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合適的詞牌(哪種詞牌最好填)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如何選擇合適的詞牌,以及哪種詞牌最好填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如何選擇詞牌名
1、漁歌子,又名《漁夫》《漁父樂》《漁夫辭》。唐教坊曲,入黃鐘宮,此調聲情輕快,是多用來寫漁人和漁家生活的曲子。
2、生查子,又名《楚云深》。原唐教坊曲,入雙調。此調音節比較諧婉,多抒怨抑之情。
3、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園》、《無夢令》。 入中呂調,此調甜庸,可作一般抒情用。
4、長相思,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吳山青》。入般涉調,此調多用以寫男女相思之情,也可抒寫友情。
5、浣溪沙,又名《浣紗溪》《滿院春》《小庭花》等。入中呂宮或黃鐘宮,此調音節和婉、明快,上半闋情調較急,下半闋便趨緩和。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婉約、豪放兩派詞人都競相采用。
6、訴衷情,又名《一絲風》、《步花間》、《桃花水》、《偶相逢》、《畫樓空》、《漁父家風》。此調入林鐘商,凄愴怨慕,一般多作抒情之用。
7、西江月,又名《步虛詞》、《白蘋香》、《江月令》。此調入中呂宮,聲情甜庸,宜抒一般之情。
8、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入歇指調、商調,此調音節諧婉,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多作激越凄壯之音。
9、臨江仙,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等。入仙呂調、高平調,此調音節諧婉,聲情掩抑,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
10、鵲橋仙,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入歇指調,此調多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
11、小重山,又名《小沖山》、《小重山令》。入雙調,聲容極掩抑低佪之致,恰宜表達纏綿悱惻的情感。此調唐人常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
12、人月圓,又名《青衫濕》。此調入黃鐘宮,婉轉纏綿,多詠元宵節。
13、桃園遇故人,又名《虞美人影》。入雙調,此調多用來詠友情。
14、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入小石調或商調,以表達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為多。
15、漁家傲,又名《吳門柳》《添字者》等。入般涉調,音節拗怒,情緒緊張迫促,適宜于表達兀傲凄壯的爽朗襟懷。
16、祝英臺近,又名《月底修簫譜》《祝英臺》《祝英臺令》《燕鶯語》《寶釵分》。入越調,此調宛轉凄抑,聲容剛柔相濟,適宜表達抑塞磊落的幽咽情調。。
17、洞仙歌,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詞》、《洞中仙》、《洞仙歌慢》。此調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音節舒徐,極駘宕搖曳之致。
18、滿江紅,又名《上江紅》《念良游》《傷春曲》。入仙呂調,此調格調沉郁激昂,宜抒發激烈慷慨之情,此調用入聲韻者居多,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
19、水調歌頭,又名《凱歌》《元會曲》《臺城游》。此調入中呂調。唐人水調凄涼怨慕、聲韻悲切;宋人水調昂揚酣暢、豪放瀟灑。 所詠有:吊古、登覽、贈別、慶賀、感時傷世等。
20、揚州慢。此調入中呂宮,悲涼掩抑,凄咽低沉,哀怨無端,特顯纏綿凄抑情調。
21、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此調入大石調,復道調宮,又高宮大石調,音節高亢拗怒,聲情激壯,多以抒發慷慨豪放之情。也是一個笛子曲。
22、解語花。入林鐘羽,此調婉麗,宜抒情。
