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為什么叫滿江紅(誰寫了滿江紅)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詞為什么叫滿江紅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誰寫了滿江紅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滿江紅的由來是什么?
《滿江紅》的寫作背景是公元1136年(紹興六年),岳飛第二次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可是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但岳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飛壯志未酬,鎮守鄂州時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滿江紅》取名滿江紅,為什么?
滿江紅不過是古人作詩詞時選的詞牌令,就像是押韻啊什么的,不能逐字掰開解釋,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啦。
為什么大宋提刑官的片尾曲朗誦的詞也叫滿江紅?
滿江紅是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②(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個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詞牌的來源
⑴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象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宜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⑵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④,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⑶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何罷了。
詞牌-滿江紅
一、題考
【詞學全書 填詞名解】:“唐【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后轉二字,得今名。”按萬氏【詞律】,引【冥音錄】作[上江紅]。但“上”諧作“滿”,音殊不類。考【本草綱目】有“滿江紅”水草,為浮游水面之細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時,民間已有此種名稱之水草,隨取入詞,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雜存】載有“滿江紅”為江淮船名;則故事始自明太祖,當非詞名所本也。
二、格式
雙調九十三字,前闋四仄韻,后句五仄韻,前闋五六句,后闋七八句要對仗。后闋三字四字也用對仗,此調例用入聲韻腳。具體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三、著名詞作
1、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又作“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效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譯文】
我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我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缺。我滿懷壯志,發誓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賞析】: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上闋以抒情為主,濃墨而起,“瀟瀟雨歇”與“壯懷激烈”構成了環境與內心兩個方面的沖突,雖然對往事的回憶中有一絲惆悵,但接之而來的自勉則造成了情感的跌宕。下
闋以言志為主,作者用似問非問的方式點明自己的志向,對敵人的蔑視與對勝利的信心構成了最豪邁的旋律。
2、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蘇軾
江漢西來2,高樓下、葡萄深碧3。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4。君是南山遺愛守5,我為劍外思歸客6。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7,君休讀。狂處士8,真堪惜。空洲對鸚鵡9,葦花蕭瑟。獨笑書生爭底事10,曹公黃祖11俱飄忽。原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12
3、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辛棄疾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1,能消幾兩平生屐2。笑塵勞、三十九年非3,長為客。
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4。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樓觀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5。
4、滿江紅
郭沫若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人六億,加強團結,堅持原則。
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聽雄雞一唱遍寰中,東方白。
太陽出,冰山滴;真金在,豈銷鑠?
有雄文四卷,為民立極。
桀犬吠堯堪笑止,泥牛入海無消息。
迎東風革命展紅旗,乾坤赤。
5、滿江紅
趙希蓬
勁節剛姿,誰與比、歲寒松柏?幾度欲、排云呈腹,叩頭流血。杜老愛君□謾苦,賈生流涕衣空濕。為國家、仔細計安危,淵然識。
英雄士,非全闕。東南富,尤難匹。卻甘心修好,無心逐此!螳怒空橫林影臂,鷹揚不展秋空翼。但只將南北限藩籬,長江隔!
6、滿江紅
柳永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鳥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云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7、滿江紅
張先
飄盡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覺。漸迤邐、水明山秀,暖生簾幕。過雨小桃紅未透,舞煙新柳青猶弱。記畫橋深處水邊亭,曾偷約。
多少恨,今猶昨;愁和悶,都忘卻。拚從前爛醉,被花迷著。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
京劇傳統劇目-滿江紅
劇情:岳飛朱仙鎮大捷,指日渡河,金兀術大懼。遣使通秦檜,故以放還欽宗(趙桓)為言,脅迫高宗(趙構)。秦檜乘勢聳以危言,趙構果下詔撤回韓、劉大軍,并發金牌召岳飛退兵。岳飛部將及父老無不憤惋,岳飛匹馬還朝力爭;趙構不聽,解飛兵權。秦檜唆使王俊誣告岳飛謀反,密逮岳云、張憲逼供,又奉旨逮岳飛交大理守周三畏及萬俟卨勘審。岳飛侃侃正言,周深敬佩,掛冠而去。秦檜構陷不成,朝野洶洶,又奉趙構密賜“黃柑碧盒”示意,遂于歲末殺害岳飛父子三人。牛皋怒據太行山,與岳雷共集義兵,誓不再為宋君出力。金兵二次南侵,趙構慌懼,復胡銓,釋越夫人,下萬俟卨等于獄,使周三畏頒詔至太行請岳家軍,牛皋怒而扯旨,岳夫人勸以繼岳遺志,抗金為重,牛皋始發兵,一舉破金。
1961年范鈞宏、呂瑞明本《宋史》等重加編寫,并吸收桂劇、滇劇《牛皋扯旨》情節,中國京劇院一、四團均演出,各有特色。
岳飛為什么要作《滿江紅》?全文想表達什么意思?
《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其實關于這首《滿江紅》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岳飛,本身就是有爭議的,正反兩方都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這不是本文的主旨,無需討論,但是從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意思,似乎很能表達岳飛的心情,我寧愿承認這就是岳飛之作。
滿江紅
岳飛生活的年代是南宋與北宋的中間過渡期,是兩宋時期戰亂頻發的年代,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是每一個華夏子民的責任,岳飛也是如此,投身軍營參與對外族作戰是當時報效國家的唯一方式,岳飛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請母親在自己的后背上刺上四個血印大字:盡忠報國。
岳飛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三次參軍,憑借能力、英勇、機智,一步一步從普通士兵成長為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一位中興將領、民族英雄,他短暫的一生幾乎要創造了南宋的復興,可最終功虧一簣,作為熱血軍人來說,岳飛沒有戰死沙場、馬革裹尸,卻死于暗箭之下、小人之手,難免讓人感嘆世事無常、悲憤可惜。
岳飛刺字“盡忠報國”
岳飛自幼文武雙全,從小受過良好教育,不僅刀槍武藝樣樣精通,熟讀兵書,而且一生流傳下來有20多首詩詞,《滿江紅》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仔細讀讀這首詩,就會感覺一股濃郁的憤怒之情、一股強烈的報國之心和滿腔報國無門的感嘆,文中第一句話就是: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意思是說:我憤怒得頭發都豎了起來,把帽子都頂飛了,獨自登高憑著欄桿向遠處眺望,一場急驟的風雨剛剛停歇。
詞中第一句話就表達了作者非常憤怒,岳飛到底在憤怒什么?
