓘,有一天看到一個人長得很奇怪,就寫了首詞,結果最后還要寫一句:我不能細說有多奇怪,說多了人家要生氣了。
蝶戀花
【宋】陳瓘
有個胡兒模樣別,滿頷髭須,生得渾如漆。
見說近來頭也白,髭須那得長長黑。
籋子鑷來,須有千堆雪。莫向細君容易說,
恐他嫌你將伊摘。
段友吐槽:
怕別人生氣你還要寫出來?
《上馬留題 》
【明】朱厚照
正德英名已傳播,南征北剿敢當先。
平生威武安天下,水鎮江山萬萬年。
段友吐槽:
這哥們對自己非常滿意啊,分分鐘就把自己夸上天。
段友們看到這些詩詞,也氣得不要不要的啦,順便也寫了一些,發揮了一下自己的感慨。
我自橫刀向天笑,
笑完之后去睡覺。
睡醒我又拿起刀,
我自橫刀向天笑。
不賭不知時運到,
不嫖不知身體好。
醉過才知酒滋味,
試過才知鞋合腳。
鵝鵝鵝,
曲脖用刀割,
拔毛燒開水,
鐵鍋燉大鵝!
帶“鈺”字的詩詞有哪些?并寫出出處和翻譯
1.《滿庭芳 邀姚公書》年代:?元?作者:?馬鈺
山侗稽首,自別姚仙。思心度日如年。即此清清雨霽,遍潤芝田。伏惟神明協相,處安閑、法體然。鈺如昨,荷尋常留念,書信相傳。輒有微言相懇,譚仙去相邀,鶴羽翩翩。儻若攜云光訪,感激難言。些兒閑中閑事,待賢來、面罄不宣。山侗拜,上玄中玄玉座前。
2.《踏云行·重遇重陽》年代:?元?作者:?馬鈺
重遇重陽,重重悟道。扶風馬子何愁老。調龍引虎弄明珠,明珠出路應須早。以鈺為名,字呼玄寶。云中子得為佳號。木牛小字字山侗,山侗。
3.《踏云行·馬鈺平生》年代:?元?作者:?馬鈺
馬鈺平生,心平性善。因師釣出牟平縣。逍遙坦蕩過東平,平安無事身康健。得到興平,治平為念。清平快樂無征戰。云游地脈太平宮,平平。
4.《蘇幕遮 贈馬公》年代:?元?作者:?馬鈺
好云游,是馬鈺。幸遇華宗,一視如親族。拜禮從今為骨肉。仰荷恩憐,終日閑相逐。告吾兄,聽我囑。莫慮兒孫,自有兒孫祿。愿早灰心明性燭。占取清閑,修取將來福。
5.《萬年春·昔年常被利名枷》年代:?元?作者:?馬鈺
昔年常被利名枷。苦海波中喜戴枷。常下兒孫如玉*,眼前妻妾似金枷。至迷馬鈺因何悟,得遇風仙便脫枷。閑里尋閑得閑趣,如今寧肯復投。
對歌手徐懷鈺的評價?
徐懷鈺是個奇怪的女生。單純的她只喜歡事物的本質,拒絕復雜;她固執,所以常用眼淚當武器;對抗無力的辯駁,她有強烈的正義感,但又礙于自己氣力太小;喜歡照顧別人,更希望被別人照顧的驕縱。
古詩《楊柳知詞》
楊柳枝詞 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 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 盡日無人屬阿誰?