23、高陽臺,又名《慶春澤》。入商調,此調情調低沉,只適合表現哀怨心情。
24、水龍吟,又名《龍吟曲》、《小樓連苑》。入越調,此調本為聲調激越的笛子曲。故氣勢雄渾,宜寫慷慨激昂之情。
25、齊天樂,又名《臺城路》《如此江山》。入正宮,此調音調高雋,最宜于寫秋景。
26、雨霖鈴,又名《雨霖鈴慢》。入雙調,此調極為哀怨,有激越悲涼、感懷凄切之情。
27、望海潮。此調入仙呂調,宜作懷古詞
28、沁園春,又名《壽星明》。入般涉調或中呂調,此調格局恢弘,宜于鋪敘,抒發壯闊豪邁襟懷。
29、賀新郎,又名《乳燕飛》《賀新涼》《貂裘換酒》《金縷歌》《金縷曲》《唱金縷》《金縷詞》《金縷衣》。入南呂宮,此調用入聲韻時,則氣激昂豪壯,宜于表達慷慨激昂、豪邁雄壯的英雄情感;用上、去聲韻時,則沉郁悲涼。
30、蘭陵王。此調入越調犯正宮,音節拗怒,聲情激越,適宜表達蒼涼激越的情調。
31、南浦。入中呂宮,此調高亢歡樂,不適于表達清涼悲傷的送別之情。
32、壽樓春。此調節奏舒緩,聲情低抑,凄切悠遠,適于抒發纏綿哀怨的悼亡之情,不適宜祝壽賀年。
33、千秋歲。入歇指調、仙呂調,此調悲傷感抑,不適合祝壽喜慶。
34、河傅,又名《河轉》《月照梨花》《怨王孫》。入南呂宮、仙呂調,此調悲切,原系隋煬帝時開運河河工之曲。
35、金人捧露盤,又名《銅人捧露盤引》《上西平》《西平曲》。入越調,此調蒼涼激楚。
36、釵頭鳳,又名《折紅英》。入中呂宮,此調音節拗怒,聲情凄緊,宜表達顯示一種情急調苦的姿態。
37、凄涼犯,又名《凄涼調》《瑞鶴仙影》。為仙呂犯商調,不宜用于祝賀之詞。
38、劍器近。此調屬中呂宮、黃鐘宮,音節低徊掩抑。
39、西吳曲。入越調,此調蒼涼激楚。
40、摸魚兒,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入中呂調,情調低徊掩抑、欲吞還吐,適宜表現蒼涼郁勃與幽咽情緒。
41、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此調入中呂宮或中呂調,情調由緊促轉低沉。
42、天仙子。此調入歇指調、中呂調、仙呂調,情急調苦,傷春傷別。
43、曲玉管。此調入大石調,宜抒寫羈旅中的懷舊傷離情緒。
44、青玉案,又名《橫塘路》、《西湖路》。入雙調,適宜表達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
45、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此調入歇指調、南呂宮,婉曲哀怨而略帶幾分激切。
46、南鄉子,又名《好離鄉》、《蕉葉怨》。此調入中呂宮、黃鐘宮,音節流美,適宜抒寫纏綿低抑情調,多詠江南風物而得名。
47、阮郎歸,又名《醉桃源》、《醉桃園》、《碧桃春》。此調入南呂宮,情調較低沉,宜適抒寫纏綿低抑情調。使人感到情急調苦,凄婉欲絕。
48、鶯啼序,又名《豐樂樓》。入商調,凄涼悲蒼,宜寫傷春傷別之情。
49、一斛珠,又名《醉落魄》、《怨春風》、《章臺月》等。此調入中呂調,婉轉凄抑,不宜表達壯烈豪邁之志。
50、風入松,又名《遠橫山》《風入松慢》。此調入林鐘商,音節輕柔婉轉、掩抑低徊,適宜表達和婉情調。
51、憶舊游。此調入越調,情調掩抑低沉,適宜于曼聲低唱。
52、何滿子。此調入雙調,哀歌憤懣,悲涼凄怨的哀曲。
53、調笑令,又名《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三臺令》等。此調入雙調,音節婉轉相應,情調迫促,多為又歌又舞的筵席上的勸酒曲。
54、最高樓,又名《醉高歌》。入中呂宮、正宮,此調輕松流美,漸開元人散曲先河。
55、點絳唇,又名《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此調入仙呂調。多用于男女相會,描寫感情。
56、一剪梅,又名《臘梅香》。此調入南呂宮,聲情低抑。
57、鷓鴣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入正平調,音節諧婉,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
58、暗香,又名《紅情》。入仙呂宮,此調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59、木蘭花慢。此調入南呂、高平調,和諧婉轉,宜于寫纏綿悱惻之情。
60、六州歌頭。入大石調,句式短促,音節繁密多變,有步步緊逼、意切情激之感,宜表達慷慨悲歌怒斥強敵,抒發豪壯奔放之情。
61、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簾》、《村意遠》。入雙調或高平調,音節流美。上緊促而下沉咽。
