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白寫過哪些詩(王貞白寫過哪些詩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王貞白寫過哪些詩,以及王貞白寫過哪些詩詞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贊美"龍虎山"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龍虎山"的詩句有:1.玉盂祝水起波云,筆下雷聲泣鬼神.龍虎山前山后間,先生活盡幾多人。
2.宇宙今年氣數(shù)新,不愁無地著閑身。西成稼穡占魚夢,南紀(jì)干戈息馬塵.隨分田園勝仕宦,及時兒女了婚姻.細(xì)思便合從君去,龍虎山中作道人。
3.遠(yuǎn)挹高風(fēng)自漢遷,老松猶帶昔年青。留侯高臥衣冠冷,鼻祖重來印劍靈。
4.素書一束展經(jīng)綸,世業(yè)留侯異等倫。紫府群仙天上籍,碧桃流水洞中春。
5.鑿開風(fēng)月長生地,占卻煙霞不老身。虛靖當(dāng)年仙去后,未知丹訣付何人。
明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所撰《龍虎山志》序言寫到:龍虎山“歷魏、晉、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勝,宮宇之麗,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代之慕擬歆羨者,或美之于詩文,垂之金石,傳遞一千余載而嗣之者愈久愈昌.”其人文自然景觀的絕妙,由此不難想見。
我國古代名著《水滸傳》開篇第一回“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寫得就是龍虎山的景致和發(fā)生在龍虎山的故事.如書中寫到洪太尉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尋找張?zhí)鞄?“將到半山,望見大頂直侵霄漢,果然好座大山.正是:根盤地角,項接天心.遠(yuǎn)觀磨斷亂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羅倒掛.虎嘯時風(fēng)生谷口,猿啼時月墜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真是生花妙筆,把龍虎山縹緲仙氣與充滿野趣的山水描寫得了神入化,惟妙惟肖。
唐末詩人王貞白與詩僧貫休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改詩事跡?
王貞白,字有道,唐末詩人。乾寧進(jìn)士,授校書郎,與詩僧貫休為詩友。
王貞白曾作一首《御溝》詩:
一帶御溝水,綠槐相蔭青。
此波涵帝澤,無處濯塵纓。
鳥道來雖險,龍池到自平。
朝宗本心切,愿向急流傾。
并抄寫給詩友貫休看。貫休看后說:“詩寫得很好,只有一個字尚欠妥。”王貞白說:“讓我回去想想。”轉(zhuǎn)身便走了。貫休對他的弟子們說:“有道才思敏捷,他很快就會改好回來見我的。”貫休邊說邊在自己手掌上寫了一個字,等待王貞白回來。果然不一會兒,王貞白回來了,對貫休說:“我將‘此波涵帝澤’,改為‘此中涵帝澤’了。”貫休聽后,伸開手掌,王貞白看到貫休的掌心上寫的正是一個“中”字。
在這首詩中,“此中”確實比“此波”好得多。“波”太實,而且“此中”與下句“無處”相對,更為工穩(wěn)。一個聰明的作者,聽到對于自己作品的意見,往往是一點即透的。
王貞白的詩: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白鹿洞(唐)王白貞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注釋: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內(nèi)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這里青山環(huán)抱,碧樹成蔭,十分幽靜。名為“白鹿洞”,實際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間的一個坪地。/春深:春末,晚春。/一寸光陰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陰,謂時間極為寶貴,應(yīng)該珍惜。寸陰:極短的時間。/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逗笑,開玩笑。/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dǎo)。/追尋:深入鉆研。
賞析:
這是一首寫詩人自己的讀書生活的詩,也是一首惜時詩。“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內(nèi)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這里青山環(huán)抱,碧樹成蔭,環(huán)境幽靜。名為“白鹿洞”,實際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間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讀書,養(yǎng)有一頭白鹿為伴,因名“白鹿洞”。首句敘事。“讀書不覺已春深”,言自己專心讀書,不知不覺中春天又快過完了。“春深”猶言春末、晚春。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讀書入神,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全然忘記了時間。春天快過完了,是詩人不經(jīng)意中猛然發(fā)現(xiàn)的。這一發(fā)現(xiàn)令詩人甚感意外,頗多感慨。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許多知識要學(xué),時間總不夠用似的。次句寫詩人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指極短的時間,這里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yīng)該珍惜。這是詩人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fā)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來一直勉勵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三、四句敘事,補(bǔ)敘自己發(fā)覺“春深”,是因為“道人來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開玩笑。道人修禪養(yǎng)性是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的了,而詩人需要道人來“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見詩人讀書之專心致志,非同尋常。這不,道人到來之時,詩人正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dǎo)呢。“周情孔思”,當(dāng)指古代讀書人所讀的儒家典籍。從詩人的讀書生活看,詩人是惜時如金、潛心求知的人。我們應(yīng)當(dāng)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為充實和豐富自己,應(yīng)十分珍惜時間才是。
白鹿洞二首是一首古詩嗎
1、《白鹿洞二首》是古詩,有兩首。是唐代詩人王貞白所作。
2、 詩文如下:
《白鹿洞二首·其一》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白鹿洞二首·其二》
一上西園避暑亭,芰荷香細(xì)午風(fēng)輕。 眼前物物皆佳興,并作吟窩一味清。
3、【賞析】
《白鹿洞二首》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著名詩人王貞白寫自己的讀書生活的詩,也是惜時詩。所謂“惜時”就是珍惜時間,詩中“一寸光陰一寸金”詩句更是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
有誰知道王貞白的詳細(xì)資料,和他寫的詩
王貞白簡介:
王貞白,字有道,永豐人,乾寧二年張貽憲榜進(jìn)士。后七年,始授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
王貞白的詩歌列表:
終南山(終朝異五岳)
折楊柳三首一作段成式詩(枝枝交影鎖長門)
贈劉凝評事(棘寺官初罷)
雜曲歌辭·妾薄命(薄命頭欲白)
云居長老(巘路躡云上)
遠(yuǎn)聞本郡行春到舊山二首(一身從宦留京邑)
御試后進(jìn)詩(三時賜食天廚近)
御溝水(一帶御溝水)
庾樓曉望(獨憑朱檻亦凌晨)
雨后從陶郎中登庾樓(庾樓逢霽色)
有所思一作長相思(芙蓉出水時)
游仙(我家三島上)
憶張?zhí)幨浚ㄌ炫_張?zhí)幨浚?
依韻和干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山立只盈尋)
曉發(fā)蕭關(guān)(早發(fā)長風(fēng)里)
曉泊漢陽渡(落月臨古渡)
湘妃怨(舜欲省蠻陬)
仙巖二首(白煙晝起丹灶)
洗竹(道院竹繁教略洗)
田舍曲(古今利名路)
題嚴(yán)陵釣臺(山色四時碧)
太湖石(誰憐孤峭質(zhì))
隨計(徒步隨計吏)
宿新安村步(淅淅寒流漲淺沙)
送友人南歸(南國菖蒲老)
送芮尊師(石上菖蒲節(jié)節(jié)靈)
送馬明府歸山(辭秩入匡廬)
送韓從事歸本道(獻(xiàn)捷靈州倅)
述松(遠(yuǎn)谷呈材干)
書陶潛醉石(片石陶真性)
參考資料:
王貞白有哪些七字詩
白鹿洞二首
(其一)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其二)
一上西園避暑亭,芰荷香細(xì)午風(fēng)輕。
眼前物物皆佳興,并作吟窩一味清。
注釋
①白鹿洞:即指白鹿洞書院;位于九江廬山五老峰下,是中國古代最早建立的書院之一。詩人曾在此讀書求學(xué)。
②周情孔思:指周公禮法、孔子儒學(xué),詩中乃泛指經(jīng)史之學(xué)。[2]
折疊作品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
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一樣珍貴。
若不是被來往行人贊賞的逗笑打斷了思緒,
我正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dǎo)呢。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