關于這首詩,當時河南尹盧貞有一首和詩,并寫了題序說:“永豐坊西南角園中,有垂柳一株,柔條極茂。白尚書曾賦詩,傳入樂府,遍流京都。近有詔旨,取兩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顧增十倍之價,非虛言也。”永豐坊為唐代東都洛陽坊里名。白居易于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后寓居洛陽,直至會昌六年卒;盧貞會昌四年七月為河南尹(治所在洛陽)。白詩寫成到傳至京都,須一段時間,然后有詔旨下達洛陽,盧貞始作和詩。據此推知,白氏此詩約作于會昌三年至五年之間。移植永豐柳詔下達后,他還寫了一首《詔取永豐柳植禁苑感賦》的詩。
此詩前兩句寫柳的風姿可愛,后兩句發抒感慨,是一首詠物言志的七絕。
詩中寫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現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條,此詩亦即于此著筆。首句寫枝條之盛,舞姿之美。“春風千萬枝”,是說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一樹而千萬枝,可見柳之繁茂。次句極寫柳枝之秀色奪目,柔嫩多姿。春風和煦,柳枝綻出細葉嫩芽,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金色”、“絲”,比譬形象,寫盡早春新柳又嫩又軟之嬌態。此句上承春風,寫的仍是風中情景,風中之柳,才更能顯出枝條之軟。句中疊用兩個“于”字,接連比況,更加突出了“軟”和“嫩”,而且使節奏輕快流動,與詩中欣喜贊美之情非常協調。這兩句把垂柳之生機橫溢,秀色照人,輕盈裊娜,寫得極生動。《唐宋詩醇》稱此詩“風致翩翩”,確是中肯之論。
這樣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應當受到人們的贊賞,為人珍愛;但詩人筆鋒一轉,寫的卻是它荒涼冷落的處境。詩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長之地,有意給人以突兀之感,在詩意轉折處加重特寫,強調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為背陽陰寒之地,“荒園”為無人所到之處,生長在這樣的場所,垂柳再好,又有誰來一顧呢?只好終日寂寞了。反過來說,那些不如此柳的,因為生得其地,卻備受稱贊,為人愛惜。詩人對垂柳表達了深深的惋惜。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兩句所寫的動人風姿,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對比越是鮮明,越是突出了感嘆的強烈。
這首詠物詩,抒發了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于朋黨斗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自己,也為避朋黨傾軋,自請外放,長期遠離京城。此詩所寫,亦當含有詩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內。
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著一絲痕跡。全詩明白曉暢,有如民歌,加以描寫生動傳神,當時就“遍流京都”。后來蘇軾寫《洞仙歌》詞詠柳,有“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之句,隱括此詩,讀來仍然令人有無限低回之感,足見其藝術力量感人至深了楊柳枝詞(其一)
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劉禹錫的樂府小章《楊柳枝詞》,一共有九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說是這組詩的序曲,鮮明地表現了他在文學創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漢樂府橫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種),其曲調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鮑照、吳均、徐陵、盧照鄰、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詞,內容都與梅花有關。(見《樂府詩集》卷二四)這句意思說,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樂曲。
次句講的是《楚辭》中的《招隱士》篇。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門客小山之徒作《招隱士》篇來表現對屈原的哀悼。《招隱士》首句云,“桂樹叢生兮山之幽”,下文又兩處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劉禹錫詩中以桂樹指代《招隱士》篇。《招隱士》雖然篇章短小,但情辭悱惻動人,為后代所傳誦。篇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兩句尤為后世文人所賞愛,樂府雜曲歌辭有《王孫游》曲,南齊謝朓與王融、唐崔國輔均有歌詞,即從此兩句衍化出來。(見《樂府詩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說,《招隱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詞。《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詠梅花,《招隱士》出自淮南王門下,屢屢詠及桂樹,它們與《楊柳枝詞》(詠柳)都以樹木為歌詠對象,在內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劉禹錫拿它們來與《楊柳枝詞》相比。
《梅花落》、《招隱士》雖是產生于西漢的作品,但長久流傳后世,到唐朝仍為人們所吟唱傳誦。唐代文士不但寫《梅花落》、《王孫游》樂府古題詩,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詠及這兩個作品。如李白詩云:“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維詩云:“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送別》)即化用《招隱士》句意。這都可以說明這兩個作品在唐代的影響。