62、霓裳中序第一。屬商調,音節閑雅。
63、八聲甘州,又名《甘州》、《瀟瀟雨》。屬仙呂調、中呂調,搖筋轉骨,剛柔相濟,最使人蕩氣回腸。
64、六丑。入中呂調,音節之美,欲斷還連,千回百折,而又一氣貫注,搖筋轉骨,極諸變態。
65、破陣子,又名十拍子。入林鐘商,此調為軍樂,適合抒發激昂雄壯情緒。
66、永遇樂,又名《消息》。入歇指調,本調音節抑揚、氣勢雄壯,宜于抒發慷慨豪壯之情。
67、好事近,又名《釣船笛》《倚秋千》《翠圓枝》。入仙呂宮,聲情拗峭挺勁,適宜表達“孤標聳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調。
68、清平樂,又名《清平樂令》《憶蘿花》《醉東風》等。入大石調或越調,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轉為和婉,有纏綿不盡之致,是短調中最為美聽的。
69、風流子。入大石調,此調壯闊豪邁,顯示寬宏器宇和雍容氣度。
69、更漏子,又名《付金釵》《獨倚樓》。入大石調、商調、林鐘商調,音節和婉。本詠“更漏”之事,多詠夜間相思。
70、滿庭芳,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等。此調屬中呂宮,音節低抑凄涼,適宜表達綿邈婉轉的情感。
71、鳳凰臺上憶吹簫,又名《憶吹簫》。入仙呂調,和諧婉約,輕柔婉轉,宜表達纏綿情緒。
72、定風波,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醉瓊枝》。入雙調、林鐘商,感情細膩,宜表現細膩婉約之情調。
73、憶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樓》、《夢江口》、《夢江南》、《望江梅》等。入南呂宮。音節流麗諧婉,用來表達不同的思想情感。
74、踏莎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入中呂宮,常以描景抒情,多為愁別。
75、采桑子,又名《羅敷媚》、《丑奴兒》等。入羽調或雙調或太簇角,此調流暢輕巧、深蘊含蓄,宜用于以景抒情。
76、減字木蘭花,又名《木蘭花》《玉樓春》《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入林鐘商或仙呂調,章節優美而多變化,詞人多喜用此。
77、山花子,又名《攤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入中呂宮或黃鐘宮,宜描寫細膩、纏綿悱惻的情感。
78、太常引,又名《太清引》《臘前梅》。入仙呂宮,此調適于輕悠內容,亦可適于婉約、淡淡的幽怨。遣字不需太重、太猛。可有波瀾,但無需大浪。
79、醉花陰,又名《九日》。入黃鐘官,多用于表達悱惻纏綿的情感。
80、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入中呂宮、黃鐘宮、中呂調,此詞章節頓挫,平仄韻遞換,見感情起伏。
81、玉樓春,又名《玉樓春令》、《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春曉曲》。入大石調,宜由景入情,抒發凄婉的情致。
82、桂枝香,又名《疏簾淡月》。入仙呂,本調音節高亢拗怒,宜表雄壯豪放情懷。
83、南歌子,又名《南柯子》《風蝶令》《十愛詞》《水晶簾》《望秦川》。入仙呂宮,音節流美,由舒徐漸趨急促,顯得搖曳生姿,有馀音裊裊、纏綿不盡之致。
84、搗練子,又名《深院月》《夜如年》《杵聲奇》《搗練子令》。入雙調,多為懷念征夫之作。
85、少年游,又名《少年游令》《小闌干》《玉臘梅枝》。入林鐘商調,音節諧婉,情調激越,聲容迫切凄厲。
86、謁金門,又名《垂楊碧》《花自落、》《楊花落》。入雙調,宜表達激切緊促的思想感情。
87、御街行,又名《孤雁兒》。入雙調,整體拗怒多于和諧,顯示著心胸開闊、英姿颯爽的蒼莽氣度,便是用來抒寫兒女柔情,也絕不至流于軟媚。
88、長亭怨慢。入中呂宮,音節清勁峭折,搖曳生姿。
89、疏影,又名《綠意》《解佩環》。入仙呂宮,此調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90、夜半樂,又名《還京樂》。入中呂調,格局開展,偉岸奇麗,中段雍容不迫,后段聲拍促數。柳永用來抒寫羈旅行役之感。
91、烏夜啼,又名《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入南呂宮,音節激越凄怨。
填詞:怎么選用合適的詞牌?