岳飛影視版
如果你能看看岳飛的一生,就能明白他在憤怒什么?岳飛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就是盡忠報國,岳飛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為了盡忠報國,如果理想被人生生撲滅,人為地撲滅,是不是沒有什么比這更讓岳飛憤怒的了,岳飛最想干的做事,也同樣出現在了詞中,就是: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的目標就是重新收復之前國家的疆土,然后向皇帝上傳捷報。
事實上,岳飛也的確收復了一些大好河山,收復健康(今南京)城,收復襄陽六郡,岳飛第一次北伐收復了商於和虢略之地,正當岳飛準備乘勝北進之時,以趙構為首的朝廷卻沒有支持岳飛的北伐,導致岳飛孤深入,缺乏糧食,不得不退回鄂州(今湖北武漢),這是岳飛第一次感到無奈,岳飛郁悶的心情由此可見,而且《滿江紅》很可能就是岳飛由于無法北伐而無奈退回鄂州之后所作,因為這一段時間正好符合岳飛非常憤怒、郁悶和報國無門的心情。
岳家軍
就是在這個時候,岳飛感慨萬千,想起了“靖康恥”,北宋的兩位末代皇帝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王公皇族、后宮妃嬪、朝臣等三千余人因為戰敗被金國俘虜,由此導致了北宋的滅亡,這對國家、民族來說,是最大的恥辱,皇帝身為國家的象征和精神支柱,華夏政權的最高統治者,居然受到如此屈辱的對待,這一事件激起了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所有心懷報國之心的仁人志士的憤怒,岳飛當然也不例外,可是眼下岳飛根本無力改變,他頭一次感到了無奈。
這一年,岳飛已經34歲了,他感到了自己一定趁早為國家立下功勞,所以就有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嘆,岳飛擔心自己也會像曾經的導師宗澤一樣,直到去世之前,仍然只能喊著口號:過河!過河!過河!悲憤而死。這一年宗澤已經去世8年了,然而宋軍仍然沒有過河的機會和可能,這是宗澤當年的夢想,同樣是岳飛心中所想。
岳飛影視形象
岳飛很想轟轟烈烈地拼殺一場,像東漢時期血戰疏勒城的耿恭一樣,當年的耿恭僅僅以數百漢軍面對十倍于己的數萬匈奴軍隊的攻擊,堅守城池一年多,無論匈奴如何攻城,如何誘降,耿恭就是死戰到底,所以岳飛就有了“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而這句詩的原型就是東漢的耿恭,岳飛希望自己是耿恭,能夠吃胡人的肉,喝胡人的血,為國壯志。
然而現在,岳飛只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代表了岳飛的三十多年的一生,岳飛認為自己轉戰南北八千里,建功立業三十年,是微不足道的,但此時的岳飛除了等待,沒有其他選擇。
終于讓岳飛等來了一生最后一次北伐機會,就在岳飛生命中的最后二三年時間,金軍由完顏兀術率領攻打駐扎偃師的岳飛軍,岳飛趁機反攻,前鋒一直打到了開封,這可是北宋的都城,岳飛多年來還于舊都的心愿就要實現,就連完顏兀術都準備渡過黃河向北逃竄,岳飛勝利在望,一生的夢想就要實現,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以秦檜為丞相的朝廷勸說高宗讓岳飛撤軍,并且連下12道金牌,迫于現實無奈,岳飛只得撤軍回臨安。
岳飛
岳飛明白,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北伐的機會,失去了,就永不再來,可是皇帝之命無法違抗,岳飛再一次激起了無邊的憤怒,并且仰天悲嘆: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這一次,岳飛是絕望。
最終岳飛死于“莫須有”的政治斗爭,年僅39歲,20年后,岳飛冤案被宋孝宗平反,岳飛死了,可他永遠活在了華夏子民心中。《滿江紅》這首詞,因為岳飛而流傳下來,岳飛之所以做這首詞,就是表達自己報效國家卻受到挫折的心態,岳飛想表明自己不僅僅是把“盡忠報國”刺在背上,而是以實際行動來報效國家。
滿江紅的意思?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滿江紅慢”“念良游”煙波玉”“傷春曲”“悵悵詞”。以柳永《滿江紅·暮雨初收》為正體。另有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等變體。
擴展資料:
代表作品:
《滿江紅·怒發沖冠》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
我憤怒至極,獨自登高倚靠著扶手,急驟的雨勢剛剛停歇。我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我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里經過多少風云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闕。我滿懷壯志,發誓吃敵人的肉,喝敵人的鮮血。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紹興四年(1134)秋,岳飛第一次北伐大獲全勝。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飛為清遠軍節度使。當旌節發到鄂州(今武昌)時,全軍將士歡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麗,岳飛憑欄遠眺,感慨萬千,吟詠了這首詞。
岳飛(1103—1141),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抗金名將,官至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以不附和議,被秦檜害死。孝宗時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理宗時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全宋詞》錄其三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滿江紅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