劉禹錫固然也重視這兩個作品的歷史地位和長遠影響,但他本著文學必須創新的原則,向時人提出:“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隱士》這兩個作品畢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現在還是聽我改舊翻新的《楊柳枝詞》吧。《折楊柳》原來也是樂府舊曲。樂府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曲,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歌辭》、《折楊柳枝詞》,相和歌辭中有《折楊柳行》,清商曲辭中有《月節折楊柳歌》,其歌辭大抵是漢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體來抒寫。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楊柳枝詞》,從白居易、劉禹錫以至晚唐的李商隱、溫庭筠、薛能等的許多作品,卻都用七言近體的七絕形式來寫作,雖然內容仍詠楊柳或與楊柳有關的事物,在形式上確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絕句配樂演唱,七絕尤多。《樂府詩集》都編入近代曲辭,表明它們是隋唐時代的新曲調。
劉禹錫晚年與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楊柳枝》組詩八首,其第一首云:“《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組詩九首,就是與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構思、造語上都非常接近。比較起來,劉的“請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舊曲”二句,語言更為精警動人,因而贏得更多讀者的喜愛。這兩句詩,不僅概括了詩人的創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陳出新的人們,也都可以借用它們來抒發自己的胸懷,因此可說含蘊豐富,饒有啟發意義。
描寫贊美蓬萊仙境的詩詞
一、臨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蓬萊清淺對觚棱。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
誰見江南憔悴客,端憂懶步芳塵。小屏風畔冷香凝。酒濃春入夢,窗破月尋人。
譯文:
聽說都城汴京元宵晚上燈火熱鬧非凡,華麗的車輛,俊秀的寶馬就像天上的云一樣多,宛如神仙境界。玉帝把碧落打開天上的星兒、宿兒便紛紛下落,使“銀界失黃昏”了。
沒人看見孤單的我,而妻子對那元夜的繁華早已失去了興趣,只有在閨房中,在“小屏風畔”,獨對薰香裊裊,薰香則漸冷而凝。只有在喝醉的時候才能在夢中排除孤寂,只有月從客舍的破窗隙中來尋找我。
二、新沙
唐代:陸龜蒙
渤澥聲中漲小堤,官家知后海鷗知。
蓬萊有路教人到,應亦年年稅紫芝。
譯文:
在偏僻的渤海灣,隨著經年的潮漲潮落,終于淤起了一處小小的沙洲。海鷗終日在海面上盤旋飛翔,可是最先發現這塊沙洲的卻是官府。
如果蓬萊仙島能有路可通的話,那么官家也會年年去向神仙們征收紫芝稅。
三、憶舊游·登蓬萊閣
宋代:張炎
問蓬萊何處,風月依然,萬里江清。休說神仙事,便神仙縱有,即是閑人。
笑我幾番醒醉,石磴掃松陰。任狂客難招,采芳難贈,且自微吟。
俯仰成陳跡,嘆百年誰在,闌檻孤憑。海日生殘夜,看臥龍和夢,飛入秋冥。
還聽水聲東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極空寒,蕭蕭漢柏愁茂陵。
譯文:
問蓬萊仙山在何處,眼前風月依舊人事已非,江天空闊客子形單影只。不要說神仙事,神仙并不存在,只有放棄俗世的紛擾,才是真正的神仙。
應笑我多少次獨醒爛醉,松陰之下把石磴掃個沒完。無奈賀知章一樣的狂客難以招回,采得芳草無人可贈,我姑且小聲吟詠孤單。
轉眼許多世事盡成陳跡,感嘆“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獨自憑靠欄桿。天快亮時大海上升起太陽,山騰如龍,人在夢境,一切盡入秋天幽深的變幻。
又聽到大江東去滔滔之聲,山壑不生白云一片凄暗。我用盡目力遠望寒天,惦念茂陵蔥蔥郁郁的柏林,不知他如今受到怎樣的摧殘。
四、醉蓬萊
宋代:黃庭堅
對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歡意。
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譯文:
朝云暮雨,煙霧氤氳,微露云端的亂峰互相偎依。站在巫山縣城樓上,遙望楚陽臺,想象楚襄王夢與神女相會的情景。春光明媚之中,宮府的儀仗隊行進,盛裝艷服之人迎接著馬隊,迤邐向城中走去。被貶謫放逐到偏荒之地,對影自憐,有什么值得高興的。
到達黔州之后,山愈高,勢愈險,而距中原更遠,隔斷了眺望京城的視線,但鄉愁卻越過千山萬水飛向神州。有貶謫之地的地方官擺酒接風、歡宴公堂。醉舞歡騰,滿堂香氣,聲歌盈室,美人容顏嬌艷,香氣氤氳馥郁。聽著那杜鵑一聲一聲地到天明,直喚著“不如歸去”。
五、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唐代:杜審言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云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譯文:
北斗星掛在長安城邊,終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萊三殿前。
山上華麗的宮殿聳入云端,精美的樓閣在樹梢上高懸。
半山腰漂浮著清新的瑞氣,山峰中環繞著祥瑞的云煙。
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壽,愿永遠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間。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