? ? ? ? ? ? ? ? ? ? ? ? ? ? ? 山民整理27/07/2019
看了一些今人填詞,現在許多詞作者用的不對,詞譜上是合了,但選錯了詞牌,表錯了情的不少。
什么樣的詞牌適合表達什么樣的感情。這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
比如《滿江紅》、《沁園春》、《六州歌頭》等詞調,就比較適宜表達激昂慷慨的情感,像岳飛的《滿江紅》、劉過的《沁園春》、賀鑄的《六州歌頭》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而像《滿庭芳》、《一剪梅》等詞調,就比較適合表現細膩傷惋的情思。所以選用詞調,不要太隨意,尤其不能望文生義。如有人填《賀新郎》詞去恭喜別人新婚,用《千秋歲》詞去祝賀老人的生日,懂詞的人一看就會好笑。因《賀新郎》多用以抒寫蒼涼慷慨之情,《千秋歲》則多寫憂郁悲傷的情緒。又如史達祖的《壽樓春》詞,只看詞牌名,會以為是喜慶的詞,但實際是抒發悼亡情感,聲情低抑,全作凄音。假如用來填賀壽詞,那就大誤了。
1.壓抑凄涼類: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盤》蒼涼激楚。
《釵頭鳳》聲情凄緊。
《祝英臺近》宛轉凄抑。
《劍器近》低徊掩抑。
《西吳曲》蒼涼激楚。
《雨霖鈴》纏綿哀怨。
《摸魚兒》蒼涼郁勃。
《菩薩蠻》緊促轉低沉。
《天仙子》傷春傷別,情急調苦。
《蝶戀花》、《青玉案》是表達幽咽情調。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帶幾分激切。
《南鄉子》適宜抒寫纏綿低抑情調。
《憶舊游》、《高陽臺》憂婉凄抑。
《阮郎歸》情急凄苦,凄婉欲絕。
《生查子》比較諧婉、怨抑。
《一斛珠》婉轉凄抑,不宜表達壯烈豪邁之志。
《風入松》輕柔婉轉、掩抑低徊,適宜表達和婉情調。
《憶舊游》、《揚州慢》、《高陽臺》音調纏綿,適宜表達凄抑情調。
《何滿子》哀歌憤懣,悲涼凄怨的哀曲,“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壽樓春》凄音哀樂,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顧名思義用來祝壽。
《千秋歲》凄涼幽怨、聲情幽咽,宜表達悲傷感抑之情,絕不能祝壽喜慶。
《凄涼犯》、《惜分飛》不宜用于祝賀之詞。這種詞牌與內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數。
2.纏綿婉轉類:
《洞仙歌》音節舒徐。
《調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樓》輕松流美。
《鵲橋仙》多用于男女相會。
《一剪梅》等細膩輕楊的詞調。
《浣溪沙》上半闋急,下半闋緩和。
《鷓鴣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風麗之情。
《暗香》、《疏影》音節和婉,古人多以詠梅。
《木蘭花慢》和諧婉轉,宜于寫纏綿悱惻之情。
《桃園憶故人》一般抒發情感,表現友情。
《長相思》多寫男女情愛,以聲助情得其雙美。
《滿庭芳》、《鳳凰臺上憶吹簫》和諧婉約,輕柔婉轉,宜表達纏綿情緒。
《小重山》、《定風波》、《臨江仙》感情細膩,宜表現細膩婉約之情調。
《憶江南》、《浣溪沙》、《浪淘沙》、《少年游》音節流麗諧婉,用來表達不同的思想情感。
3.豪放激壯類:
《永遇樂》激越情感。
《好事近》表達激越不平的情調。
《蘭陵王》表達拗怒激越聲情。
《水龍吟》激越,表達凄壯郁勃情感。
《清平樂》,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轉為和婉。
《南浦》高昂歡樂,不宜表達凄涼悲傷送別之情。
《破陣子》為軍樂,適合抒發激昂雄壯情緒。
《漁家傲》拗怒,表達兀傲凄壯、爽朗襟懷的情調。
《沁園春》、《風流子》壯闊豪邁,顯示寬宏器宇和雍容氣度。
《念奴嬌》多表達雄壯豪邁情感,不宜形容女性嬌弱婉曲心態。
《六州歌頭》音調蒼涼悲壯,適于表達慷慨悲壯的聲情,多言古興亡之事。
《賀新郎》調高昂,宜表達慷慨激昂、豪邁雄壯的英雄情感。不宜作催妝喜慶的祝賀曲詞。
《釵頭鳳》、《更漏子》、《調笑令》、《憾庭秋》、《鹽角兒》適宜表達激昂慷慨壯烈情感。
《水調歌頭》、《滿江紅》,調子較高,感情激烈,聲情俱壯,適宜于表達慷慨悲壯、豪放雄渾激情的詞。一般不宜寫委婉柔情的思想情感。
4.其他:
《六么》歡快爽利。
《憶余杭》因描寫杭州而來,描寫風景最宜。
《八聲甘州》搖筋轉骨,剛柔相濟,最使人蕩氣回腸。
《霓裳中序第一》音節閑雅。
《江神子》為祀神之樂,宜于莊嚴。
一般短篇宜抒情,長篇宜鋪敘。
一般上下句平仄相對的較和婉,如秦觀《八六子》“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上下句平仄凌犯著多拗怒,如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以近體五、七言為主的詞牌大多適于舒緩雍容的感情,如《浣溪沙》、《采桑子》、《蝶戀花》。
凡多轉韻之調皆屬于一種拗怒,如《減字木蘭花》、《虞美人》。
句法長短參差的詞牌宜于拗怒悲咽的感情。如《蘭陵王》、《六丑》、《浪淘沙慢》。
初學者宜用書寫精壯質樸之情的《八聲甘州》;從容和婉柔情的《滿庭芳》;以及《驀山溪》、《減字木蘭花》、《臨江仙》、《蝶戀花》、《菩薩蠻》,比較好掌握。
在寫詞的時候,怎么選擇詞牌名?
字數少,無名的,這樣容易,也不會被被人的名聲蓋過
填詞必須有詞牌,就如寫詩必須有題目。寫詩時的題目,表達了整首詩的基本內容,即便不好標題,也可弄個“無題”之類;而填詞時的詞牌,亦已規定了作者基本的感情,即使無標題也無關緊要,因為可以把首句作為詞的標題,如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盡》等;即使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樣有完整詞牌、標題的作品,有些書中亦把它標成《念奴嬌·大江東去》。可見,詞牌比詞題更為重要。
選擇一個最適合于表達自己創作感情的詞牌,是填好一首詞的第一步。
詞,是一種配合音樂的文學,是古人拿來當歌唱的(后來逐步脫離樂器是另一碼事),而詞牌正是規定了一首詞的音樂腔調。
填詞要選詞牌,詞牌又規定了一首詞的音調,因此選擇詞牌就要選擇詞牌的聲情,而不是選擇詞牌的名字。各個詞牌都有它特定的聲情,或細膩輕揚;或激越豪放;或婉約柔情;或慷慨雄壯;或幽怨凄涼;或坦蕩激昂。凡此種種,詞牌基本上已經規定了。如《滿江紅》、《念奴嬌》適合填一些調子較高,感情激烈,聲情俱壯的內容,因此在用韻上也以入聲字為主;《小重山》、《一剪梅》適合填寫一些調子低沉,感情細膩,凄清孤寂的內容,因此大多選用平韻。
填詞時選詞牌,最忌諱“顧名思義”,即依據詞牌的表象去填詞。如《千秋歲》,本來是凄涼幽怨的調子,用韻很密,連不壓韻的各句也全用仄聲字,讀來聲情幽咽(秦觀有“落紅萬點愁如海”的名句,后來黃庭堅就用此詞牌吊唁秦觀,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詞);而如果你望詞生意地用它去祝壽,則無論如何也不合情理。同樣,《壽樓春》的聲調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來祝壽。另外如《賀新郎》,詞調慷慨激昂,與燕爾新婚的感情不相適應,因此亦不能用來祝賀新人。這就是形式對內容的反作用,如若違反了它,則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詞。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寫的一首歌頌大躍進的詞,他把李清照的《聲聲慢》改成《聲聲快》,把“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改填成“蓬蓬勃勃,烈烈轟轟,轟轟烈烈轟轟”,盡管表面上已經改了詞牌,但實在也不能算成功之作。
那么,怎樣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內容需要去選擇那些適合表達相應內容的詞牌呢?根據夏承燾先生《唐宋詞欣賞》,選擇詞牌有三種方法:
第一,從聲、韻方面探索,包括字聲平拗和韻腳疏密;第二,從形式結構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牌作品,看他們用這個詞牌寫哪種感情最多、最好。
對初學者來說,三種方法中的第三種是最實際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
當然,詞牌僅是一種格式,是一種形式而不是內容,而形式總是要為內容服務的,因此,我們也不能對詞牌的選擇墨守成規。我們揣摩古代大詞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們的作品來衡量某些詞牌的聲情;而不是用揣摩來的聲情去衡量大詞人的作品。《詩序》中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詩經》,當初也是用來吟唱的,是先有情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只有這樣,個人的情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難于表達。即使是我們現今的歌曲,亦是先寫歌詞,然后再根據歌詞的內容配曲。關于這一點,《樂記》中有“詩言其志,歌詠其聲,舞動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故“有心則有詩,有詩則有歌,有歌則有聲律,有聲律則有樂歌。”就連宋代王灼的專論詞牌選擇的《碧雞漫志》,也有“古人初不定聲律,因所感發為歌,而聲律從之”之說。可見,表達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選擇要重要得多。
注:本文某些觀點,參考夏承燾先生《唐宋詞欣賞》,特此說明。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